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锦鲤人工催产及苗种培育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甫珍,尹静,单冬艳[1](2021)在《银鳞锦鲤人工繁育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银鳞锦鲤是全身有银色鳞片的锦鲤,鳞片闪耀着银色光芒,似珍珠、宝石一般闪亮贵气,看起来奢华大气且出众,因此被称为"水中活宝石",深受人们喜爱。家庭鱼池及观赏鱼塘里搭配几尾银鳞锦鲤,鱼池会增加几分生机。锦鲤一直是徐州市观赏鱼养殖的主导品种,虽有多年养殖历史,品种也越来越丰富,但新品锦鲤仍供不应求。为改良徐州锦鲤品质,解决新品种银鳞锦鲤苗种供应不足问题,徐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和贾汪区佳顺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申报"银鳞系锦鲤引种及繁育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并获得立项,于2019—2020年对银鳞锦鲤人工繁育进行探索,现将两年的繁育情况介绍如下。
胡伟华[2](2020)在《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遗传特性及母本繁殖性能改善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颡鱼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其雄性比雌性生长快1.5-2倍。我国学者开拓出了一条X和Y染色体连锁标记辅助的全雄鱼培育技术路线,并培育出全雄黄颡鱼,显着提高了黄颡鱼养殖经济效益,推动了黄颡鱼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由于亲本超雄鱼繁育系经过多代自交之后发生了退化,自交系在生长和抗病等性能方面呈现减弱的趋势,此时需要对全雄黄颡鱼进行品种改良或开发出其它黄颡鱼新品种。本团队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选择梁子湖水域采捕并经连续3代选育的黄颡鱼为母本、长江河段中采捕并经连续2代选育的瓦氏黄颡鱼为父本(黄颡鱼P.fulvidraco♀×瓦氏黄颡鱼P.vachelli♂),再经人工杂交获得F1代即为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本研究对黄颡鱼和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体型、生长和遗传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并分析了黄颡鱼母本繁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提供解决方案。首先,选取相同养殖条件下的10月、22月和34月龄的黄颡鱼和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进行形态及性腺发育的比较研究。通过形体指标测量发现“黄优1号”生长性能显着优于黄颡鱼;在22月和34月龄黄颡鱼中,雄性的体重是雌性的2倍左右,雄性生长速度显着高于雌性,而在“黄优1号”中,两性生长异形现象被显着减弱。基于性腺解剖形态分析发现雌性“黄优1号”卵巢完全退化,呈细线状结构且没有卵子产生,故“黄优1号”雌鱼完全不育;雄鱼“黄优1号”精巢组织呈现透明状和退化状态。精巢组织切片H&E染色发现10月龄“黄优1号”的精小囊为空腔状几乎没有精子产生,22月和34月龄“黄优1号”的精小囊内出现极少量精子。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CASA)分析发现,相比于黄颡鱼,“黄优1号”精巢中精子量非常少,有效活力低下,经繁殖能力测试,22月龄“黄优1号”雄鱼不具备繁殖能力。“黄优1号”在生长性能提高上显现杂交优势,具有推动黄颡鱼产业发展的潜力。为探究“黄优1号”杂交不育遗传机制,对“黄优1号”和黄颡鱼早期性腺发育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组织学H&E染色发现,雌性黄颡鱼在各发育时期(20日龄、2月龄和8月龄)均发育正常,而“黄优1号”卵巢则完全退化,20日龄无卵原细胞,2月龄和8月龄无卵母细胞;与雄性黄颡鱼正常发育相比,40日龄“黄优1号”精巢可观察到精原细胞,但2月龄和8月龄呈性腺呈退化状态。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8月龄“黄优1号”性腺中生殖细胞分化相关基因(vasa、piwi1、dnd和dazl)和性腺体细胞发育相关基因(卵巢:wnt4、esr2和foxl2;精巢:dmrt1、star和cyp17a1)均降低。Vasa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显示其在“黄优1号”卵巢和精巢切片中的信号明显弱于黄颡鱼;“黄优1号”精巢组织中,减数分裂标记物Sycp3和有丝分裂标记物PH3的信号也都明显降低。有趣的是,4-细胞期,“黄优1号”中母源生殖质特异性基因vasa、dnd、piwi1和dazl的表达明显低于黄颡鱼,而且“黄优1号”胚胎卵裂沟中vasa mRNA的表达极大减少。“黄优1号”性腺发育呈异常状态且杂交不育,母源mRNA表达减少,生殖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严重受损。在黄颡鱼苗种繁育过程中,使用人工合成的传统激素进行催产,而引起雌性黄颡鱼出现较高比例的产卵失败或产卵不完全现象导致的死亡。