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豆属论文-郭晨晨,赵倩倩,何玮,尉亚辉

棘豆属论文-郭晨晨,赵倩倩,何玮,尉亚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棘豆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棘豆属植物,SNP,遗传进化

棘豆属论文文献综述

郭晨晨,赵倩倩,何玮,尉亚辉[1](2019)在《我国常见棘豆属植物的遗传进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棘豆属植物在我国西部草原及荒漠区分布广泛,是草原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部分种因含有生物碱——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而带有毒性,牲畜采食或误食后会发生中毒,因此被称为棘豆毒草。有毒棘豆是引起草地毒草化的主要植物类群,给草地环境和农牧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目前多数棘豆毒草的遗传分化背景仍不明确,因此,有必要从分子水平来揭示棘豆属植物在物种水平的遗传分化背景。本研究通过采集我国西部草原地区的19个常见棘豆种为研究对象,借助简化基因组测序(SLAF-seq),为阐明棘豆属毒草的发生规律,减少其对畜牧业的危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陕西省毒理学会防控毒物危害与优化生态环境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11-16)

刘慧[2](2019)在《疯草内生真菌在3种棘豆属植物中的种传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疯草是棘豆属(Oxytropis)和黄芪属(Astragalus)等植物中含有毒物质的总称,内生真菌(Alternaria sect.Undifilum spp.)是其带毒的主要原因,已知疯草内生真菌通过种子传至后代,然而,内生真菌如何从种子扩展至植株各组织部位以及对植株生长有何影响尚不明确。为此,本论文以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小花棘豆(O.glabra)和甘肃棘豆(O.kansuensis)的种子为材料,对其开展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确定供试的黄花棘豆、小花棘豆、甘肃棘豆种子带菌率分别为80.00%、78.50%和34.00%,种子的带菌率与发芽率无显着相关关系(P>0.05)。2、带内生真菌的种子去掉种皮后由胚生长出植株的成活率(4 wk)、地上干重(4月)和死亡率(8月)均与不带内生真菌的种子去皮后生长出的植株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内生真菌不影响胚的发育和后期植株生长。3、未去种皮发芽的种子移栽4个月后经过分离与疯草特异性引物PCR检测,植株带菌率分别为88.89%、66.67%和26.67%,说明即使种子带内生真菌,发育成的植株不一定带菌,二者关系因疯草种类不同而不同。4、疯草内生真菌在植株中的扩展特性:随植株长高、植株变大,从基部到顶部,从茎至复叶叶柄,最后至小叶中,但在黄花棘豆上与在小花棘豆上不同,前者各组织部位均匀,在后者未扩展至个别枝条,分布不均匀。存活植株上未见内生真菌的孢子,叶片保湿不产孢,茎和叶柄垂直插入PDA培养可获得大量的分生孢子,可用于后续接种研究。5、与不带内生真菌的植株相比,携带内生真菌的黄花棘豆和小花棘豆的地上干重、根干重、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片蒸腾速率、叶片气孔导度均显着降低(P<0.05),而对株高无影响(P>0.05),对甘肃棘豆的以上指标也没有影响,故并未发现疯草内生真菌对植株生长有促进作用。6、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携带内生真菌的3种疯草中的苦马豆素含量显着高于不带内生真菌的植株(P<0.05)。带内生真菌的黄花棘豆、小花棘豆、甘肃棘豆中苦马豆素含量分别为108.59 mg?kg~(-1)、138.30 mg?kg~(-1)和151.51mg?kg~(-1),不带内生真菌植株中含量分别为10.44 mg?kg~(-1)、7.28 mg?kg~(-1)、7.78 mg?kg~(-1)。(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关永强,罗影,石磊岭,张虹,孙宇[3](2018)在《两种蒙药用棘豆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系统预试法对两种蒙药用棘豆属植物进行研究,探究二者间的成分差异。方法:通过化学反应鉴别的方法,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颜色反应或沉淀反应,对两种植物的水提取液、石油醚提取液、乙醇提取液和酸性乙醇提取液进行检测,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探究。结果:两种蒙药用棘豆属植物均含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多糖、苷类、有机酸、酚类、鞣质类、甾体、叁萜类、黄酮类、内酯类、油脂类等化学成分;毛泡棘豆中还含有强心苷类、蒽醌类和生物碱类等成分。结论:通过系统化学成分预试,确定了两种蒙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类别,为后续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8年24期)

