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癌变中细胞角蛋白的变化

口腔黏膜癌变中细胞角蛋白的变化

一、细胞角蛋白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中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翟荣[1](2019)在《LCP1、MTA1和CK19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分析淋巴细胞胞浆蛋白1(Lumphoccyte cytosolic protein 1,LCP1)、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Tumor metastasis associated 1,MTA1)、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在正常口腔黏膜(Normal oral mucosal,NOM)组织、癌旁组织和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LCP1、MTA1、CK19与OSCC临床病理特征分类参数之间的关系及意义,以及在OSCC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寻找与OSCC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为OSCC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河北省唐山市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并接受标准的口腔鳞癌根治性手术、手术术中切缘皆为阴性的口腔鳞癌患者的石蜡包埋肿瘤组织60例;癌旁组织20例;NOM组织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streptavidin perotridase)法检测NOM组织、癌旁组织和OSCC组织中LCP1、MTA1、CK19的表达情况。各组实验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LCP1、MTA1、CK19与NOM组织、癌旁组织及OSCC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2检验进显着性检验,OSCC组织中LCP1、MTA1、CK19的表达水平与OSCC临床病理特征参数间的关系采用?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LCP1、MTA1、CK19相对表达量间是否具有相关性,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LCP1在NOM组织、癌旁组织、O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10.0%、80.0%,组间比较P<0.05,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LCP1在OSCC中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T分期程度有关(P<0.05),与OSCC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原发灶、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3 MTA1在NOM组织、癌旁组织、O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5.0%、70.0%,组间比较P<0.05,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MTA1在OSCC中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程度有关(P<0.05),与OSCC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原发灶、T分期、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5 CK19在NOM组织、癌旁组织、O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30.0%、85.0%,组间比较P<0.05,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 CK19在OSCC中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程度有关(P<0.05),与OSCC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原发灶、T分期均无关(P>0.05)。结论1 LCP1、MTA1、CK19在O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NOM组织和癌旁组织。2 OSCC患者伴有淋巴结转移或T分期程度越高时LCP1的阳性表达越强,伴有淋巴结转移或病理分级程度越低时MTA1的阳性表达越强,伴有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程度越低或临床分期程度越高时CK19的阳性表达越强。3三者在OSCC组织中相互关联,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可能在OSCC的形成过程中起协同作用。图9幅;表13个;参135篇。

耿宁,王睿男,周玉乔,张敦房,张乐薇,吉宁,周敏,梁新华,陈宇,李敬,陈谦明[2](2015)在《利用激光捕获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对石蜡包埋口腔黏膜癌变组织的蛋白组学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口腔黏膜癌变的蛋白组学分析和分子标志物筛选可能为早期诊断、预防和分子治疗提供依据和帮助。方法:对3例石蜡包埋口腔黏膜癌变组织样本,利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捕获口腔黏膜癌变上皮和癌旁正常黏膜上皮,抽提组织样本蛋白,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口腔黏膜癌变组织的蛋白组学分析。结果:激光显微切割-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可以分析400700个多肽序列,鉴定出100200个蛋白,涉及到细胞骨架、细胞代谢、信号转导、细胞周期等各个方面。结合文献,对其中的角蛋白表达变化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论:显微切割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可以实现对石蜡包埋组织的蛋白组学研究,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可靠性。角蛋白表达谱的变化验证了该平台的作用和价值,也可作为口腔黏膜癌变的潜在标志物。

