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在下列4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1)微结构效应引起的局部化带物理、力学量的非均匀性研究根据考虑微结构效应的非局部理论,利用各向同性假设、边界条件、实际的剪切带厚度对应局部塑性剪切应变的最大值假设及峰后线性应变软化的本构关系,推导了剪切带厚度及剪切带内部的局部(塑性)剪切应变、应变率、变形及速度分布的表达式。建立了局部(塑性)剪切变形梯度与局部(塑性)剪切应变分布之间的关系及速度梯度与应变率分布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剪切带两盘的相对(塑性)剪切变形及速度的表达式。剪切带内部的局部(塑性)剪切变形及速度分布呈现非线性特征,这对传统的线性分布假定提出了挑战。提出了常剪切应变点的概念。研究了应变率、刚度劣化(损伤)及水致弱化效应对剪切带内部的局部(塑性)剪切应变及变形分布的影响。在剪胀条件下,分析了剪切带内部的局部体积应变增量及由于剪胀而引起的剪切带的法向变形。对考虑刚度劣化时的常剪切应变点进行了讨论。在剪胀条件下,提出了剪切带内部的局部孔隙度、孔隙比、孔隙度增量及孔隙比增量的解析式。建立了剪切带内部的最大孔隙比、平均最大孔隙比增量、平均最大孔隙比及平均最大孔隙度的解析式。理论结果较好地解释了若干实验现象。提出了拉伸局部化带内部的局部塑性拉伸应变分布的解析式,将其和前人的数值解进行了比较。根据非局部理论,推导了拉伸局部化带内部的局部损伤变量的解析式。提出了非局部损伤变量及其时间导数以及它们最大值的解析式。对于线性软化的韧性金属材料,在单轴拉伸条件下,提出了颈缩区域不同位置直径的解析式;在直接剪切条件下,提出了考虑峰前残余塑性剪切应变时及形变剪切带传播过程中线性软化的韧性金属材料形变剪切带内部的局部塑性剪切应变及变形分布的解析式。在Johnson-Cook本构关系中引入应变梯度效应以考虑微小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计算了线性软化的韧性金属材料绝热剪切带内部的温度分布及演变。使用Johnson-Cook模型及梯度塑性理论,分析了绝热剪切带内部的局部塑性剪切应变及变形分布规律,研究了静态剪切强度、功热转化因子、应变硬化指数、热软化指数、熔点、比热容、密度、应变率敏感系数及应变硬化模量的影响。绝热剪切带内部的总温度被划分为初始温度、应变硬化阶段的温升及由于
论文目录
创造性成果声明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地质体材料局部破坏研究概述1.2.1 应变局部化的广泛性1.2.2 应变局部化的研究方法1.2.3 梯度塑性理论的特点1.2.4 拉格朗日元法的特点1.3 两类轴向变形、破坏模式、尺寸效应及全部变形研究概述1.3.1 I 及 II 类变形行为及破坏模式1.3.2 峰后应力—应变曲线的尺寸效应1.3.3 峰后应力—塑性变形曲线1.3.4 全部变形特征1.4 结构稳定性研究概述1.4.1 稳定性分类1.4.2 不考虑试样破坏的稳定性研究1.4.3 考虑试样破坏的直杆结构稳定性1.4.4 试样单轴压缩剪切破坏的结构稳定性1.4.5 结构稳定性分析的能量方法1.4.6 稳定性分析的突变模型1.4.7 稳定性分析的其它方法1.5 韧性金属颈缩、伸长率及绝热剪切带研究概述1.5.1 颈缩及伸长率1.5.2 绝热剪切带1.6 本文研究内容1.6.1 微结构效应引起的局部化带物理、力学量的非均匀性研究1.6.2 拉伸、压缩及剪切条件下试样的峰后变形及能量消耗研究1.6.3 拉伸、压缩及剪切条件下局部破坏试样的结构稳定性研究1.6.4 平面应变试样的变形、破坏过程、前兆及回跳的数值分析第二章 剪切带内部应变、应变率、变形及速度分布分析2.1 剪切带宽度及局部塑性剪切应变分布2.1.1 剪切带的线性应变软化本构关系2.1.2 利用非局部理论推出梯度塑性理论2.1.3 局部塑性剪切应变分布及剪切带厚度2.1.4 总剪切应变分布及常剪切应变点2.2 剪切带内部的局部剪切应变率、变形及速度分布2.2.1 剪切带内部的局部剪切应变率2.2.2 