可重复多次繁殖的母本对种群长期稳定和水产养殖育种计划制定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比较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多潘立酮(DOM)和鲤鱼垂体提取物(CPE)的不同组合对黄颡鱼催产的效果影响,发现了外源激素的最佳策略,即第一针注射LHRH/CPE和第二针注射LHRH/CPE/DOM的混合物,可以大大提高产卵成功率、产卵重量和产卵后存活率。生殖管缺陷的雌性黄颡鱼中卵黄蛋白原和雌二醇水平显着降低。有趣的是,对生殖管缺陷的雌性黄颡鱼使用hCG/LHRH/DOM组合催产时,无法排卵并有高死亡率,而使用hCG,LHRH,DOM和CPE的协同组合可有效诱导产卵并降低产后死亡率。本研究发现了有效的外源激素组合,可改善雌性黄颡鱼的产卵性能和产后存活率。目前,多数黄颡鱼繁育场的母本存在内脏脂肪沉积过度的问题,为了研究母本内脏脂肪沉积过度与繁育性能的关系,我们选取野生黄颡鱼群体(group 1),肠系膜脂肪较少的黄颡鱼养殖群体(group 2),肠系膜脂肪较多的2个黄颡鱼养殖群体(group 3和4)。结果显示肠系膜脂肪体重比与性腺指数呈负相关,进行人工繁殖试验,group 1和group 2的产卵率、受精率和单尾母鱼出苗量无显着性差异,均显着高于group 3和group 4。苗种畸形率上group 1和2的显着低于group3和4。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黄蛋白原(VTG)的水平随着肠系膜脂肪沉积量的增大而降低;相反,肝脏和卵子中的油脂和糖原含量随着肠系膜脂肪沉积量的增大而升高。总而言之,黄颡鱼母本肠系膜脂肪过度沉积对其生理和繁殖性能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发现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新品种的生长速度显着高于黄颡鱼,具有杂交不育的特性,主要是由于生殖细胞及性腺发育缺陷造成的。发现了改善母本繁殖性能的催产方法,有效提高母本产卵率和产后存活率;减少肠系膜脂肪沉积能够显着改善繁殖性能,为培育优质亲本和提高苗种质量提供了思路。
樊荟慧[3](2020)在《中华圆田螺苗种人工繁育技术基础研究》文中认为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hayensis是保健价值较高的淡水螺类,具有生长快、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等优良性状,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但目前其繁殖生物学、亲本和苗种培育方法等研究缺乏,稳定高效的人工繁育技术尚未成熟,苗种来源依赖自然繁殖,繁育效率低,规模化养殖生产受到限制;为解决中华圆田螺养殖生产中苗种繁育技术的难题,本论文开展了中华圆田螺繁殖生物学、养殖密度对生长和繁殖性能的影响、温度的催产效果以及藻粉添加对仔螺生长的影响研究,为中华圆田螺苗种人工繁育、养殖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中华圆田螺繁殖生物学基础⑴中华圆田螺的雌雄鉴别与群体性别比例利用灯光照射螺壳观察田螺性腺差异的方法鉴别雌雄。结果发现:观察灯光照射田螺左侧螺旋部与体螺层交界处产生的不同现象可以鉴定其雌雄,无明显阴影或存在颗粒阴影为雌螺,出现半月型阴影为雄螺;1年的统计结果显示,中华圆田螺群体的性别比例平均为1.5:1。⑵中华圆田螺的繁殖力与繁殖习性通过活体解剖和稻田网箱养殖两部分对中华圆田螺进行一年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中华圆田螺的绝对繁殖力与其个体大小呈正相关,壳高为30~60 mm的田螺其绝对繁殖力为6.61~53.39个。在自然条件下,中华圆田螺群体繁殖期为3~10月份,4月为繁殖高峰期;4~10月为仔螺的生长期,各月均重为0.38~0.58g。2.养殖密度对中华圆田螺生长、繁殖性能的影响⑴不同养殖密度对中华圆田螺亲本生长、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16~17g的亲螺1260只,随机分为20、40、80、120、160只/m2 5个密度,每组3个重复,进行为期60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亲螺的生长、繁殖性能随密度的增长而减小,密度为20只/m2组的生长、繁殖性能最好。20只/m2组亲螺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为10.75%和0.17%,分别比40、80、120、160只/m2高42.57%和41.67%(P<0.05),130.69%和112.50%(P<0.01),209.80%和183.33%(P<0.01),271.97%和240.00%(P<0.01);仔螺在4月时均重为0.41g,分别比40、80、120、160只/m2组高115.79%(P<0.05)、173.33%(P<0.01)、272.73%(P<0.01)、310.00%(P<0.01)。结合不同养殖密度对亲螺的生长性能、繁殖性能的影响和养殖经济效益等指标综合考虑,建议均重为16.70~16.80g的中华圆田螺亲螺适宜养殖密度应为20~60只/m2。⑵不同养殖密度对仔螺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选择5日龄平均体重为0.12~0.13g仔螺4500只,随机分配为150、300、450、600只/m2 4个密度组,每组3个重复,进行为期45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仔螺生长和存活率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密度150只/m2组仔螺的生长最快和存活率最高,其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分别为1386.54%、6.00%和87.78%,分别比300只/m2、450只/m2、600只/m2组高48.02%、15.38%和12.38%(P<0.05),59.80%、19.05%和28.52%(P<0.01),71.85%、22.45%和47.66%(P<0.01)。