论文摘要
玉米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尽管该病主要发生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但是该病在近年内表现出逐年加重和快速蔓延的趋势,极有可能在未来几年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并成为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玉米主产区,该病已成为制约玉米产量高低的主要病害,深入研究玉米对纹枯病的抗病机制,是寻找培育广谱、高效、稳定、持久抗病性品种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利用电镜检测技术、抑制消减杂交(SSH)cDNA文库构建技术、反向Northern筛选技术、RT-PCR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相结合,通过建立相关抗病基因表达谱,从全基因表达的水平上探索玉米对纹枯病的系统抗病机制。 实验所用材料为本课题组多年筛选鉴定出的高耐玉米纹枯病材料R15,纹枯病菌为立枯丝核菌高致病性融合菌群AG1-IA。玉米种子经表面消毒,发芽,温室培育幼苗至五叶期后移入大田,拔节期时采用人工嵌入法将两粒布满菌丝的麦粒接种到植株下位第三叶鞘,接种后接种部位用塑料袋包裹以保温、保湿,接种6小时后取下塑料袋,分别取接种后12h、24h、36h、48h、60h、72h、84h、96h的玉米第三下位的叶片和叶鞘,电镜观察菌丝在接种叶鞘组织中的形态变化,提取叶片的总RNA构建SSH差减文库。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采用电镜检测病菌的侵染过程后发现,接种12h后,菌丝在叶鞘细胞表面伸长并生成少量分支;接菌后24h,菌丝交错生长,呈现多分支的网状结构;接菌后36h菌丝继续分支、交错、缠结,形成侵染垫雏形;接种后48h形成成熟侵染垫;接种后60h,侵染垫继续增大,形成团状或带状茵丝团;接种后72h、84h、96h,伴随新一轮的菌丝生长、分支、侵染垫形成等在叶鞘组织上扩展,从而完成对寄主的扩大侵染。另外,在接种24h后的各时间段均观测到菌丝通过侵染钉直接进入寄主或菌丝通过气孔侵入寄主,病原菌大面积侵入寄主是在接菌后36~48h。而在接种72h以后,在叶鞘组织的横断面内发现侵入的菌丝,说明菌丝侵入寄主后能在受侵细胞间扩展。 2.应用数码相机记录病斑扩展过程后发现,接种部位在接种后12h未出现病斑;在接种后24h有水浸状小病斑出现;接种后36h病斑丧失叶绿素而呈白色:接种48h后在形成的白斑周围出现新的水浸状病斑的大面积扩展;接种后60h扩大的病斑丧失叶绿素呈白色,并与之前白色病斑连在一起组成两个明显的病斑;接种后72h,水
论文目录
1 前言1.1 纹枯病病原1.2 玉米纹枯病病菌病害的组织病理学1.3 玉米的生育阶段与感病程度1.4 玉米纹枯病病原菌的致病机制1.5 纹枯病抗性机制研究1.6 玉米纹枯病抗性遗传效应的研究1.7 植物抗病研究1.7.1 植物的抗病性1.7.2 植物抗病的分子机理1.7.2.1 信号识别1.7.2.2 信号传导2+信使'>1.7.2.2.1 Ca2+信使1.7.2.2.2 cAMP信使1.7.2.2.3 磷脂酰肌醇信使1.7.2.2.4 某些特殊的信号分子1.7.2.2.4.1 水杨酸1.7.2.2.4.2 乙烯1.7.2.2.4.3 活性氧1.7.3 超敏反应1.7.4 植物系统获得抗病性1.7.5 细胞程序化死亡在植物抗病中的研究1.7.6 几种含铁蛋白在植物抗病中的研究1.8 功能基因组学与植物抗病研究1.8.1 mRNA差别显示技术1.8.2 代表性差异显示技术1.8.3 cDNA-AFLP技术1.8.4 cDNA微阵列和DNA芯片技术1.8.5 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1.9 玉米和水稻的比较基因组分析1.10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1.11 实验技术路线2 材料和方法2.1 实验材料2.1.1 植物材料2.1.2 玉米纹枯病病菌2.2 材料的处理方法2.2.1 纹枯病菌培养2.2.2 纹枯病病菌接种2.3 扫描电镜观察侵染病菌的组织病理学变化2.4 总RNA的提取、检测和cDNA合成2.4.1 总RNA的提取、检测2.4.2 mRNA的分离纯化及cDNA合成2.5 抑制性差减杂交2.5.1 引物和接头序列2.5.2 双链cDNA Rsa Ⅰ酶切2.5.3 接头连接2.5.4 二次差减杂交反应2.5.5 二次抑制PCR2.6 二次PCR产物的纯化回收2.7 差减文库的构建2.8 文库插入片段的检测2.9 差异表达基因cDNA片段的杂交筛选2.10 序列测定及EST序列功能比对2.11 RT-PCR2.12 玉米和水稻比较基因组分析3 结果与分析3.1 玉米纹枯病病菌的培养3.2 纹枯病病菌侵入过程的电镜观察3.3 接种后发病植株病斑的观察3.4 RNA的提取和检测3.5 mRNA的纯化3.6 抑制性差减杂交的结果3.6.1 cDNA双链合成与Rsa Ⅰ酶切3.6.2 接头连接效率检测3.6.3 消减杂交与抑制PCR3.7 抑制性消减杂交文库的构建3.7.1 T/A克隆与文库构建3.7.2 文库插入片段的检测3.8 文库的反向Northern杂交筛选3.9 阳性克隆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功能比对分析3.10 RT-PCR验证功能基因在不同时间段的表达3.11 几个重要候选基因在玉米染色体上的定位研究4 讨论4.1 玉米纹枯病病菌接种后菌丝和植株感病病斑的变化4.2 SSH文库在抗病差异表达基因研究的优势和不足4.3 玉米对纹枯病诱导产生的抗性机制4.3.1 玉米纹枯病诱导的信号传导4.3.2 蛋白酶在玉米纹枯病诱导的抗性机制中的作用4.3.3 超敏反应或细胞凋亡在纹枯病诱导的抗性机制中的作用4.3.4 活性氧在纹枯病诱导的抗性机制中的作用4.3.5 玉米纹枯病诱导的寄主基因转录调控4.4 纹枯病诱导引起产量降低的原因4.5 玉米纹枯病的抗性机制4.6 比较基因组学对重要功能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抗性QTL的比较4.7 本试验今后的研究方向5 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1:分子生物学试验方法附录2:抑制消减杂交在玉米抗病基因研究中的应用—综述附录3: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玉米论文; 纹枯病论文; 抑制消减杂交文库论文; 基因差异表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