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镇畸人》中的时空模式

论《小镇畸人》中的时空模式

论文摘要

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在美国文学史上属于大器晚成者。威廉·福克纳将他奉为“我们这一代作家的父亲”,而马尔科姆·考利也称他为“作家的作家,是他那一代讲故事者中对后一代的风格和视野都造成影响的唯一一位”。安德森极大地影响了福克纳、海明威、托马斯·沃尔夫以及索尔·贝娄、约翰·厄普代克等一大批美国现当代重要作家。小说集《小镇畸人》包括二十五篇故事,塑造了一群渴盼爱与自由却又疏于交流、为自我所隔离的“畸人”形象。首篇《畸人志》为解释性序言,其余各篇分别讲述温斯堡镇居民的异乎寻常的生活,这些都是作为《畸人志》中的故事,即“戏中戏”而展开的。单篇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合在一起又汇成温斯堡的民俗风貌,有机而统一地反映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工业革命冲击人类心灵的现实,被誉为是安德森最有名的一部小说集。时间和空间形式在文学中是极其重要的概念,根据伯格森的绵延论,把时间分为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瞬间顿悟和意识流都属于心理时间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属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而空间形式包括小说中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地理空间,还指现代主义文学中流行的通过各种叙述技巧而形成的文本空间。本文通过分析这本小说集中体现的时间和空间模式,以此来阐释《小镇畸人》是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结合,内容上表现了由农业向工业化转型时期的美国乡镇生活,人们的孤独和异化的精神世界。在写作手法上体现出现代主义文学的源头和特征,如意识流小说的技巧,瞬间顿悟,意象重复,空间并置和时间凝固等。文章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舍伍德·安德森的成就和国内外对他及其作品的评价,并简略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目的。第二部分从两方面来阐释小说中体现的时间模式,一个是物理时间,主要通过瓦斯堡镇在工业化冲击下的变化和小说主人公乔治·威拉德的成熟和成长来分析;另一个是通过分析小镇畸人们过去对真理的追求和现在生活状态的停滞,以及他们的潜意识的表现――语言表达障碍来透视畸人们的心理时间。第三部分也从两方面来探讨小说中体现的空间模式,一个是通过大城市和瓦斯堡镇的相互关照来指明小镇的地理位置;另一个是考察文本的空间形式及构建空间形式的技巧,其中包括文本的桔瓣状结构特点,场景并置,意象重复和时间凝固。第四部分为结语,指出舍伍德·安德森的小说反映了当时的文学思潮,又反映对后来的现代作家和美国小说发展的影响。

论文目录

  • Chinese Abstract
  • English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Sherwood Anderson and Winesburg, Ohio
  • 1.2 Literature Review
  • Chapter Two The Form of Time
  • 2.1 Physical Time
  • 2.1.1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mall Town
  • 2.1.2 The Growth of George Willard
  • 2.2 Psychological Time
  • 2.2.1 Pursuit in the Past and Stabilization at the Present
  • 2.2.2 The Manifestation of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Inarticulateness
  • Chapter Three The Form of Space
  • 3.1 Geographical Space: the Small Town and the Big Cities
  • 3.2 Textual Space
  • 3.2.1. Orange Structure: Core and the Segments
  • 3.2.2. Juxtaposition
  • 3.2.3. Repetition of Images
  • 3.2.4. Time Freezing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Publications
  • 相关论文文献

    • [1].时间形式的时候化:社会时间形式的改变及其当代现状[J]. 学习与探索 2018(01)
    • [2].论笑话[J]. 西部 2017(03)
    • [3].论新时期以来“谐谑—狂欢体”小说的空间与时间形式[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5(07)
    • [4].流逝与追忆——论试王安忆小说的时间形式[J]. 文艺争鸣 2008(06)
    • [5].时间形式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论上世纪80年代散文的时间叙事[J]. 文艺评论 2014(07)
    • [6].《京华烟云》时间形式的多维阐释[J]. 名作欣赏 2012(20)
    • [7].孑,与世界之停顿[J]. 上海文化 2017(07)
    • [8].试论空间形式在《追忆逝水年华》中的结构作用[J]. 文艺争鸣 2020(02)
    • [9].“现在中的过去”:威廉·福克纳作品中时间的现代性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 2015(05)
    • [10].关于“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查分析[J]. 新课程学习(中) 2011(04)
    • [11].有一种被遗忘的时间形式仍在召唤我们——以“第三代诗人”赵野为例[J]. 当代文坛 2008(06)
    • [12].女性写作与现代文化的转型——以萧红为例[J]. 东岳论丛 2017(01)
    • [13].“重构时间”中成长——海外华裔青少年读经运动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 2019(10)
    • [14].探究表演与探究求知[J]. 考试周刊 2013(91)
    • [15].体裁与时空关系论——巴赫金《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中的历史类型学思想[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16].巴赫金小说理论视阈下现代性“时间形式”的展开[J]. 俄罗斯文艺 2020(02)
    • [17].动脉硬化是怎么一回事?[J]. 生活与健康 2008(02)
    • [18].时间、空间、再度跨越性——康拉德小说叙事时间形式的创新[J]. 长沙大学学报 2008(06)
    • [19].时间的力场——从时间主题看哈里托诺夫的《命运线》[J]. 山花 2014(22)
    • [20].《青春之歌》的时间问题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19)
    • [21].影视时间的表现手法[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3(04)
    • [22].空间形式中的生命意蕴——语-图中的时空交融对幻影现实的揭示[J]. 文艺评论 2016(08)
    • [23].人的时间性存在与技术[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8(03)
    • [24].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十届论坛宣言[J]. 海派经济学 2016(01)
    • [25].暗流汹涌的战场或洋场——龙一笔下的天津城[J]. 长城 2015(02)
    • [26].论红色叙事的时间形式[J]. 东岳论丛 2016(09)
    • [27].时间形式的空间化——巴赫金“门坎时空体”的现代意义[J]. 作家 2008(06)
    • [28].论《最后的第一次触动》的时间意味[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4(05)
    • [29].讲述当下中国故事的方法——从刘诗伟长篇小说形式美学谈起[J]. 中国文艺评论 2020(10)
    • [30].时间的轮回与救赎——论鲁迅小说的时间叙事[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标签:;  ;  ;  ;  ;  ;  

    论《小镇畸人》中的时空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