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氢转移论文-葛世峰

催化氢转移论文-葛世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催化氢转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Cu,SiO_2催化剂,层状硅酸铜,Cu~0和Cu~+,脱氢催化性能

催化氢转移论文文献综述

葛世峰[1](2019)在《Cu/SiO_2催化正辛醇氢转移脱氢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醇的氢转移脱氢反应,由于其在不饱和有机氢受体的存在下直接生成羰基化合物(醛或酮),替代了传统上直接使用强氧化剂(如分子氧,过氧化氢以及空气等)进行氧化脱氢,因此,醇的氢转移脱氢反应作为一种绿色、安全的脱氢方法,在绿色精细化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由于其具有易于分离和回收的特点,负载型金属催化剂醇类氢转移脱氢催化体系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这方面,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例如铂、钯)对仲醇和烯丙基/芳香醇的氧化脱氢具有很高的活性。然而,只有少数负载型Ru、Au和Ag等贵金属催化剂对一级脂肪醇的氢转移脱氢具有活性。所以使用经济型催化剂高效进行伯醇的脱氢反应成为研究的重点。Cu/SiO_2催化剂由于其卓越的仲醇脱氢活性,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利用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合成了铜基催化剂,对其进行伯醇氢转移脱氢反应,同时采用XRD、BET、H_2-TPR、FTIR、HRTEM、XP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首先,本文采用热力学模拟,研究了不同温度压力下,醇类脱氢反应的平衡转化率的变化规律以及烯烃、醛类等氢受体的加入对伯醇脱氢反应的影响。通过模拟计算发现,较高温度和较低压力有利于醇类脱氢反应的进行,可以得到较高的平衡转化率。以正辛醇为例,氢受体加入可以明显的提升伯醇脱氢的平衡转化率,反应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就可以得到较高的伯醇转化率。其次,本文对比了浸渍法制备的Cu/SiO_2催化剂和共沉淀法制备的Cu/SiO_2催化剂无氢受体脱氢反应中的活性,发现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Cu粒子的高度分散更有利于脱氢,而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有层状硅酸铜的生成,经过还原后,大大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然而受制于热力学平衡影响,其最高转化率也只有50%。最后,本文对比了浸渍法制备的Cu/SiO_2催化剂和共沉淀法制备的Cu/SiO_2催化剂氢转移脱氢反应中的活性。通过对比多种醛酮,发现乙醛更有利于正辛醇的氢转移脱氢的发生,加入氢受体后转化率高达80%。实验数据表明,Cu~0更有利于正辛醇的脱氢,Cu~+更有利于短链醛的加氢,Cu~0和Cu~+的合适的比例对于辛醇的氢转移脱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u~0和Cu~+的协同作用共同促进了氢转移脱氢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9-06-01)

郭良程,周太刚,钟远海,宋浩,赵胜男[2](2019)在《铁催化硼烷氢转移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了一种以硫酸铁为催化剂,硼烷四氢呋喃为氢源,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铁催化硼烷氢转移高效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的方法,合成了17个芳香胺衍生物,产率68%~90%,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19年05期)

许雪莲,耿爱霞,赵震,朱君江[3](2019)在《钙钛矿-碳复合催化剂的设计及其催化氢转移反应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钙钛矿由于其优良的可控物化性能,在多相催化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并为关联催化剂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1,2]。然而,钙钛矿的低比表面积大大限制了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广泛应用。如何提高其比表面积是目前钙钛矿催化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工作我们通过在钙钛矿LaFe03的间隙孔中掺入多孔碳材料(LaFeO_3_N),一方面可提高其比表面积以增加对反应物的吸附能力,一方面还可填充间隙孔,避免由间隙孔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由此,该催化剂在选择催化糠醛氢转移制糠醇反应中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图1A为溶胶-凝胶法(LaFe03_A)、原位碳模板法(LaFe03_NA)、及掺有碳材料(LaFe03_N)制备的催化剂的XRD谱图,可见它们都能形成完好的钙钛矿结构,但衍射峰的强度逐渐下降,说明颗粒粒径减小。图1B为样品的TGA热重曲线,结果表明碳模板法制备的LaFe03中的碳已完全除去,而LaFe03_N中的碳含量为16.8wt.%。催化糠醛氢转移制糠醇反应结果显示:低比表面的LaFe03_A (21m~2/g)转化频率(TOF)为0.2h~(-1);而多孔LaFe03_NA由于其比表面积的增加(39m2/g), TOF值迅速上升至0.9h~(-1);随着LaFe03_N比表面积的进一步增加(148 m2/g),其TOF值进一步提高到1.3 h~(-1)。这些结果表明LaFe03比表面积的增加(同时颗粒粒径减小)有助于反应的进行[3]。一方面比表面积的增加提高了与吸附、接触反应物的能力,一方面粒径的减小提高了催化剂的表面活化能,最终使得活性迅速增加。(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国际稀土开发与应用研讨会暨2019中国稀土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9-05-15)