结合不同养殖密度对仔螺的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和养殖经济效益等指标综合考虑,建议均重为0.12~0.13g中华圆田螺仔螺适宜养殖密度应为150~300只/m2。3.温度对中华圆田螺仔螺产出的影响选择20.0g的田螺50只,随机分为温度16℃、20℃、24℃、28℃、32℃5个试验组,每组10只,进行温度催产试验。研究表明:随着水温的增高催产出的仔螺个数越多,32℃组产出仔螺个数最多158只,分别是16℃、20℃、24℃、28℃组的52.67、9.87、1.88、1.72倍。水温越高,仔螺产出越快,24℃、28℃、32℃组升温3h后产出仔螺,20℃组升温7h后产出仔螺,16℃组催产后1d产出仔螺;32℃组亲螺存活率为80%,其余各组亲螺存活率为100%,中华圆田螺的适宜催产温度为24~28℃。4.藻粉对中华圆田螺仔螺生长的影响选择5日龄仔螺891只,随机分为A、B、C、D、E、F、G、H和I组,每组3个重复,进行30 d的养殖试验。分别饲喂红球藻粉、小球藻粉、螺旋藻粉、鲜芥菜泥、基础饲料、50%红球藻粉+50%基础饲料、50%小球藻粉+50%基础饲料、50%螺旋藻粉+50%基础饲料和50%鲜芥菜泥+50%基础饲料。结果表明:饲喂螺旋藻粉+基础饲料的H组仔螺生长性能最好,其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为90.91%和2.16%。E、F、A、I、B、C和G组的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分别是H组的80.00%(P<0.05)和84.26%,43.32%和50.93%(P<0.01),33.33%和40.74%(P<0.01),23.33%和29.17%(P<0.01),20.00%和24.54%(P<0.01),13.33%和17.59%(P<0.01),10%和12.96%(P<0.01)。饲喂新鲜芥菜泥的D组仔螺的体质量无增长。H组仔螺存活率最高,分别比E、F、A、C、D、I、G、B组高1.04%、4.30%、5.43%(P>0.05)、7.78%、7.78%、11.49%、12.79%(P<0.05)和18.29%(P<0.01)。在基础饲料中添加50%的螺旋藻粉能提高仔螺的生长和存活率。
刘德[4](2020)在《多鳞铲颌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多鳞铲颌鱼Varicorhinus macrolepis属鲤科、鲃亚科、突吻鱼属,别称石口鱼、钱鱼、赤鳞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药用保健价值高,其DHA、EPA含量分别为6.20%、2.89%,分别是鲨鱼的48倍和32倍。一般栖息在砾石底质、水清温低、流速较大、海拔300—1500米的山涧水溪。其主要产地是鄂西山地、秦巴山区、太行山脉,在山东泰山也有自然分布,是山东、甘肃等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在重庆地区主要分布在大宁河上游水域,个体比山东地区个体大很多(泰山地区成鱼体长一般不超过20厘米,体重不超过100克),最大可达1公斤以上,但野生资源相对匮乏。2015年在西南地区首次获得人工繁殖成功,多鳞铲颌鱼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成功对野生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为名特优水产的发展和土着鱼类的开发和增殖资源、恢复种群奠定了基础。本研究以重庆境内大宁河流域的多鳞铲颌鱼亲鱼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多鳞铲颌鱼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关键技术,探讨多鳞铲颌鱼在不同催产药物、不同催产剂量等同条件下的人工繁殖的结果;研究多鳞铲颌鱼胚胎发育特征、不同温度下多鳞铲颌鱼的胚胎发育以及多鳞铲颌鱼的苗种培育模式、生长特性。为多鳞铲颌鱼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同时为多鳞铲颌鱼的苗种培育和商品鱼养殖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多鳞铲颌鱼的人工繁殖在水温为17℃的条件下,对多鳞铲颌鱼可以进行不同催产剂量的人工催产对比实验,所用的催产药物为:鲤鱼脑垂体(P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试验分为自然产卵、一次注射组以及两次注射组。结果显示使用两次注射组(第一针:LRH-A?4μg/kg+PG20mg/kg,第二针:LRH-A?10μg/kg+HCG 1000IU/kg+PG 8mg/kg)效果较好。本次人工繁殖实验累积使用雌鱼624条,雄鱼1384尾,成功催产雌鱼322尾,催产率为51.60%,受精率为72.00%,孵化率为61.33%,出苗数为243840尾。多鳞铲颌鱼的胚胎发育多鳞铲颌鱼成熟受精卵为球形属于沉性卵,具有粘性,一般呈金黄色或者白色,相对透明,饱满圆润,吸水膨胀后的卵径为(2.87±0.36)mm,而未受精卵为灰白色,不透明。