剪切带内部的变形及速度2.3 剪切带两盘的相对剪切变形、速度及变形、速度分布梯度2.3.1 剪切带两盘的相对剪切变形和速度2.3.2 变形和速度分布梯度2.4 算例及讨论2.4.1 剪切带内部的应变及应变率分布的参数研究2.4.2 剪切带内部的变形及速度分布的参数研究2.5 本章小结第三章 剪切带—带外弹性体系统的变形及稳定性研究3.1 基于位移法的剪切带—带外弹性体的变形及稳定性研究3.1.1 剪切本构关系3.1.2 基于位移法的剪切带—带外弹性体的应力—变形曲线3.1.3 剪切带—带外弹性体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3.2 基于能量方法的剪切带—带外弹性体系统的稳定性分析3.3 试样的弹性回跳准则以及试样回跳与系统回跳之间的关系3.3.1 应变局部化、岩爆及Ⅱ类变形行为的讨论3.3.2 岩爆的回跳准则3.4 试样的稳定性与试样—试验机系统的稳定性3.4.1 直接剪切试验机—岩样系统的稳定性3.4.2 岩样失稳回跳与直剪试验机—岩样系统失稳回跳之间的关系3.5 本章小结第四章 考虑应变率、剪胀、刚度及水致弱化的剪切带分析4.1 考虑应变率效应的变形、耗散能量及稳定性分析4.1.1 应变率效应的描述4.1.2 考虑应变率效应的应变、变形分布及稳定性分析4.1.3 考虑应变率效应的断层-围岩系统的力-变形曲线及稳定性4.1.4 考虑应变率效应的断层岩爆耗散能量分析4.2 剪切带内部的剪胀、剪缩及直接剪切试验的尺寸效应4.2.1 剪切带内部的局部体积增量及剪切带的法向变形4.2.2 直接剪切试样的切向及法向变形之间的关系4.2.3 直接剪切试验的尺寸效应4.3 考虑刚度劣化的剪切带内部的应变、应变率及变形分部4.3.1 考虑刚度劣化的剪切本构关系4.3.2 考虑刚度劣化的剪切带内部应变及变形分布4.3.3 考虑刚度劣化的剪切带内部最大剪应变(率)及常剪切应变点4.4 考虑水致弱化的剪切带内部应变分布及系统稳定性分析4.4.1 考虑水致弱化的剪切带内部应变分布分析4.4.2 考虑水致弱化的系统应力—变形曲线及稳定性分析4.5 本章小结第五章 多孔介质岩土材料剪切带孔隙特征研究5.1 孔隙比的不均匀性分析5.1.1 实验结果分析5.1.2 孔隙率及孔隙比局部化分析5.1.3 剪切应力卸载率对孔隙比及孔隙度变化率分布的影响5.1.4 流动剪切应力对孔隙比及孔隙度增量分布等的影响5.1.5 内部长度及剪切软化模量对孔隙比的影响5.2 最大孔隙比分析及讨论5.2.1 最大孔隙比分析5.2.2 最大孔隙度的参数研究5.2.3 关于剪胀、剪缩及最大孔隙比的两层含义的讨论5.2.4 平均孔隙比与平均塑性剪切应变之间的关系5.3 本章小结第六章 单轴拉伸岩样应变、损伤局部化及应力-应变曲线6.1 De Borst及Mühlhaus(1992)的开创性工作及评述6.2 局部塑性拉伸应变分布及应力—变形曲线解析式验证6.2.1 局部塑性拉伸应变分布解析式验证6.2.2 全程拉伸应力—变形曲线解析式6.2.3 特征长度对全程应力—变形曲线影响的验证6.2.4 本构参数及结构尺寸对全程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6.3 单轴拉伸岩样损伤局部化分析6.3.1 局部损伤变量及局部损伤变量率分析6.3.2 局部损伤变量的参数研究6.3.3 局部损伤变量最大值的参数研究6.3.4 局部损伤变量率最大值的参数研究6.3.5 局部损伤变量率局部化特征6.4 本章小结第七章 三点弯梁的拉伸局部化带传播及转角分析7.1 真实裂纹出现前拉伸局部化带传播及转角分析7.1.1 真实裂纹出现前三点弯梁模型的基本假设7.1.2 真实裂纹出现前局部化区张拉位移计算7.1.3 真实裂纹出现前局部化区扩展长度确定7.1.4 真实裂纹出现前局部化带的扩展规律的参数研究7.2 真实裂纹出现后拉伸局部化带传播及转角分析7.2.1 真实裂纹出现后三点弯梁模型的基本假设7.2.2 真实裂纹出现后拉应变局部化区的扩展7.2.3 真实裂纹出现后真实裂纹张开距离计算7.2.4 真实裂纹出现后拉应变局部化区转角计算7.3 本章小结第八章 单轴压缩岩样剪切破坏的应力—应变曲线研究8.1 