李会宁,曹昌燕,刘剑,施杨,司锐[4](2019)在《负载于超薄氮掺杂碳纳米片上的钴单原子催化芳香硝基化合物氢转移反应(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渡金属催化芳香硝基化合物氢转移反应制备胺类化合物,具有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高活性、高选择性等优点.单原子催化剂具有最大的原子利用率和独特的电子结构,有望进一步提升其催化反应性能,但目前还没有关于单原子催化剂应用于该反应的文献报道.本文制备了负载于氮掺杂超薄碳纳米片上的钴单原子催化剂(简写为CoSAs/NCNS),并将其应用于芳香硝基化合物氢转移反应中,在与文献报道类似的反应条件下,该催化剂的TOF达110.6 h~(-1),是已报道结果的20倍;且该催化剂对一系列具有其他不饱和官能团(如:卤素,氰基,醛基,乙烯基和乙炔基等)的硝基化合物具有优异的选择性.(本文来源于《Science China Materials》期刊2019年09期)

赵泽伦,高广,孙鹏,夏春谷,李福伟[5](2018)在《RANEY~? Ni催化叁乙酸内酯氢转移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氢转移原理,以醇为氢源,将RANEY~? Ni催化剂用于叁乙酸内脂(TAL)的加氢反应.通过筛选醇溶剂等条件,在氮气气氛中,以异丙醇为氢源,50℃下反应10 h可高选择性地制得89%的4-羟基-6-甲基四氢-2-吡喃酮.循环稳定性实验和氨基酸毒化实验证实RANEY~? Ni催化剂在该反应中优异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分子催化》期刊2018年03期)