在水温为(17.2±0.5)℃的条件下,多鳞铲颌鱼胚胎耗时147 h30 min累积积温2582.56℃·h孵化出膜,共划分为以下7个阶段:受精卵形成期(0-1 h48 min)、卵裂期(3 h38 min-7 h38 min)、囊胚期(9 h32 min-22 h02min)、原肠胚期(33 h15 min-45 h19 min)、神经胚形成期(50 h24 min-53 h55min)、器官形成期至破膜(56 h-147 h30 min)。多鳞铲颌鱼早期苗种培育多鳞铲颌鱼初孵化出来的仔鱼全长(8.86±0.52)mm,体重(0.00444±0.00014)g。眼色素于2 d时开始出现并逐渐加深,8 d时仔鱼腹腔出现鳔一室,21 d出现鳔二室,同时仔鱼卵黄被完全吸收,完全营外源性营养,34 d开始出现鳞片,进入稚鱼期,70 d鳞片遍及全身,体型和体色接近成鱼,进入幼鱼阶段。本次实验中,对人工繁殖的多鳞铲颌鱼的苗种进行了85 d的喂养,累计获得多鳞铲颌鱼苗种24.4万尾,苗种存活率达到了61.33%,平均体长为40.17mm。多鳞铲颌鱼仔稚鱼的体长、体重以及养殖时间这三因素之间除体长与养殖时间呈线性增长关系外其他均呈现为多项式函数增长关系。在西南地区首次实现了多鳞铲颌鱼苗种培育的成功,其培育方式所需设备为日常养殖设备,操作简便,且保证了鱼苗的存活率,是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的多鳞铲颌鱼苗种培育模式。
苏时萍,徐世红,李西雷,宋奇[5](2019)在《锦鲤循环水控温杂交繁育试验》文中研究说明锦鲤的观赏指标主要是体型和体色,由杂交选育而来的,性状极不稳定,且经过连续多年的人工繁殖,近交而导致群体遗传多样性降低,具优良体形与体色的子代出现率也非常低[1]。因此,改进锦鲤杂交繁殖技术,提高子代优品率,选育新颖个体,提高锦鲤养殖效益是促进锦鲤养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培育出体色与体型性状新颖的锦鲤
黄进,刘兴章,魏巍[6](2019)在《锦鲤人工繁殖与选择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锦鲤是一种高贵的大型观赏鱼,它以色彩艳丽,千变万化的花纹,健美有力的体型,活泼沉稳的游姿,赢得了"观赏鱼之王"的美称。随着我市及周边城市对锦鲤的需求量的增加,许多观赏鱼养殖户对养殖锦鲤的热情,为了解决自然条件下锦鲤杂交,品系的提纯受精率、孵化率及苗种出苗率极低,导致大量人工养殖时苗种不足等问题。经过几年的摸索、研究,解决了这一难题。
鲍华江[7](2019)在《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孵化及其仔稚鱼开口饵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河川沙塘鳢为研究目标,运用生理生态学等方法对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孵化及仔稚鱼开口饵料进行研究。探究不同温度下河川沙塘鳢受精卵的孵化情况及其仔鱼活力,为苗种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一些科学指导。探究不同开口饵料对河川沙塘鳢仔鱼生长性能以及存活率的影响,探究稚鱼对不同饵料生物的选择性捕食规律和摄食节律,筛选出理想的开口饵料,为规模化、工厂化培育河川沙塘鳢鱼苗鱼种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温度对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孵化及仔鱼生存活力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温度(18℃、20℃、22℃、24℃、26℃、28℃、30℃)对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孵化及仔鱼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受精卵都有仔鱼孵化出膜,培育周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孵化周期亦然。培育周期y(h)与温度x(℃)呈现为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y=1.800x2-112.202x+1948.683,R2=0.996(P<0.01);孵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当温度为26℃时,孵化率最高,达到82.7±2.06%;本试验中未观察到畸形河川沙塘鳢初孵仔鱼,初孵仔鱼在24 h和48 h时都表现很高的存活率。通过生物学零度及有效积温计算公式,计算出河川沙塘鳢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10.6℃,计算出不同温度条件下其有效积温的变化范围为:3815.3±78.403959.6±80.07℃·h。22-30℃温度带内的温度系数Q10值最接近于2,为2.0353,但在温度为30℃时,其受精卵的孵化率为46.4±4.66%,低于50%。不投饵存活系数(SAI)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当温度为24℃时,其仔鱼的SAI值最大,为36.91±1.823。分析试验结果可得出,孵化河川沙塘鳢受精卵的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2-28℃,最佳的温度为26℃,培育仔鱼的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26℃,最佳的温度为24℃。2.不同开口饵料对河川沙塘鳢仔鱼生长性能和成活率的影响以枝角类、丰年虫、配合饲料(苗宝宝)、鱼糜、蛋黄、水蚯蚓作为开口饵料饲喂河川沙塘鳢仔鱼(2日龄),经8 d饲养,筛选出适合仔鱼的开口饵料。