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优秀赛艇运动员不同应激状态下瘦素等激素变化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运动人体科学
作者: 丁轶华
导师: 曾凡星,郭晓燕
关键词: 激素,大运动量训练,减量训练,运动员
文献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本研究以男女公开级优秀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不同应激状态下血清瘦素(leptin)、皮质醇(C)、睾酮(T)以及血睾酮/皮质醇(T/C)比值的变化情况,期望发现血清瘦素可以评估运动应激的变化,即血清瘦素水平可以作为优秀男女赛艇运动员在不同应激状态下训练代谢机能适应的主要评估指标之一,以此为赛艇训练的科学化监控提供更灵敏、可靠的指标。研究方法:14名公开级优秀赛艇运动员(男女各7名)进行3周大运动量训练和一周的减量训练。分别在训练前(PT)、大运动量训练后(HT)以及减量训练后(TP)对血清瘦素、皮质醇、睾酮以及常规生化指标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血红蛋白(HB)进行检测。并在阶段性训练前后对赛艇专项运动能力进行测试。瘦素的检测方法为双位免疫法。大运动量和减量训练期的平均运动时间分别为:22小时/周和8.2小时/周。结果: 1.整个训练周期中女子赛艇运动员血清leptin安静值均高于男子,3周的大运动量训练使女子血清leptin安静值显著减低(从7.73 +2.63到4.32 +1.28 ng.ml-1 ,P <0.05),低的leptin水平在减量恢复期显著回升(10.69 +4.31 ng.ml-1),并且leptin的变化独立于体脂成分的变化。男子血清leptin和皮质醇安静值在整个训练周期中呈现同样的变化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女子皮质醇安静值在减量恢复期后显著升高,但是在大运动量训练期没有显著性变化。整个训练周期中男女血清睾酮、T/C比值没有显著性变化。2.和训练前相比较,男女BUN显著下降,HB显著升高(女子)或者稳定不变(男子),CK没有显著性变化。3.阶段性训练后男女赛艇运动员乳酸阈功率显著提高。测功仪2000米最大功成绩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 1.女子赛艇运动员血清leptin安静值随不同应激状态呈周期性变化,并且独立于体脂成分的变化。同时,血清Leptin和运动量负相关,且对于运动量的变化较其他激素敏感,提示血清leptin安静值可以作为女子赛艇运动员在不同应激状态下训练代谢机能适应的主要评估指标之一;大运动量训练后血清leptin下降可能是过度训练的早期信号。2.男女赛艇运动员同样应激状态下leptin的不同变化说明leptin对于运动的反应存在着性别差异,即运动训练对女子leptin的影响大于男子。同时,运动量的增加使女性皮质醇增加而男性没有变化,提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增加的运动应激的影响。女子减量期后皮质醇水平未和运动成绩平行变化说明了皮质醇的反应存在滞后期。3.阶段性训练后使男女运动员有氧耐力得到发展。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瘦素
2.1.1 瘦素的生物学特性
2.1.2 瘦素受体
2.1.3 瘦素的生理功能
2.1.4 影响瘦素代谢的因素
2.2 瘦素与运动
2.2.1 急性运动对瘦素的影响
2.2.2 运动训练对瘦素影响
2.3 睾酮、皮质醇与运动
2.3.1 急性运动对血清睾酮、皮质醇的影响
2.3.2 长期运动训练对血清睾酮、皮质醇的影响
2.3.3 不同应激状态对男女血清睾酮、皮质醇的影响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训练方法
3.3 血液标本的采集、处理与保存
3.4 主要仪器
3.5 激素的测定
3.5.1 血清瘦素的测试
3.5.2 血清睾酮的测试
3.5.3 血清皮质醇的测试
3.6 常规生化指标检测
3.6.1 血红蛋白的测试
3.6.2 血尿素的测试
3.6.3 血清肌酸激酶的测试
3.7 赛艇专项能力测试
3.7.1 测试时间
3.7.2 侧功仪专项准备
3.7.3 测试内容
3.8 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不同应激状态下激素的变化
4.1.1 血清瘦素的变化
4.1.2 血清皮质醇的变化
4.1.3 血清睾酮的变化
4.1.4 血清睾酮/皮质醇比值的变化
4.2 不同应激状态下常规生化指标的变化
4.2.1 血红蛋白的变化
4.2.2 尿素氮和肌酸激酶的变化
4.3 阶段性训练前后赛艇专项能力的变化
4.3.1 测功仪2000 米最大功成绩变化
4.3.2 乳酸阈功率的变化
4.3.3 100 米全力测功仪成绩的变化
4.3.4 500 米全力测功仪成绩的变化
5. 讨论
5.1 不同应激状态下激素的变化
5.1.1 血清瘦素的变化
5.1.2 血清睾酮、皮质醇和睾酮/皮质醇比值的变化
5.1.3 瘦素和体成分之间的关系
5.1.4 瘦素和HPA、HPG 轴之间的关系
5.2 不同应激状态下常规生化指标的变化
5.2.1 血红蛋白的变化
5.2.2 尿素氮的变化
5.2.3 肌酸激酶的变化
5.3 阶段性训练前后专向能力的变化
5.3.1 测功仪2000 米最大功成绩的变化
5.3.2 乳酸阈功率的变化
5.3.3 100,500m 全力测功仪成绩的变化
6. 结论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07-12-27
参考文献
- [1].女子赛艇运动员机体疲劳的主观感受与性格、成就动机及客观指标变化相关性的研究[D]. 王辉.首都体育学院2013
- [2].女子赛艇运动员里约奥运决赛年度训练负荷结构特征与身体机能状态关系的研究[D]. 潘丹丹.上海体育学院2018
- [3].陕西省男子赛艇运动员冬训期心率变异性与气体代谢变化的实验研究[D]. 杨恩海.西安体育学院2018
- [4].陕西省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冬训期有氧、无氧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D]. 李爽.西安体育学院2017
- [5].变频划在提高赛艇运动员有氧竞技水平方面的研究[D]. 徐奇文.山东体育学院2014
- [6].江西省女子优秀赛艇运动员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赛前训练特征研究[D]. 冯桂鑫.江西师范大学2014
- [7].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机能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D]. 丁轶建.北京体育大学2004
- [8].江苏省优秀赛艇运动员赛前训练特征研究[D]. 程仲国.北京体育大学2009
- [9].12-18岁男子赛艇运动员抗阻训练方案的分析与制定研究[D]. 姜志远.武汉体育学院2014
- [10].湖北省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机能变化及训练监控[D]. 刘娅.湖北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优秀女子轻量级赛艇运动员的机能变化和训练监控[D]. 张兴伟.北京体育大学2006
- [2].优秀女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机能监控的研究及训练效果分析[D]. 郑亮亮.北京体育大学2005
- [3].国内外赛艇女子轻量级优秀运动员划桨技术的运动学分析[D]. 杨银儿.浙江师范大学2007
- [4].女子赛艇运动员运动特征数据库的研究与开发[D]. 裴克军.武汉体育学院2008
- [5].对赛艇运动员疲劳耐受力的心理干预[D]. 蒋小波.武汉体育学院2008
- [6].赛艇运动员不同训练周期后免疫系统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D]. 朱启娥.武汉体育学院2006
- [7].赛艇运动员乳酸阈强度训练的研究[D]. 郜卫峰.武汉体育学院2006
- [8].我国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效果及生化特点的研究[D]. 迟焕祺.武汉体育学院2007
- [9].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机能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D]. 丁轶建.北京体育大学2004
- [10].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生理参数与成绩关系研究[D]. 何卫龙.华南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