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针对中风偏瘫患者抓握功能障碍难以恢复的问题,通过表面肌电信号观察屈伸肌交替功能性电刺激与电针疗法对抓握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寻求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脑出血患者40例,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电针疗法,治疗组给予屈伸肌交替功能性电刺激。通电时间每次30分钟,一天一次,共治疗30天。采用表面肌电特征值、Fugl-Meyer量表(上肢)、Barthel AD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计算有效率判定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患侧疗后指伸肌、拇长展肌、指深屈肌和拇收肌MAX.RMS较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患侧MAX、RMS的差值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疗后Fugl-Meyer量表(上肢)、Barthel ADL指数评分较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患侧Fugl-Meyer量表(上肢)、Barthel ADL指数评分的差值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患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值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1、屈伸交替功能性电刺激与电针疗法均可以提高患侧指伸肌、拇长展肌、指深屈肌和拇收肌的肌肉收缩能力和单位时间内的做功能力,从而提高患侧屈肌、伸肌肌力。2、屈伸交替功能性电刺激与电针疗法均可以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3、屈伸交替功能性电刺激临床疗效优于电针刺激,对中风后手抓握功能的恢复疗效肯定,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