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课堂合作探究活动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合作探究活动

(大英县象山镇小学校大英629300)

【内容提要】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课堂上学生积极投入、积极思考,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但课堂合作探究活动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

【主题词】浅析小学数学合作探究活动开展问题探究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课堂上学生积极投入、积极思考,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成了数学课堂中主要的学习方式。然而,透过这些令人欣喜的表面,也暴露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散而乱的探究场面也在课堂上时有出现。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课上四十分钟,使数学课堂学习发挥实效呢?

一、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开展

1.小组合作活动的产生及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小组合作”便走进了课堂,合作交流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这种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学民主的特色,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时空,学生通过在小组内互帮、互学、互补、互勉,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这无愧为一种倍受倡导的学习方式。然而在这热闹的场面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另外一些现象:在学生方面,学生间的合作不够和谐。其次是个别班级人数过多指导困难;在教师方面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准备不充分,没有很好地理解《课标》精神、分析教学内容,没有合理地预设合作的契机、安排合作的环节;另一方面是没有异质分组,没有为讨论类合作学习设计合适的讨论题,没有为操作类合作学习提供充分的足够数量和品种的学具,包括记录合作学习过程和成果的报告单、记录表等。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不到位,教师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值达不到合适的长度,指导学生不及时,合作无效果等。

2.改进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当今课堂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要使这一形式真正发挥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作必须建立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上。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对课上所解决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哪些问题学生能够独立解答,哪些问题要发挥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小组合作。合作之前,要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研究的问题形成了自己初步的认识,或对问题的认识模棱两可之际,这时进行小组合作,才会真正发挥“互补”作用,通过对问题的交流讨论,达到思维认识的提高。

(2)建立竞争机制,增强合作意识。

小学生具有好胜心强的特点,在组与组之间建立竞争机制,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使本组获胜,组内同学会全力以赴,团结协作,合作效率会大大提高。如采用积分制,展开小组之间的竞赛,小组同学为组内争得荣誉的加分,反之则减分。任何同学都不愿给小组拖后腿,都会尽最大努力为组争光,在这种状态下,才会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3)适时引导,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

学生的学习和组织能力是有限的,教师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巡视中要及时了解情况,对各组内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点拨和引导。像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啦,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啦,如何归纳他人的发言啦等等,这些学习方法通过老师的引导会使讨论进一步深入,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总之,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能较好地发挥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只要我们真正理解了它的内涵,再用于实践,它才会发挥出巨大的功能。

二、探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探究”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探究”的实效性,不具有初次性的探究是毫无意义的。在现实教学中,有的探究,老师成了单纯的“叫好者”,对各种各样的探究结果,老师都是“好极了”“真聪明”,缺乏了理性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探究”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思维需要的。要使课堂上的探究真正有价值,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探究不要丢弃了教科书。

伴随着改革的春风,人们原先的“教材至上”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课堂上讲教材、用教材的少了,替代它的是重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思路,追求标新立异,显现出了很大的随意性。如有的教师在课上从始至终没让学生翻过书,一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老师讲的是书中的哪部分内容。这样,学生又怎样学会自主学习呢?

任何学习都是一个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就是学习主体与课本之间的交互作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应用活教材,对教材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开发教材的基本保证,这不仅影响着课堂教学,还会影响着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一个对教材不熟悉、不理解、不钻研的教师,怎么会开发出有价值的数学资源呢?因此,要做到:

(1)尊重教材,全面了解和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和学段要求,使探究有定位。例如,教材从二年级上册开始连续几册安排“观察物体”这一内容。二年级上册只要求学生辨认从前、后、左、右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就不同即可,如果在这时引导学生怎样看到物体的两个面、三个面,那就是没有吃透教材,没有给探究定好位,这样的探究是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的。

(2)把准教材的目标、重点、难点,用好教材、用活教材,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使探究有热情。把准教材就是准确把握教材只有把准教材,才能,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课堂。

(3)从教材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探究有深度。例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自主开发一些教学内容,使探究进一步深入,这样将会对学生的课本学习起到补充或拓展的作用。

2.注重探究教学活动的“优化”。教师应正确理解数学计算方法多样化的内涵,优化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结构,从而进行有效地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教师既是探究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探究活动的引导者和实践者。探究不是学生的专利。教学中教师不要忘了自己也是一个探究者,一个没有探究意识的教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呢?教师只有具备了探究意识,才能有效开发教材;只有具备了探究能力,才能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价值。

标签:;  ;  ;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合作探究活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