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inux防火墙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嘉琦[1](2020)在《面向防火墙漏洞的动态分析方法》文中认为近年来,信息化时代到来,互联网的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互联网迅猛发展极大方便了人们生活的同时,其带来的安全问题接踵而至。防火墙作为外网和内网之间的屏障,在针对网络安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防火墙本身被攻击者渗透利用,那么就根本无法保障内网的安全。据统计,仅在2019年-2020年,Cisco公司针对Cisco ASA系列的防火墙设备和思科火力威胁防御软件发布了30多个安全补丁,其中严重漏洞高达12个。鉴于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对防火墙进行安全性测试具有必要性。本文基于QEMU虚拟化软件,构建攻击主机和被攻击主机平台,采用GNS3软件仿真实际网络中的防火墙设备,并使用IDA Pro工具更深入地进行漏洞的逆向分析,进一步利用Linux操作系统,演示攻击平台的渗透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防火墙漏洞的动态分析方法,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防火墙厂商官网上获取设备固件,对于没有提供固件下载的设备,通过硬件连接来使用编程器设备固件。2.根据嵌入式设备常见的漏洞进行研究和分类,分析漏洞的攻击方式和形成原理,并从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方法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分析,编写了相关漏洞检测脚本。3.对防火墙固件进行系统仿真,输入漏洞检测脚本对仿真平台进行攻击,以此来检测防火墙是否包含漏洞。实验表明,论文设计的防火墙动态分析方法可有效分析检测防火墙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并且本文提出的面向防火墙漏洞的分析方法为防火墙的安全防御提供了技术参考。
顾生超[2](2021)在《基于PON的认证审计网关的设计和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清及超高清视频等高带宽应用的增加,传统宽带已不能满足用户接入需求,在光进铜退的历史潮流下,光纤到户越来越受到欢迎,同时公共场所(酒店、洗浴中心、大型商场等)的网络用户接入管理、公安审计、商家营销等需求也随之增加。鉴于以上需求,基于PON(无源光网络)的认证审计网关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不仅可以满足用户上网的高带宽需求,还可以配合云AC(Access Control)系统、公安审计系统、广告营销系统等满足多功能的需求。本文的主要贡献:(1)总结了PON技术和WLAN架构技术现状,阐述当前网络安全需求形势并结合实例分析了WLAN的应用热点,对PON技术、防火墙技术、认证技术等做了简要的分析。(2)通过调研现有市场需求,对认证审计网关系统进行总体分析设计。(3)结合总体分析,对认证审计网关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分析了SDK的模块架构,基本开发规则;通过对系统应用层到内核层的处理,完成了PON网关电/光口网络接入、网络服务、DHCP等功能的优化集成;集成认证、审计和升级等模块,实现了网关系统的认证、审计、升级等功能。(4)针对系统兼容性和适应性,采用实验分析等方法结合认证、网络部署等功能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安全认证设计了在HTTP/HTTPS/HSTS环境下相对完整的解决方案。(5)基于IPv6的接入功能验证,为未来的工作做技术铺垫。通过对网络等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基于SDK编程开发,通过预判、实验、分析保证系统设计运行的稳定行及适应性是本文的一难点。结合市场的分析,文中采用PON+AP+认证+审计的设计方案,创新的设计了一款应用于中小型公共场所且兼容传统以太网和光网络环境的网关设备,并对部分疑难点做了详细分析,可以作为当前市场同类产品的替代方案,也为新产品的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刘彤彤[3](2020)在《基于AWD平台的中职网络安全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网络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因此而蒙受损失。而市场网络安全岗位人才缺口大,且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中职阶段基础的学习尤为重要。现如今,中职《网络安全》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很多网络安全教材与实际脱轨,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鉴于此,本课题根据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加入到中职《网络安全》课程开发的行列,旨在建立适合中职阶段、符合市场需求的《网络安全》课程体系。在此过程中重点做了三项工作:课程开发、实践应用和结果分析。