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逮捕必要性条件的完善

论逮捕必要性条件的完善

论文摘要

逮捕是以国家名义实施的强制措施,其本质是通过剥夺个人自由来换取国家追诉犯罪的便利,因此它是一柄“双刃剑”——用之得当,则个人与社会两受益;用之不当,则个人与社会两受害。为了与权利的重要性相称,必须坚持逮捕的例外性,严格控制逮捕的适用。逮捕的必要性则正是逮捕的例外性在法律上的体现。必要性条件作为逮捕条件的消极因素,是逮捕制度的核心所在。现代法治国家基于无罪推定原则和比例原则都对逮捕的必要性作了严格限制。但反观我国,必要性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被虚化,逮捕成为一种原则而非例外,构罪即捕成为司法实践中的习惯做法。逮捕措施适用的普遍化所造成的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侵害、对司法权威的损害和司法公信力的削弱、以及对国家诉讼资源的浪费等等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我国逮捕必要性条件适用现状的分析,结合刑事诉讼的相关理论,并借鉴国外先进立法例,提出完善逮捕必要性条件的具体建议,希望对审查逮捕实践有一定裨益。本文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门论述了逮捕必要性的内涵界定,从逮捕必要性的文意出发,从逮捕的目的和逮捕的特征两方面来阐述逮捕必要性的内涵,并论述了必要性条件在逮捕条件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必要性集中体现了逮捕的本质和特征,必要性条件是逮捕条件中的核心。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逮捕必要性条件的适用现状和成因,指出,由于理论、立法、司法等方面的种种原因,造成了我国司法实践中逮捕必要性条件适用“两高一低”的局面,即逮捕率高、轻刑逮捕率高、无逮捕必要适用率低,由此带来的对人权的侵害、对司法公正的损害、对司法资源的浪费等弊端不容忽视。第三部分对国外逮捕必要性制度进行比较考察,从必要情形、判断标准和决定程序三方面对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的逮捕必要性制度进行了阐述,并总结出其共同之处,对完善我国的逮捕必要性制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四部分提出了完善我国逮捕必要性制度的初步构想,首先从逮捕必要性的考量因素和无逮捕必要的排除因素正反两方面来确定逮捕必要性的含义和判断标准,其次从审查标准、证明责任、及律师介入、复审、救济制度等方面设计了逮捕必要性的司法审查模式,最后提出了要完善逮捕的替代性措施,对执行方式的完善、违反规定的制裁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逮捕必要性的内涵界定
  • (一) 从逮捕的目的理解逮捕必要性
  • (二) 从逮捕的特征理解逮捕必要性
  • 1、强制性
  • 2、终局结果的不确定性
  • 3、例外性
  • (三) 从逮捕条件体系理解必要性条件的地位和作用
  • 二、我国逮捕必要性条件的适用现状和成因分析——以某省会城市近年来的逮捕案件为例
  • (一) 现状
  • 1、逮捕适用普遍化
  • 2、无逮捕必要适用低
  • 3、轻刑逮捕率高
  • (二) 适用现状带来的弊端
  • 1、侵害犯罪嫌疑人权利
  • 2、损害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
  • 3、浪费司法资源
  • (三) 原因分析
  • 1、理论层面
  • 2、立法层面
  • 3、司法层面
  • 三、国外逮捕必要性制度的比较考察
  • (一) 关于对必要或不必要情形的列举
  • 1、德国
  • 2、法国
  • 3、美国
  • (二) 关于对判断标准的限定
  • (三) 关于对决定程序的规定
  • 1、美国
  • 2、法国
  • 3、德国
  • (四) 各国关于逮捕必要性制度的启示
  • 四、完善我国逮捕必要性条件及其适用的初步构想
  • (一) 明确逮捕必要性条件含义及判断标准
  • 1、确定逮捕必要性的考量因素
  • 2、确定"无逮捕必要"的排除因素
  • (二) 建立司法审查模式
  • 1、根据罪行轻重确定不同的必要性审查标准
  • 2、明确证明责任
  • 3、建立律师介入制度
  • 4、建立复审及救济制度
  • (三) 完善逮捕替代性措施
  • 1、完善取保候审的担保方式
  • 2、完善执行方式
  • 3、加重违反规定的制裁
  • 4、与社区矫正相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无逮捕必要”的价值探讨[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13(08)
    • [2].浅议刑事诉讼中无逮捕必要性之适用[J]. 法制与社会 2012(15)
    • [3].审查逮捕工作中适用“无逮捕必要”探析 以四川省彭州市人民检察院不捕案件为分析样本[J]. 中国检察官 2010(07)
    • [4].“无逮捕必要”机制新构建[J]. 中国检察官 2010(15)
    • [5].试论对“无逮捕必要”的反思与重构[J].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08(02)
    • [6].无逮捕必要之适用浅析[J]. 人民检察 2011(10)
    • [7].无逮捕必要之适用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09(28)
    • [8].无逮捕必要案件跟踪监督制度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18(33)
    • [9].审查逮捕与宽严相济——审查逮捕宽严相济操作的科学发展创新[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 [10].无逮捕必要不予批捕案件存在问题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10(31)
    • [11].浅谈建立“有无逮捕必要”风险评估制度[J]. 魅力中国 2009(27)
    • [12].“无逮捕必要”情形的社会危险性分析[J]. 中国检察官 2013(13)
    • [13].从无逮捕必要不捕案件看逮捕措施的正确适用[J]. 魅力中国 2009(33)
    • [14].外来人员轻刑犯罪案件逮捕必要性适用问题探讨[J]. 中国检察官 2011(07)
    • [15].对“无逮捕必要”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10(24)
    • [16].“无逮捕必要”案件状况的调查[J].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2009(06)
    • [17].浅议“无逮捕必要”制度的完善[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10(10)
    • [18].“无逮捕必要”不捕的适用现状及拓展[J]. 咸宁学院学报 2010(11)
    • [19].对“无逮捕必要”条件的理解及立法完善[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08(11)
    • [20].人大代表应当享有什么“特权”[J]. 民主与法制 2009(13)
    • [21].浅议“无逮捕必要”之适用[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10(05)
    • [22].浅议“无逮捕必要”之适[J]. 今日南国(中旬刊) 2010(12)
    • [23].浅析“无逮捕必要”适用条件[J]. 企业导报 2012(17)
    • [24].不捕案件上升的原因分析[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2(11)
    • [25].“有逮捕必要”之浅见[J]. 中外企业家 2010(06)
    • [26].人大代表身份应享什么“特权”[J]. 群言 2009(07)
    • [27].对严把逮捕必要性之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10(22)
    • [28].逮捕必要性审查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4(08)
    • [29].谈如何完善“无逮捕必要”条件适用[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S2)
    • [30].人大代表身份保护的是什么权利[J]. 公民导刊 2009(07)

    标签:;  ;  ;  

    论逮捕必要性条件的完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