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建立了一批适合于生物柴油指标测定的分析方法;确定了碱催化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条件;初步考察了我国7种常见食用植物油及其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以及与生物柴油中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关系;通过添加猪油于菜籽油后再合成生物柴油以及直接添加棕榈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于菜籽油生物柴油中,研究了饱和脂肪酸甲酯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研究了5种降凝剂以及共存物(如脂肪酸甘油酯、甲醇和水)对大豆油和菜籽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以及黏度的影响;测定了与我国0号、-20号柴油以及乙醇调和后,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和黏度;考察了降凝剂对调和油(20%菜籽油生物柴油与80%0号或-20号柴油)低温流动性能和黏度的影响。初步比较了放置前后添加共存物、柴油和降凝剂的大豆油和菜籽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和黏度的变化。另外,初步考察了冬季化法对我国大豆油和菜籽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这些方面的研究将为生物柴油的原料选择、制备、低温流动性能改进以及储存、使用和运输等提供依据。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实验结果如下:1.分析方法的建立以国家和部颁标准为基础建立了一些适合于生物柴油的分析方法如凝点、倾点、冷滤点、黏度、皂化值、酸值、碘值、磷含量、色度、灰分和比重等。另外,建立了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测定生物柴油中总甘油和游离甘油含量以及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甲酯分布的新方法。2.生物柴油制备条件的选择通过测定生物柴油中总甘油含量,选择了以植物油和甲醇为原料,以KOH为催化剂,通过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条件;将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分别选择在6:1、50℃和1 h,催化剂用量为植物油的1.2%左右。与通过分析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和甘油酯含量所得的制备条件基本一致,但本文所用的仪器较简单。3.食用植物油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以我国食用植物油为原料,制备了7种植物油生物柴油。当植物油制成相应的生物柴油后凝点和倾点显著升高,冷滤点降低,生物柴油40℃时的运动黏度比其原料植物油降低了85%以上。从凝点看,菜籽油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最好,能满足我国-10号柴油的要求;然后依次为葵花籽油、玉米油、芝麻油、大豆油和棉籽油生物柴油,与我国0号柴油类似;花生油生物柴油的最差。纯植物油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主要与生物柴油中的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含量和分布有关。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含量越高和饱和脂肪酸甲酯中的长链脂肪酸甲酯含量越多,该生物柴油的低温性能越差。4.生物柴油中共存物和饱和脂肪酸甲酯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当添加的共存物甲醇、水分和甘油酯较少时,对大豆油和菜籽油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和黏度影响不大,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同时析出对大豆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起关键作用。但添加的甲醇和相应植物油较多时,将对生物柴油的黏度产生影响。在菜籽油与猪油混合脂肪酸甲酯体系中,随猪油添加量增加,冷滤点随体系中总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增加呈S型曲线增加,凝点和倾点先增加较快后渐趋缓,其黏度有所改善。在研究范围内,能用一定关系式较好拟合。在菜籽油生物柴油中,随棕榈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添加量增加,凝点、倾点和冷滤点逐渐升高,倾点与冷滤点逐渐靠近,但凝点和倾点增加变缓,硬脂酸甲酯比棕榈酸甲酯对低温流动性能影响更大。黏度随棕榈酸甲酯增加略有下降,基本不随硬脂酸甲酯含量而变。5.与柴油和乙醇调和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0号柴油能有效地降低大豆油和菜籽油生物柴油的黏度,但对大豆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影响不大;能使菜籽油生物柴油的凝点和倾点升高,基本不影响其冷滤点。-20号柴油能显著降低两种生物柴油的凝点、倾点、冷滤点和黏度。因此与低温流动性能较好的柴油调和是改善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有效途径。另外,乙醇也能有效的改善两种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和黏度。6.降凝剂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聚乙烯基酯类降凝剂1能改善大豆油和菜籽油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但幅度不大。聚乙烯基酯类降凝剂2和α-烯烃共聚物降凝剂3能显著降低大豆油生物柴油的凝点和倾点,但对冷滤点无改善作用;能显著降低菜籽油生物柴油的冷滤点,能小幅改善其凝点和倾点。乙丙共聚物类降凝剂4和5对两种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无影响。被考察的5种降凝剂都会增加生物柴油的黏度。降凝剂1和降凝剂2能显著改善调和油1(20%菜籽油生物柴油+80%0号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降凝剂3对调和油1的冷滤点基本无影响,能小幅降低其凝点和倾点。降凝剂4和5对此调和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几乎无影响。5种降凝剂能使调和油的黏度小幅上升。降凝剂1能较好的降低调和油2(20%菜籽油生物柴油+80%-20号柴油)的倾点和凝点,但对其冷滤点基本无影响。降凝剂2和3对此调和油冷滤点、倾点和凝点的改善有较好的效果。降凝剂4对此调和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加入这4种降凝剂,都使调和油的黏度有所上升。7.储存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对于添加共存物、柴油和降凝剂的大豆油和菜籽油生物柴油,放置后其黏度和酸值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黏度增加是不饱和脂肪酸甲酯中双键发生聚合所致。