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前科制度是通过限制或剥夺犯过罪的人刑罚执行完毕后的一定资格和权利,实现预防犯罪、防卫社会的目的。前科制度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也会对有前科者产生一系列法律上和社会上的消极影响,因此需要前科消灭制度来平衡、限制其负面作用。前科消灭制度使具有前科者的犯罪记录经过法定程序,被特定机构注销,从而消除因前科而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其顺利回归社会提供了制度保障。有鉴于此,许多国家在设立前科制度的同时,也相应设置了对抗、平衡它的前科消灭制度。反观我国,刑事立法中并无明确、完整的前科制度,但在法律、司法解释和行政法规、民事法律中却不乏对有“前科”者的义务性、禁止性规定,其中尤以规定于刑法第100条的前科报告制度最为典型,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前科制度。由此导致前科后遗效应广泛存在于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刑事方面的影响,也有非刑事方面的不利后果,给犯过罪的人顺利回归社会、改过自新设置了巨大的制度障碍。因此,深入探讨前科消灭制度的理论问题,在比较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前科消灭制度,构建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前科消灭制度,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也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本文的论述建立在五大部分之上。第一部分乃是绪论,介绍前科消灭制度的选题背景,概括目前主要的研究成果,提出本人的研究方法及内容;第二部分通过探讨前科与前科消灭制度有关的概念和理论,明确研究对象、界定研究范围;第三部分阐述前科消灭制度的理论根据,从法哲学、犯罪学、刑法学、社会学等四个方面进行展开,旨在勾勒前科消灭制度的正当化根据;第四部分通过借鉴、对比各国有关前科消灭制度的立法例,总结前科消灭的基本内容;第五部分,首先探讨在我国构建前科消灭制度的阻碍因素和现实需要,然后提出我国前科消灭构建的几点想法。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德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比较研究[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9(06)
- [2].前科消灭制度价值分析及本土化构建[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8(03)
- [3].浅议前科消灭制度的构建[J]. 法制博览 2017(20)
- [4].前科消灭制度建构论[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 [5].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如何落实坦白从宽及构建前科消灭制度[J]. 法制与社会 2016(17)
- [6].刑法中前科消灭制度的法理根基新探——以民法中取得时效制度为视角[J]. 法治论坛 2013(03)
- [7].建立前科消灭制度初探[J]. 法律与生活 2014(19)
- [8].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的立法进程及完善[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1(07)
- [9].论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的构建[J]. 法制与社会 2020(28)
- [10].浅析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完善[J]. 法制博览 2018(36)
- [11].试论我国前科消灭制度构建的必要性[J]. 法制与社会 2019(29)
- [12].构建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若干思考[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13].论我国前科消灭制度[J]. 法制博览 2018(25)
- [14].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研究[J]. 品牌 2014(07)
- [15].我国建立未成年犯罪人前科消灭制度的构想[J]. 大家 2011(16)
- [16].论构建前科消灭制度的法哲学基础——以社会连带主义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 2014(20)
- [17].前科消灭制度司法探索模式的批判性反思[J]. 法学评论 2013(03)
- [18].我国前科消灭制度新论[J]. 法治研究 2012(11)
- [19].试论前科消灭制度在我国的适用[J]. 潍坊学院学报 2012(05)
- [20].论前科消灭制度在我国的建构[J]. 沧桑 2011(02)
- [21].前科消灭制度探析[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1(04)
- [22].建构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之探析[J]. 宜春学院学报 2011(09)
- [23].试论前科消灭制度的多维根据[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1(06)
- [24].论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的构建[J]. 教育探索 2010(05)
- [25].论前科消灭制度在未成年人犯罪治理中的意义及其建构[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 [26].前科消灭之我见[J]. 今日南国(中旬刊) 2010(06)
- [27].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的刑理基础[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10(06)
- [28].浅谈前科消灭制度的缺陷与解决方法[J]. 资治文摘(管理版) 2010(05)
- [29].论前科消灭制度[J]. 网络财富 2009(16)
- [30].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研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