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密约论文-王玲菱

日俄密约论文-王玲菱

导读:本文包含了日俄密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协定,密约,侵华战争

日俄密约论文文献综述

王玲菱[1](2013)在《日俄叁次协定和四次密约评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907年至1916年十年间,日俄双方由共同的利益驱使,先后四次签定协定和密约,使原来的敌对状态迅速成为共同瓜分"满蒙"的合作关系;通过四次协定和密约,双方野心也不断升级,将瓜分东北逐渐升级到把整个中国当作瓜分的目标。(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3年20期)

黄定天,钟哲然[2](2010)在《论《日俄密约》的性质及其对中国的危害》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907~1916年的十年里,日本与俄国陆续签订了四次划分在华势力范围的"密约",结成了秘密同盟。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帝国主义侵略性条约,在四次"密约"的框架下,日俄两国又各自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依据这些条约,俄国不仅保住了在中国东北北部的权益,并将势力扩展到蒙古地区;日本则获得了在中国东北南部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的权益,为日后全面侵华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大连近代史研究》期刊2010年00期)

黄定天,白云飞,钟哲然[3](2009)在《第四次《日俄密约》签订始末》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四次《日俄密约》签订于1916年7月。此前日俄间已有了叁次"密约",双方对各自的利益和诉求已有了比较明确的划分和表述,按说暂时已无再次签约的必要。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远东的注意,从而给日本提供了一个单独活动的政治舞台。而这种状况,尤其引起了俄国的高度戒心。(本文来源于《长白学刊》期刊2009年05期)

钟哲然[4](2007)在《四次《日俄密约》对中国东北及蒙古地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初,日本的大陆政策和俄国的远东政策在中国和朝鲜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碰撞,由此引发了日俄战争。1905年俄国战败,在美国的斡旋下于同年9月与日本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被迫将其在中国东北南部地区的利益拱手让予日本,从而形成日俄分据中国东北的格局。战争的巨大消耗引发了日俄两国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不堪重负的日俄两国在美国企图揳入东北的威胁下,以及受英、法、德叁国微妙关系的影响,从对抗转向联合。1907——1916年的十年里,日俄陆续签订了四次划分在华势力范围的“密约”。在四次“密约”的保护下,俄国不仅保住了在中国东北北部地区利益,并将势力扩展到整个蒙古地区;日本则获得了中国东北南部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的“特殊利益”。四次“密约”的相继签订使日俄同盟日益巩固,并且导致日俄对中国侵略的加深,这就迫使中国政府不断地调整在中国东北及蒙古地区实施的外交政策,从“以夷制夷”到“均势”外交,再到“妥协性”外交。然而,无论怎样调整,终因国力衰微,无法摆脱被人宰割的命运。(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7-04-30)

云继洲[5](2003)在《论日俄四次密约与俄国的远东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日俄战争前后俄国的远东政策 1.战前远东政策由“和平经济渗入”向“武力压服”的过渡 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俄国开始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军事封建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在此过程中,沙俄为达到其在中国东北的“全面优势”,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经济攻势,旨在借助以“银行和铁路征服”为主的所谓“和平经济渗入”政策,自然而然地实现其取(本文来源于《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期刊2003-08-01)

石楠[6](1988)在《美国与日俄争夺中国东北和第二次日俄密约的签订》一文中研究指出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东北地区的矛盾和冲突,1905年后逐渐呈现出新的趋势。最显着的特点是日俄修好与日美交恶,即昔日兵戎相见的寇仇日俄两国在远东携手各作,而美国却由日本的“匿名合伙人”变成了它的主要竞争者。斗争的格局也由日(本文来源于《近代史研究》期刊1988年02期)

崔树菊[7](1984)在《《中俄密约》和《日俄协约》》一文中研究指出1896年签订的《中俄密约》和1907年至1916年间日俄阿国签订的关于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四次《日俄协约》,在中国近代史和远东国际关系史上都是重要历史事件。但目前中学历史教科书对前者叙述简略,对后者则未提及,一般教材和辞书亦往往漏列。兹略述其背景、内容及其影响,以备教学参考。事情要从甲午战争说起。如所周知,甲午战争的主要祸根是日本军国主义推行“大陆政策”,企图先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侵略扩张,再进而(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期刊1984年12期)

邓敦同[8](1981)在《日、俄密约与中国》一文中研究指出1904——1905年,日、俄两国在中国领土上进行了一次强盗式的争夺战争。两以年后,即自1907年至1916年,日、俄两国却又接连四次签订密约,昨天的冤家,今日就握手言欢,国际风云,好似变幻莫测。其实,帝国主义者翻手为云,复手为雨,是有一个“准则”的,(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81年01期)

日俄密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1907~1916年的十年里,日本与俄国陆续签订了四次划分在华势力范围的"密约",结成了秘密同盟。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帝国主义侵略性条约,在四次"密约"的框架下,日俄两国又各自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依据这些条约,俄国不仅保住了在中国东北北部的权益,并将势力扩展到蒙古地区;日本则获得了在中国东北南部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的权益,为日后全面侵华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日俄密约论文参考文献

[1].王玲菱.日俄叁次协定和四次密约评述[J].学理论.2013

[2].黄定天,钟哲然.论《日俄密约》的性质及其对中国的危害[J].大连近代史研究.2010

[3].黄定天,白云飞,钟哲然.第四次《日俄密约》签订始末[J].长白学刊.2009

[4].钟哲然.四次《日俄密约》对中国东北及蒙古地区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

[5].云继洲.论日俄四次密约与俄国的远东政策[C].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2003

[6].石楠.美国与日俄争夺中国东北和第二次日俄密约的签订[J].近代史研究.1988

[7].崔树菊.《中俄密约》和《日俄协约》[J].历史教学.1984

[8].邓敦同.日、俄密约与中国[J].青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

标签:;  ;  ;  

日俄密约论文-王玲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