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沙湾县人民医院832100
【摘要】脑卒中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及生存质量。针刺治疗脑卒中是脑卒中治疗的传统方法,为广大患者及家属接受。但也经常有临床工作者体会针刺治疗脑卒中疗效不明显。究其原因笔者感觉与疾病自身恢复的特点,疾病所处的不同阶段,患者的个体情况及针刺治疗方法等有关。只有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全面把握,恰当用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病因病机的体会脑卒中的发生既有内因,又有诱因。内因多见:气虚气滞、阴虚火旺、痰凝湿阻。诱因多见:过度劳累、过食肥腻、饮食过饱、寒冷、暑热、情绪刺激等。
1.1气虚气滞主要为心、肺、脾功能的失调。患者或既往有冠心病、房颤、气管炎、哮喘、便秘、腹泻,或年老形盛气衰,或工作生活压力过大,长期闷闷不乐情绪抑郁,或饮食过饱阻塞气机,使血行缓慢,动力不足或阻力过大致脑部血流量减少而发生脑卒中。
1.2阴虚火旺主要为心、肝、肾功能的失调。许多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硬化患者,平素阴津不足。尤其性情急躁、长期失眠、火气旺盛者,更加消灼津液,血液浓缩,血行不畅,脑窍失养而发生脑卒中。
1.3痰凝湿阻主要为肺、脾、肾功能的失调。肥胖、嗜食肥腻厚味、慢性炎性反应如肺炎、气管炎、前列腺炎等津液运行障碍,凝而为痰为湿,阻塞气机,影响血液循环,影响物质交换,遇诱因而发生脑卒中。
上述原因也可使血管弹性减退,气不摄血或血行阻力过大血溢脉外而发生脑卒中。脑高度依赖稳定而丰富的血液供应,而脑的血液供应不是独立存在,它是整体血液循环的一部分。人体以脏腑为中心,头面四肢皆赖脏腑以保持正常生理功能。“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必须调和,气的充盈与畅利是血液正常运行的保障。临床所见,脏腑功能失调、气虚气滞进而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影响了脑的物质交换,脑窍失养,造成头面四肢的功能障碍为该病基本的病理机制。而且气机升降出入的逆转情况直接决定着疾病的转归、预后,《内经》谓:“气复返则生”。尤其急性期,能早日打通气道,尽快地恢复气机升降出入的功能,就为疾病的早日稳定早日康复赢得了时机。所以针刺治疗脑卒中应把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作为着眼点,同时要分析整体血液循环,强调气与血的关系,强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2针刺治疗的体会脑卒中的治疗应该针对病因病机,观察其脉象进行治疗,而不是对瘫痪肢体的简单刺激。
2.1头颈面部穴位的选用主穴:风池、人中或素髎、百会;配穴:攒竹、完骨、风府、通天、络缺、率谷、舌下静脉。
针法与分析:人中、素髎任选1穴,可交替使用,均能醒脑开窍、振奋阳气、通达气血。急性期或病情较轻者可浅刺、轻刺,恢复期、病情重者可适当增加刺激量,但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需特别指出的是:素髎穴用1寸或1.5寸毫针随呼吸缓慢进针可使呼吸加深加快甚至喷嚏起到宣发头颅气机、开通闭塞的作用。对神识恍惚、烦躁不安的患者适当刺激可醒脑开窍,镇静安神。一般素髎较人中痛苦小,刺激量大,效果显著。风池快速刺入后随呼吸缓慢进针,针感胀麻并可向上放散至同侧颞部,一般双侧选穴。足三阳经主降,风池、完骨、攒竹、率谷、通天、络缺等均以疏泄为主,脉象实大者多用。一侧寸部脉象偏盛可只选偏盛侧穴位。舌下静脉青紫迂曲系瘀血之征可三棱针点刺出血,血出不止可压以干棉球。吞咽困难痰涎涌盛可用三寸毫针点刺咽后壁三五下促其涌吐,或用二寸毫针刺激廉泉穴促其咳吐,吐出痰涎者尤佳。