基于位移法及能量守恒原理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8.1.1 力学模型及基本假设8.1.2 基于位移法的应力—应变曲线软化段的斜率的解析式8.1.3 基于能量守恒法的应力—应变曲线软化段的斜率的解析式8.2 应力—应变曲线软化段的尺寸效应及参数研究8.2.1 尺寸效应的实验验证8.2.2 峰后应力—应变曲线的参数研究8.2.3 单轴压缩岩样剪切破坏力学模型的特点8.3 单轴压缩岩样剪切破坏的轴向响应及本构关系8.3.1 轴向响应分析8.3.2 对目前模型的进一步讨论8.4 拉伸、剪切及单轴压缩岩样的统一应力—应变曲线8.5 剪切带内部的局部损伤及单轴压缩岩样的全局损伤之间的关系8.6 本章小结第九章 单轴压缩岩样剪切破坏的稳定性研究9.1 基于刚度比理论的单轴压缩岩样剪切破坏的稳定性分析9.1.1 剪切带之外弹性岩石在压缩条件下的剪切刚度9.1.2 基于刚度比理论的剪切带—带外弹性体的失稳判据9.1.3 岩样(或矿柱)稳定性分析9.2 基于能量原理的单轴压缩岩样剪切破坏的稳定性分析9.2.1 外力功9.2.2 弹性势能9.2.3 耗散势能9.2.4 基于能量原理的剪切带—带外弹性体的失稳判据9.2.5 基于能量原理的失稳判据的优越性9.3 拉伸、剪切及单轴压缩岩样的统一失稳判据9.4 岩样在压剪条件下变形及稳定性分析9.4.1 剪切带变形分析9.4.2 剪切带之外弹性体的剪切刚度9.4.3 剪切带—带外弹性体系统的失稳判据9.4.4 端部剪切应力对剪切带内部应变分布的影响9.4.5 端部剪切应力对剪切带错动位移的影响9.5 本章小结第十章 单轴压缩岩样峰后塑性变形及剪切断裂能研究10.1 峰后塑性变形分析10.1.1 峰后塑性变形实验结果分析10.1.2 轴向塑性变形理论分析10.2 剪切断裂能分析10.2.1 峰后断裂能计算10.2.2 峰前断裂能计算10.2.3 全部断裂能计算10.2.4 解析解的正确性论证及讨论10.2.5 峰后断裂能的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10.2.6 对峰后断裂能尺寸效应的进一步讨论10.3 本章小结第十一章 岩样单轴压缩侧向及体积变形研究11.1 应力—侧向应变曲线的解析解11.2 本构参数及试样尺寸对侧向应变的影响11.2.1 本构参数及剪切带倾角的影响11.2.2 宽度的尺寸效应11.2.3 对侧向塑性变形及回跳的讨论11.3 体积应变及纯体积应变的解析式11.3.1 体积应变的解析式11.3.2 纯体积应变的解析式11.3.3 应力—纯体积应变曲线的参数研究11.4 本章小结第十二章 单轴压缩岩样的轴向、侧向变形及稳定性研究12.1 轴向回跳与侧向回跳之间关系的研究12.1.1 轴向回跳与侧向回跳的条件12.1.2 轴向回跳与侧向回跳的关系12.2 轴向应变、侧向应变及峰后泊松比12.2.1 轴向应变与侧向应变曲线的实验验证12.2.2 峰后泊松比研究12.3 轴向及侧向变形的耗散能量及稳定性分析12.3.1 剪切带塑性剪切变形消耗的能量12.3.2 轴向压力(外力)所作的功12.3.3 侧向及轴向塑性变形的耗散能量12.3.4 轴向及侧向稳定性分析12.4 本章小结第十三章 矿柱渐进破坏及弹性梁-矿柱系统的稳定性13.1 考虑渐进破坏的矿柱变形及稳定性分析13.1.1 矿柱的均匀变形阶段13.1.2 矿柱的渐进破坏阶段13.1.3 矿柱的剥离阶段13.1.4 失稳判据的解析式13.1.5 渐进破坏矿柱的应力—应变曲线13.2 基于能量原理的弹性梁—剪切破坏矿柱系统的失稳判据13.2.1 弹性梁—局部剪切破坏矿柱系统的力学模型13.2.2 矿柱的变形分析及系统的失稳判据13.2.3 根据分布载荷对梁跨中挠度求导的失稳准则13.3 本章小结第十四章 线性软化韧性金属的拉伸及剪切局部化分析14.1 伸长率分析14.1.1 局部化颈缩及平衡条件14.1.2 应变梯度效应的引入14.1.3 不考虑颈缩的塑性伸长量14.1.4 颈缩引起的不均匀塑性伸长量14.1.5 颈缩发生前的均匀塑性伸长量14.1.6 颈缩发生后的总塑性伸长量14.1.7 颈缩发生后的弹性伸长量14.1.8 断后伸长率及断前伸长量14.1.9 伸长量及其尺寸效应的验证14.1.10 