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采用壳聚糖(壳聚糖原料粉末、壳聚糖粒子、壳聚糖凝胶)和海藻酸钠凝胶为基质载体,维生素D3和叶黄素为药物营养物,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法,制备药物营养物复合物。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以壳聚糖原料粉末和壳聚糖粒子为载体,维生素D3为药物营养物,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法,成功的制备维生素D3壳聚糖复合物。利用紫外和红外分析了注入前后维生素D3和壳聚糖的结构;通过SEM分析考察维生素D3在壳聚糖表面分布和分散情况;并考察了过程参数压力、温度、助溶剂乙醇和时间对维生素D3负载量的影响。第二部分,以壳聚糖粒子为载体,叶黄素为药物营养物,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法,成功的制备了叶黄素壳聚糖微粒,利用紫外分析了注入前后叶黄素的结构;采用照相机和SEM分析考察了叶黄素分布和分散情况;并考察了过程参数温度、压力、助溶剂乙醇和时间对叶黄素负载量的影响。第三部分,分别以壳聚糖凝胶和海藻酸钠凝胶为基质,维生素D3为药物营养物,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法,成功的制备了维生素D3复合物,考察了不同基质载体对维生素D3负载量的影响;利用SEM分析考察维生素D3在壳聚糖凝胶表面和内部的分散情况;并考察过程参数温度、压力和时间对维生素D3负载量的影响。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河流营养物参照状态的建立方法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 2020(03)
- [2].强化营养物供应技术[J]. 能源与节能 2016(05)
- [3].糖,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物[J]. 小学科技 2008(09)
- [4].基于双向因果关系探讨道路对营养物产出的贡献[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05)
- [5].营养物与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J]. 广西工学院学报 2011(04)
- [6].国外湖泊营养物基准向标准转化方法对我国的启示[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2(03)
- [7].营养物的限值标准[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01)
- [8].利用植物去除废水中的营养物[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12)
- [9].具有扩散项的营养物-病毒-细菌生态模型的持久性[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10].湖泊营养物基准的候选变量和指标[J]. 生态环境学报 2010(06)
- [11].土地利用对水体营养物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12)
- [12].抚仙湖营养状态评价及营养物水质标准制定[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2(03)
- [13].基于优化模型的抚仙湖营养物标准技术经济评估方法[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2(03)
- [14].鸽骨营养物抽提工艺研究[J]. 食品工业 2018(05)
- [15].载细胞水凝胶体系中微通道结构对营养物输送能力的影响[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1(04)
- [16].国外污水营养物去除技术极限探索与实践[J]. 给水排水 2011(S1)
- [17].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同形态氮类营养物的转化特性[J]. 环境工程学报 2015(09)
- [18].中东部湖区营养物基准推荐值的生态毒理学评价[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2(03)
- [19].前体及营养物提高蛹虫草虫草菌素产量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10(05)
- [20].国内外湖泊营养物基准的研究及启示[J]. 绿色科技 2016(16)
- [21].矿化度作为蒙新高原湖泊营养物基准影响指标的可行性[J]. 环境科学 2012(10)
- [22].湖泊营养物生态分区:中国东北的分区试验[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05)
- [2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湖泊营养物基准参照状态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1(06)
- [24].巢湖烔炀河水体氮磷营养物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0)
- [25].声音[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9(01)
- [26].中国中东部平原亚热带湿润区湖泊营养物生态分区[J]. 生态学报 2012(01)
- [27].基于模型反演确定邛海湖泊营养物的参照状态[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2(03)
- [28].植物生长与营养物转化耦合模型研究[J]. 人民长江 2012(21)
- [29].双营养物无搅拌chemostat模型正周期解存在性[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30].奶业新“冷战”(2)[J]. 中国乡镇企业 2008(08)
标签: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法论文; 维生素论文; 叶黄素论文; 壳聚糖论文; 海藻酸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