赵敏,孙敏,丁谦谊,于应文[4](2017)在《青海4种棘豆属植物精细表观特征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解剖镜和Sony数码相机对4种棘豆属(Oxytropis)植物的茎、叶、花和果实进行精细表观特征观察,以便掌握其识别要点和特殊结构术语,探讨其对生境的适应性。结果发现:4种棘豆植株被黑色、黄色或白色柔毛或绢毛不等。小叶形态为黑萼棘豆(O.melanocalyx)卵形,宽苞棘豆(O.latibracteata)近披针形,甘肃棘豆(O.kansuensis)长椭圆披针形,黄花棘豆(O.ochrocephala)长椭圆状卵形;萼齿形状为黑萼棘豆披针状线性,宽苞棘豆锥状叁角形,甘肃棘豆窄披针形,黄花棘豆线状披针形。旗瓣和翼瓣先端分别为,黑萼棘豆2浅裂和微凹,宽苞棘豆近圆形和截形微凹,甘肃棘豆微缺和圆形,黄花棘豆微凹和圆形;龙骨瓣喙长为宽苞棘豆>黄花棘豆>黑萼和甘肃棘豆。黑萼棘豆雄蕊完全展开,基部有蜜腺,黄花棘豆蜜腺少;成熟花药淡黄色,大小为甘肃棘豆>宽苞棘豆>黄花棘豆>黑萼棘豆。子房形状为黑萼棘豆披针形,宽苞棘豆椭圆形,甘肃棘豆和黄花棘豆具短柄。果实黑萼、甘肃和黄花棘豆为荚果1室,宽苞棘豆具狭隔膜为不完全两室。依据4种棘豆植物精细表观特征可将其区别,其形态特征均表现出对高寒环境的适应性。(本文来源于《草原与草坪》期刊2017年03期)

魏莹[5](2017)在《黄耆属与棘豆属花发育形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花的形态学特征常被用来构建系统演化关系,花器官的发生和发育蕴含了其早期进化的轨迹。因此,探寻植物的花发育过程可以了解其所属的分类学地位及其性状演化关系。我国作为黄耆属的一个多样性分布中心,在花发育方面的研究却较少。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4种黄耆属和1种棘豆属植物的花,将黄耆属之间花的形态发育进行对比,并将其与棘豆属1种植物的花发育进行比较,试图探寻黄耆属之间以及其与棘豆属在花发育方面的联系,为黄耆属植物的研究提供一些花发育方面的资料,为黄耆属的研究提供一种思路。具体结果如下:(1)黄耆属花器官发生方式多样,最常见的单向发生是指从远轴端向侧边再到近轴端的发生方式。器官重迭与共同原基的出现也许能缩短发育时间,可能代表了一定的进化性;这些现象在蝶形花亚科的其它属中也有出现,说明其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因此,黄耆属在花发生上具有一定的进化性和特殊性。(2)黄耆属花器官发育的早中期阶段的形态特征都比较相似;中晚期才出现一些有鉴别性的特征:花瓣之间的卷迭、龙骨瓣边缘愈合、形成二体雄蕊等。在秦岭黄耆中还发现了半环状的花托蜜腺。通过对膜荚黄耆和秦岭黄耆的花序发育的比较,发现膜荚黄耆只形成一个顶端花序分生组织,最终形成总状花序,而后者则起始多个花序顶端分生组织,形成多个总状花序,由总状花序分支形成圆锥花序。(3)黄花棘豆与黄耆属花的发生发育过程相似,都是单向发生,发育过程中也有共同原基和器官重迭现象,最大的区别点在于:黄花棘豆龙骨瓣尖端在后期形成短喙。(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汪治刚[6](2017)在《棘豆属疯草内生真菌的生活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疯草是可产生苦马豆素而引起草食动物出现典型神经学症状和病理学变化的有毒植物的统称,主要为棘豆属(Oxytropis)和黄芪属(Astragalus)植物中的部分种,是我国和美国最主要的毒草类群,每年导致大量家畜中毒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疯草中苦马豆素的含量与其内生真菌(Alternaria spp.sect.Undifilum)含量呈正相关。已查明疯草内生真菌的菌丝在种子和植株体内生活,但如何完成生活史尚不明确。为此,本论文以采集自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宁夏海原县和甘肃天祝县的小花棘豆(O.glabra)、黄花棘豆(O.ochrocephala)、和甘肃棘豆(O.kansuensis)的植株和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疯草各个生长时期内生真菌的生活方式及其联系,得到如下结果:1、疯草越冬期内生真菌的生活方式:采用OmtssuF/OmtssuR和OR1/ITS5对特异性引物检测10株黄花棘豆返青后的主根和幼茎,分别有40%和80%的主根中有内生真菌,50%和90%的幼茎中有内生真菌,2种检测中各有一株(不同植株)根部无内生真菌但幼茎中有内生真菌,其余根部带菌者幼茎均带菌,第二对引物对带菌植株的检出率(90%)高于第一对引物(50%),但杂带多,而后者无杂带。根部的条带比幼茎的条带明亮,说明根中菌丝量多于幼茎,菌丝体在植株根部越冬,返青后扩展至地上部分。2、疯草生长期内生真菌的生活方式:在3种棘豆属疯草的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植株表面均可检测出内生真菌的分生孢子,其中以白色衰老的花托上分生孢子最多,其次为干枯的叶片,在茎上极少。说明内生真菌在疯草的整个生长期均可产生分生孢子,且仅产生在衰老或死亡的组织上。3、疯草种子内外的内生真菌:黄花棘豆种子表面粘附内生真菌的孢子,种子经清洗后测定每粒上的分生孢子数为32.78个。小花棘豆、黄花棘豆和甘肃棘豆种子内有内生真菌的比例分别为80.00%、85.83%和8.75%,菌丝体均分布于种皮与胚交接处(糊粉层),而种皮和胚中无菌丝体。4、疯草内生真菌从种子到幼苗的生长过程:种子播种出苗后采用内生真菌特异性引物Omtssu F/OmtssuR检测出内生真菌,而剥去种皮的胚发育的苗中无内生真菌。说明内生真菌的菌丝体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时进入幼苗。5、疯草内生真菌的孢子侵入幼苗:将黄花棘豆叶片表面内生真菌的分生孢子接种于黄花棘豆的离体叶片上可见孢子萌发出芽管,并侵入叶片。6、不同疯草中内生真菌的异同:基于IT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3种疯草中的内生真菌的菌株(LYZ0091、LYZ0093和LYZ0109)均为同一种棘豆链格孢(Alternaria oxytropis),在pH4~11条件下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20℃、25℃和25℃,仅LYZ0109在30℃下停止生长,小花棘豆和甘肃棘豆内生真菌的菌丝扭曲状,厚垣孢子少,而黄花棘豆的内生真菌则无扭曲状菌丝,大量成串的厚垣孢子由基质底部向上呈树状生长。在8个酸碱度梯度、7个温度和8种培养基培养4周均未产生分生孢子。菌株两两对峙培养出现排斥,菌丝体相遇无融合,也未产生有性态。(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7-05-01)