另外,随生物柴油黏度增加,冷滤点有所上升。对于添加共存物和柴油样品,凝点和倾点变化不大。对于有些添加降凝剂的生物柴油,放置时间对其低温流动性能有较大影响。对于添加柴油的生物柴油,添加的柴油越多,放置后其黏度增加越少。即与柴油调和不但可以改善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和黏度,而且放置时间对其影响也减少。在250h加热时间内,在60℃和80℃下,加热对大豆油和菜籽油生物柴油及其与80%柴油调和油的凝点、倾点和冷滤点基本没有影响,只是黏度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加热温度越高,黏度的增幅越大。8.冬季化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直接冬季化处理对纯大豆油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和黏度的改善不大;但对添加0.3%降凝剂2后再冬季化处理,能较好的改善大豆生物柴油的冷滤点。直接冬季化法能有效地降低菜籽油生物柴油的冷滤点。但操作比较复杂,时间长,得率不高。

论文目录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生物柴油的机遇和优点
  • 1.2 生物柴油的发展过程、生产状况和发展趋势
  • 1.3 生物柴油的经济可行性
  • 1.4 利用植物油作燃料的技术
  • 1.5 生物柴油的制备
  • 1.5.1 转酯反应的机理
  • 1.5.2 转酯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 1.5.2.1 油醇摩尔比的影响
  • 1.5.2.2 催化剂的影响
  • 1.5.2.3 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影响
  • 1.5.2.4 水分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对反应的影响
  • 1.6 生物柴油及其原料的特性
  • 1.6.1 植物油的特性
  • 1.6.2 生物柴油的特性和标准
  • 1.7 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及其改善方法
  • 1.7.1 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
  • 1.7.2 改善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方法
  • 1.8 结论
  • 1.9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分析测试方法
  • 2.1 低温流动性能的测定
  • 2.1.1 凝点
  • 2.1.2 倾点
  • 2.1.3 冷滤点
  • 2.2 黏度
  • 2.3 皂化值
  • 2.4 酸值
  • 2.5 碘值
  • 2.6 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分布的测定
  • 2.7 植物油中脂肪酸分布的测定
  • 2.8 总甘油和游离甘油含量
  • 2.9 磷含量的测定
  • 2.10 色度的测定
  • 2.11 灰分的测定
  • 2.12 比重的测定
  • 2.13 结论
  • 3 生物柴油制备条件的选择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1.2 分析方法
  • 3.1.3 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步骤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大豆油及其生物柴油的重要指标和红外光谱
  • 3.2.2 影响大豆油甲酯中总甘油含量因素的研究
  • 3.2.2.1 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3.2.2.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3.2.2.3 醇油摩尔比的影响
  • 3.2.2.4 水分和游离酸的影响
  • 3.3 结论
  • 4 食用植物油及其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
  • 4.1 实验部分
  • 4.1.1 主要原料
  • 4.1.2 生物柴油的制备
  • 4.1.3 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的分布
  • 4.2.2 植物油及其生物柴油的红外光谱
  • 4.2.3 植物油及其生物柴油的重要指标
  • 4.2.4 植物油及其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和黏度
  • 4.2.5 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与脂肪酸甲酯分布的关系
  • 4.3 结论
  • 5 菜籽油和猪油混合脂肪酸甲酯的低温流动性能
  • 5.1 实验部分
  • 5.1.1 原料、仪器和试剂
  • 5.1.2 实验步骤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混合脂肪酸甲酯的重要指标和红外光谱
  • 5.2.2 脂肪酸甲酯的分布
  • 5.2.3 混合脂肪酸甲酯的低温流动性能和黏度
  • 5.2.4 低温流动性能与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的关系
  • 5.3 结论
  • 6 饱和脂肪酸甲酯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 6.1 实验部分
  • 6.1.1 原料、仪器和试剂
  • 6.1.2 实验步骤
  • 6.1.2.1 生物柴油的制备
  • 6.1.2.2 配制含不同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生物柴油
  • 6.1.2.3 低温流动性能的测定
  • 6.2 结果与讨论
  • 6.3 结论
  • 7 大豆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 7.1 实验部分
  • 7.1.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7.1.2 实验方法
  • 7.1.2.1 主要仪器
  • 7.1.2.2 生物柴油的制备
  • 7.1.2.3 分析方法
  • 7.1.2.4 研究生物柴油成分的影响
  • 7.1.2.5 研究添加物的影响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合成生物柴油的重要指标
  • 7.2.2 生物柴油成分的影响
  • 7.2.3 降凝剂的影响
  • 7.2.4 柴油和乙醇的影响
  • 7.3 结论
  • 8 菜籽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 8.1 实验部分
  • 8.1.1 主要仪器
  • 8.1.2 主要原料与试剂
  • 8.1.3 生物柴油的制备
  • 8.1.4 分析方法
  • 8.1.5 研究共存物的影响
  • 8.1.6 研究添加物的影响
  • 8.2 结果与讨论
  • 8.2.1 菜籽油生物柴油及其原料油的性质
  • 8.2.1.1 红外光谱
  • 8.2.1.2 重要指标的测定结果
  • 8.2.1.3 脂肪酸甲酯的分布