断裂应力、材料脆性及内部长度对伸长率的影响14.2 考虑峰前的残余塑性应变的形变剪切带内部的应变分布分析14.3 剪切带传播过程中的形变剪切带内部的应变分布分析14.4 绝热剪切带内部的温度分布14.4.1 Johnson—Cook 本构关系及应变梯度的引入14.4.2 剪切带内部温度增量的分布14.4.3 绝热剪切带内部温度分布的计算步骤14.4.4 剪切带内部温度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14.5 本章小结第十五章 非线性软化金属的绝热剪切带内部的应变及温度分析15.1 韧性金属绝热剪切局部化的参数研究15.1.1 Johnson—Cook 模型及剪切局部化的开始15.1.2 绝热剪切带内部的局部塑性剪切应变15.1.3 绝热剪切带内部的局部塑性剪切应变及变形特征分析15.1.4 静态剪切强度的影响15.1.5 应变硬化模量的影响15.1.6 应变率敏感系数的影响15.1.7 应变硬化指数的影响15.1.8 热软化指数的影响15.1.9 熔点的影响15.1.10 比热容、密度及功热转化因子的影响15.2 韧性金属绝热剪切带内部的温度分布分析15.2.1 由于微结构效应引起的绝热剪切带内部的局部温度分布15.2.2 绝热剪切带内部的总温度分布15.2.3 绝热剪切带内部的总温度分布及演变的计算15.2.4 应变率对绝热剪切带内部的总温度分布及演变的影响15.3 韧性金属相变剪切带的宽度分析15.3.1 形变剪切带内部的相变剪切带的宽度15.3.2 初始温度、功热转化因子、熔点、密度及比热容的影响15.4 本章小结第十六章 矿柱渐进破坏及煤岩两体模型数值模拟16.1 矿柱渐进破坏数值模拟16.1.1 本构关系及计算模型16.1.2 不同宽度矿柱的全程应力—应变曲线16.1.3 矿柱渐进破坏过程及剪切破坏特征16.1.4 矿柱水平及垂直方向应力分布16.2 煤岩两体模型破坏及相互作用数值模拟16.2.1 本构关系及计算模型16.2.2 岩石高度对模型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16.2.3 岩石高度对煤体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16.2.4 岩石高度对煤体变形速率的影响16.2.5 模型(煤体)破坏过程16.2.6 高度对煤体破坏模式及剪切应变增量的影响16.3 本章小结第十七章 地震块体模型及剪切应变率异常数值模拟17.1 地震块体模型数值模拟17.1.1 本构关系及计算模型17.1.2 地震块体模型的共轭剪切破裂图案17.1.3 中心块体尺寸对剪切破裂图案的影响17.1.4 新构造与老构造的不一致性17.1.5 界面法向和切向刚度对剪切破裂图案的影响17.1.6 剪切破裂带的等距性、主条带与次条带17.1.7 大地震的成组活动17.2 平面应变双轴压缩岩样剪切应变率异常数值模拟17.2.1 本构关系及计算模型17.2.2 全程应力—应变曲线17.2.3 周期1 的剪切应变率异常17.2.4 周期2 的剪切应变率异常17.2.5 周期3 的剪切应变率异常17.3 本章小结第十八章 缺陷岩样变形、破坏过程及侧向变形数值模拟18.1 缺陷岩样的变形、破坏过程数值模拟18.1.1 本构关系及计算模型18.1.2 局部化启动与塑性区贯通18.1.3 塑性区、剪切带、速度场及变形网格图18.1.4 剪切带倾角的数值解与理论预测的对比18.1.5 剪切带内部单元的剪切应变率及增量18.1.6 粗网格与细网格的结果对比18.2 缺陷岩样侧向变形数值模拟18.2.1 本构关系及计算模型18.2.2 剪切带启动、演化及全程平均压缩应力—压缩变形曲线18.2.3 全程平均压缩应力—侧向位移曲线18.2.4 由侧向位移—时步曲线识别局部化启动18.3 本章小结第十九章 缺陷位置对岩样剪切带图案的影响数值模拟19.1 双缺陷岩样变形、破坏数值模拟19.1.1 本构关系及计算模型19.1.2 剪切带图案的复杂性19.1.3 剪切带图案与应力—变形曲线软化段的关系19.2 单缺陷岩样变形、破坏数值模拟19.2.1 本构关系及计算模型19.2.2 无材料缺陷岩样的剪切带图案及演化19.2.3 材料缺陷位置对岩样剪切带图案的影响19.2.4 