课程开发过程:结合中职课程产教融合、就业导向的特点,以及国内外文献分析,对中职《网络安全》的开发,主要运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思想,工作流程为:岗位需求调研、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行动领域的归纳、学习领域的转换和学习情境的设计。按照工作流程依次展开了网络安全课程的开发:爬取各大招聘网站的网络安全岗位信息,再以访谈的形式对网络安全企业进行调查,了解网络安全岗位的最新社会需求及职业要求;展开专家座谈会,由网络安全企业专家、一线技术人员及一线教师参与,专家及技术人员运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讨论确定网络安全岗位的典型工作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归纳、排序,形成行动领域;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学校实际条件及社会岗位需求等综合因素进行学习领域的转换,主要是职业能力到学习目标的转换和工作任务到学习内容的转换;为学习任务设定情境,确定每个学习情境的目标、内容、学时、评价建议及教学建议。实践应用过程:网络安全课程体系建立之后,进行了教学实践应用。首先是教学实践平台的选择,网络安全是专业性很强的课程,需要相应的平台做支撑。根据现有条件,课后作业练习使用虚拟计算机软件搭建AWD环境,课堂使用AWD专业平台:实训平台和实战平台。AWD专业平台既可以为学生提供资源与虚拟环境,同时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渗透测试与加固的体验,符合了网络安全的岗位特点,并且做到了课程管理、记录与安排,方便跟踪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与结果的全面评价。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主要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突出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促使学生进行知识的主动建构,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课程开发与实践中,最鲜明的特色是从网络安全的专业性出发,运用了AWD(攻防兼备)的实训模式,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漏洞复现到渗透测试再到安全加固的过程,既与工作实际相契合,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安全加固的必要性,同时提供了相应的AWD平台做支撑,使得理实一体,同时为课程学习提供了客观、全面、直观的评价方式。结果分析:网络安全教学实践后,进行效果分析,主要通过课程反馈和学习效果反馈。课程反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学生的满意度,再进行数据分析。学习效果反馈通过课堂测试和企业测试,分别评估学生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社会岗位的适应情况。从结果来看,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反馈良好,课堂测试的合格率为88%,企业测试合格率为77%,由此说明课程教学方式是有效的,也说明该课程体系与市场岗位是接轨的。同时根据反馈也发现了课程开发及实践过程中的不足,课程开发实践需扩大范围,专业AWD平台需开发在线资源库和在线环境。这将是后续研究工作努力的方向。
何伟明[4](2019)在《入侵检测技术在校园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园网络频繁发生安全事故,解决此类问题也变得越来越迫切。入侵检测技术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此类问题,入侵检测技术能够在源头上阻止校园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能够及时检测出各种校园网络安全隐患,最大限度的保证校园网络安全。一般来讲,网络都是由三个重要的部分组成,分别是硬件、软件以及系统。校园网络也是如此,只不过校园网络相对于家庭网络或者是办公网络而言对于系统的要求会更高,这是因为校园网络系统中所承载的信息更加重要,这些信息一旦遭受到侵害,相关数据就会造成泄露,产生许多不可挽回的损失。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相关预防互联网遭受侵害的技术也不断得到研究,到底是在源头上阻止诱发校园网络安全的因素更为合适,还是彻底中断危害校园网络安全的途径更为重要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入侵检测技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其实,入侵检测技术属于第一种,即在源头上阻止诱发校园网络安全的因素,保证校园网络中的重要信息不受侵害,该技术目前也被公认为最安全并且最合适的预防校园网络安全事故发生的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诞生的时间不长,但是在应用方面却比较成熟,由于其自身的优势以及极强的操作性,各大高校的校园网络安全维护开始积极引入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对于维护校园网络安全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现实生活当中,各种危害校园网络安全的因素不断出现,对于校园网络安全的威胁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所以,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校园网络安全维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对入侵检测与防火墙相结合的校园网安全系统进行了设计和测试。在该系统中,数据采集模块负责采集指定的网络流量数据供统计分析模块使用。统计分析模块是核心,它负责分析网络流量的异常行为,计算异常行为的异常度,当异常度大于设定的阈值时就向解析模块发出报警和提供该异常的异常度信息。解析模块分析来自统计分析模块的异常警报信息,根据相应的算法判断该报警是否说明真有网络入侵发生。在实验环境中,对校园网安全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理想的入侵检测能力,能进一步提高校园网的安全防护和网络管理水平。
