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发病后不同时程的动态变化。研究VEGF与出血量、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影响因素(入院时意识状态、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饮酒)的关系。探讨VEGF在脑出血后脑损伤和修复中的作用。方法1.对2006-03/2007-01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1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别于发病后24h、48h、3d、7d、14d各采血1次,每次抽静脉血4ml;对25例入院后24小时内死亡的脑出血患者抽血1次;正常对照组亦取静脉血。血样采集后室温下静置30min,3000r/min离心10min,收集血清,-70℃保存。2.入院后均行头颅CT检查,根据多田公式(π/6×a×b×c,a为血肿面积最大平面上血肿长径,b为与最大长径垂直的直径,c为血肿层面数)计算出血量。将31例入院治疗2周以上的脑出血患者分为:A组(出血量<20ml)10例、B组(出血量20~30ml)12例、C组(出血量>30ml)9例。3.入院24小时内根据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1995)评分。将31例入院治疗2周以上的脑出血患者分为:轻型组(9例)、中型组(10例)、重型组(12例)。4.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血清VEGF检测。结果1.脑出血组不同时程VEGF平均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VEGF浓度于发病24h内开始升高,48h、3d继续升高,7d达高峰,随后下降,14d仍高于正常,7d与24h、48h、3d、14d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入院后24小时内脑出血死亡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脑出血未死亡患者24小时内血清VEGF水平及正常对照组(P<0.01)。2.不同时程、不同出血量大小血清VEGF水平比较:C组血清VEGF水平在24h、48h、72h、7d、14d均明显高于A组(P<0.01)。C组在24h、48h、72h、7d高于B组(P<0.01),而14dC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VEGF水平在48h、72h、7d、14d高于A组(P<0.05),而24hB组与A组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时程、不同疾病严重程度血清VEGF水平比较:重型组血清VEGF平均水平在24h、48h、72h、7d、14d均明显高于轻型组(P<0.01),在24h、48h、72h、7d高于中型组(P<0.01),而14d重型组与中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型组血清VEGF平均水平在48h、72h、7d、14d高于轻型组(P<0.05),而24h中型组与轻型组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4.出血量与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两者呈正相关(r=0.916)。5.通过多因素多水平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脑出血后血清VEGF水平随时间变化而动态变化(P<0.001),而患者入院时的意识状态,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是否吸烟、饮酒等因素并不影响VEGF的动态变化(P>0.05)。结论1.脑出血组不同时程VEGF平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呈动态变化。VEGF浓度于发病24h开始升高,48h、3d继续升高,7d达高峰,随后下降,14d仍高于正常。提示VEGF在脑出血后脑组织继发性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发挥作用。而入院时意识状态,高血压、糖尿病史,吸烟、饮酒史等不影响脑出血后血清VEGF水平的动态变化。2.血清VEGF平均水平的高低与出血量的大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高低密切相关。出血量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的患者,其血清VEGF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出血量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的患者。亦提示血清中VEGF浓度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脑出血论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论文; 动态变化论文; 出血量论文;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