杨柳[3](2015)在《CK19与E-cad在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外周血里的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口腔癌在恶性肿瘤的发病中居第六位,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其恶性程度较高,五年存活率不足50%,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最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占90%以上。绝大多数口腔鳞状细胞癌都具有明确的癌前损害阶段,因此研究病变的不同阶段、临床变化、控制以及治疗oscc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CK19)在口腔颌面部的多种病变中均有表达,它是构成细胞骨架的一种酸性多肽,分子量为40×103Da,为上皮细胞特征性的一种标志物,其表达不会随细胞的癌变而丧失。CK19为Ⅰ型角蛋白,主要表达于单层上皮或快速分裂的上皮细胞中,也散在表达于复层鳞状上皮的基底层细胞。之前的研究多局限于检测人不同分化程度口腔鳞癌组织中CK19的表达变化,以及探讨口腔鳞癌患者血清中CK19的含量,但缺乏在癌变大鼠外周血的动态研究。查阅国内外资料发现该蛋白能否作为早期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指标还未进行深入研究,也未得出一致结论。E-钙粘素(E-Cadherin,E-cad)是一类钙依赖性跨膜蛋白,主要介导同种细胞间的粘附反应。钙粘素分子具有共同的结构部分,其结构包括细胞外区、跨膜区、细胞内区。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均表明E-钙粘素在癌变组织中表达减少,但对癌变形成前期由轻度上皮异常增生到中度上皮异常增生再到重度上皮异常增生的整个癌前病变阶段中E-钙粘素是否存在连续性变化尚未有全面的报道。本研究拟取得大鼠舌粘膜癌变发生和发展阶段外周血中CK19和E-钙粘素含量的数据,对其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外周血中的变化进行研究。探讨大鼠舌黏膜癌变的外周血中CK19与E-cad的变化趋势和各组间的差异是否具有显着性以及不同病变阶段是否存在相关性,为癌前诊断和癌症的治疗提供有力证据。方法:在屏障系统中,采用含有质量分数为0.004%的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e-l-oxide,4NQO)饮水饲养实验组75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SD大鼠以诱发舌黏膜癌变全过程,建立舌鳞状细胞癌动物模型。15只正常饮水的SPF级SD大鼠作为阴性对照。分别于饲养后第10、14、18、22、24周分为5批次处死实验组大鼠,并于24周处死对照组大鼠,即刻进行口腔舌黏膜组织取材,部分新鲜组织用甲醛固定、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后确定病变性质并做病理分级,对应的剩余新鲜舌黏膜组织置于-80℃保存备用。同时取大鼠外周血,低温离心后取上层血清液体作为实验对象。按照病例分级将所对应编号的血清样本分为对照组,上皮单纯增生组,轻度上皮异常增生组,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组,舌鳞状细胞癌组。采用ELISA的实验方法进行检验,购买上海研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抗大鼠CK19试剂盒和E-cad试剂盒,抗大鼠CK19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大鼠角蛋白。用纯化的大鼠角蛋白,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角蛋白,再与HRP标记的角蛋白,Ⅰ型细胞骨架19(krt19)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BM显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角蛋白19(krt19)呈正相关。E-cad试剂盒是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已知E-cad浓度的标准品、未知浓度的样品加入微孔酶标板内进行检测。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浓度,从而得出实验所需数据。结果:实验组大鼠之间斗殴死亡1只,麻醉意外死亡1只,癌发后身体衰竭死亡6只,共获有效实验对象82只。82只有效实验大鼠中:舌正常粘膜25.6%(21/82)、上皮单纯增生25.6%(21/82)、轻度上皮异常增生17.1%(14/82)、中度上皮异常增生9.8%(8/82)、重度上皮异常增生2.4%(2/82)、舌鳞状细胞癌19.5%(16/82)。实验组病理分级结果采用等级资料的多个独立样本的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舌粘膜χ2=20.738,P<0.005。结果分布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4NQO饮水诱导SPF级SD大鼠舌粘膜癌变过程中,CK19、E-cad在大鼠外周血中随着上皮异常程度的增加其含量均随之增加。CK19在对照组、上皮单纯增生组、轻度上皮异常增生组、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组和舌鳞状细胞癌组的浓度均值浓度分别为:593.45、784.45、848.58、951.94、1004.22。对各组间的差异进行比较,P<0.01,按照α=0.05,对照组和上皮单纯增生组、轻度上皮异常增生组、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组、舌鳞状细胞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皮单纯增生组和轻度上皮异常增生组P=0.113,按照α=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上皮异常增生组和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组P=0.310,按照α=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舌鳞状细胞癌组和其余各组均P<0.05,按照α=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舌鳞状细胞癌组和对照组和上皮单纯增生组、轻度上皮异常增生组、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cad在正常组、上皮单纯增生组、轻度上皮异常增生组、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组和舌鳞状细胞癌组的浓度均值分别为:259.92、402.85、412.39、466.25、539.14。在各组间的差异性比较中,对照组和其余各组均P<0.01,按照α=0.05,对照组和上皮单纯增生组、轻度上皮异常增生组、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组、舌鳞状细胞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纯上皮增生组和轻度上皮异常增生组P=0.756,按照α=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上皮增生组和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组之间P=0.066,按照α=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上皮异常增生组和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组之间P=0.146,按照α=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舌鳞状细胞癌组和其余各组间均P<0.01,按照α=0.05,对照组和上皮单纯增生组、轻度上皮异常增生组、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组、舌鳞状细胞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CK19和E-cad在大鼠舌黏膜癌变各阶段组织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CK19和E-cad呈正相关,即CK19值随Ecad值的增加而增加,CK19每增加1(ng/L),Ecad值的估计平均值会增加0.738(ng/L)。结论:(1)在4NQO饮水诱导SPF级SD大鼠舌粘膜癌变过程中,外周血中CK19的含量随病变程度加重而显着增加。(2)在4NQO饮水诱导SPF级SD大鼠舌粘膜癌变过程中,外周血中E-cad的含量随病变程度加重而显着增加。(3)在4NQO饮水诱导SPF级SD大鼠舌粘膜癌变过程中,外周血中CK19、E-cad的含量增加呈正相关。(4)在4NQO饮水诱导SPF级SD大鼠舌粘膜癌变过程中,外周血中CK19、E-cad的含量可以作为预测病变程度的标志。