何雨[5](2019)在《面向变量安全操作协议的家用防火墙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物联网技术深入家庭生活已经是当前时代不可阻挡的趋势。然而,人们在追逐家庭网络设备功能多样性的同时,却使家庭网络的组成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存在家庭智能设备的网络协议体系种类繁多、标准规则不统一、功能性大于安全性的现状,家庭安全网络设备的研究也一直在进行中。为了满足兼容一致、精简高效的家庭网络安全设备的需求,本文进行了一种面向变量安全操作协议的家用防火墙的研究与设计,采用在应用层能够兼容底层设备通信协议的变量安全操作协议作为家庭网络设备控制载体,精简家庭网关设备搭建家用级别的网络防火墙,针对网络协议进行数据包过滤,安全性检查等安全操作。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结合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发展现状对面向变量安全操作协议的家用防火墙进行功能需求分析和性能需求分析,结合指标量化提出家用防火墙的整体设计方案,同时对课题研究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剖析。(2)根据家用防火墙的整体设计方案,对家庭网关进行了硬件部分的设计。其中包含对主控部分的模块、变量安全操作协议的协调器和家庭设备网络节点进行了电路原理图设计、PCB设计以及实现制板。(3)结合家用防火墙的整体设计方案与硬件部分的设计,提出软件部分设计方案。通过实现家庭设备控制网络的变量安全操作协议体系,设备端到控制端之间的协议通信,改进在以RT5350F为载体的Linux网关中的Netfilter/Iptables框架,构筑家庭环境下的网络防火墙,重构规则管理模块,自定义匹配条件,完成LuCI框架下的防火墙管理界面的设计,涵盖用户管理、端口过滤、传输控制、用户自定义等功能。测试结果表明,兼容型变量安全操作协议的资源占比相比同环境下的协议体系降低5.7%,响应率提高2.0%,而家用防火墙web端的平均响应时延为96 ms,平均错误率0.13%,用户等待时延176 ms,满足预期的设计要求,可以作为家庭设备网络体系下兼容一致,精简高效的安全设备网络体系。本文的研究工作对家用条件下的多协议体系安全网关应用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闫家意[6](2019)在《网络主机发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与互联网安全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网络用户安全意识的提升和网络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网络主机发现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网络主机发现技术不断涌现,互联网的体系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网络中的反扫描技术和防火墙过滤技术也在随着主机发现技术一同快速发展,在现实网络环境中,为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大部分网络拓扑中使用了防火墙及过滤设备。目前,现有的主机发现方法中,少部分扫描方式可以探测到防火墙后面的主机,但是整体的发现效果不好,发现率不高。本文从上述背景出发,在基于SYN backlog侧信道思想的基础上,针对代理主机SYN backlog状态会影响网络主机发现的准确性和数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网络主机发现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SYN backlog状态序列,对SYN backlog探测的最佳时间段进行预测,并且在最佳时间段上完成网络主机发现探测。此外,本文还对子网入口过滤情况进行探测判断,最终利用概率学中的假设检验方法综合性的给出主机是否存在的结论,相关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在网络主机发现和准确性方面均有提升。本文遵循软件工程思想,设计并实现了网络主机扫描系统。设计环节包括系统总体实现目标,随后对系统运行的网络拓扑环境、主要模块划分和各模块功能进行了阐述,着重对一些核心模块功能进行了详细描述。最后通过黑盒测试方法对网络主机扫描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证明了本系统的功能实现是正确的。本文实现的网络主机扫描系统可以满足实际网络主机发现相关的实际需求。
