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公共物品困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公共物品供给,区域合作治理,优化路径
公共物品困境论文文献综述
张慧敏[1](2019)在《公共物品视角下区域合作治理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区域公共问题愈发突出。区域公共问题的治理,从根本上说就是区域公共物品供给的问题。而行政区划导致治理碎片化、社会组织功能性不足、区域合作机制缺失等困境则是阻碍区域合作治理良性运行的桎梏。区域合作治理的优化需要构建良好的政府间关系、创设新型健康的社会组织共治以及完善区域合作治理的配套机制。(本文来源于《市场周刊》期刊2019年10期)
周志波[2](2019)在《公共物品供给“志愿者困境”博弈的实验经济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物品供给问题是经济学中有关个人理性与社会困境的经典问题。在公共物品供给博弈中,至少有一个人提供公共物品(志愿服务)是最优结果,但往往出现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不相容、个人最优选择与集体最优选择相背离的现象,导致公共物品供给要么缺失、要么过剩的"双重困境",即"志愿者困境"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实验经济学方法被引入公共物品问题的研究,并逐渐成为一种主流前沿的手段。有关公共物品自愿缴费机制的实验成为这一领域的主流范式,大量实验表明人群中普遍存在稳定的偏好类型和条件性合作行为。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引入不确定性和异质性,利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不对称成本对"志愿者困境"博弈结果的影响,分析信息在博弈中的作用及条件性合作行为的可能性。结果发现:(1)博弈者供给公共物品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可能出现不一致的"反直观"结果;(2)不确定性对博弈者决策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信息越透明、越充分,个人行为越接近纳什均衡策略的直观结果;(3)对其他博弈者成本的不确定性会增强志愿服务行为的激励,进而存在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潜在可能;(4)个体异质性与信息不对称使得博弈者协调合作的可能性很低,出现公共物品供给过剩的"第二重困境",导致集体福利无法实现帕累托改进。(本文来源于《中央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常晓露[3](2019)在《东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困境与出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在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仍存在部分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仍然严重不足。因此,明确政府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创新方式和手段,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提高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水平,这对于解决"叁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商业故事》期刊2019年04期)
黄菊[4](2018)在《免费孕前检查遇冷所反映的公共物品供给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免费孕前检查是国家卫计委为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轻家庭负担和增进家庭幸福指数所进行的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但是却并未得到应有的成效。该文分析了免费孕前检查的现状,找出了免费孕前检查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居民对免费孕前检查的认可度、努力提供多样化的孕前检查服务来满足人民需求等可行性对策。(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8年36期)
葛晓龙[5](2018)在《府际关系下的区域公共物品供给困境与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区域发展过程中,过度强调了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忽视政府承担区域公共物品供给的重大责任。这就引发了两个不利结果:一是不利于发挥市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二是区域公共物品供给不足。本文在辨析区域公共物品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公共物品供给中复杂的府际关系,并指出区域公共有效供给存在的困境,最后从制度环境和协调机构两方面提出相应对策。(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8年19期)
郑冕[6](2018)在《税费改革背景下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困境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在2006年进行的新一轮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乡村政府的职权和财权在这场改革的过程中都发生了一定转变,农业税费的改革直接产生了"财权上移,事权下放"的后果,乡村政府的职权和地位变化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当前的公共物品供给与建设工作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从农村税费改革背景下,我国当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和现实情况的变化着手,深入分析当前乡村公共物品供给面临的种种困境,挖掘这些困境背后的逻辑链条,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展开一定的分析和论述。(本文来源于《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张旭辉,孟祥熙[7](2018)在《农村公共物品项目式供给与村庄分化的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发展建设关系国家稳定发展大局。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某镇基层政府在村庄公共物品供给时采取的不同政策成为制造村际间分化的重要原因,使得部分村庄能够获得发展资源,违背了国家政策的初衷。首先阐述公共物品项目式供给是如何来到村庄的,继而找出对村庄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然后分析产生村庄分化困境的微妙关系,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8年03期)
