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口岸、多码头集装箱操作业务协同平台的开发应用研究](https://www.lw50.cn/thumb/91422a0d342d98e5fe6d1878.webp)
论文摘要
大连市港口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从2003年到2008年,经过五年的建设,全市新增港口泊位56个,生产性泊位总数达到194个,港口通过能力达到2亿吨,比2003年提升2.5倍,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230万TEU。本文主要研究多口岸、多码头集装箱操作业务协同平台,深入大连口岸实际,结合大连口岸特点,采用国际先进设计理念,以期建立完善的口岸电子商务模式和信息服务体系,优化口岸运作流程,完善口岸资源配置,提升口岸管理和服务水平。以健全和完善口岸综合服务平台,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形成集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口岸通关、航运代理、口岸信息、海运结算与保险、后勤补给、海事支持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航运中心服务体系。本文首先进行参考文献研究,然后对口岸服务现状进行具体调研及规划,依据集成化结构框架(Integrated Architecture Framework,简称IAF)的方法论对多口岸、多码头集装箱操作协同平台进行分析,结构化地考虑分析问题,使分析结果尽量的全面、详尽、仔细。IAF将一个问题分解成几个关联的域以降低问题的复杂度,这些域包括业务、信息、信息系统以及底层技术。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1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2章介绍多口岸多码头集装箱操作业务协同平台概念,第3章对多口岸、多码头集装箱操作业务系统平台进行研究,第4章是大连口岸EPC项目的设计及实施过程,第5章是大连口岸应用EPC项目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其它口岸在建设现代化国际航运中心服务体系方面提供依据和参考。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 落实“港航立市”发展战略1.1.2 助推东北亚重要航运中心建设1.1.3 搭建与国际接轨的物流信息化体系框架1.1.4 摆脱国外知识产权的束缚1.2 研究文献综述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3.1 主要研究内容1.3.2 研究方法第2章 多口岸、多码头集装箱操作业务协同平台概述2.1 口岸综合服务构成要素2.2 平台基本含义概述2.3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2.4 国内外多口岸、多码头集装箱操作业务协同平台开发应用情况2.4.1 国外多口岸、多码头集装箱操作业务协同平台开发应用情况2.4.2 国内多口岸、多码头集装箱操作业务协同平台开发应用情况2.4.3 问题分析2.4.4 经验借鉴第3章 多口岸、多码头集装箱操作业务协同平台体系结构的建立3.1 系统建立的理念3.1.1 长远规划3.1.2 技术适当领先业务3.1.3 标准先行3.1.4 适当引进新技术3.1.5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业务成本3.1.6 运用成熟的主流技术3.2 系统建立原则3.2.1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3.2.2 科学把握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关系3.3 系统建立的方法论3.4 业务分析3.4.1 集装箱码头进口业务流程分析3.4.2 集装箱码头出口业务流程分析3.4.3 集装箱码头港内中转业务流程分析3.4.4 集装箱码头港区中转业务流程分析3.5 系统基础数据信息平台架构3.6 系统信息协同平台架构3.6.1 协同平台构造原则3.6.2 协同平台接口设计3.7 系统的体系结构3.7.1 设计目标3.7.2 架构设计需求3.7.3 技术架构说明第4章 大连口岸EPC项目设计与实施案例分析4.1 项目背景4.2 项目简介4.3 功能说明4.3.1 集装箱服务4.3.2 船舶服务4.3.3 电子通关4.3.4 查询系统4.3.5 管理服务4.3.6 其它4.4 项目特性4.5 项目关键技术4.5.1 规则引擎技术的融合应用4.5.2 EDI技术的融合应用4.5.3 电子商务技术的融合应用4.5.4 基于WEB方式的信息技术集成方案4.6 系统技术架构4.6.1 拓扑图设计4.6.2 系统部署4.7 系统应用效果分析4.7.1 项目取得的成果4.7.2 达到的技术指标4.8 系统应用情况第5章 结论与展望5.1 研究结论5.2 未来展望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致谢研究生履历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多口岸论文; 多码头论文; 集装箱操作论文; 协同平台论文;
多口岸、多码头集装箱操作业务协同平台的开发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