韦堡升[4](2014)在《TGF-β1、N-cadherin在人和小鼠口腔鳞癌中表达及播散肿瘤细胞在小鼠颌下淋巴结中表达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分别检测TGF-β1、N-cadherin在人和小鼠口腔正常粘膜组织、异常增生组织、鳞癌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表达的差异及在口腔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2.检测小鼠口腔癌淋巴道转移模型从口腔正常、异常增生到癌变过程中pan-CK在颌下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观察播散肿瘤细胞表达分布及意义。方法:1.选取人口腔正常牙龈组织、舌异常增生组织、鳞癌原发灶组织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以及课题组成员前期应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饮水法构建的Balb/c小鼠口腔癌淋巴道转移模型,选取小鼠正常舌体组织、舌异常增生组织、舌鳞癌原发灶组织及颌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各实验标本中TGF-β1、N-cadherin蛋白表达的差异。2.选取口腔正常、异常增生及鳞癌小鼠的颌下淋巴结组织,其中口腔鳞癌小鼠组包括伴有颌下淋巴结转移灶和无颌下淋巴结转移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an-CK阳性细胞在各颌下淋巴结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TGF-β1蛋白在人口腔正常粘膜表达率为33.3%(4/12),口腔异常增生组织45.8%(11/24)、口腔鳞癌75.0%(18/24)及淋巴结转移癌83.3%(10/12),人口腔鳞癌组及淋巴结转移癌组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及口腔异常增生组(P<0.05);TGF-β1蛋白在小鼠正常口腔粘膜表达率为22.2%(2/9),在口腔异常增生组织表达率为45.0%(9/20),在口腔鳞癌组织中TGF-β1表达率为80.0%(16/20)及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表达率为88.9%(8/9),小鼠口腔鳞癌组及淋巴结转移癌组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及口腔异常增生组(P<0.05)。2.N-cadherin蛋白表达率在人口腔正常粘膜组为16.7%(2/12),口腔异常增生组45.8.0%(11/24)、口腔鳞癌组79.2%(19/24)及淋巴结转移癌组83.3%(10/12),人口腔鳞癌组及淋巴结转移癌组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及口腔异常增生组(P<0.05);N-cadherin蛋白在小鼠口腔正常粘膜组表达率为11.1%(1/9),口腔异常增生组45.0%(9/20)、口腔鳞癌组85.0%(17/20)及淋巴结转移癌组88.9%(8/9),小鼠口腔鳞癌组及淋巴结转移癌组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及口腔异常增生组(P<0.05)。3.Pan-CK在正常小鼠颌下淋巴结组织中未见表达;在口腔异常增生组中,8例小鼠颌下淋巴结组织中发现2例有pan-CK阳性表达,阳性染色的细胞为散在的单个细胞;在鳞癌无淋巴结转移灶组中,4例小鼠颌下淋巴结中发现有2例有pan-CK阳性表达,阳性染色的细胞为数个细胞组成的细胞簇;在鳞癌伴淋巴结转移灶组中,4例小鼠颌下淋巴结中均出现了pan-CK的强阳性表达,阳性染色的细胞成片块状分布。结论:1.TGF-β1蛋白在人和小鼠口腔鳞癌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口腔正常组织及异常增生组织,随着口腔病变程度的加重表达逐渐上升,提示TGF-β1蛋白参与了口腔癌变的进程,在EMT进展及肿瘤转移中作为促进因子。2.N-cadherin蛋白在人和小鼠口腔鳞癌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口腔正常组织及异常增生组织,随着口腔病变程度加重表达呈上升趋势,提示N-cadherin蛋白作为EMT的重要标记物,在口腔癌变及转移的进程中起到促进作用。3.在口腔组织出现异常增生时即可以在局部淋巴结组织中检测到pan-CK的阳性表达,提示肿瘤细胞在肿瘤极早期甚至癌前病变阶段就已经可能出现了远处播散。

