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古墨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墨的造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本身即珍贵的文化艺术品,收藏家也都视若珍品。随着时间的流逝,珍贵的墨文化正逐步走向衰亡,风化腐蚀破损严重,亟待保护。但国内外对古墨保护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简单介绍了古墨的历史文化价值、制墨原料以及老化的现状。墨的损坏是材料工艺、保存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共同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试验分析了古墨老化是由于酸老化造成,古墨中明胶的老化,导致了古墨表面的霜化,古墨整体的逐渐粉化。并且对比了现代墨与古代墨的制墨原料。本文研究了古墨的三种修复材料,明胶/壳聚糖的共混改性产物提高了共混产物的抗菌能力;明胶/甲基丙烯酸接枝产物改善了明胶的溶解性;明胶/环氧氯丙烷接枝产物,明显提高了胶液的抗弯强度,解决了明胶溶液室温凝胶的问题。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明胶/环氧氯丙烷接枝产物为主体,添加适量壳聚糖对古墨进行修复试验。通过分析研究了适宜古墨保存的环境条件。湿度保持恒定,在60%湿度条件下时对古墨的保存最为适宜。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08)
- [2].石质文物保存环境控制与预防性保护[J]. 石窟寺研究 2013(00)
- [3].五类家庭“剩药”不适宜久存[J]. 医药与保健 2009(04)
- [4].矿物藏品的保管与保护[J]. 自然博物 2014(00)
- [5].天津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调查与监测分析——以2015年1月监测数据为例[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7(02)
- [6].论文物环境对文物保护的影响[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 [7].符望阁与竹香馆保存环境的监测和评估[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9(01)
- [8].纸质文献保存环境的温湿度控制[J]. 机电兵船档案 2016(02)
- [9].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控制研究[J]. 黑龙江史志 2013(23)
- [10].论文物保存环境的问题与措施[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3(01)
- [11].文物保存环境中温湿度研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9(S1)
- [12].鄂尔多斯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调查和预防性保护的几点建议[J]. 文物世界 2017(03)
- [13].文物保存环境调湿净化一体化装置的效果评价[J]. 环境工程学报 2012(08)
- [14].文物保存环境中温湿度评估方法研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2(S1)
- [15].“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应用技术研究”课题通过中期评估[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8(01)
- [16].生活百科[J]. 农家之友 2009(03)
- [17].改善保存环境 加强藏品保护——博物馆藏品保护与传承刍议[J]. 黑龙江史志 2018(06)
- [18].上博科研基地举办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1(01)
- [19].延长纸质档案寿命的实用方法[J]. 兰台世界 2013(S6)
- [20].清代吴煦档案的流转保存与生物病害防治[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7(02)
- [21].秦兵马俑和汉阳陵遗址保存环境之比较[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9(02)
- [22].保存环境对纸张性能的影响研究[J]. 中华纸业 2016(14)
- [23].天津古建筑内木质彩绘保存环境研究[J]. 建筑节能 2014(10)
- [24].浅议气候变化对西安半坡土遗址保存环境的影响[J]. 文博 2013(03)
- [25].古籍文献预防性保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安徽博物院古籍文献的保护为例[J]. 档案 2013(05)
- [26].利用K线图分析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中温湿度研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9(03)
- [27].泉州湾宋代海船保存环境的微生物调查[J]. 福建文博 2016(01)
- [28].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现状与分析[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16)
- [29].从文物保存环境谈步入式恒温恒湿洁净文物库房技术的探讨[J]. 文物修复与研究 2014(00)
- [30].魏晋五号壁画墓保存环境中空气微生物监测研究[J]. 敦煌研究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