冷缘[7](2018)在《Linux环境下的防火墙网络安全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在当前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环境下,Linux操作系统更面临着各种安全威胁。为了优化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环境,需要应用防火墙技术来做好网络安全保护的工作。在LINUX环境下的防火墙网络安全设计与实现的方法为应用防火墙技术做好Linux操作系统的理论,进行防火墙软件网络安全的基础设计与安全功能设计,并应用防火墙技术让基础设计与功能设计实现。
吕赵明[8](2018)在《基于蝙蝠算法的防火墙异常流量识别研究》文中提出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网络的使用范围将不断扩大,每天都有数以亿计的人们使用互联网、浏览网页、网上购物、在线支付、发邮件等等。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威胁。因此,如何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网络安全中异常流量的准确识别是提高网络安全性的关键问题。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已在模式识别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具体问题中异常流量的特征、核函数及其参数的选取将对SVM的分类性能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在一个基于支持向量机的Linux防火墙系统框架下,主要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数据预处理模块中,提出基于改进二进制蝙蝠算法的高维异常流量数据降维方法;其次,在SVM识别模块中,提出基于改进蝙蝠算法优化SVM的异常流量识别方法,本文具体研究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SVM算法的Linux防火墙系统框架。分析了DPI和DFI异常流量识别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SVM的Linux防火墙系统框架。利用Netfilter框架捕获网络数据包,在用户态通过支持向量机算法模块对异常网络流量进行识别,并动态的添加Iptables规则,从而抵御网络攻击。(2)基于改进蝙蝠算法的异常流量特征选择。首先,针对基本蝙蝠算法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求解精度不高等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新型蝙蝠算法。通过几个经典标准函数进行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新型蝙蝠算法同基本的蝙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相比提高了寻优性能。其次,由于异常流量存在数据量大并且维数高的问题,这将导致分类器的计算量大,识别率下降。提出了基于改进二进制蝙蝠算法的异常流量特征选择方法,在适应度函数最优时保存最优特征子集。(3)基于改进蝙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的异常流量识别。因为核函数参数及惩罚参数的选取对SVM的分类性能起着关键作用,提出了基于改进蝙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核函数参数及惩罚参数的异常流量识别方法。本文通过选取几个标准的UCI数据集和真实的异常流量数据集,分别使用改进的蝙蝠算法、基本的蝙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新型蝙蝠算法优化的参数使支持向量机的分类准确率高于基本的蝙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
朱帅[9](2018)在《防火墙规则集动态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与人们的生活、工作结合日益紧密,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渐严重。防火墙作为影响网络安全的重要基础设备,在网络安全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访问控制规则集是防火墙最核心的配置项目,一套特定防火墙规则集只有在特定网络环境中才会有较高的数据包过滤效率,而实际网络环境瞬息万变,现有访问控制规则集的更新优化方法无法及时应对变化后的网络环境,导致防火墙过滤数据包的效率较低。因此,研究防火墙规则集动态优化方法,使防火墙能够根据网络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规则集,以适应实时网络环境,从而保持较高的数据包过滤效率和较好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防火墙的顺序匹配特性导致过滤数据包效率低下,针对现有方法局限性较大、实现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规则匹配命中率及规则匹配命中时间分布信息的防火墙规则集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防火墙运行日志,计算防火墙规则集中每条规则的匹配命中率以及匹配命中的时间分布方差,并根据这两个参数计算每一条规则的权重值,最后根据每条规则的权重值调整其在防火墙规则集中的优先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大幅降低数据包匹配规则的平均次数及数据包通过防火墙的平均时延,有效提升了防火墙过滤数据包的效率,实现了对防火墙规则集的优化。