李奉华[5](2013)在《槟榔碱对口腔粘膜上皮细胞MMP-2及成纤维细胞CTGF表达影响的信号通路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摘要第一章槟榔碱对原代培养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DNA损伤作用的影响目的:研究槟榔碱对原代培养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DNA损伤作用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扩增口腔粘膜上皮和成纤维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学及角蛋白和波形丝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鉴定细胞;MTT实验检测高浓度槟榔碱短时间干预及低浓度槟榔碱长时间作用对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槟榔碱干预对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影响;彗星实验检测槟榔碱对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结果:所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形态,角蛋白和波形丝蛋白染色阳性。高浓度(0.2mM-0.8mM)槟榔碱短期(0-72小时)作用于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后,上皮细胞随槟榔碱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而活力下降,形态变化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纤维细胞在槟榔碱作用后活力下降不明显及形态无明显改变,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细胞周期影响方面,0.8mmM槟榔碱干预48小时导致了上皮细胞位于G2/M期的比例相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成纤维细胞周期的改变影响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6mM槟榔碱干预24小时可诱导上皮细胞出现凋亡,呈现剂量和时间的依赖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作用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槟榔碱显着抑制上皮细胞生长的条件是0.1mM作用12天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浓度槟榔碱干预相同时间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影响无明显影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浓度槟榔碱作用成纤维细胞24小时后,成纤维细胞DNA损伤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细胞DNA损伤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浓度呈依赖关系,浓度越高,DNA损伤越严重。结论:1、高浓度槟榔碱短时间干预能够抑制上皮细胞增殖,诱导上皮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在G2/M期发生阻滞,对DNA损伤作用呈剂效依赖关系。2、高浓度槟榔碱短时间干预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DNA损伤均无明显影响。3、低浓度槟榔碱干预到第12天后上皮细胞活细胞数明显下降,而成纤维细胞活细胞数无明显改变。第二章槟榔碱对口腔粘膜上皮细胞MMP-2表达的影响及其信号通路机制研究目的:探讨槟榔碱对口腔粘膜上皮细胞MMP-2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RT-PCR和明胶酶谱法,检测高浓度槟榔碱(0.2mM-0.8mM)分别短时间(10分钟)和低浓度槟榔碱(0.1mM)长时间(24小时)处理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后MMP-2的表达。在O.1mM槟榔碱干预上皮细胞检测MMP-2表达前,用ERK、PI3K、 p38MAPK、c-JNK和NF-κβ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LY294002,U0126,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 SB203580,SP600125和Bayl1-7082分别预处理口腔粘膜上皮细胞,揭示槟榔碱影响上皮细胞MMP-2表达的信号通路机制。结果:高浓度槟榔碱(0.2mM-0.8mM)分别短时间(10分钟)处理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后,细胞继续培养12小时,与对照组相比MMP-2表达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槟榔碱具有浓度依赖性。低浓度槟榔碱(0.1mM)长时间(24小时)处理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后,细胞继续培养24小时,MMP-2表达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3K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能够抑制低浓度(O.1mM)槟榔碱诱导MMP-2表达的能力,且呈浓度依赖性,而ERK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无此作用。p38MAPK、c-JNK和NF-κβ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SP600125、Bay11-7082能抑制低浓度(0.1mM)槟榔碱诱导MMP-2表达的能力,而NAC和U0126则无此作用。结论:1、高浓度或低浓度槟榔碱长时间或短时间处理口腔粘膜上皮细胞都能导致MMP-2蛋白表达上调;2、低浓度槟榔碱长时间处理口腔粘膜上皮细胞诱导MMP-2蛋白表达上调的机制可能与PI3K、p38MAPK、c-JNK和NF-κβ等信号通路有关。第三章槟榔碱对口腔粘膜成纤维细胞CTGF表达影响的信号通路机制及姜黄素影响CTGF表达作用的研究目的:观察槟榔碱干预后口腔粘膜成纤维细胞CTGF的表达,探讨姜黄素拮抗槟榔碱诱导成纤维细胞CTGF表达的可能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患组织中CTGF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槟榔碱长时间和短时间作用对口腔粘膜成纤维细胞CTGF表达的影响,以及使用PD98059(12.5、25、50μM)、SB203580(10μM)、SP600125(10μM)、Bay11-7082(10μM)和NAC(5mM)等信号通路抑制剂观察槟榔碱影响CTGF表达的信号机制。使用姜黄素干预并检测其对槟榔碱诱导口腔粘膜成纤维细胞CTGF表达上调作用的影响。结果:CTGF在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患者口腔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显着高于正常粘膜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槟榔碱干预成纤维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槟榔碱促进了CTGF表达,且O.1mmM的槟榔碱作用2小时后CTGF蛋白增加约2.5倍。O.1mM槟榔碱作用口腔粘膜成纤维细胞不同时间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表明口腔粘膜成纤维细胞中CTGF最高表达水平发生在O.1mM槟榔碱作用2小时时,此后下降。Western blot检测不同信号通路抑制剂干预后CTGF表达,结果表明Bayll-7082、SP600125、SB203580和NAC等抑制剂显着的降低了槟榔碱诱导CTGF表达,但PD98059无此作用。蛋白质印迹实验结果表明姜黄素提前干预口腔粘膜成纤维细胞后,槟榔碱诱导口腔粘膜成纤维细胞CTGF表达减少,且姜黄素是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降低槟榔碱诱导的CTGF的表达,在姜黄素浓度达到10μM时,CTGF表达水平就已经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1、TGF在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组织中的表达显着高于对照组。2、槟榔碱诱导成纤维细胞CTGF表达增加作用呈剂效和时效依赖性,可能与NF-kβ、JNK、p38APK信号通路有关。3、姜黄素可以拮抗槟榔碱诱导成纤维细胞CTGF的表达。

