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户口调查述论(1906-1911)

清末户口调查述论(1906-1911)

论文摘要

户口调查是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的政治举措,对于国家政权统治和巩固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历史上户口调查的基本目的主要是征税、征兵和维持社会治安。1906年至1908年,清政府在全国实行了大规模的户口调查,此次户口调查和以往有着较大不同,在调查方式和调查内容上出现近代化因素,在调查过程中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风潮,引发民变。清末户口调查的特殊性,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和翻阅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本文主要运用历史学实证研究法并将其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方法相结合,阐述清末户口调查的深层背景和动因,探讨清末户口调查的过程,并从多种角度研究在户口调查过程中官绅与民的冲突,分析清末户口调查的结果及评价,以此窥探清末宪政改革失败原因之一隅。本文从清末户口调查背景入手,在分析清末户口调查动因的基础上,阐明清末户口调查的过程。清末户口调查于1906年4月就已启动,1908年12月在全国大规模的开展,1910年11月清政府缩短立宪时间后户口调查时限也随之缩短,这不仅影响到户口调查的进度,也是后来引发反抗风潮的原因之一。本文运用多学科方法从人的角度入手,分别从官绅与民众的冲突、官绅与民众冲突的原因、官绅与民众冲突的影响三个方面解读清末户口调查中的反抗风潮。在内忧外患的时局下,官绅与民众在户口调查中的冲突,不仅直接影响调查结果,还影响到宪政改革的各个方面,在冲突中凸显的矛盾纠葛不仅反映了清政府中央权威的削弱,还导致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同时进一步蚕蚀瓦解着清政府的执政能力,这一切加速了清政府的衰亡。清末户口调查虽然由于辛亥革命的爆发而被迫中断,但仍然基本完成了各省人户、人口总数的统计以及户籍法的编订。在调查方法上中西结合、新旧杂糅,已初具近代意义,调查结果虽然真实性值得怀疑,但仍具有重要价值。户口调查是清末预备立宪的一个重要内容,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清末宪政改革的一个视角,从清末户口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不难看出清末宪政改革的道路布满了荆棘。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分析
  •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 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清末户口调查背景
  • (一) 征税、征兵与维持社会治安
  • (二) 清代户籍制度及其废弛
  • (三) 晚清时局变化与有识之士的呼吁
  • (四) 实行预备立宪的需要
  • 二、清末户口调查过程
  • (一) 户口调查的启动(1906.4—1908.12)
  • 1、1906年至1908年户口调查概况
  • 2、1906年至1908年户口调查结果
  • 3、《调查户口章程》的制定
  • (二) 户口调查的开展(1908.12—1910.11)
  • 1、户口调查的制度规定
  • 2、执行中与制度的磨合
  • 3、第一次户数清单的汇造及分析
  • (三) 调查期限的变动及执行(1910.11—1911.10)
  • 1、缩改立宪期限的讨论
  • 2、调查期限变动后的执行情况
  • 三、清末户口调查中的官绅与民众
  • (一) 官绅与民众的冲突
  • 1、官与绅的结合
  • 2、民众与官绅的冲突类型
  • 3、官府为避免冲突所做的努力
  • (二) 官绅与民众冲突的原因分析
  • 1、谣言还是事实?关于征税及征兵之说
  • 2、官绅借端需索,触发民愤
  • 3、官绅办理不善、执行力渐弱
  • 4、民智未开,信奉迷信
  • 5、自然灾害的影响
  • (三) 官绅与民众冲突的影响
  • 1、严重影响户口调查进度及质量
  • 2、政府公信力降低
  • 3、阻碍地方自治的进程,妨碍宪政改革的开展
  • 四、清末户口调查的结果及评价
  • (一) 户口调查结果
  • 1、五次报告、七个统计
  • 2、《户籍法》的编订
  • (二) 对清末户口调查的评价
  • 1、调查结果——真实性值得怀疑,但仍具有重要价值
  • 2、调查形式——中西结合,新旧杂糅
  • 3、调查意义——承上启下,初具近代意义
  • 结语:从清末户口调查看宪政改革的困境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清末户口调查述论(1906-191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