防火墙无法根据网络环境变化动态增加删除过滤规则,针对现有方法触发条件单一、没有考虑规则动态删除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防火墙日志分析及入侵行为检测的防火墙自适应能力提升方法。该方法根据数据包匹配防火墙缺省规则的信息,生成新的规则插入到防火墙规则集中以减少数据包匹配规则平均次数,提升防火墙过滤效率;通过对数据包的入侵行为检测生成阻拦规则拦截具有攻击行为的数据包,提升防火墙的安全性。考虑随着新规则的不断加入导致防火墙过滤效率下降的问题,制定了一套防火墙规则生命周期检测机制,删除规则集中长时间未被数据包匹配命中的规则。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根据网络环境变化动态添加或删除防火墙规则,降低了数据包匹配规则的平均次数;并且能够对攻击行为数据包进行有效拦截,使防火墙保持较高的过滤效率和较好的安全性,提升了防火墙的自适应能力。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防火墙规则集动态优化原型系统,系统包括防火墙规则集查看、防火墙规则设置、防火墙规则集动态优化、防火墙规则动态增删、防火墙实时流量监控等功能。系统能够动态调整防火墙规则集,使防火墙保持较高的数据包过滤效率和较好的安全性。
余飞[10](2017)在《LINUX防火墙的分析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基础设施,用于网络安全防范与保护。该文分析了Linux防火墙Netfilter-iptables的基本结构,研究了Netfilter框架和iptables工具,阐述了Netfilter框架的五个钩子点以及数据包处理过程,研究表明Linux防火墙Netfilter-iptables是一种实用高效的防火墙。
二、Linux防火墙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inux防火墙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防火墙漏洞的动态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
2.1 防火墙技术 |
2.1.1 防火墙的基本原理 |
2.1.2 包过滤技术 |
2.1.3 应用代理技术 |
2.1.4 状态检测技术 |
2.2 嵌入式系统固件分析技术 |
2.2.1 嵌入式系统 |
2.2.2 嵌入式系统固件 |
2.2.3 文件系统 |
2.2.4 固件解析及其使用工具 |
2.3 虚拟化技术 |
2.3.1 虚拟化和虚拟机 |
2.3.2 常见的主机虚拟化 |
2.3.2.1 VMware workstation |
2.3.2.2 Virtual Box |
2.3.3 常见的网络设备虚拟化 |
2.3.3.1 IOU和 Web IOU |
2.3.3.2 Cisco Packet Tracer |
2.3.3.3 GNS3及QEMU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漏洞分析 |
3.1 漏洞原理 |
3.1.1 漏洞的作用方式 |
3.1.2 漏洞的普遍性 |
3.1.3 常见的漏洞类型 |
3.2 缓冲区溢出漏洞 |
3.2.1 栈缓冲区溢出原理 |
3.2.2 堆缓冲区溢出原理 |
3.3 格式化字符串溢出原理 |
3.4 静态分析技术 |
3.4.1 静态分析技术概述 |
3.4.2 静态分析工具 |
3.5 动态分析技术 |
3.5.1 Fuzzing模糊测试技术 |
3.5.2 污点分析技术 |
3.5.3 符号执行技术 |
3.5.4 代码插桩技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防火墙固件模拟 |
4.1 实验环境 |
4.2 固件模拟过程 |
4.2.1 获取防火墙固件 |
4.2.2 防火墙固件的解析 |
4.2.3 防火墙固件的动态模拟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防火墙的漏洞分析 |
5.1 ASA防火墙代码分析 |
5.2 防火墙漏洞攻击复现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2)基于PON的认证审计网关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本文的组织架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研究技术综述 |
2.1 无源光网络技术原理及特点 |
2.2 防火墙技术分析 |
2.2.1 防火墙及过滤规则简析 |
2.2.2 基于Linux的防火墙实现分析 |
2.3 认证和审计技术的应用 |
2.4 安全工具Open SSL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网关系统总体分析设计 |
3.1 网关系统需求分析 |
3.2 网关平台总体分析设计 |
3.2.1 网关芯片选择和方案设计 |
3.2.2 基于SDK的总体设计 |
3.3 认证审计模块总体分析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PON的网关平台的设计实现 |
4.1 开发环境和SDK开发分析 |
4.2 WAN连接的设计实现 |
4.3 上行网络切换设计实现 |
4.4 DHCP的模块设计实现 |
4.5 网络服务模块设计实现 |
4.6 可读写分区设置 |
4.7 Netfilter模块设置应用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关认证审计功能的设计实现 |
5.1 认证模块流程分析设计 |
5.2 交互接口规范设计实现 |
5.3 JSON数据模块解析实现 |
5.4 防火墙模块设计实现 |
5.5 HTTPS认证设计实现 |
5.6 流量监测模块设计实现 |