陈丹月,余宏[6](2013)在《CK13基因与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CK)是角质细胞中的主要骨架蛋白,多分布于上皮细胞,起着维持上皮组织连续性及完整性的作用。研究发现细胞角蛋白(CK)具有极高的保守性和组织分化特异性,与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密切相关。目前已得到证实的细胞角蛋白有20多种,其中CK13是鳞状上皮分层和分化标记[1,2]。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简称鳞癌,是发生在皮肤、附属器或黏膜的恶性肿瘤,主要是由上皮组织的恶变

陈凤强[7](2013)在《4-NQO饮水法建立小鼠口腔癌变各阶段与淋巴道转移模型及Hif-1α蛋白在人与小鼠口腔癌形成过程中表达的初步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利用4-NQO饮水法使小鼠口腔粘膜上皮产生异常增生、鳞癌及其颌下淋巴结转移灶,以获得理想的小鼠口腔癌变及淋巴道转移模型。2.检测并比较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人与Balb/c小鼠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异常增生、高分化鳞癌及其颌下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方法:1.11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0只,采用200mg/L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e-oxide,4-NQO)分别饮水喂养8、14、20周(各30只),停药后改用自来水喂养至45周;对照组20只仅给自来水喂养;45周结束后处死全部小鼠,所有标本经肉眼、组织学观察小鼠癌变及淋巴道转移的过程。2.选取上述Balb/c小鼠和人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异常增生、高分化鳞癌及其颌下淋巴结转移灶标本各2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标本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的表达情况,并比较人和Balb/c小鼠中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异常增生、高分化鳞癌及其颌下淋巴结转移灶中Hif-1α的表达差异。结果:1.随着4-NQO给药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小鼠最早在舌根人字沟区粘膜出现白斑状改变,并逐渐向舌尖部蔓延,在牙龈、口底、腭部等部位亦发现有类似斑块形成,部分有溃疡及乳头状新生物等改变。给药8周实验组小鼠中,28例小鼠的舌背粘膜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皮异常增生(28/30);给药14周实验小鼠中,25例小鼠舌背粘膜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皮异常增生(25/27),2例为鳞癌;给药20周实验小鼠中,25例为鳞癌(25/25),且均有同侧或双侧颌下淋巴结转移,包括舌癌(13/25),口底癌(4/25),牙龈癌(5/25),腭癌(3/25),病理证实有转移的小鼠颌下淋巴结免疫组化pan-ck染色均为阳性。三组均未发现远处转移。对照组小鼠口腔粘膜红润,质地柔软,无白色样变及新生物形成。2.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标本的Hif-1α表达情况,发现人和小鼠均有Hif-1α阳性表达率由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异常增生到口腔高分化鳞癌呈上升的趋势,但颌下淋巴结转移灶表达较原发灶明显降低。Hif-1α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异常增生和口腔高分化鳞癌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在人与小鼠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异常增生、高分化鳞癌及其颌下转移淋巴结相应阶段的表达相似。结论:1.200mg/L4-NQO饮水法喂养小鼠20周,观察至45周建立的口腔癌及淋巴道转移模型成功率高,是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2.Hif-1α在人与小鼠在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异常增生、高分化鳞癌及其颌下转移淋巴结相应阶段的表达相似,进一步证明了小鼠口腔癌及淋巴道转移模型与人类口腔癌的相似性。