材料缺陷对应力—变形曲线的影响19.2.5 数值结果的实验验证19.3 本章小结第二十章 缺陷岩样全部变形特征及破坏前兆数值模拟20.1 轴向、侧向、体积应变及泊松比的计算方法20.2 剪胀对岩样破坏过程、全部变形及前兆的影响20.2.1 本构关系及计算模型20.2.2 剪胀对岩样破坏过程及模式的影响20.2.3 轴向、侧向、体积变形特征及泊松比20.3 孔隙压力对岩样破坏过程、模式及全部变形的影响20.3.1 本构关系及计算模型20.3.2 孔隙压力对岩样破坏过程及模式的影响20.3.3 轴向及侧向变形特征20.3.4 峰前及峰后泊松比20.3.5 体积变形特征20.3.6 失稳破坏前兆的差别20.4 本章小结第二十一章 断层—围岩系统变形、破坏及失稳回跳数值模拟21.1 断层—围岩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快速回跳数值模拟21.1.1 本构关系及计算模型21.1.2 断层带—围岩系统的形成过程及承载能力21.1.3 垂直于断层的节点位移的分布规律21.2 断层—围岩系统的剪切应力分布及演变21.2.1 本构关系及计算模型21.2.2 数值结果的分析及讨论21.2.3 基于梯度塑性理论的剪切位移分布分析21.3 孔隙压力对剪切带—围岩系统变形及失稳回跳的影响21.3.1 本构关系及计算模型21.3.2 孔隙压力对应力—位移曲线的影响21.3.3 孔隙压力对塑性区分布的影响21.3.4 孔隙压力对横跨剪切带位移分布的影响21.3.5 孔隙压力对回跳距离的影响21.3.6 孔隙压力对横跨剪切带速度分布的影响21.3.7 孔隙压力对回跳前兆的影响21.4 本章小结第二十二章 结论22.1 微结构效应引起的局部化带物理、力学量的非均匀性研究22.1.1 剪切带内部的应变、应变率、变形及速度分布22.1.2 多孔介质岩土材料剪切带内部的孔隙特征参数22.1.3 单轴拉伸试样的变形局部化及损伤局部化22.1.4 金属的剪切局部化、绝热剪切带内部的温度分布及相变22.2 拉伸、压缩及剪切条件下试样的峰后变形及能量消耗研究22.2.1 直接剪切条件下试样的峰后变形及能量消耗22.2.2 单轴拉伸试样的峰后变形及三点弯试样的局部化带传播22.2.3 单轴压缩条件下试样的峰后轴向变形及剪切断裂能22.2.4 单轴压缩条件下试样的峰后全部变形特征及能量消耗22.2.5 金属的局部化颈缩及伸长率的尺寸效应22.3 拉伸、压缩及剪切条件下局部破坏试样的结构稳定性研究22.3.1 直接剪切条件下试样及试样—试验机系统的结构稳定性22.3.2 单轴压缩条件下试样、矿柱、梁—柱系统的结构稳定性22.4 平面应变试样的变形、破坏过程、前兆及回跳的数值分析22.4.1 矿柱、煤岩两体模型的变形、破坏过程及前兆22.4.2 地震块体模型的剪切带网络及双轴压缩岩样的剪切应变率异常22.4.3 含缺陷岩样的变形、破坏过程、剪切带图案、侧向变形及回跳22.4.4 剪胀及孔隙压力条件下含缺陷岩样的全部变形特征及前兆22.4.5 断层—围岩系统的形成、应力分布、前兆、回跳及孔隙压力效应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作者简介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 [1].单轴压缩黏性土剪切带相互作用及损伤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18(04)
- [2].冷轧钛板材剪切带的形成[J]. 钛工业进展 2012(02)
- [3].五台山区炮台山-砂崖一带吕梁晚期韧-脆性剪切带特征[J]. 华北国土资源 2017(03)
- [4].哀牢山-红河剪切带南段变质岩石组构浅析[J]. 西部探矿工程 2015(10)
- [5].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单轴压缩黏土试样剪切带法向应变场观测[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8(01)