5.7 无感认证模块设计实现 |
5.8 升级模块设计实现 |
5.9 审计模块设计实现 |
5.10 认证问题兼容优化 |
5.11 本章小结 |
第6章 网关设备测试及验证 |
6.1 网关功能测试 |
6.1.1 网络接入功能测试 |
6.1.2 网络服务功能测试 |
6.2 认证与审计功能测试 |
6.2.1 认证功能测试 |
6.2.2 审计功能测试 |
6.2.3 升级测试 |
6.3 基于IPv6 接入功能验证 |
6.4 性能测试 |
6.5 网络异常问题总结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AWD平台的中职网络安全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2.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论基础 |
2.1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特征 |
2.2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原则 |
2.3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框架 |
3.中职《网络安全》课程的现状与问题 |
3.1 .中职《网络安全》课程现状 |
3.2 .中职《网络安全》课程开发与实践中的问题预知及对策 |
4.《网络安全》课程开发的框架构建 |
4.1 .岗位信息收集与分析 |
4.2 .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与行动领域的归纳 |
4.3 .学习领域的转换 |
4.4 .学习情境的设计 |
5.课程开发方法的应用 |
5.1 .岗位信息收集 |
5.2 .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与描述 |
5.3 .行动领域的归纳 |
5.4 .学习领域的转换 |
5.5 .学习情境的设计 |
5.6 .教学组织模式 |
6.AWD平台简介与搭建 |
6.1 .虚拟计算机软件 |
6.2 .课程专业AWD平台 |
7.基于AWD实训平台的《网络安全》教学实践案例 |
8.《网络安全》课程开发与应用实施效果评价 |
8.1 .课程反馈 |
8.2 .学习效果 |
9.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入侵检测技术在校园网络安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1.6 课题特色与创新性 |
1.7 入侵检测技术的优势分析 |
1.8 入侵检测技术在校园网络安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
第二章 入侵检测技术概述 |
2.1 入侵检测技术 |
2.2 工作原理 |
2.3 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流程 |
2.4 入侵检测技术的检测步骤 |
2.4.1 校园网络运行中信息的收集 |
2.4.2 对已收集信息进行分析 |
2.4.3 对校园网络信息的实时记录以及相应的反击措施 |
2.4.4 对校园网络信息分析结果的处理环节 |
第三章 入侵检测技术与多种技术的结合应用 |
3.1 与数据库的结合应用 |
3.2 数据挖掘技术和智能分布技术的应用 |
3.3 信息回应与防火墙系统的合理应用 |
3.4 聚类算法的应用 |
3.5 协议分析技术和移动代理技术的应用 |
第四章 校园网络安全的解决方案 |
4.1 需求分析 |
4.1.1 需求分类 |
4.1.2 设计原则和目标 |
4.2 安全模型设计 |
4.2.1 设计标准 |
4.2.2 构建入侵检测和防火墙结合的校园网络安全模型 |
4.3 用户接口子系统 |
4.4 网络子系统 |
4.4.1 网络数据 |
4.4.2 网络子系统数据包截获技术 |
4.4.3 检测网络子系统数据包 |
4.4.4 网络通信模块 |
4.4.5 网络子系统数据处理算法 |
4.5 主机子系统 |
4.5.1 黑客的攻击过程 |
4.5.2 主机子系统检测方法 |
4.5.3 获取主机子系统数据源 |
4.5.4 检测异常行为 |
4.6 防火墙子系统 |
4.6.1 SYN Flooding攻击原理 |
4.6.2 SYN Flooding攻击的识别与防范 |
第五章 测试与分析 |
5.1 对网络流量检测的测试 |
5.2 对异常行为检测的测试 |
5.3 对SYN Flooding防范的测试 |
第六章 结论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致谢 |
(5)面向变量安全操作协议的家用防火墙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家庭设备网络现状分析 |
1.2.2 家用防火墙发展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总体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分析 |
2.1 家用防火墙需求分析 |
2.1.1 家庭设备网络体系架构 |
2.1.2 家用防火墙功能需求 |
2.1.3 家用防火墙性能需求 |
2.2 总体方案设计 |
2.3 关键技术分析 |
2.3.1 Basic RF技术 |
2.3.2 Contiki-6LoWPAN技术 |
2.3.3 Nefilter/Iptables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家用防火墙硬件设计 |
3.1 硬件设计方案 |
3.2 家用防火墙硬件整体设计 |
3.3 家用防火墙网关硬件设计 |
3.4 变量安全操作协议硬件设计 |
3.4.1 Basic RF射频协调器设计 |
