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法思想在《温病条辨》中的运用研究

通法思想在《温病条辨》中的运用研究

论文摘要

追溯《易经》、《内经》中“通”的本义,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人体中“通”的维持在于两方面:其一,气血的运行畅通无阻;其二,保持以阳升阴降为主要形式的阴阳运动顺利进行。通法依据《易经》中通的含义而提出。凡能祛除病邪,消除气血津液运行阻滞,协调脏腑功能的方法,均属于通法。本文探讨通法在《温病条辨》中的运用,侧重于恢复人体正常的阴阳升降,并按照三焦辩证的顺序分析通法的用药规律,其中有广义的通法,参以阳升阴降之理;有狭义的通法,不乏通腑化痰祛瘀之法;有具体的治疗方药,也有仅是取象比类,赋药以通意。具体而言,吴氏应用通法,多选用辛味药物,宣通阳气,以使阳升,祛除表里之郁滞,主要有辛凉法、辛温法、辛甘法、苦辛法等,此为通法之常法;对于阴伤不降之郁,则多选用甘味和(或)寒性药物,滋养阴液,以使阴降,恢复气血通畅,主要有甘寒法、甘苦法、咸寒法等,此为通法之变法。另外,苦寒法也是很重要的通法。不容忽视的是,吴氏将益气、滋阴、宣肺、清热、开窍、化痰诸法融入通腑法中,做到了何腑需通,即通何腑,集中体现了通法思想。

论文目录

  •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通之渊源
  • (一) 《易传》中“通”的思想
  • 1. 基本涵义
  • 2. 通与阴阳运动
  • (二) 《内经》中“通”的思想
  • 1. “通”为天地万物正常生化必要条件
  • 2. “通”与人体阴阳运动的关系
  • 二、通法的提出及含义
  • (一) 通法因郁而立
  • (二) 通法的含义
  • 三、通法在《温病条辨》中的运用
  • (一) 辛通运阳,以使阳升
  • 1. 辛凉法
  • 2. 辛温法
  • 3. 辛甘法
  • 4. 苦辛法
  • (二) 甘寒养阴,以使阴降
  • 1. 甘寒法
  • 2. 甘苦合化法
  • 3. 咸寒法
  • (三) 苦寒清解,以化郁热
  • 四、吴氏通腑法集中体现通法思想
  • (一) 吴氏对于通腑法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 1. 阐发三承气,赋古方以新意
  • 2. 发展八承气,创立新方新法
  • 3. 不可妄下,应有法有度
  • (二) 吴氏通腑法所通为何
  • 1. 狭义通腑法之所通
  • 2. 广义通腑法之所通
  • (三) 吴氏通腑法体现了苦寒法与甘寒、辛凉法的配合
  • 1. 苦寒合辛凉法
  • 2. 苦寒合甘寒法
  • 五、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查新报告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对《温病条辨》中增液汤及其加味方的理解[J]. 江西中医药 2016(06)
    • [2].从存津液理论探讨《温病条辨》与《伤寒论》的传承关系[J]. 现代养生 2017(18)
    • [3].《温病条辨》舌脉术语规范化研究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08)
    • [4].《温病条辨》第一方悬解[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03)
    • [5].《温病条辨》和《伤寒杂病论》化瘀法比较研究[J]. 江苏中医药 2009(02)
    • [6].《温病条辨》治则分析[J]. 中国水电医学 2011(01)
    • [7].浅论《温病条辨》下法的学术思想[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22)
    • [8].浅论《温病条辨》气味治则与时空规律[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08)
    • [9].《温病条辨》中甘草的妙用[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12)
    • [10].从《温病条辨》三焦辨证论感染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早期防治[J]. 中国中医急症 2012(01)
    • [11].《温病条辨》芳香方药的应用规律[J]. 湖南中医杂志 2012(04)
    • [12].《温病条辨》运用人参探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09)
    • [13].试论《温病条辨》中五大死证之救治[J]. 中国中医急症 2011(03)
    • [14].论《温病条辨》辛凉三方之精义[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10)
    • [15].浅谈《温病条辨》三焦辨证[J]. 山西中医 2010(05)
    • [16].试论《温病条辨》的方剂服法特点[J]. 陕西中医 2015(04)
    • [17].《温病条辨》咳嗽的辨治特点探析[J]. 中国中医急症 2012(01)
    • [18].《温病条辨》疟病诊治特色探析[J]. 江苏中医药 2012(07)
    • [19].《温病条辨》中玄参、生地、麦冬用法探析[J]. 现代中医临床 2017(03)
    • [20].基于关联规则探讨《温病条辨》药对的使用规律[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5(06)
    • [21].《温病条辨》承气汤类方研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3)
    • [22].论《温病条辨》苦法的浅析[J]. 辽宁中医杂志 2011(08)
    • [23].对《温病条辨》“甘苦合化阴气法”的探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07)
    • [24].《温病条辨》方剂多频清热类药物应用分析[J]. 江苏中医药 2008(03)
    • [25].风药在《温病条辨》中的应用举隅[J]. 光明中医 2015(04)
    • [26].论《温病条辨》咳嗽辨治[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10)
    • [27].浅谈《温病条辨》顾护阴液思想[J]. 中医学报 2013(02)
    • [28].浅论《温病条辨》的结构特点[J].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05)
    • [29].《温病条辨》运用仲景方规律探要[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8(04)
    • [30].《温病条辨》中“凉开三宝”用法初探[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8(05)

    标签:;  ;  ;  ;  ;  ;  

    通法思想在《温病条辨》中的运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