王荣周[6](2018)在《金属—配体双功能铱催化氢转移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绿色化学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探索原子经济性高的反应已经成为当今合成化学研究的热点,而通过开发新催化剂提高反应的原子经济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基于过渡金属铱催化剂的高催化活性,本论文利用金属-配体双功能过渡金属铱催化剂,以选用低毒的原料、减少或者避免副产物的生成和探索更加温和的反应条件作为研究目标,发展了几种合成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利用金属-配体双功能铱催化剂[Cp*Ir(2,2'-bpyO)(H2O)],以仲醇和伯醇为原料,通过脱氢/α-烷基化串联反应合成αα-烷基酮。反应中采用低毒的醇作为原料,并使用催化量的弱碱Cs2CO3。在这种反应体系下,能够有效的避免仲醇的β-烷基化产物的生成,是一种反应条件温和以及原子经济性较高的方法。利用 水溶性的 金属-配体双功 能铱催化剂[Cp*Ir(6,6'-(OH)2-2,2'-bpy)(H2O)][OTf]2,由邻氨基苯甲醇和酮合成喹啉衍生物。在这种反应体系中,不仅采用了水作为溶剂,而且实现了通过无受体脱氢过程合成喹啉衍生物。因此,这是一种符合绿色化学和原子经济性的方法。利用金属-配体双功能铱催化剂[Cp*Ir(2,2'-bpyO)(H2O)],由邻氨基苯甲醇和酮经过环化/氢化反应串联合成1,2,3,4-四氢喹啉衍生物。这种方法选用简单的原料,避免了由喹啉衍生物直接氢化的局限性。而且氢化反应中采用HCOOH/Et3N作为氢源,反应更加安全、反应条件更加温和,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利用金属-配体双功能铱催化剂[Cp*Ir(2,2'-bpyO)(H2O)],选用异丙醇作溶剂和氢源,在中性条件下通过醛的转移加氢反应合成伯醇,对于不饱和醛也有着很好的化学选择性,并进一步通过对几种典型的酮的研究证明,该催化体系有着很好的底物适用性。该反应体系使用了毒性低、价格低且商品化的异丙醇作原料,而且反应条件温和,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谭大伟[7](2018)在《双功能铜、钌配合物催化氢转移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碳(C-C)键和碳-杂原子(C-X)键的构筑是有机化学的基本内容。传统C-C键和C-X键的形成往往需要添加强酸、强碱、卤代烃或者无机氧化剂,这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去甚远。与传统方法相比,氢转移反应的优势在于它利用经济易得、毒性较低的有机醇作为偶联试剂,反应的副产物为水和(或者)氢气。近几十年来,人们设计合成了众多高活性的含膦配体辅助的双功能催化剂。然而,关于硫醇或者吡唑功能化的氢转移反应金属催化剂的研究相对较少。本学位论文以双功能的硫醇/吡唑基铜、钌配合物为催化剂,探究了它们在温和条件下催化氢转移反应的性能,并深入研究了反应机理。现将内容简述如下:一、以Cu(I)金属硫醇簇合物[Cu_3(pymt)_3]_n(1a,Hpymt=pyrimidine-2-thiol),[Cu6(L)6](L=4,6-dimethylpyrimidine-2-thione(1b),2-benzothiazolethiol(1c),1H-pyridine-2-thione(1d))为双功能催化剂,探索了如下氢转移反应:(1)醇的无受体脱氢反应。在不外加任何氧化剂的条件下,1a-1d可以催化一级/二级的苄醇、烯丙醇和脂肪醇的无受体脱氢反应,高产率地得到醛、酮化合物,并伴随着氢气的生成;金属与配体的协同作用是催化剂高效性的关键。(2)α,β-不饱和酮的选择性氢化。以正丁醇为溶剂和氢源、以当量的K_2CO_3为碱,1a-1d高选择性地催化α,β-不饱和酮的还原反应,高产率地得到相应的饱和酮。机理研究表明,反应的区位选择性与体系内Cu–H单氢物种以及Cu–H/NH(SH)双氢物种的浓度有关。(3)二级醇与一级醇的交叉偶联反应。1a-1d可以催化二级醇与一级醇的交叉偶联反应,选择性地得到α-烷基酮。该方法还适用于γ–氨基醇或者2-氨基苄醇与二级醇的交叉偶联环化反应,制备吡啶、喹啉等衍生物。在反应体系中,质子化的Cu–H物种是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关键。二、不对称的吡啶基双吡唑Pincer配体2-(3-R-1H-pyrazol-1-yl)-6-(1H-pyrazol-3-yl)pyridine(pz~RpypzH,其中:R=C_6H_5,4-MeOC_6H_4,4-CF_3C_6H_4)分别与RuCl_2(PPh_3)_3反应,得到叁个中性化合物[RuCl_2(pz~RpypzH)(PPh_3)](R=C_6H_5(1e),4-MeOC_6H_4(1f),4-CF_3C_6H_4(1g))。化合物1e-1g溶解在乙腈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中,得到叁个离子型化合物[RuCl(pz~RpypzH)(PPh_3)(MeCN)]Cl(R=C_6H_5(1h),4-MeOC_6H_4(1i),4-CF_3C_6H_4(1j))。化合物1e-1j能够高效催化芳基乙腈的α-烷基化反应。在催化过程中,吡唑环可逆的质子化-脱质子化机制对反应的活性以及选择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叁、Pincer配体2-(1H-pyrazol-1-yl)-6-(1H-pyrazol-3-yl)pyridine(pzpypzH)分别和Cu(NO_3)_2、Cu(ClO_4)_2、CuSO_4、CuI或CuCl_2反应,得到叁个双核的Cu(II)化合物[{Cu(NO_3)}(μ-pzpypz)]_2(1k),[{Cu(ClO_4)}-(μ-pzpypz)]_2(1l),[Cu_2(μ-SO_4)(μ-pzpypz)_2]·2MeOH(1m·2MeOH),一个单核的Cu(II)化合物[CuCl_2(pzpypzH)](1n)以及一个叁核的Cu(I)/Cu(II)化合物[(ICu)(μ-I)_2Cu_2(μ-pzpypz)_2](1o)。化合物1k-1o均可以高效地催化醇的氧化反应得到醛以及醇的氧化氨化反应制备有机腈化合物。四、以RuCl_3为催化剂、甘油为氢源,实现了芳香硝基化合物的N-烷基化反应,选择性地构筑伯胺和仲胺。该反应操作简单,无需任何有机配体以及有机溶剂的参与。(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5-01)