研究结果表明:将丰年虫作为仔鱼的开口饵料,其生长速度、生长性能和成活率都处于最佳状态,试验结束时,其平均全长、平均体质量、全长增长率、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分别为8.609±0.0320 mm、9.17±0.031 mg、27.60±0.476%、171.97±0.930%、12.51±0.042%、96.67±3.335%。所以,将丰年虫作为河川沙塘鳢仔鱼的开口饵料最为合适;其次是水蚯蚓和枝角类,但这类外源性开口饵料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处理,以杀灭可能携带的致病菌和寄生虫;配合饲料、鱼糜和蛋黄与饥饿对照差异不显着(P>0.05),不建议作为仔鱼的开口饵料。3.河川沙塘鳢稚鱼对不同饵料生物的摄食选择性及摄食节律研究研究了河川沙塘鳢稚鱼(15日龄)对枝角类、水蚯蚓、泥鳅幼苗、桡足类和孑孓的摄食选择性及对枝角类的摄食节律。结果显示:河川沙塘鳢稚鱼均能摄食这5种饵料生物,并且表现出明显的摄食选择性。其中,河川沙塘鳢稚鱼对这5种饵料生物的摄食率分别为10.4±0.97、10.0±1.18、9.9±1.74、1.6±0.58、1.3±0.52只/天,摄食选择指数分别为0.2206±0.0369、0.2000±0.0358、0.1922±0.0696、-0.6177±0.1279、-0.6867±0.1167。对于枝角类、水蚯蚓和泥鳅幼苗的摄食选择性显着高于桡足类和孑孓(P<0.05);同时,河川沙塘鳢稚鱼对于枝角类的摄食存在显着的昼夜节律,夜晚的摄食量显着高于白天(P<0.05),分别为27.7±1.51只和20.3±2.16只。河川沙塘鳢的摄食高峰出现在18:00-22:00,摄食百分比为24.6±3.97%,显着高于其它时间段(P<0.05)。基于以上研究,目的在于制订一套基于野生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河川沙塘鳢全人工繁育操作规程,指导实际生产。
王苏,王顺廷,王立辉[8](2019)在《锦鲤秋季繁育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常规情况下,锦鲤的繁殖期一般在每年4月底至6月初,当水温稳定在16~18℃以上时,开始自行产卵,一般在水温上升到20℃后开始大量产卵,产卵的时间在凌晨4点左右开始直到上午10点或中午为止。亲鱼第1次产卵后,相隔2周左右又会产卵。由于2018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夏季出现
范峰,尹子凤,沈文超,汤自耀,江辉[9](2018)在《春秋两季红白锦鲤繁殖性能比较》文中指出2015年3月,选择发育成熟且同亲缘的3龄雌红白锦鲤和2龄雄红白锦鲤,雌雄分开进行强化培育,在4月份选雌红白锦鲤10尾、雄红白锦鲤20尾进行人工催产作为A组;5月份选雌红白锦鲤10尾、雄红白锦鲤20尾进行人工催产作为B组;选取10尾雌红白锦鲤、20尾雄红白锦鲤不对其进行催产,不流水刺激,且雌雄分开,做第二年春季未产卵亲本为C组。于2015年8月,分别再对A组、B组、C组红白锦鲤进行再次人工催产。试验结果表明,红白锦鲤秋季人工繁殖的催产率、受精率与春季相比,并无显着差异,但是孵化率高于春季,且秋季绝对产卵量约为春季的1/2。红白锦鲤秋季繁殖具有可行性,可用于生产推广。
王立辉,魏成军,臧国莲,王明强,王顺廷,崔文秀,王爱君,安丽莉,曹建辉,冯森[10](2018)在《锦鲤良种选育及苗种培育技术研究技术报告》文中认为锦鲤是一种高贵的大型观赏鱼,其色彩艳丽多姿,花纹独具特色千变万化,体型健美,游姿娇美有力,被誉为"观赏鱼之王",更有"水中活宝石"之称。我国锦鲤目前的发展可以说已初具规模,锦鲤养殖区域遍及观赏鱼产业发达的广东、福建、北京、山东等地区,养殖规模大,品种繁多,档次渐高,南方拥有"中国锦鲤之乡"——江门,北方有"中国锦鲤第一县"——高唐。锦鲤产业引起国际同行业的密切关注。作为我国特殊的水产养殖业,锦鲤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扶持,近几年来,国家给予养殖户很多政策方面的支持,而且
二、锦鲤人工催产及苗种培育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锦鲤人工催产及苗种培育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银鳞锦鲤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亲本引进 |
1.2 亲鱼选择 |
1.3 雌雄鉴别 |
1.4 亲鱼培育 |
1.5 人工催产 |
1.6 鱼苗孵化 |
1.7 苗种培育 |
1.8 精品筛选 |
2 结果 |
2.1 繁殖情况 |
2.2 银鳞抽样占比 |
3 讨论 |
(2)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遗传特性及母本繁殖性能改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1 杂交育种概述 |
1.2 远缘杂交的概述 |
1.3 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 |
2 杂交不育研究进展 |
2.1 杂交不育概述 |
2.2 杂交不育的机制 |
2.3 杂交不亲和的研究 |
3 鱼类性腺形成以及性腺发育研究进展 |
3.1 性腺的形成与生殖细胞的关系 |
3.2 鱼类性腺发育研究进展 |
4 母本繁育性能研究进展 |
4.1 母本培育相关因素的研究 |
4.2 蛋白水平对母本培育的影响 |
4.3 高不饱和脂肪酸对母本培育作用机理的研究 |
4.4 HPG轴在母本培育中机理的研究 |
5 黄颡鱼产业现状及育种发展方向 |