王勇[8](2012)在《4NQO诱导SD大鼠口腔黏膜癌变及Bcl-2、Ki-67、Ck19的表达》文中提出目的:建立4NQO诱导SD大鼠口腔黏膜癌变模型,并探讨大鼠口腔黏膜癌变与Bcl-2、Ki-67、Ck19mRNA和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1、根据4NQO诱导时间不同,将50只SD大鼠分为A、B、C、D、E5组。2、收集各组大鼠口腔黏膜组织并进行病理诊断,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所有大鼠口腔黏膜组织按癌变过程中不同阶段分为正常、异常增生、癌变三组。3、RT-PCR检测各组组织中Bcl-2、Ki-67、Ck19mRNA水平。4、免疫组化检测各组组织中Bcl-2、Ki-67、Ck1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共获得组织标本50例,其中正常16例、异常增生13例、癌变21例;2、RT-PCR结果:正常、异常增生、癌变组织中,Bcl-2mRNA、Ki-67mRNA、Ck19mRNA均依次升高,且有显着性差异。3、免疫组化结果:正常、异常增生、癌变组织中,Bcl-2、Ki-67、Ck19阳性表达率均依次升高,且有显着性差异。结论:Bcl-2、Ki-67、Ck19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改变与大鼠口腔黏膜癌变相关,是大鼠口腔黏膜癌变的早期事件。

贺智晶[9](2012)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病例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 OSF)是一种慢性的、复杂的口腔黏膜疾病。主要表现为上皮下组织的炎症反应和黏膜下组织的进行性纤维化。咀嚼槟榔是OSF的主要致病因素。OSF是一种口腔的癌前病变。OSF的癌变率高达7%-13%。OSF的发病及癌变机制也已成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本课题组的胡延佳用AffymetrixU133A2.0芯片构建OSF颊黏膜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并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验证。然而,仅在基因组水平研究OSF发生发展过程中DNA或是mRNA的变化不能完全阐明OSF发病过程中的分子机制。为了寻找新的OSF发病分子标记物,本研究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对正常人和OSF患者的口腔颊黏膜组织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和鉴定,对鉴定出来的差异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部分差异蛋白质进行半定量和定性验证。(一)蛋白质组学筛选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病例差异蛋白质目的:准确筛选正常人和OSF患者口腔颊黏膜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收集正常人(NBM组)和OSF患者(OSF组)的口腔颊黏膜组织标本各10例,分组混合,形成1对标本。对其进行二维电泳分离(2-DE),经图像分析后找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斑点,并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DLDI-TOF-MS)分析鉴定,并对质谱鉴定出的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得到的NBM组和OSF组的2-DE图谱,经过软件分析得到表达差异在2倍以上的蛋白质斑点48个。采用MADLDI-TOF-MS对差异蛋白质斑点进行鉴定,最终得到33个差异蛋白质。其中,在OSF组中表达上调的有22个,表达下调的有11个。结论: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能有效地鉴定OSF差异表达蛋白质,能为寻找OSF发病分子标记物的提供参考数据。(二)部分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病例差异蛋白质的验证研究目的:对前期鉴定的5个差异蛋白质进行半定量和定性验证研究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NBM组和OSF组颊黏膜组织标本,用于Western blotting分析的标本各20例,用于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的标本NBM组20例,OSF组60例。使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5个差异蛋白质(prohibitin、peroxiredonxin2、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r proteinn calumenin及cellular retinoic acid binding protein1)在NBM组和OSF组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OSF组中的prohibitin、 peroxiredonxin2及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r protein的表达明显上调,calumenin及cellular retinoic acid-binding protein1的表达明显下调。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OSF组中prohibiting peroxiredonxin2及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r prote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71.7%、81.7%,明显高于NBM组,calumenin及cellular retinoic acid binding protein1在OSF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0%,明显低于NBM组。结论:5个差异蛋白质的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前期蛋白质组学结果相一致。3个上调蛋白质和2个下调蛋白质的差异表达能够有助于解释OSF发病过程中某些病理生理学改变,有望成为潜在的OSF发病的分子标志物。