- [6].广西向阳坪地区剪切带与铀成矿作用[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 [7].基于背景值及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土样剪切带宽度测量[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12)
- [8].2A10铝合金铆钉电磁铆接镦头变形过程研究[J]. 塑性工程学报 2020(07)
- [9].结构性黄土二元介质本构模型在局部化剪切带中的应用[J]. 岩土力学 2012(09)
- [10].考虑尖端应力集中和重分布的剪切带扩展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11].桐柏杂岩南北边界剪切带的对比以及对桐柏造山带构造格局的制约[J]. 岩石学报 2018(03)
- [12].敏感因子对锆基非晶剪切带与断裂性能的影响[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8(10)
- [13].散粒介质剪切带细观力学结构几何演化与稳定性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S1)
- [14].青海省大柴旦红灯沟金矿区剪切带构造分布特征与构造形式分析[J]. 矿产与地质 2010(01)
- [15].四川广元市董家院金矿剪切带构造特征及控矿作用[J]. 云南地质 2015(01)
- [16].粗砂与结构物接触面的剪切特性试验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10)
- [17].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单轴压缩黏土试样剪切带剪胀实验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 2018(04)
- [18].含金剪切带型金矿床研究进展[J]. 中国矿业 2008(06)
- [19].三轴加载过程中土体剪切带的细观演化规律[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9(03)
- [20].压实黏土剪切带渗透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9(08)
- [21].哀牢山-红河剪切带中段多阶段新生代花岗岩脉:同位素年代学及对于剪切应变型式转变时间的约束[J]. 岩石学报 2018(05)
- [22].基于砂土状态和细观特征的剪切带倾角公式[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11)
- [23].夹皮沟主剪切带基本特征及找矿方向[J]. 矿产勘查 2010(S1)
- [24].数字图像相关法剪切带应变计算方法[J]. 激光杂志 2019(05)
- [25].基于大型直剪试验的土石混合体剪切带变形特征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03)
- [26].湘东茶陵地区老山坳剪切带特征及其与湘东钨矿的关系[J]. 岩石学报 2016(05)
- [27].晓天-磨子潭剪切带的早白垩世活动及其对北大别穹窿演化的制约[J]. 地质学报 2010(05)
- [28].修正的子区分割法及剪切带的位移和应变的测量[J]. 光学技术 2018(02)
- [29].中非剪切带裂谷盆地类型划分及形成机制[J]. 断块油气田 2018(04)
- [30].五河—水吼剪切带构造解析及其指示意义[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标签:应变软化论文; 岩石论文; 混凝土论文; 金属论文; 剪切局部化论文; 剪切带论文; 变形论文; 破坏论文; 稳定性论文; 回跳论文; 梯度塑性理论论文; 温度论文; 相变论文; 拉格朗日元法论文; 前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