3.4.2 变量安全操作协议节点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家用防火墙软件设计 |
4.1 软件设计总体方案方案 |
4.2 变量安全操作协议软件设计 |
4.2.1 IAR Embedded开发环境搭建 |
4.2.2 变量安全操作协议软件设计 |
4.3 基于Netfilter/Iptables框架的防火墙软件设计 |
4.3.1 Netfilter/Iptables配置环境 |
4.3.2 Netfilter框架下Iptables针对家用防火墙的改进 |
4.3.3 防火墙规则管理功能设计 |
4.3.4 防火墙包过滤功能设计 |
4.4 家用防火墙web管理端设计 |
4.4.1 防火墙管理模块设计 |
4.4.2 端口转发模块设计 |
4.4.3 传输控制模块设计 |
4.4.4 用户自定义规则模块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试验证与分析 |
5.1 测试平台搭建 |
5.2 功能测试 |
5.2.1 变量安全操作协议通信功能测试 |
5.2.2 变量安全操作协议兼容6LoWPAN测试 |
5.2.3 家用防火墙功能测试 |
5.3 性能测试 |
5.3.1 资源占用测试 |
5.3.2 响应率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6)网络主机发现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主机发现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知识和关键技术概述 |
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网络协议 |
2.1.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2.1.2 传输层网络协议TCP |
2.1.3 传输层网络协议UDP |
2.1.4 SCTP协议 |
2.2 网络主机扫描技术 |
2.3 防火墙技术 |
2.3.1 防火墙的概念 |
2.3.2 防火墙的种类 |
2.3.3 防火墙的功能 |
2.4 侧信道攻击技术与SYN Backlog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SYN backlog侧信道攻击的网络主机发现关键技术 |
3.1 引言 |
3.2 基于BACKLOG侧信道的网络主机发现技术 |
3.2.1 Backlog缓存容量探测 |
3.2.2 Backlog缓冲区填充 |
3.2.3 基于Backlog侧信道的主机发现 |
3.2.4 基于侧信道的扫描技术局限性分析 |
3.3 基于SYN backlog状态预测的网络主机发现技术 |
3.4 基于假设检验统计的主机发现结果复审 |
3.5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网络主机发现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实现目标 |
4.2 总体设计 |
4.2.1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
4.2.2 系统模块设计 |
4.3 系统具体实现 |
4.3.1 主控模块实现流程 |
4.3.2 主机扫描模块 |
4.3.3 网络服务及版本扫描模块 |
4.3.4 操作系统类型扫描模块 |
4.4 系统功能测试 |
4.4.1 系统功能测试用例 |
4.4.2 系统功能测试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Linux环境下的防火墙网络安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Linux环境下防火墙的应用特点 |
2. Linux环境下防火墙的作用形式 |
3. Linux环境下的防火墙网络安全设计的内容 |
3.1 网络安全基础设计 |
3.2 网络安全功能设计 |
4. LINUX环境下的防火墙网络安全设计实现的方法 |
4.1 网络安全基础设计方法 |
4.2 网络安全功能实现技术 |
4.2.1 链路层信息截取平台模块功能设计 |
4.2.2 TCP/IP数据包过滤的功能设计 |
4.2.3 身份认证模块功能设计 |
4.2.4 网络地址转换模块功能设计 |
4.2.5 路由记录模块功能设计 |
5. 总结 |
(8)基于蝙蝠算法的防火墙异常流量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文章结构安排 |
第2章 SVM算法在Linux防火墙中的应用框架 |
2.1 异常流量识别技术 |
2.2 支持向量机概述 |
2.3 防火墙的概述 |
2.3.1 LINUX防火墙 |
2.4 基于SVM算法的Linux防火墙框架 |
2.4.1 数据包捕获模块 |
2.4.2 特征提取模块 |
2.4.3 数据包预处理模块 |
2.4.4 支持向量机的训练 |
2.4.5 SVM识别模块 |
2.4.6 IPTABLES模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BFO算法和BA算法 |
3.1 BFO算法 |
3.1.1 趋化算子 |
3.1.2 繁殖算子 |
3.1.3 迁徙算子 |
3.1.4 BFO算法的实现步骤 |
3.2 BA算法 |
3.2.1 BA算法的实现步骤 |
3.2.2 BA算法的实现流程图 |
3.3 改进的BA算法及实验研究 |
3.3.1 WRBFBA算法实现步骤 |
3.3.2 WRBFBA算法的实现流程图 |
3.3.3 WRBFBA算法在函数优化中的实验 |
3.3.4 WRBFBA算法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改进二进制蝙蝠算法的异常流量数据降维 |
4.1 数据预处理 |
4.1.1 离散数据的处理 |
4.2 基于改进的WRBFBBA和SVM的特征选择方法 |