王嘉,张雅洁,刁江勇,张家云,刘洪阳[8](2018)在《表面暴露活性位点的MoS_2纳米催化剂催化硝基化合物的非均相氢转移反应(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MoS_2具有独特的二维层状结构,被广泛用于加氢脱硫过程以及HER反应,而且可以通过减少MoS_2的颗粒尺寸以及层数来进一步改善其催化活性.通过剥离方法得到的MoS_2纳米片虽然表现出优良的加氢脱硫活性,但容易团聚使其循环使用性能很差.如果通过引入纳米碳将单层的MoS_2纳米片进行有效"隔离",则可明显降低团聚的可能性,从而改善其催化性能和稳定性.本文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出了碳嵌入的MoS_2纳米颗粒(MoS_2@C),将其应用于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氢转移反应中表现出了非常好的催化性能.进一步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在线质谱检测等手段研究了层间距增加的MoS_2催化剂在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氢转移反应中催化性能提升的原因.XRD,SEM和TEM结果表明,通过引入碳材料可以明显增加MoS_2的层间距,同时减小其颗粒尺寸,而且使MoS_2表现出弯曲的(002)晶面.由于存在一定的曲率,这种(002)晶面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催化能力.氮气物理吸附结果表明,这种MoS_2@C复合物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89 m~2g~(-1))和明显的介孔结构(~20 nm),在催化反应中有利于底物扩散,进而改善催化性能.XPS结果显示,与体相的MoS_2相比,MoS_2@C表面暴露出更多的不饱和Mo原子(Mo/S=0.71(MoS_2@C)vs Mo/S=0.63(MoS_2)),形成了独特的S-Mo-O结构以及缺陷结构.在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氢转移反应中,层间距增加的MoS_2@C由于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和具有弯曲的(002)晶面,表现出了更高的催化活性–(TOF=3.66 s~(-1) vs 1.24 s~(-1)(MoS_2)).通过质谱对反应过程的追踪发现,在只有肼存在的条件下,MoS_2@C催化肼分解的主要气相产物是氨气.这说明MoS_2@C能够使肼发生N-N键的断裂.而当肼和硝基苯同时存在的条件下,质谱检测的气相产物主要是氮气,表明硝基苯的存在可以诱导肼逐步发生N-H键断裂,在催化剂表面形成活性的H物种,进而转移到硝基苯上使其还原得到苯胺.使用偶氮苯和氧化偶氮苯作为反应底物,发现MoS_2@C很难使其还原为苯胺,这说明在该催化体系中,硝基苯的还原过程主要是沿着直接路径(硝基苯-亚硝基苯-苯胺)进行的.(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石靖[9](2017)在《钌-羟基吡啶协同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酮氢转移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配体协同催化剂在化学键催化活化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该类催化剂在底物的活化和产物的形成过程中,通过配体自身结构的可逆改变与金属中心产生协同作用,从而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设计金属-配体协同催化剂的主要方法是将质子敏感配体引入到金属中心,其中含有2-羟基吡啶基团的过渡金属配合物是一类重要的金属-配体协同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多种类型的催化反应。其主要原因在于,2-羟基吡啶在碱作用下易于发生去质子化作用形成吡啶酮,这种2-羟基吡啶-吡啶酮的互变异构现象直接影响金属中心的配位模式。因此,本论文设计合成一系列含有2-羟基吡啶的NNN金属-配体协同催化剂。该类催化剂在催化酮氢转移反应以及伯醇与仲醇的β-烷基化反应中都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设计合成含有2-羟基吡啶亚甲基的NNN配体(HO-C_5H_3N-CH_2-C_5H_3N-C_5H_4N)(II-4)及钌配合物[Ru Cl_2(PPh_3)(HO-C_5H_3N-CH_2-C_5H_3N-C_5H_4N)](II-5)。该配合物在催化酮氢转移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采用0.5 mol%的II-5作为催化剂,在回流的异丙醇中,10 min时将苯乙酮还原为1-苯基乙醇,收率高达97%,其TOF(turnover frequency)值为1.16×10~3 h~(-1)。