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遗传特性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鱼来源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主要试剂 |
2.4 基因组DNA提取 |
2.5 PCR扩增 |
2.6 RNA提取 |
2.7 外形特征测量方法 |
2.8 染色体组制备 |
2.9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生长指标测量分析 |
2.10 鱼体解剖及形态学观察 |
2.11 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 |
2.12 “黄优1号”繁殖能力测试 |
2.13 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 |
2.14 半定量RT-PCR |
2.15 DNA纯化回收 |
2.16 黄颡鱼胚胎整体原位杂交(WISH) |
2.17 统计学分析 |
2.18 实验所用引物 |
3 结果 |
3.1 遗传鉴定的改进 |
3.2 “黄优1号”外观特征 |
3.3 “黄优1号”可数性状和可比性状 |
3.4 “黄优1号”染色体核型分析 |
3.5 “黄优1号”生长指标测量分析 |
3.6 “黄优1号”性腺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 |
3.7 利用CASA比较分析杂交黄颡鱼“黄优 1 号”精子质量 |
3.8 “黄优1号”繁殖能力测试 |
3.9 “黄优1号”性腺细胞发育异常 |
3.10 “黄优1号”精巢组织细胞的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停滞 |
3.11 “黄优1号”的生殖系特异性基因母源mRNA的异常和表达降低 |
4 讨论 |
4.1 “黄优1号”生物学特性 |
4.2 “黄优1号”杂交不育机制 |
第三章 外源激素协同作用提高黄颡鱼母本产卵率和产后存活率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鱼来源 |
2.2 主要仪器 |
2.3 主要试剂 |
2.4 人工授精和孵化 |
2.5 组织学观察 |
2.6 激素和卵黄蛋白的检测 |
2.7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不同外源激素对催产效果分析 |
3.2 生殖管道缺陷黄颡鱼的种群特征 |
3.3 CPE与其他合成激素的结合可能导致有生殖管缺陷雌鱼产卵 |
4 讨论 |
第四章 黄颡鱼母本的肠系膜脂肪沉积对繁育性能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鱼来源及分组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主要试剂 |
2.4 形体指标测量及解剖观察 |
2.5 组织学分析 |
2.6 过碘酸-希夫染色(periodic acid-Schiff,PAS) |
2.7 血清激素和蛋白水平检测 |
2.8 人工繁殖 |
2.9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黄颡鱼母本肠系膜脂肪指数和性腺指数分析 |
3.2 卵巢和肝脏组织学分析 |
3.3 人工繁殖结果差异分析 |
3.4 苗种畸形分类、畸形率及出苗量统计分析 |
3.5 母本激素水平分析 |
4 讨论 |
结论与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发表论文 |
致谢 |
(3)中华圆田螺苗种人工繁育技术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螺类的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
1.2.1 雌雄鉴别方法研究 |
1.2.2 常见螺类的性别比例 |
1.2.3 繁殖力与繁殖习性 |
1.3 饲养密度对螺类生长繁殖的影响 |
1.3.1 亲本养殖密度与繁殖性能 |
1.3.2 苗种养殖密度与生长性能 |
1.4 螺类的催产及人工饵料 |
1.4.1 螺类的人工催产 |
1.4.2 螺类的食性 |
1.4.3 藻粉在人工饵料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中华圆田螺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2.1 雌雄鉴别方法 |
2.2.2 性别比例 |
2.2.3 繁殖力 |
2.2.4 繁殖习性 |
2.3 讨论 |
2.3.1 雌雄鉴别 |
2.3.2 田螺的性别比例 |
2.3.3 中华圆田螺的繁殖力和繁殖习性 |
第3章 养殖密度对中华圆田螺生长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不同养殖密度亲螺的生长性能 |
3.2.2 不同养殖密度亲螺的繁殖性能 |
3.2.3 不同养殖密度仔螺的生长性能 |
3.3 讨论 |
3.3.1 亲螺养殖密度对其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
3.3.2 仔螺养殖密度对其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
第4章 温度对中华圆田螺的催产效果及藻粉对仔螺生长的影响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温度下亲螺的产仔情况 |
4.2.2 不同饲料投喂组仔螺的生长性能 |
4.2.3 不同饲料投喂组仔螺的存活率 |
4.3 讨论 |
4.3.1 不同温度对中华圆田螺亲本产仔的影响 |
4.3.2 不同饲料对中华圆田螺仔螺生长性能的影响 |
