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四省农户采纳超级稻品种的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西南四省农户采纳超级稻品种的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摘要

自1996年中国农业部立项“中国超级稻育种及栽培体系”项目以来,我国超级稻研发与推广呈现积极发展趋势。但是,我国超级稻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良种良法不配套、品种缺乏广适性、推广工作不到位以及农村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超级稻品种的发展。为了促进超级稻品种推广和采纳,找出影响农户采纳超级稻品种的因素,本文针对西南四省农户采纳超级稻品种情况进行了实证调查和研究。本文的研究分为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两个部分。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首先回顾了农户行为理论和关于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然后对超级稻、农业技术创新、技术扩散、技术采纳等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本文从自然环境、农户个体因素、超级稻品种本身特性、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政策以及经济及社会群体这几个方面讨论了影响农户采纳超级稻品种的因素。在实证分析部分,针对超级稻品种采纳情况,对我国云南、四川、广西、贵州四省区的215个农户样本数据,从超级稻品种的采纳情况、户主因素、农户家庭特征、自然环境因素、技术推广体系、政策因素六个方面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为进一步确定影响西南四省农户采纳超级稻品种的因素,本文使用Logistic模型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户主性别、户主受教育程度、每人每天生活支出、家庭务农人口比例、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以及对农业补贴政策的态度六个因素对农户超级稻品种采纳有正向影响;农户家庭住所到集市的距离对超级稻品种采纳有负向影响。基于调查与实证分析,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西南四省农户对超级稻品种的认知不足。技术推广部门对超级稻品种的推广工作力度不够大,国家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对超级稻知识的普及也有所欠缺。2.西南四省超级稻品种的有效推广不够。调查中所接触到的种子公司、农技站及品种研发机构,均没有对超级稻的推广予以特别的重视。此外,农技站人力不足的情况较为普遍,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效用也基本没有发挥出来。3.西南地区超级稻品种在生产要素方面受到较多的限制。西南地区耕地数量有限,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程度低,高产田少、中低产田多以及农村劳动力供给的不足,使超级稻及其他水稻品种的生产规模均受到很大的限制。家庭经济条件及农资价格上涨也影响了农户种植水稻和采纳新技术的积极性。补贴政策及土地政策存在一定的公平性问题。4.西南地区自然条件是发展超级稻品种的契机。西南地区资源贫乏,自然条件较为恶劣,自然灾害严重,水稻的抗病虫害和抗灾能力在西南地区显得尤为珍贵。超级稻品种在西南地区的推广意义重大。

论文目录

  •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发展超级稻品种技术的意义
  • 1.1.2 超级稻品种技术发展和推广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农户行为理论的研究
  • 2.2 关于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
  • 2.2.1 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理论研究
  • 2.2.2 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 2.3 关于新品种技术扩散和农户采纳行为的研究
  • 2.3.1 新品种扩散的模型
  • 2.3.2 对农户采纳新品种技术行为的实证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3 基本概念与理论模型
  • 3.1 基本概念
  • 3.1.1 农户和农户经济行为
  • 3.1.2 农业技术创新
  • 3.1.3 技术扩散与技术采纳
  • 3.1.4 超级稻
  • 3.1.5 农业新品种技术
  • 3.2 农户新品种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
  • 3.2.1 自然环境对农户采纳超级稻品种的影响
  • 3.2.2 农户个体因素对其采纳超级稻品种的影响
  • 3.2.3 超级稻品种本身特性对农户采纳行为的影响
  • 3.2.4 技术推广体系对农户采纳超级稻品种的影响
  • 3.2.5 农业政策因素对农户采纳超级稻品种的影响
  • 3.2.6 经济及社会群体因素对农户采纳超级稻品种的影响
  • 4 西南四省超级稻品种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2 调查情况描述
  • 4.2.1 问卷设计思路
  • 4.2.2 调查地区选取
  • 4.3 调查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 4.3.1 超级稻品种的采纳情况
  • 4.3.2 农户户主因素
  • 4.3.3 农户家庭特征
  • 4.3.4 自然环境因素
  • 4.3.5 技术推广体系
  • 4.3.6 政策因素
  • 4.4 西南四省农户超级稻品种采纳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4.4.1 模型建立及变量定义
  • 4.4.2 模型结果
  • 4.4.3 结果分析
  •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技术推广视角
  • 5.2.2 农业政策视角
  • 5.2.3 品种及技术研发视角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2020年湖南省超级稻品种——晶两优1988[J]. 湖南农业 2020(09)
    • [2].2019年农业农村部确认的超级稻品种[J]. 中国稻米 2019(03)
    • [3].2017年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品种[J]. 中国稻米 2017(02)
    • [4].中国超级稻品种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J]. 杂交水稻 2017(03)
    • [5].福建超级稻品种干物质生产特性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 2015(04)
    • [6].和和美美的“科技夫妻”[J]. 幸福家庭 2017(05)
    • [7].广西第三个超级稻品种获农业部确认[J]. 福建农业科技 2013(12)
    • [8].超级稻面积已近两成[J].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09(26)
    • [9].全国农技中心召开2020年超级稻品种确认视频评审会[J]. 中国农技推广 2020(04)
    • [10].至2020年农业农村部认定的133个超级稻品种[J]. 中国稻米 2020(04)
    • [11].2019年新确认的超级稻品种[J]. 湖南农业 2019(07)
    • [12].农业部新确认的超级稻品种[J]. 农村新技术 2018(04)
    • [13].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2008(08)
    • [14].农业部确认2013年超级稻品种[J]. 种业导刊 2013(05)
    • [15].2013年农业部确认的两个超级稻品种[J]. 湖南农业 2013(05)
    • [16].8个超级稻品种的比较[J]. 农技服务 2011(10)
    • [17].2009年超级稻结出“超级果”[J]. 粮食问题研究 2010(01)
    • [18].2007年超级稻品种展示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17)
    • [19].农业部新确认10个超级稻品种其中3个品种为“四川造”[J]. 四川农业科技 2018(04)
    • [20].超级稻品种中早39[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01)
    • [21].宁都县2012年晚稻超级稻品种筛选试验报告[J]. 种子科技 2013(02)
    • [22].农业部认定“楚粳28号”为超级稻品种[J]. 农村百事通 2012(09)
    • [23].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超级稻品种扩散现状与对策研究[J]. 世界农业 2010(09)
    • [24].农业部新确认10个超级稻品种[J]. 种业导刊 2018(04)
    • [25].福建育成的超级稻品种苗期性状比较[J]. 农学学报 2015(03)
    • [26].宁都县2012年早稻超级稻品种筛选试验[J]. 农业科技通讯 2013(06)
    • [27].中国水稻所新增三个超级稻品种[J]. 种业导刊 2013(05)
    • [28].中国水稻所3个品种被确认为超级稻品种[J]. 农村百事通 2013(08)
    • [29].辽宁省粳型超级稻品种产量与源库特性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 2010(01)
    • [30].干旱胁迫对不同超级稻品种植株形态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 2010(01)

    标签:;  ;  ;  ;  

    西南四省农户采纳超级稻品种的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