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诠释学比较研究 ——汉代经学诠释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生存论意义

中西方诠释学比较研究 ——汉代经学诠释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生存论意义

论文摘要

本篇论文的撰写是在比较诗学与比较古典学的方向下进行,并且是在对英文、法文、德文以及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原文文献之阅读的基础上来展开学理性思考的。就研究范围而言,本文主要考查中国汉代经学诠释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并且将其与西方语文学诠释学和神学诠释学中的相关概念进行深层次的汇通性研究。除此之外,本文还力求在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诠释学及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视域之下,对上述概念的生存论条件及存在论意义予以澄明。在“绪论”中,本文首先对西方诠释学的发展及其存在论转向进行理论概述;进而,通过对“诠释学”不同译名的学理分析,侧面呈现出西方诠释学在大陆汉语学界的接受情况。在此基础之上,本文亦将中国传统经学定位为中国诠释学的主脉,并且以海德格尔存在论诠释学的某些理论为借鉴,对“经学诠释学”这一概念作出学理性的界定。无论对于西方诠释学还是中国经学诠释学而言,“诠释”与“意义”都是一对极为重要且互不可分的概念。因为,归根结底,“诠释”是对“意义”的“诠释”;而“意义”又是由“诠释”而产生的“意义”。因此,作为本文第一章的“总论”,其主要考查“诠释”与“意义”在中西方诠释学中的意义内涵,并且.在中西方诠释学不断融合的过程中拓展出具有“共通性”的诠释学视域。本文的第二章为“本体论”,主要对经学之为经学的“根本构成”,即“经’“传”、“纬”及其相关概念,进行诠释学意义上的追问。通过梳理“经”的三重意义及揭示“传”的生存论内涵,本章将汉代经学诠释学的“经传关系”定位于“经”与“传”的“诠释学循环”。在这一总体性的“经传关系”之下,汉代经学诠释学的“经纬关系”则表现为“以纬正经”,而且呈现出某些神学化的诠释学因素。谈到汉代经学诠释学的“经传关系”,亦不能离开具体的诠释学方法,因此本文的第三章即为“方法论”。“训诂”与“章句”是汉代经学诠释学的基本方法,本章主要对“《诗》无达诂”这一经学诠释学命题的生存论意义及“章句”之学的诠释学处境予以结构性的显现。除了具体的诠释学方法之外,汉代经学诠释学还通过“删定说”来赋予经文以“真理”的意义内涵,而与之相似的诠释学策略亦出现在西方诠释学的“寓意说”之中。所以,本章首先对“删定说”这一汉代经学诠释学的“先入之见”给出诠释学上的阐明。在汉代经学诠释学中,“方法”与“学派”之间又存在着极为深刻的联系。汉代经学诠释学由“训诂”转向“章句”,实际上正是“经今文学”内部由“鲁学”向“齐学”转变在诠释学方法及诠释体例上的表征。作为本文第四章的“学派论”,其重点当然是考查“齐学”、“鲁学”及“经今文学”与“经古文学”在汉代经学诠释学中的形成、发展及相互关系。此外,在中西方诠释学相交汇的视域之下,本章还意图进一步揭示出汉代“经今文学”中“公羊学”所内蕴的“预表”特征。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西方诠释学概观及其存在论转向
  • 二、从译名看西方诠释学在大陆汉语学界的接受
  • 三、作为中国诠释学主脉的中国经学诠释学
  • 注释
  • 第一章 "总论"——"诠释"在西方诠释学及中国经学诠释学中的"意义"
  • 第一节 "诠释"在西方诠释学中的意义内涵
  • 一、"诠释学"与"赫尔墨斯"
  • 二、"诠释"在西方诠释学中的三重意义
  • 三、海德格尔以"此在"的"理解"为基础的"存在论诠释学"
  • 第二节 "诠释"在中国经学诠释学中的意义内涵
  • 一、"诠"之"三义"及其整体性内涵
  • 二、"释"的意义内涵及其与"诠"的诠释学关联
  • 三、汉语"诠释"与希腊语"λ(?)γo(?)"在诠释学意义上的互通性
  • 第三节 "意义"的意义——"意义"在中西方诠释学中的二重性
  • 一、西方诠释学中"意义"与"意指"的区分及其意义溯源
  • 二、《存在与时间》中的"意义"与"意指"
  • 三、中国经学诠释学的"意"、"义"之辨
  • 四、"微言大义"与"依经立义"——汉代经学诠释学统摄下的"文学诠释学"
  • 注释
  • 第二章 "本体论"——汉代经学诠释学的"经"与"传"
  • 第一节 "经,常也"——汉代经学诠释学的诠释学前提
  • 一、"经"之源起与意义溯源
  • 二、"经"之"三义"及其整体性内涵
  • 三、"六经"之义的"统一性"及其"应手性"
  • 四、中西方诠释学中"经"的独断论意义生成
  • 第二节 "传,传也"——汉代经学诠释学的"经传关系"
  • 一、"传"在经学诠释学中的意义内涵
  • 二、"传"的生存论意义
  • 三、汉代经学诠释学的"经传一体"性
  • 四、《前汉书·艺文志》所体现的"经传关系"
  • 五、"经"与"传"的"诠释学循环"
  • 第三节 "纬,围也"——汉代经学诠释学的"经纬关系"
  • 一、"谶纬"的起源及其意义内涵
  • 二、"以纬正经"——东汉经学诠释学的"谶纬化"
  • 三、尊"孔子"为"素王"——"谶纬"中的"神学化叙事元素"
  • 注释
  • 第三章 "方法论"——汉代经学诠释学的基本方法
  • 第一节 "删定"——赋予"经义"的诠释学策略
  • 一、"寓意说"——处于西方诠释学源头的诠释学命题
  • 二、"删定说"——处于中国经学诠释学源头的诠释学命题
  • 三、"删定说"的特征及其诠释学内涵
  • 第二节 "训诂"——"《诗》无达诂"的生存论意义