陈艳[10](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的筛查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尽管新疆哈萨克族居住环境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变迁,但是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这是由于食管癌难以早期发现且预后较差,其5年生存率低于10%。目前,内镜下活检是食管癌早期发现及确诊的主要手段。活检组织主要是依靠病理作为定性诊断,但由于病理学诊断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对于一些癌前病变缺乏准确诊断。因此,识别各种病变的转化规律是关键。现有研究表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异常,可能是导致细胞异常增生并进一步发生癌变的关键因素。所以,通过分析食管癌前病变基因的变化,筛选出特异的早期高相关基因,用于进行早期基因诊断,才是提高内镜诊断特异性和弥补病理形态学诊断不足的有效方法。而众多研究表明,食管癌癌旁组织的改变代表了早期食管癌的变化。因此,本研究以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作为对象,采用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和相互作用的拓扑学方法,通过分析癌旁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改变,试图发现并确立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早期高相关基因,并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与国际上其他民族、地区食管癌早期相关基因进行拓扑学分析,比较二者的差异。这将为实施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基因诊断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建立的早期高相关基因将极大的提高内镜下活检诊断的特异度。同时也为食管鳞癌多基因发病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应用半定量RT-PCR,分别在48例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对42个候选基因进行mRNA水平的检测,依据mRNA表达比率的变化,筛选出高相关基因。高相关基因进一步在10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运用半定量RT-PCR进行mRNA检测,依据结果,初步筛选出早期高相关基因,并应用Western blot检测部分早期高相关基因在10例鳞癌癌旁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的蛋白表达。(2)扩大样本,在新的一组16例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癌旁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运用半定量RT-PCR对筛选出的早期高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同时,以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作为对照,将40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样本,600张切片分成26组,每组18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早期高相关基因蛋白进行检测。(3)对鉴定出的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利用STRING9.0在线数据库和Pajek软件进行拓扑学分析,并与目前报道的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早期食管鳞癌异常表达的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通过比对42个候选基因在48例食管鳞癌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mRNA表达比率的差异,筛选出36个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高相关基因。(2)应用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对36个高相关基因在10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进行了分析,初步筛选了 26个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3)16例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癌旁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半定量RT-PCR,以及18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 26个早期高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4)对26个基因在早期个体标本中的表达分布进行分析,大约40%的个体都呈现的有 survivin、ETV5、MMP-7、TIMP-1、MMP-2、c-myc、c-fos、MTA1、CDK4、cyclinD1、MCM4、SKP2的基因表达组合。(5)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26个蛋白和目前报道的在食管鳞癌早期异常表达20个蛋白质,两组数据构建的拓扑图截然不同,各组骨架结点图也不同。结论:(1)c-fos、Ki67、MCM4、ETV5、SKP2、TIMP-1、MMP-2、CDK4、MEMD、MTA1、MMP-7、c-myc、c-jun、Survivin、CyclinD1、BAG1、SP-17、c-erbB2、EphB4、CK-1、MGMT、periplakin、Snail、p33、Bax、E-cadherin 共 26 个基因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早期高相关基因。(2)联合的多基因检测,可以有效提高特异性,不同基因的26种表达组合可作为早期诊断的实验依据。(3)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相互作用拓扑图具有民族特异性,其网络中心结点蛋白,对于食管鳞癌分子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二、细胞角蛋白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中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细胞角蛋白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中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LCP1、MTA1和CK19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实验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临床资料
        1.1.2 实验试剂及来源
        1.1.3 实验设备及来源
        1.1.4 试剂配制
        1.1.5 试验方法
        1.1.6 对照染色
        1.1.7 免疫组化实验技术注意事项
        1.1.8 实验结果判定
        1.1.9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LCP1、MTA1及CK19在NOM组织、癌旁组织、O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1.2.2 LCP1、MTA1及CK19表达与OSCC组织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
        1.2.3 LCP1、MTA1、CK19在OSCC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
    1.3 讨论
        1.3.1 LCP1在NOM组织、癌旁组织、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3.2 MTA1在NOM组织、癌旁组织、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3.3 CK19在NOM组织、癌旁组织、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3.4 LCP1、MTA1及CK19在OSCC组织中的相关性分析
        1.3.5 展望与不足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LCP1、MTA1、CK19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1 LCP1
        2.1.1 LCP1的基本特性
        2.1.2 LCP1与肿瘤间的研究进展
    2.2 MTA1
        2.2.1 MTA1的基本特性
        2.2.2 MTA1与肿瘤间的研究进展
    2.3 CK19
        2.3.1 CK19的基本特性
        2.3.2 CK19与肿瘤间的研究进展
    2.4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利用激光捕获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对石蜡包埋口腔黏膜癌变组织的蛋白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 1 石蜡组织样本收集
    1. 2 激光显微切割
    1. 3 FFPE组织样本蛋白抽提
    1. 4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蛋白组学分析
2 结果
    2. 1 获得足够量的目标组织样本用于后续研究
    2. 2 激光显微捕获的FFPE组织抽提的蛋白/ 多肽样本适用于质谱研究
    2. 3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是对FFPE样本可靠和有效的蛋白组学研究手段
    2. 4 细胞角蛋白在FFPE样本中的表达
3 讨论

(3)CK19与E-cad在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外周血里的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展望
附图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CK19和E-cad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伦理审查受理表

(4)TGF-β1、N-cadherin在人和小鼠口腔鳞癌中表达及播散肿瘤细胞在小鼠颌下淋巴结中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一、TGF-β1、N-cadherin 在人和小鼠口腔鳞癌中表达的研究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2、统计学方法
    3、结果
    4、讨论
    结论
二、播散肿瘤细胞在小鼠口腔癌变不同时期颌下淋巴结中表达研究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2、实验结果统计与图片采集
    3、结果
    4、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恶性肿瘤微转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的情况
致谢