头颈面部选穴是局部选穴,更是整体选穴。现代医学证实脑卒中病病变在脑,随着临床科研的深入,头颈面部选穴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显示其优越性。
2.2胸腹、腰背部穴位的选用主穴:中脘、关元;配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气海、承满。
针法与分析:脑卒中患者尤其是急性期患者,经常有呼吸急促、喘咳、腹胀不适、大便不行,尿急、尿频、尿闭等症状,这些均为气机不利,升降出入失常的表现。而且这些气机不利,升降出入失常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所以畅利气机为治疗脑卒中尤其是急性期的第一要务。“长则气制”,只有气机畅利才能推动血液灌注脑窍、四肢百骸,神经才能得到濡养而恢复其功能。中脘是胃的募穴,关元是小肠的募穴,两穴分处中下二焦,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均行呼吸补泻以补法为主。腑会中脘,六腑以降为用,实践证明应用呼吸补泻针刺中脘、关元可直接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促进体内物质交换,改善代谢,改善内环境。对急性期防止病情恶化,使患者早日进入康复期意义重大。背部俞穴与中脘、关元相辅相成。如咳嗽气喘短气配身柱、肺俞;心悸烦躁配神道、心俞;腹胀厌食配承满、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小便频数配肾俞、小肠俞、膀胱俞等。治疗脑卒中不可忽视相关疾病和相关症状,这也正是脑卒中针刺治疗的整体观。
2.3四肢穴位的选用主穴:曲池、内关、合谷、委中、足三里、公孙、太冲;配穴:尺泽、手三里、偏历、外关、二间、三间、环跳、阳陵泉、曲泉、阴陵泉、三阴交、足临泣等肘膝以下的穴位。
针法与分析:四肢的穴位在脑卒中治疗中应用最为广泛,也最灵活,个人体会不一。刺激患侧肢体的穴位最为常见,谓局部取穴。笔者体会在急性期要重视气机注重整体治疗宜双侧选穴。双侧选穴的直接依据就是双侧脉象及经络的走行。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主升,手三阴从胸走手主降,足三阳从头走足主降,足三阴从足走胸腹主升。例如寸口脉左弦大、右沉细,伴头晕、失眠、心悸烦躁、口苦纳差、便秘或便溏,属心肝偏盛、脾胃气虚、左侧宜降,右侧宜升。取左侧内关、阳陵泉、足临泣,右侧合谷、太冲、阴陵泉行呼吸补泻调整双侧经脉,也含有巨刺的方法;双侧寸脉大尺脉弱取双侧内关、足三里、阳陵泉、足临泣,以降为主疏泄经气;双侧寸脉弱尺脉大取双侧合谷、太冲、公孙、阴陵泉,以升为主提升经气。恢复期可单选患侧穴位,患侧脉象偏盛取手三阴、足三阳疏通之,脉象偏弱取足三阴、手三阳收敛之。要有依据,不是盲目随意地选穴。看似局部但依据了整体辨证的思想,效果会肯定一些。
头颈面部选穴,胸腹腰背部选穴,四肢选穴不是孤立的,是治疗脑卒中的三个重要环节,三个环节协调统一,根据患者所处的不同阶段和状态灵活选用。脑卒中症状千差万别,要深入分析病因病机,始终不忘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从三个环节对气机的升降出入进行调节,激发神经系统潜在的功能。急性期要注重整体治疗,注重呼吸补泻;恢复期要兼顾整体与局部而不以局部为唯一。
3典型病例
王某,女,67岁,大峪沟岳寨农民,2007年10月5日晨起感觉左下肢无力,左手持物不自主落地,来院就诊。CT示:右基底节区脑梗塞。患者体胖,气短,夜眠差,时头痛,2d未大便。左侧上下肢肌力4/6级,舌质淡、苔薄白、脉左细弱右弦滑。针:中脘、关元、素髎、百会、双风池、双完骨、双内关、双足三里。针2次夜眠可,无头疼,大便1次,病情稳定。去双完骨、百会、加右侧通天、络缺、率谷。1周后左侧上下肢肌力5/6级,气短较前明显改善,大便1次/d。更用穴位中脘、关元、右通天、络缺、率谷、左曲池、外关、合谷、太冲、阴陵泉、曲泉,1次/d。又治疗1周能自行下床活动,左手持物较为自如,结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