与不含CH_2的双羟基叁联吡啶钌配合物[RuCl_2(PPh_3)(HO-C_5H_3N-C_5H_3N-C_5H_3N-OH)]相比,反应时间从24 h缩短至10 min。从羟基位置和数量两个不同角度考察了羟基吡啶配体对催化酮氢转移反应性能的影响。基于配体II-4,设计合成羟基不位于CH_2侧的配体(C_5H_4N-CH_2-C_5H_3N-C_5H_3N-OH)(III-3)和双羟基配体(HO-C_5H_3N-CH_2-C_5H_3N-C_5H_3N-OH)(III-7),以及钌配合物[Ru Cl_2(PPh_3)(C_5H_4N-CH_2-C_5H_3N-C_5H_3N-OH)(III-11)]和[Ru Cl_2(PPh_3)(HO-C_5H_3N-CH_2-C_5H_3N-C_5H_3N-OH)](III-12)。催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叁个钌配合物中,催化酮氢转移反应活性高低顺序为II-5>III-11>III-12。为探究配体结构与催化剂活性的关系,当NH_4PF_6存在下,分别将叁个配合物II-5、III-11和III-12与CO反应,得到了离子型配合物[RuCl(CO)(PPh_3)(R_1-C_5H_3N-CH_2-C_5H_3N-C_5H_3N-R_2)][PF_6](R_1=OH,R_2=H,III-16;R_1=H,R_2=OH,III-17;R_1=R_2=OH,III-18)(III-16~III-18)。通过比较配合物III-16~III-18去质子化CO的红外伸缩振动峰发现,配体的给电子能力强弱顺序为III-3>II-4>III-7,这与配合物III-16~III-18催化酮氢转移反应活性顺序相同,说明Ru中心的电子云密度在催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在配合物II-5、III-11和III-12中,配合物III-11的催化活性远远高于配合物III-12,但是却又低于配合物II-5。该结说明,羟基的位置对催化活性也有重要的影响。保留具有重要作用的2-羟基吡啶亚甲基基团,将其中的一个吡啶环更换为吡唑或叁氮唑杂环,合成含有3,5-二甲基吡唑的配体(HO-C_5H_3N-CH_2-C_5H_3N-C_5H_7N_2)(IV-2)和苯并叁氮唑的配体(HO-C_5H_3N-CH_2-C_5H_3N-C_6H_6N_3)(IV-4),以及钌配合物[Ru Cl_2(PPh_3)(HO-C_5H_3N-CH_2-C_5H_3N-C_5H_7N_2)](IV-5)和[Ru Cl_2(PPh_3)(HO-C_5H_3N-CH_2-C_5H_3N-C_6H_6N_3)](IV-6)。催化实验结果表明,含有3,5-二甲基吡唑杂环的IV-5在酮氢转移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活性,仅用0.2 mol%的IV-5作为催化剂,在回流的异丙醇中,20 min时将苯乙酮还原为1-苯基乙醇,收率高达96%,其TOF值为1.44×10~3 h~(-1)。利用配体II-4、III-3和III-7与前驱体Ru H(CO)(Cl)(PPh_3)_3反应,合成叁个结构相似的双齿钌氢配合物[Ru H(CO)(PPh_3)_2(R_1-C_5H_3N-CH_2-C_5H_3N-C_5H_3N-R_2)][Cl](R_1=OH,R_2=H,V-1;R_1=H,R_2=OH,V-2;R_1=R_2=OH,V-3)(V-1~V-3)。通过该系列配合物与碱的反应结果发现,由于羟基吡啶排列位置的不同,使其与碱的反应性有显着地差异。当2倍量的碱存在时,双羟基配合物V-3仅有位于CH_2侧的吡啶羟基发生了去质子化作用,并且取代PPh_3基团形成了叁齿的钌氢配合物[Ru H(CO)(PPh_3)(O-C_5H_3N-CH_2-C_5H_3N-C_5H_3N-OH)](V-7),即使提高碱的含量,另一个OH和CH_2也不发生去质子化作用。在相同条件下,配合物V-1仅需10 min即可转化为羟基去质子化的叁齿钌氢配合物[Ru H(CO)(PPh_3)(O-C_5H_3N-CH_2-C_5H_3N-C_5H_4N)](V-4)。该结果说明,C_5H_3N-CH_2-C_5H_3N-OH中的OH酸性比C_5H_3N-C_5H_3N-OH的OH酸性更强。然而,配合物V-2与配合物V-1和V-3的反应性有所不同,在异丙醇中回流24 h后,得到了两个产物[Ru H(CO)(PPh_3)_2(C_5H_4N-CH_2-C_5H_3N-C_5H_3N-O)](V-5)和[Ru H(CO)(PPh_3)(C_5H_4N-CH_2-C_5H_3N-C_5H_3N-O)](V-6),收率分别为11%和56%。通过催化活性测试发现,该系列钌氢配合物对酮的氢转移反应活性较差,而对伯醇与仲醇β-烷基化反应催化活性较好,采用0.5 mol%的配合物V-2或V-5作为催化剂,60 min时催化苯甲醇和1-苯基乙醇β-烷基化反应收率均为94%,该结果说明配合物V-5是配合物V-2催化β-烷基化反应的中间体。(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12-01)