4.3.3 不同饲料对中华圆田螺仔螺存活率的影响 |
第5章 全文总结、创新及不足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多鳞铲颌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多鳞铲颌鱼简介 |
1.2.1 多鳞铲颌鱼的生物学特性 |
1.2.2 多鳞铲颌鱼的繁殖习性 |
1.2.3 多鳞铲颌鱼的食性 |
1.2.4 多鳞铲颌鱼的分布范围以及种群现状 |
1.3 鱼类的人工繁殖 |
1.3.1 亲鱼培育 |
1.3.2 催产药物 |
1.3.3 人工授精 |
1.3.4 孵化 |
1.4 胚胎发育研究 |
1.4.1 受精卵 |
1.4.2 外界环境因素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
1.5 苗种培育研究 |
1.5.1 苗种培育配套模式 |
1.5.2 仔、稚鱼的发育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多鳞铲颌鱼的人工繁殖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 |
2.3.1 多鳞铲颌鱼雌雄鉴别情况 |
2.3.2 多鳞铲颌鱼的催产情况 |
2.3.3 多鳞铲颌鱼的人工授精情况 |
2.3.4 多鳞铲颌鱼注射组优劣比较 |
2.4 讨论 |
2.4.1 多鳞铲颌鱼人工繁殖技术关键 |
2.4.2 多鳞铲颌鱼的催产 |
2.4.3 多鳞铲颌鱼的受精方式 |
第3章 多鳞铲颌鱼的胚胎发育观察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 |
3.3.1 多鳞铲颌鱼的胚胎发育观察 |
3.3.2 多鳞铲颌鱼胚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育情况 |
3.4 讨论 |
3.4.1 多鳞铲颌鱼胚胎发育特点 |
3.4.2 温度对多鳞铲颌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
3.4.3 多鳞铲颌鱼胚胎发育注意事项 |
第4章 多鳞铲颌鱼苗种培育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场地 |
4.2.2 苗种来源 |
4.2.3 多鳞铲颌鱼苗种培育 |
4.2.4 多鳞铲颌鱼仔、稚鱼发育 |
4.3 结果 |
4.3.1 多鳞铲颌鱼苗种培育结果 |
4.3.2 多鳞铲颌鱼早期发育结果 |
4.3.3 多鳞铲颌鱼仔、稚鱼生长特性结果 |
4.4 讨论 |
4.4.1 多鳞铲颌鱼苗种培育 |
4.4.2 多鳞铲颌鱼早期发育观察 |
4.4.3 多鳞铲颌鱼生长特性研究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锦鲤循环水控温杂交繁育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亲本培育及选择 |
1.2 配组及催产 |
1.3 人工杂交繁殖 |
2 结果 |
2.1 孵化出苗 |
2.2 苗种培育 |
3 结论与分析 |
(6)锦鲤人工繁殖与选择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锦鲤的生物学特性 |
2 亲鱼选择 |
3 亲鱼的强化培育 |
4 催产孵化 |
4.1 催产池、孵化池条件 |
4.1.1 自然产卵 |
4.1.2 人工受精 |
4.2 催产前检查 |
4.3 催产药物及剂量 |
4.4 产卵受精 |
4.4.1 自然产卵 |
4.4.2 人工受精 |
4.5 孵化 |
4.6 暂养 |
5 苗种培育 |
6 苗种筛选 |
7 技术分析 |
7.1 雌鱼、雄鱼发育状况 |
7.2 人工催产时间 |
7.3 受精率 |
7.4 孵化率 |
7.5 出苗率 |
7.6 成活率 |
8 结论 |
(7)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孵化及其仔稚鱼开口饵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河川沙塘鳢的生物学特性 |
1.2.1 形态特征 |
1.2.2 生活习性 |
1.2.3 繁殖习性 |
1.2.4 胚胎发育 |
1.3 温度对鱼类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
1.4 鱼类早期生活史的划分 |
1.5 鱼类开口饵料的研究 |
1.5.1 鱼类开口饵料的类型 |
1.5.2 开口饵料对鱼类早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温度对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孵化和仔鱼活力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方法 |
2.2.3 数据处理 |
2.3 结果 |
2.3.1 不同温度对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
2.3.2 河川沙塘鳢胚胎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 |
2.3.3 不同温度对河川沙塘鳢仔鱼不投饵存活系数(SAI)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温度对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
2.4.2 温度系数Q10与最适温度范围的关系 |
2.4.3 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 |
2.4.4 温度对河川沙塘鳢仔鱼活力的影响 |