4.2.1 二进制蝙蝠算法 |
4.2.2 基于改进的二进制BA的特征选择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改进蝙蝠算法优化SVM的异常流量识别 |
5.1 SVM核函数及参数的选取 |
5.2 基于群体智能算法的SVM参数选取 |
5.2.1 改进的蝙蝠算法WRBFBA优化SVM核参数 |
5.3 仿真实验与分析 |
5.3.1 WRBFBA-SVM实验 |
5.3.2 实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防火墙规则集动态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历史和现状 |
1.2.1 研究历史 |
1.2.2 研究现状 |
1.2.3 总结分析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第2章 涉及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
2.1 引言 |
2.2 防火墙技术 |
2.2.1 防火墙基本定义 |
2.2.2 防火墙功能 |
2.2.3 防火墙分类 |
2.2.4 防火墙体系结构 |
2.2.5 Linux防火墙 |
2.3 防火墙规则 |
2.3.1 防火墙规则定义 |
2.3.2 规则过滤域关系 |
2.3.3 防火墙规则异常 |
2.4 入侵检测技术 |
2.4.1 入侵检测原理 |
2.4.2 入侵检测分类 |
2.5 小结 |
第3章 防火墙规则集优化方法 |
3.1 引言 |
3.2 相关工作 |
3.2.1 主要技术和方法 |
3.2.2 问题总结与分析 |
3.3 方法原理 |
3.3.1 原理框架 |
3.3.2 规则集预处理 |
3.3.3 规则权重计算 |
3.3.4 规则优先级调整 |
3.4 实验分析 |
3.4.1 实验目的和数据源 |
3.4.2 实验环境和条件 |
3.4.3 评价方法 |
3.4.4 实验过程和参数 |
3.4.5 实验结果和结论 |
3.4.6 对比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防火墙自适应能力提升方法 |
4.1 引言 |
4.2 相关工作 |
4.2.1 主要技术和方法 |
4.2.2 问题总结与分析 |
4.3 方法原理 |
4.3.1 原理框架 |
4.3.2 基于日志分析的规则生成 |
4.3.3 基于入侵检测的规则生成 |
4.3.4 规则生命周期检测 |
4.4 实验分析 |
4.4.1 实验目的和数据源 |
4.4.2 实验环境和条件 |
4.4.3 基于日志分析的规则生成实验 |
4.4.4 基于入侵检测的规则生成实验 |
4.4.5 对比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引言 |
5.2 系统总体设计 |
5.2.1 设计目标和功能需求 |
5.2.2 技术路线 |
5.2.3 系统架构及功能结构 |
5.2.4 交互界面设计 |
5.3 关键功能模块实现 |
5.3.1 日志信息采集 |
5.3.2 入侵行为检测 |
5.3.3 规则优先级调整 |
5.3.4 规则动态增删 |
5.3.5 流量监测 |
5.4 实验分析 |
5.4.1 实验目的和数据资源 |
5.4.2 实验环境和条件 |
5.4.3 系统功能实验 |
5.4.4 系统性能实验 |
5.5 小结 |
第6章 结束语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10)LINUX防火墙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防火墙 |
2 防火墙的分类 |
1)包过滤防火墙 |
2)应用代理防火墙 |
3)状态检测防火墙 |
4)深度包检测防火墙 |
5)流过滤防火墙 |
3 Linux的Netfilter-iptables防火墙 |
1)NP_IP_PRE_ROUTING |
2)NF_IP_LOCAL_IN |
3)NF_IP_FORWARD |
4)NF_IP_LOCAL_OUT |
5)NF_IP_POST_ROUTING |
(1)Filter表 |
(2)NAT表 |
(3)Mangle表 |
四、Linux防火墙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防火墙漏洞的动态分析方法[D]. 陈嘉琦.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2]基于PON的认证审计网关的设计和实现[D]. 顾生超. 浙江大学, 2021(02)
- [3]基于AWD平台的中职网络安全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D]. 刘彤彤. 西南大学, 2020(11)
- [4]入侵检测技术在校园网络安全中的应用[D]. 何伟明.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5]面向变量安全操作协议的家用防火墙的研究与设计[D]. 何雨.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
- [6]网络主机发现关键技术研究[D]. 闫家意.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3)
- [7]Linux环境下的防火墙网络安全设计与实现[J]. 冷缘. 电脑迷, 2018(11)
- [8]基于蝙蝠算法的防火墙异常流量识别研究[D]. 吕赵明. 湖北工业大学, 2018(01)
- [9]防火墙规则集动态优化研究[D]. 朱帅.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10]LINUX防火墙的分析与研究[J]. 余飞.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