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粉兰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上磨小学741500
在语文学习中对学生进行的创新思维训练,其途径不在学习语言文字的活动之外,而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活动之中,即在识字、阅读、作文的过程中,让学生的创新思维一步步地发展起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潜能”。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
一、创设轻松愉快、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气氛,是创新思维的前提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使学生感到安全的、宽容的和有利于其自主发展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减少焦虑,不怕出现语言错误,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迸发出想象与创新的火花。我在教学中常给每一个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机会,还特别创造条件,给后进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允许学生犯错误,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还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关心,这样学生的身心得到了解放,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创造。
二、变“教”为导,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是创新思维的关键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变“教”为“导”,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我常采取这种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提出疑难问题,让全体学生一起动脑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最后让学生向教师质疑,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答案。如在讲《骆路梨花》一文时,自学后有学生问:“为什么不采用顺叙的写法呢?”我便顺势引导,让学生展开讨论,并讲解倒叙和插叙的好处,让学生明白:此文写作时采用倒叙和插叙,不仅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而且结构紧凑又疏密有致。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求知者,学生的应变素质和创新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三、启发联想,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力
联想是想象的一种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翅膀。日本创造学家高桥浩说得好:“联想是打开沉睡在头脑深处记忆的最简便和最适宜的钥匙。”小学生的联想是极为丰富的,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方面有着优越的条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一次说话训练课上,笔者在黑板上画了个形似M的图形,要求学生说说它像什么,说得越多越好。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有的说,它像奔腾不息的浪涛;有的说,它像驼峰,里面还储藏着很多水分呢;有的说,它表示天空中的闪电;有的说,它表示连绵起伏的山岭;还有的说,它是蜿蜒的长城、腾飞的巨龙、爬行的蚯蚓……学生联想力是多么丰富啊。
小学生的联想离不开老师的启发,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的思维才会自由驰骋,思维的流畅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培养。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老人对生活充满自信的特点,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读了“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这一句,同学们想想,30年后会是怎样的情景呢?有的同学说:“30年后,这位老人已100多岁了,那时他还在天游峰扫路,他仍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有的说:“30年后,年迈的作者在儿孙的搀扶下又来到天游峰,他看到年过百岁的扫路人精神矍铄,羡慕不已!”有的说:“30年后老人就像《西游记》中挥动着拂尘的太白金星,成了天游峰一道独特的风景!”……
四、发挥学生主体,强化发散思维训练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首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束缚中彻底摆脱出来,变以教师讲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为在教师主导下以学生学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基于这样的认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创设了这样一种教学结构“质疑导读——理解研读——感悟解读——创新多读”,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自主性。其次是改革教法。可采用多种方法,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力、想像力和创造性。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写到“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就戛然而止,此时可让学生对情节发展作适当的变化,编出发展题:于勒叔叔的事情是否被人知晓,小说并未交代。假如事情终于败露,情节会怎样?假如于勒真的发了财,又会怎样?假如船上的一幕是于勒与船长串演试探兄嫂的戏,情节又该怎样发展?以发展问题教学法组织学生去延续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像力。
五、教师的不断创新,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动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与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水平直接相关,因此,教师应该不断追求应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教学,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敢于突破常规的教学模式,标新立异。如我在讲《孔乙己》一文时,让学生表演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四文钱”时的表情和动作,通过表演让学生把握了人物的迂腐清高、拮据而又穷酸的性格特征。我还经常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给学生播放一些构思精巧的小说佳作,去掉结尾,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猜测、续写。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我还会给学生推荐一些名篇名著,让他们去阅读,再谈谈自己读后的心得,学习作者优秀的写作方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努力使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