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论文摘要

全球化脚步的加快,使我们迈入了“蝴蝶效应”的时代。我们在享受现代化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捷和安逸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威胁我们生命安全、生存环境的“人为风险”的“不期而至”。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长期致力于社会问题的研究,敏锐地察觉到了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风险现状,继而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并提出了“反思现代化”这一解决方案,来带领我们渡过风险社会的危机。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中国将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期与风险爆发的高发期,我们必须面对“风险社会”到来的现实。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那么,正确处理发展与风险的关系就成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归纳与演绎等方法,从风险社会理论产生的渊源入手,探究了风险社会理论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并从词源学等角度追溯了“风险”一词的演化过程,介绍了风险所具有的八重含义,以及风险的五个特征:决策决定性、不可认知性、时间的滞后性及后果延迟性、世界灾难的可能性、风险的双重性,并将风险划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意识形态风险、信任风险和暴力风险等六种类型。随后,系统地对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进行阐述:风险社会具有风险分配逻辑、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和个体化问题等三个表征;全球化在风险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贝克从提倡现代化反思、开展风险治理的国际合作、加强责任伦理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性策略和决策机制四个方面探索了风险社会的出路。本文的最后一章,对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的理论特色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介绍了当前中国风险社会的现实境遇及产生原因,最后从意识层面和方法层面为我国从“风险社会”走向“和谐社会”提出了建议和对策。研究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使我们对于风险社会理论有了正确而全面地认识,有利于我们系统地分析当前我们面临的风险现状,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理论武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 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的理论背景
  • 2.1 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渊源
  • 2.1.1 风险社会理论的思想根源
  • 2.1.2 风险社会理论的社会根源
  • 2.2 风险的含义与特征
  • 2.2.1 风险概念的演化
  • 2.2.2 风险的含义
  • 2.2.3 风险的基本特征
  • 2.3 风险社会的含义及分类
  • 2.3.1 风险社会的含义
  • 2.3.2 风险的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
  • 3.1 风险社会的表征
  • 3.1.1 风险分配逻辑
  • 3.1.2 有组织的不负责任
  • 3.1.3 风险社会中的个体化
  • 3.2 风险社会中的全球化
  • 3.2.1 全球化与风险社会的关系
  • 3.2.2 风险全球化社会的具体表现
  • 3.3 风险社会的出路探寻
  • 3.3.1 提倡反思现代化
  • 3.3.2 开展风险治理的国际合作
  • 3.3.3 加强责任伦理意识
  • 3.3.4 建立健全安全性策略和决策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现实意义
  • 4.1 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评价
  • 4.1.1 理论的特色
  • 4.1.2 理论的局限性
  • 4.2 当代中国社会风险现状分析
  • 4.2.1 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风险现状
  • 4.2.2 当代中国社会风险现状成因探源
  • 4.3 从“风险社会”走向和谐社会
  • 4.3.1 意识层面:反思现代性
  • 4.3.2 方法层面:健全风险应对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风险社会理论范式的批判性阐释[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2].透视“挺转”与“反转”之争——基于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思考[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3].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及其现实启示[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03)
    • [4].发展与风险:风险社会理论与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J]. 社科纵横 2015(08)
    • [5].风险社会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现代企业教育 2012(05)
    • [6].基于风险社会理论视角的公众参与气候传播[J]. 文化与传播 2018(05)
    • [7].风险社会理论本土化:理论、经验及限度[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8].风险社会理论视阈下的城市公共安全——基于流动人口视角的分析[J]. 新西部(理论版) 2015(13)
    • [9].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高校德育初探[J]. 青春岁月 2013(10)
    • [10].西方风险社会理论中的马克思[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11].风险社会理论:中国式的接驳与续写——以新闻传播学为例[J]. 新闻记者 2010(08)
    • [12].贝克风险社会理论评析[J]. 贵州社会科学 2010(11)
    • [13].“风险社会理论”对知情同意制度完善的若干启示[J]. 中国卫生法制 2009(05)
    • [14].反思风险社会理论:风险社会研究的人学转向[J]. 实事求是 2008(06)
    • [15].风险社会理论相关研究文献概述[J]. 探求 2008(01)
    • [16].风险的社会建构——风险社会理论的认识论研究[J]. 兰州学刊 2008(03)
    • [17].主客观风险社会理论的分歧与融合[J]. 广东社会科学 2008(04)
    • [18].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的雾霾现象[J]. 法制与社会 2019(09)
    • [19].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我国卫生健康安全治理研究[J]. 中国应急管理 2018(09)
    • [20].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批判进路探析——兼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比较[J]. 理论月刊 2015(01)
    • [21].从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看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J]. 商 2015(17)
    • [22].从风险社会理论视角看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的作用[J]. 中国地震 2014(03)
    • [23].风险社会理论给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带来的挑战与启示[J]. 行政与法 2012(05)
    • [24].公私协力的风险社会理论诠释[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2(03)
    • [25].基于风险社会理论视角的学术期刊转型思考[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4)
    • [26].群体性事件的风险社会理论分析[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1(04)
    • [27].“去制度化”问题研究——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启发[J]. 南京社会科学 2011(11)
    • [28].现代性“技术批判”理论分析及其风险社会理论的转向[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0(01)
    • [29].社会风险与风险社会——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建构探源[J]. 前沿 2010(23)
    • [30].风险社会与“自然的终结”——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本体论问题”与“历史超越”[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标签:;  ;  ;  ;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