  • 8.2.2 共存物对纯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 8.2.3 柴油和乙醇对纯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 8.2.4 降凝剂对纯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 8.2.5 降凝剂对调和油1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 8.2.6 降凝剂对调和油2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 8.3 结论
  • 9 储存时间对大豆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 9.1 实验部分
  • 9.1.1 主要原料、试剂和仪器
  • 9.1.2 分析方法
  • 9.1.3 测定生物柴油储存后的低温流动性能和黏度
  • 9.1.3.1 添加杂质的生物柴油
  • 9.1.3.2 添加降凝剂的生物柴油
  • 9.1.3.3 添加柴油的生物柴油
  • 9.1.4 研究温度与放置时间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 9.1.5 考察冬季化对低温流动性能和黏度的影响
  • 9.2 结果与讨论
  • 9.2.1 生物柴油放置后的低温流动性能和黏度
  • 9.2.1.1 添加杂质的生物柴油
  • 9.2.1.2 添加降凝剂的生物柴油
  • 9.2.1.3 与柴油调和的生物柴油
  • 9.2.2 温度与放置时间对低温流动性能和黏度的影响
  • 9.2.3 生物柴油中液相沉淀物的研究
  • 9.2.4 冬季化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 9.3 结论
  • 10 储存时间对菜籽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 10.1 实验部分
  • 10.1.1 主要原料、试剂和仪器
  • 10.1.2 分析方法
  • 10.1.3 生物柴油放置后的低温流动性能和黏度
  • 10.1.3.1 添加共存物的生物柴油
  • 10.1.3.2 添加降凝剂的生物柴油
  • 10.1.3.3 添加柴油的生物柴油
  • 10.1.3.4 添加降凝剂的调和油
  • 10.1.4 温度与放置时间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 10.1.5 冬季化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 10.2 结果与讨论
  • 10.2.1 放置后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和黏度
  • 10.2.1.1 添加共存物的生物柴油
  • 10.2.1.2 调入柴油的生物柴油
  • 10.2.1.3 添加降凝剂的纯生物柴油
  • 10.2.1.4 添加降凝剂的调和油1
  • 10.2.1.5 添加降凝剂的调和油2
  • 10.2.2 放置时间与温度对低温流动性能和黏度的影响
  • 10.2.3 冬季化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 10.3 结论
  • 11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与攻读硕士学位有关的学术论文
  • 本人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生物柴油排放性能的研究[J]. 润滑油与燃料 2009(Z3)
    • [2].生物柴油橡胶相容性研究[J]. 润滑油与燃料 2009(Z2)
    • [3].生物柴油清净性能的研究[J]. 润滑油与燃料 2010(Z1)
    • [4].微波循环辐射辅助制备生物柴油反应器及工艺的研究[J]. 当代化工 2020(01)
    • [5].制革厂生产的生物柴油原料预处理和工艺建模[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0(04)
    • [6].林业生物柴油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7].浅谈生物柴油的发展现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23)
    • [8].国内外生物柴油质量标准发展情况与分析[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19(02)
    • [9].生物柴油(菜籽油)与柴油的喷雾燃烧特性研究[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9(08)
    • [10].国内外生物柴油发展现状[J]. 现代化工 2019(10)
    • [11].全球生物柴油强制使用状况及启示[J]. 石油商技 2019(05)
    • [12].分光光度法测定生物柴油中的磷含量[J]. 分析科学学报 2018(01)
    • [13].新兴柴油替代品——棕榈油甲酯作为生物柴油[J]. 中国林业产业 2017(03)
    • [14].生物柴油销售[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8(04)
    • [15].生物柴油的研究意义及原料[J]. 科技风 2018(19)
    • [16].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 广东化工 2018(12)
    • [17].浅谈我国生物柴油的发展现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8(12)
    • [18].生物柴油产品国家标准最新修订解读[J]. 石油商技 2018(04)
    • [19].巴西政府鼓励提高生物柴油的自愿掺和比[J]. 世界农业 2018(09)
    • [20].“非粮”木本生物柴油新资源开发及生物柴油特性的比较分析[J]. 中国油脂 2016(12)
    • [21].车用生物柴油的应用与发展趋向分析[J]. 当代化工研究 2016(10)
    • [22].降凝剂与溶剂复配对生物柴油冷凝过程的影响[J]. 有色金属设计 2016(04)
    • [23].高奇工业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研制出凝点为-40℃生物柴油[J]. 石油化工应用 2017(03)
    • [24].“非粮”木本生物柴油的研究热点与进展[J]. 现代化工 2017(05)
    • [25].生物柴油两项行业标准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J]. 中国油脂 2017(06)
    • [26].改善稻米油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J]. 中国油脂 2017(07)
    • [27].小型单缸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排放性能研究[J]. 内江科技 2017(06)
    • [28].氟化钾改性水滑石催化合成新型生物柴油[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6)
    • [29].浅谈生物柴油的应用前景[J]. 中国高新区 2017(23)
    • [30].微生物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15(06)

    标签:;  ;  ;  ;  ;  ;  ;  ;  

    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