孔露露[8](2017)在《框架效应对公共物品困境情景下个体利他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他行为是一种自愿的,以帮助他人为目的的社会行为,是社会赞许的高尚行为,因而一直是心理学界研究的焦点。本研究从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出发,选择一个全新的角度——框架效应,试图探讨框架效应对利他行为的影响。本研究以n市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在公共物品困境的情境下,框架效应对个体利他行为的影响。两实验均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实验1考察标题框架对个体利他选择的影响,标题框架分为团队合作和金钱博弈两种,因变量是个体的利他选择(操作性定义是个体选择捐出的金额)。实验2考察目标框架对个体利他选择的影响,目标框架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因变量也是个体的利他选择。通过实验,得出研究结果如下:(1)标题框架的主效应显着,个体在团队合作标题框架下比在金钱博弈框架下选择捐出的金额更多;(2)目标框架的主效应显着,被试在消极的目标框架下比在积极框架下选择捐出的金额更多;(3)性别的主效应显着,女性被试比男性被试捐出的金额更多。进一步,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相比金钱博弈标题框架来说,被试在团队合作标题框架下表现出更多的利他行为;(2)相比积极的目标框架来说,消极的目标框架下被试表现出更多的利他行为;(3)性别对个体的利他行为也有显着影响,女性比男性表现出更多的利他行为。这说明,我们的假设得到验证,标题框架和目标框架对个体的利他行为有显着的影响,且进一步个体的利他行为也存在性别差异。(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7-03-01)
刘铮[9](2016)在《小城镇公共物品供给困境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城镇人口在中国总人口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改革开放之初,该比例从1978年的17.92%稳步上升到2012年的52.57%~①。中国以年均1%的增速,仅用叁十多年时间,在数量上赶上了西方发达国家近两百年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逐渐暴露。在前一阶段的城镇化进程中,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率先开始产业和人口聚集,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但是(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规律研究报告(2016)》期刊2016-05-21)
黄晓娇[10](2016)在《初中生的内疚水平及其与公共物品困境中合作行为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内疚是指个体伤害他人或做错事情时的一种情绪体验,作为一种道德情绪,内疚在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过程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有助于责任唤醒、自我约束、促进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内疚水平故事问卷探讨了上海地区初中生内疚水平的发展特点,并利用经典实验范式探讨了在公共物品两难困境中,初中生的内疚水平与合作行为的关系。本研究包括叁个子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一介绍了自编初中生内疚水平故事问卷的编制过程,并对其信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自编问卷的内容效度为0.87、相容效度为0.65、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表明自编问卷能够有效测量初中生的内疚水平。(2)研究二采用自编问卷测量了577名初中生的内疚水平、内疚判断与行为反应。从内疚水平上看,年级和性别的主效应显着,六年级学生的亲密自我内疚、一般自我内疚显着高于八年级学生,女生的亲密自我内疚、亲密他人内疚、一般自我内疚、一般他人内疚水平显着高于男生的水平,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着;父亲教育水平和母亲教育水平的主效应不显着,父亲教育水平和母亲教育水平的交互作用不显着。从内疚判断(道德违背、责任评估)上看,年级主效应显着,性别主效应不显着,年级和性别主效应不显着,具体表现为六年级的一般道德违背和一般责任评估水平显着高于八年级;父亲教育水平和母亲教育水平的主效应不显着,父亲教育水平和母亲教育水平的交互作用不显着。从行为反应(消极评价、补偿倾向)上看,年级主效应显着,性别主效应不显着,年级和性别交互作用不显着,具体表现为六年级的一般消极评价和一般补偿倾向水平显着高于八年级。父亲教育水平主效应显着,母亲教育水平的主效应不显着,父亲教育水平和母亲教育水平的交互作用不显着,具体表现为父亲教育水平为高中/中专或大学以上者,其一般补偿倾向、亲密补偿倾向水平显着高于父亲教育水平为初中者;父亲教育水平为高中/中专者,其一般消极评价水平显着高于父亲教育水平为初中者。内疚水平(他人内疚、自我内疚)与道德违背、责任评估、消极评价、补偿倾向显着正相关。(3)研究叁探讨了初中生的内疚水平与公共物品困境中合作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亲密的内疚水平负向预测合作行为,亲密内疚水平负向预测合作预期,合作预期正向预测合作行为,合作预期在内疚水平与合作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合作预期的中介效应量为52.44%。(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2)
公共物品困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公共物品供给问题是经济学中有关个人理性与社会困境的经典问题。在公共物品供给博弈中,至少有一个人提供公共物品(志愿服务)是最优结果,但往往出现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不相容、个人最优选择与集体最优选择相背离的现象,导致公共物品供给要么缺失、要么过剩的"双重困境",即"志愿者困境"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实验经济学方法被引入公共物品问题的研究,并逐渐成为一种主流前沿的手段。有关公共物品自愿缴费机制的实验成为这一领域的主流范式,大量实验表明人群中普遍存在稳定的偏好类型和条件性合作行为。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引入不确定性和异质性,利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不对称成本对"志愿者困境"博弈结果的影响,分析信息在博弈中的作用及条件性合作行为的可能性。结果发现:(1)博弈者供给公共物品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可能出现不一致的"反直观"结果;(2)不确定性对博弈者决策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信息越透明、越充分,个人行为越接近纳什均衡策略的直观结果;(3)对其他博弈者成本的不确定性会增强志愿服务行为的激励,进而存在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潜在可能;(4)个体异质性与信息不对称使得博弈者协调合作的可能性很低,出现公共物品供给过剩的"第二重困境",导致集体福利无法实现帕累托改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共物品困境论文参考文献
[1].张慧敏.公共物品视角下区域合作治理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J].市场周刊.2019
[2].周志波.公共物品供给“志愿者困境”博弈的实验经济学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9
[3].常晓露.东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困境与出路[J].商业故事.2019
[4].黄菊.免费孕前检查遇冷所反映的公共物品供给困境[J].新西部.2018
[5].葛晓龙.府际关系下的区域公共物品供给困境与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
[6].郑冕.税费改革背景下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困境探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7].张旭辉,孟祥熙.农村公共物品项目式供给与村庄分化的困境[J].经济研究导刊.2018
[8].孔露露.框架效应对公共物品困境情景下个体利他行为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7
[9].刘铮.小城镇公共物品供给困境的实证分析[C].中国经济规律研究报告(2016).2016
[10].黄晓娇.初中生的内疚水平及其与公共物品困境中合作行为的关系[D].上海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