(5)槟榔碱对口腔粘膜上皮细胞MMP-2及成纤维细胞CTGF表达影响的信号通路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缩略语对照表 前言 第一章
    槟榔碱对原代培养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DNA损伤作用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章
    槟榔碱对口腔粘膜上皮细胞MMP-2表达影响的信号通路机制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章
    槟榔碱对口腔粘膜成纤维细胞CTGF表达影响的信号通路机制及姜黄素影响CTGF表达作用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6)CK13基因与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CK13基因的结构及表达调控的机理
二、CK13基因在鳞状上皮化生中的改变
三、CK13基因在正常组织与癌组织的不同表达
四、CK13基因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1. CK13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
    2. CK13基因表达的其他相关因素:
五、展望

(7)4-NQO饮水法建立小鼠口腔癌变各阶段与淋巴道转移模型及Hif-1α蛋白在人与小鼠口腔癌形成过程中表达的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4-NQ0饮水法建立小鼠口腔癌变各阶与淋巴道转移模型
    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1.1 实验动物
        1.2 试剂和仪器
        1.2.1 实验主要试剂
        1.2.2 实验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实验观察
        2.2.1 一般观察
        2.2.2 组织病理学观察
        2.2.3 上皮异常增生诊断与分级标准
        2.3 统计学分析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一般情况
        3.1.1 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阶段体重变化
        3.2 大体观察
        3.3 组织病理学观察
    4 讨论
第二部分 Hif-la在人与小鼠口腔癌形成过程中表达的比较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标本学者与处理
        1.2 人组织标本纳入标准
        1.3 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免疫组化步骤
        2.2 结果判定
        2.3 数据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Hif-1α在人类与小鼠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3.2 Hif-1α口腔异常增生中的表达情况
        3.3 Hif-1α在口腔高分化鳞癌中的表达情况
        3.4 Hif-1α在口腔高分化鳞癌颌下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
        3.5 Hif-1α在正常口腔粘膜、异常增生、高分化鳞癌及其颌下淋巴结转移灶表达的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4NQO诱导SD大鼠口腔黏膜癌变及Bcl-2、Ki-67、Ck19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4NQO 诱导 SD 大鼠口腔黏膜癌变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2 研究方法
    结果
        1 一般情况
        2 大体观察
        3 组织病理学观察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SD 大鼠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 BCL-2、KI-67、CK19 MRNA 转录和蛋白的表达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结果
        1 RT-PCR 结果
        2 免疫组化结果
    讨论
        1 Bcl-2、Ki-67 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2 Ck19 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结论
总结与展望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9)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病例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说明 技术路线 第一章
    蛋白质组学筛选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病例差异蛋白质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章
    部分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病例差异蛋白质的验证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成果

(10)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的筛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候选基因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初步筛查的研究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确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的研究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的相互作用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四、细胞角蛋白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中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LCP1、MTA1和CK19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翟荣.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2]利用激光捕获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对石蜡包埋口腔黏膜癌变组织的蛋白组学分析[J]. 耿宁,王睿男,周玉乔,张敦房,张乐薇,吉宁,周敏,梁新华,陈宇,李敬,陈谦明. 口腔生物医学, 2015(04)
  • [3]CK19与E-cad在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外周血里的表达研究[D]. 杨柳. 四川医科大学, 2015(07)
  • [4]TGF-β1、N-cadherin在人和小鼠口腔鳞癌中表达及播散肿瘤细胞在小鼠颌下淋巴结中表达的研究[D]. 韦堡升. 广西医科大学, 2014(10)
  • [5]槟榔碱对口腔粘膜上皮细胞MMP-2及成纤维细胞CTGF表达影响的信号通路机制研究[D]. 李奉华. 中南大学, 2013(01)
  • [6]CK13基因与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进展[J]. 陈丹月,余宏. 云南医药, 2013(04)
  • [7]4-NQO饮水法建立小鼠口腔癌变各阶段与淋巴道转移模型及Hif-1α蛋白在人与小鼠口腔癌形成过程中表达的初步观察[D]. 陈凤强. 广西医科大学, 2013(S1)
  • [8]4NQO诱导SD大鼠口腔黏膜癌变及Bcl-2、Ki-67、Ck19的表达[D]. 王勇. 南昌大学, 2012(03)
  • [9]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病例蛋白质组学研究[D]. 贺智晶. 中南大学, 2012(12)
  • [10]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的筛查分析[D]. 陈艳. 新疆医科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口腔黏膜癌变中细胞角蛋白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