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语言的量词研究

现代诗歌语言的量词研究

论文摘要

诗歌语言的词汇有其自身特点,现代诗歌语言对量词的运用更有独特之处。本文把《中国现代诗歌精品资料库》(约200万字)作为原始语料,通过对语料进行词性标注,提取出含有量词的诗句,全面地考察了语料中量词的使用情况,并与《人民日报》(1998年1月份)语料中量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从语体角度揭示现代诗歌语言中量词的使用特点。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发现现代诗歌语言中的量词全部是单纯量词;个体量词使用频率较高;善于运用量词及数量短语的重叠形式形成对称的句式、创造和谐的韵律,展现诗歌的语言美;运用数量短语后置的形式,加强语意、突出情感;现代诗歌语言中的量词除了表示计量单位以外,还经常修饰无具体外形或抽象的事物,达到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增强诗歌语言的形象色彩;现代诗歌语言还运用量词形成辞格、通过量词连接超常的语义搭配。通过与《人民日报》(约200万字)语料中量词的对比研究,发现现代诗歌语言与《人民日报》中使用量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差异:在结构上,《人民日报》中广泛使用复合量词,而诗歌语言中没有使用复合量词;在种类上,《人民日报》中的度量量词丰富,复合量词和度量量词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在现代诗歌语言中运用较少;在量词的借用上,诗歌语言注重形象性,多借用名词、形容词来描摹事物,《人民日报》中的借用量词主要是容器量词和身体器官量词;在语义上,现代诗歌语言中善于运用量词的形象意义,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另外,现代诗歌语言与《人民日报》中的数量短语传递的信息和量名的搭配也有所不同,现代诗歌语言中的数量短语传递的信息更为丰富,量名搭配上也存在一些超常搭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零 绪论
  • 0.1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价值
  • 0.2 相关研究综述
  • 0.2.1 量词研究
  • 0.2.2 诗歌语言研究
  • 0.3 研究方法
  • 小结
  • 第一章 现代诗歌语言中的量词
  • 1.1 现代诗歌语言语料来源及量词的提取
  • 1.2 现代诗歌语言中量词的范围
  • 1.3 现代诗歌语言中量词的分类
  • 第二章 现代诗歌语言中量词的使用情况
  • 2.1 现代诗歌语言中量词的使用特点
  • 2.1.1 以单纯名量词为主
  • 2.1.2 个体量词使用频率高
  • 2.1.3 重叠量词意义丰富
  • 2.1.4 数量重叠表义丰富
  • 2.1.5 数量短语后置
  • 2.2 现代诗歌语言中量词的使用情况
  • 2.2.1 名量词的使用情况
  • 2.2.2 动量词的使用情况
  • 第三章 现代诗歌语言中的"数(代)词+量词+X"结构
  • 3.1 数词、代词
  • 3.1.1 数词
  • 3.1.2 代词
  • 3.2 量词
  • 3.2.1 "数+量+X"结构中的名量词
  • 3.2.2 "数+量+X"结构中的动量词
  • 3.3 与"数(代)+量"组合的成分
  • 3.3.1 动词
  • 3.3.2 形容词
  • 3.3.3 名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诗歌语言中量词的作用
  • 4.1 量词的作用
  • 4.2 现代诗歌中量词的作用
  • 4.2.1 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增加形象色彩)
  • 4.2.2 现代诗歌语言中量词的修辞作用
  • 4.3 现代诗歌语言中量词的语义张力
  • 4.3.1 语义渗透
  • 4.3.2 语义延续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诗歌语言中的量词与其他语体中量词的比较
  • 5.1 《人民日报》语料中的量词使用情况
  • 5.2 现代诗歌语言与《人民日报》中量词使用情况比较
  • 5.2.1 《人民日报》语料中独有的量词
  • 5.2.2 现代诗歌语料中独有的量词
  • 5.2.3 现代诗歌语言与《人民日报》中共有的量词
  • 5.3 现代诗歌语言与《人民日报》中量词使用的差异
  • 5.3.1 名量词结构不同
  • 5.3.2 人民日报语料中的度量量词丰富
  • 5.3.3 借用量词的差别
  • 5.3.4 共有量词的使用频率不同
  • 5.4 量词、数量结构重叠的差别
  • 5.4.1 表"多"义,作定语
  • 5.4.2 表"每一"义,作主语、状语
  • 5.4.3 表"逐一"义,作状语
  • 5.4.4 表"连续不断义",作谓语、定语
  • 5.5 数量短语传递信息的差异
  • 5.6 现代诗歌语言中存在量、名的超常搭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主要结论
  • 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诗歌语言的本质、张力及格言意味[J].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09(02)
    • [2].浅谈诗歌语言的特性[J].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2019(11)
    • [3].浅谈现代诗歌语言的温度[J]. 中学语文 2019(03)
    • [4].读出诗歌语言之美[J]. 语文学刊 2009(06)
    • [5].诗歌语言的诗性解读[J]. 文教资料 2008(07)
    • [6].主持人语[J]. 太湖 2016(03)
    • [7].漫谈诗歌语言的跳跃性[J]. 中华诗词 2016(07)
    • [8].“诗家语”之反常美[J]. 新课程(中学) 2016(08)
    • [9].想象力——打开诗词学习大门的钥匙[J]. 课外语文 2017(01)
    • [10].论诗歌《等你,在雨中》的语言张力[J]. 青年文学家 2016(35)
    • [11].高中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J]. 新课程(下) 2017(01)
    • [12].亲人[J]. 诗潮 2017(03)
    • [13].主持人语[J]. 诗歌月刊 2017(05)
    • [14].当诗人说到“道路”时他实际上在说什么?——古诗阅读的一个新视角[J]. 中学语文 2017(15)
    • [15].浅析初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有效策略[J]. 新课程导学 2017(25)
    • [16].诗歌语言的鉴赏[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11)
    • [17].诗歌语言的鉴赏[J].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4(12)
    • [18].诗歌语言艺术的中庸之道[J]. 中国诗歌 2011(04)
    • [19].高考语文诗歌语言风格鉴赏[J]. 中学语文 2013(03)
    • [20].鉴赏诗歌语言的三种设题角度[J]. 高中生 2011(03)
    • [21].古诗歌语言特点及其语言理解[J]. 中学语文 2011(30)
    • [22].短制:走向幽微的语言可能性——浅论曹东诗歌语言艺术的可能性[J]. 星星 2019(35)
    • [23].浅谈诗歌语言的理解[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1(03)
    • [24].论顾城诗歌语言陌生化的外化[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6(03)
    • [25].戈麦诗歌语言张力论[J]. 文学教育(上) 2013(12)
    • [26].江流儿诗歌语言形式的共性分析[J]. 名作欣赏 2020(12)
    • [27].诗歌语言的透明与微暗[J]. 语言战略研究 2018(04)
    • [28].小学语文诗歌语言的赏析策略研究——在诗情画意中“审”美[J]. 教师 2020(16)
    • [29].浅谈诗歌语言形象[J]. 中华诗词 2012(06)
    • [30].诗歌语言鉴赏题的做题方略[J]. 21世纪中学生作文(高中教师适用) 2009(06)

    标签:;  ;  ;  ;  

    现代诗歌语言的量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