朱守非[10](2017)在《催化反应中的氢转移控制朱守非》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有机物通常含有氢元素,因此很多催化反应都存在氢转移过程。从研究催化反应中的氢转移过程入手,发展氢转移催化剂和调控策略,是提高催化效率的一种思路。近年来,本课题组重点研究了几类以氢转移为关键步骤的重要催化有机合成反应,主要取得以下进展:1)提出了"手性质子梭"概念,实现了金属催化活性中间体质子转移的直接手性控制,为催化不对称质子转移反应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实现(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10-26)

催化氢转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发展了一种以硫酸铁为催化剂,硼烷四氢呋喃为氢源,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铁催化硼烷氢转移高效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的方法,合成了17个芳香胺衍生物,产率68%~90%,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催化氢转移论文参考文献

[1].葛世峰.Cu/SiO_2催化正辛醇氢转移脱氢反应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9

[2].郭良程,周太刚,钟远海,宋浩,赵胜男.铁催化硼烷氢转移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J].合成化学.2019

[3].许雪莲,耿爱霞,赵震,朱君江.钙钛矿-碳复合催化剂的设计及其催化氢转移反应性能[C].第九届国际稀土开发与应用研讨会暨2019中国稀土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2019

[4].李会宁,曹昌燕,刘剑,施杨,司锐.负载于超薄氮掺杂碳纳米片上的钴单原子催化芳香硝基化合物氢转移反应(英文)[J].ScienceChinaMaterials.2019

[5].赵泽伦,高广,孙鹏,夏春谷,李福伟.RANEY~?Ni催化叁乙酸内酯氢转移反应的研究[J].分子催化.2018

[6].王荣周.金属—配体双功能铱催化氢转移反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

[7].谭大伟.双功能铜、钌配合物催化氢转移反应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8

[8].王嘉,张雅洁,刁江勇,张家云,刘洪阳.表面暴露活性位点的MoS_2纳米催化剂催化硝基化合物的非均相氢转移反应(英文)[J].催化学报.2018

[9].石靖.钌-羟基吡啶协同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酮氢转移反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10].朱守非.催化反应中的氢转移控制朱守非[C].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17

标签:;  ;  ;  ;  ;  

催化氢转移论文-葛世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