  • 一、"训"与"诂"在经学诠释学中的意义
  • 二、"《诗》无达诂"是经学诠释学命题的学理内涵
  • 三、"达"与"无达"之辨
  • 四、"赋《诗》言志"——《诗》的"应手性"
  • 五、"在世界中存在"与"人我"关系
  • 六、"《诗》无达诂"的"时间性"内涵
  • 第三节 "章句"——"章句"之学的"诠释学处境"
  • 一、"诠释学处境"及其构成性因素
  • 二、"章句"之学的诠释学"视位"
  • 三、"视向"中的"作为什么"与"何所向"
  • 四、"章句"之学的诠释学"视向"
  • 五、"章句"之学的诠释学"视界"
  • 注释
  • 第四章 "学派论"——汉代经学诠释学齐、鲁学视域下的经今、古文学之争
  • 第一节 "鲁一变,至于齐"——汉代经学诠释学的"齐学化"
  • 一、鲁学、齐学溯源
  • 二、西汉"五经"传授之"鲁学"与"齐学"
  • 三、汉代经学诠释学"齐学化"之成因
  • 第二节 汉代经今、古文学之争的诠释学本质
  • 一、经今、古文学概念辨析
  • 二、今文、古文之意义内涵
  • 三、经今、古文学与齐学、鲁学的诠释学关系
  • 第三节 从神学诠释学的"预表解经法"看汉代经学诠释学中的"公羊学"
  • 一、神学诠释学中的"预表解经法"
  • 二、《春秋》——汉代"公羊学"诠释学的《新约》
  • 三、汉代"公羊学"诠释学的"预表"特征
  • 结语 "以经解经"——郑玄刘经今、古文学的"合通"
  • 注释
  • 参考书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刍论汉代经学发展中的“异化”现象——以刘向灾异论为例[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04)
    • [2].汉代经学与诗学[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05)
    • [3].从汉代经学的确立看中国传统史学观对封建政权的作用[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2(02)
    • [4].汉代经学意识形态化的路径[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
    • [5].谶纬与汉代经学[J]. 华夏文化 2010(04)
    • [6].窈窕的两个内涵——兼论汉代经学与文学的分异[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8(06)
    • [7].汉代经学师法与家法问题探微[J]. 暨南史学 2014(00)
    • [8].关于汉代经学的若干思考[J]. 学术研究 2011(11)
    • [9].汉代经学师法家法研究述论[J]. 社会科学动态 2019(11)
    • [10].汉代经学之师说、师法考析——以清人三家《诗》辑佚为例[J]. 文学与文化 2017(02)
    • [11].汉代章句之学研究述评[J]. 社会科学动态 2020(11)
    • [12].汉代经学挤压下的诗性失语与存活[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9(02)
    • [13].汉代经学意识形态化路径探析[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2(01)
    • [14].经与诗的博弈:汉代经学文化氛围中诗性的困境[J]. 诗经研究丛刊 2009(01)
    • [15].汉代经学论难考述[J]. 沧桑 2010(10)
    • [16].论司马迁人文精神的多元性特征及实质[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 [17].汉代经学经典化的确立及其影响[J]. 青年文学家 2016(06)
    • [18].汉代经学与文学中的音乐之美[J]. 贵州文史丛刊 2010(02)
    • [19].汉代经学《论语》的注经特色[J]. 东岳论丛 2009(06)
    • [20].汉代经学视域与文学空间——兼论汉代文学的“独立性”[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4(01)
    • [21].读书八法[J]. 新一代 2010(09)
    • [22].简论两汉经学的发展演变[J]. 文史博览(理论) 2013(02)
    • [23].魏晋时期书法浅谈[J]. 美术大观 2008(11)
    • [24].汉代经学章句发展说略[J]. 人文论丛 2015(01)
    • [25].从司马迁依经论赋看汉代经学文论形态[J].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9(02)
    • [26].汉代经学与汉代辞赋创作[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 [27].中国文学思想史专栏·汉代经学与文学[J]. 文学与文化 2017(02)
    • [28].论汉代经学传承中的师法、家法问题[J]. 语文学刊 2012(01)
    • [29].两汉作家入仕途径考察——以探讨汉代经学与文学的关系为目的[J]. 天府新论 2010(03)
    • [30].论汉代经学师法、家法与学官制度[J]. 中国哲学史 2016(03)

    标签:;  ;  ;  ;  ;  ;  ;  

    中西方诠释学比较研究 ——汉代经学诠释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生存论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