第三章 不同开口饵料对河川沙塘鳢仔鱼生长性能和成活率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 |
3.3.1 不同开口饵料对河川沙塘鳢仔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3.3.2 不同开口饵料对河川沙塘鳢存活率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不同开口饵料对河川沙塘鳢仔鱼生长性能分析 |
3.4.2 不同开口饵料对河川沙塘鳢仔鱼存活率分析 |
第四章 河川沙塘鳢稚鱼对不同饵料生物的摄食选择性及摄食节律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方法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 |
4.3.1 河川沙塘鳢稚鱼对5 种饵料生物的摄食选择性 |
4.3.2 河川沙塘鳢稚鱼的摄食节律 |
4.4 讨论 |
4.4.1 河川沙塘鳢稚鱼对5 种饵料生物的摄食选择性 |
4.4.2 河川沙塘鳢稚鱼的摄食节律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温度对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孵化和仔鱼活力的影响 |
5.1.2 不同开口饵料对河川沙塘鳢仔鱼生长性能和成活率的影响 |
5.1.3 河川沙塘鳢稚鱼对不同饵料生物的摄食选择性及摄食节律研究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件1 |
(8)锦鲤秋季繁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亲鱼的选择 |
二、人工促进产卵 |
1. 隔离 |
2. 把握水的温度 |
3. 检查水质 |
4. 鱼巢 |
5. 天气 |
6. 投入荷尔蒙催情剂 |
7. 优质足量的饵料 |
三、产卵前准备工作 |
四、雌雄鉴别 |
五、繁殖方法 |
1. 将性成熟的雌、雄锦鲤按1∶1~1:2的比例挑出放入准备好的水池, 在水池中预先放置消毒好的鱼巢, 让其自行产卵。 |
2. 一般1尾30~40cm长锦鲤的产卵量就可以达到20~40万粒, 大体型的亲鱼可产50万粒以上。 |
3. 为了提高锦鲤产卵效果, 获得成批健壮整齐的鱼苗, 采用人了工催产的方法。 |
4. 人工授精 |
5. 鱼卵的着巢 |
6. 孵化 |
六、仔鱼的管理 |
七、实验结果 |
(9)春秋两季红白锦鲤繁殖性能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用池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10)锦鲤良种选育及苗种培育技术研究技术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主要原理、技术内容及路线 |
1.1 项目主要原理 |
1.2 技术内容 |
1.3 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技术路线 |
1.4.1 锦鲤亲本选择 |
1.4.1. 1 亲本来源。 |
1.4.1. 2 亲本选择标准。 |
1.4.2 锦鲤亲本配对。 |
1.4.3 亲本培育。 |
1.4.4 人工催产。 |
1.4.5 创新孵化过程。 |
1.4.6 苗种培育。 |
1.4.6. 1 幼鱼开口活饵培养控制技术。 |
1.4.6. 2 幼鱼放苗时间和密度。 |
1.4.6. 3 大规格苗种培育。 |
1.4.7 苗种培育投喂技术。 |
1.4.8 水质调节技术。 |
1.4.9 病害防治技术。 |
2 技术关键点和主要创新点 |
2.1 技术关键点 |
2.1.1 亲本的选择及配对。 |
2.1.2 无水挂卵孵化。 |
2.1.3 开口活饵培养。 |
2.2 主要创新点 |
2.2.1 无水挂卵孵化技术。 |
2.2.2 开口活饵培养控制技术。 |
3 试验结果 |
4 结论和总结 |
四、锦鲤人工催产及苗种培育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银鳞锦鲤人工繁育技术研究[J]. 王甫珍,尹静,单冬艳. 水产养殖, 2021(09)
- [2]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遗传特性及母本繁殖性能改善的研究[D]. 胡伟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3]中华圆田螺苗种人工繁育技术基础研究[D]. 樊荟慧. 广西师范大学, 2020
- [4]多鳞铲颌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关键技术研究[D]. 刘德. 西南大学, 2020(01)
- [5]锦鲤循环水控温杂交繁育试验[J]. 苏时萍,徐世红,李西雷,宋奇. 水产养殖, 2019(09)
- [6]锦鲤人工繁殖与选择技术[J]. 黄进,刘兴章,魏巍. 江西水产科技, 2019(03)
- [7]河川沙塘鳢受精卵孵化及其仔稚鱼开口饵料研究[D]. 鲍华江.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8]锦鲤秋季繁育技术研究[J]. 王苏,王顺廷,王立辉. 渔业致富指南, 2019(05)
- [9]春秋两季红白锦鲤繁殖性能比较[J]. 范峰,尹子凤,沈文超,汤自耀,江辉. 养殖与饲料, 2018(11)
- [10]锦鲤良种选育及苗种培育技术研究技术报告[J]. 王立辉,魏成军,臧国莲,王明强,王顺廷,崔文秀,王爱君,安丽莉,曹建辉,冯森. 渔业致富指南,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