陈思有,吴亚男,许亮,冯全君,王冰[7](2016)在《棘豆属蒙药材的DNA条形码鉴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ITS2序列对棘豆属蒙药材进行分子鉴定。方法:对棘豆属正品药材硬毛棘豆Oxytropis fetissovii Bge.、多叶棘豆Oxytropis myriophylla(Pall.)DC.样品和伪品大花棘豆Oxytropis grandiflora(Pall.)DC.样品的ITS2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为扩大研究范围,又从Gen Bank中下载了棘豆属与黄芪属植物样本的ITS2序列。经ITS2 Database网站处理截取ITS2序列,并采用MEGA 5.10计算相关数据,基于K2P模型构建聚类树(NJ树)。并从ITS2网站上获得样本及下载序列的ITS2二级结构信息,分析各样本间ITS2序列二级结构的差异。结果:棘豆属药材的ITS2序列较短,序列长度为216~218 bp,有利于DNA的提取、PCR扩增和测序。多叶棘豆Oxytropis myriophylla(Pall.)DC.、硬毛棘豆Oxytropis fetissovii Bge.与大花棘豆Oxytropis grandiflora(Pall.)DC.的种内遗传距离大于种间遗传距离。在NJ树模型中,棘豆属正品药材与非正品样品可以区分开;与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比较也可以区分开。结论:以ITS2序列为标准的DNA条形码能够有效的鉴定棘豆属药材。(本文来源于《中药材》期刊2016年02期)

陆阿飞[8](2015)在《棘豆属有毒植物对叁江源区玉树州草地的危害及防治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介绍棘豆属植物在叁江源区玉树州的分布及危害,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和对有毒棘豆属植物的充分利用,为防止草地退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云南畜牧兽医》期刊2015年06期)

马兰波,周青平,纪亚君,颜红波,梁国玲[9](2014)在《棘豆属植物中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苦马豆素(SW)是棘豆属(Oxytropis)植物引起家畜中毒的主要原因,而苦马豆素的产生与棘豆属植物的内生真菌有关。目前,棘豆属植物中能够产生苦马豆素的内生真菌不断被发现,所以文章对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的寄主植物、形态、培养条件及其与苦马豆素的关系、对寄主植物的影响等进行了综述,为棘豆属植物的有效利用及家畜中毒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青海畜牧兽医杂志》期刊2014年03期)

卢萍,高利霞,金凤,恩和巴雅尔[10](2014)在《基于psbA-trnH序列的十种棘豆属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内蒙古28个样地采集的10种棘豆属植物56个单株,提取样品的基因组DNA,对其叶绿体psbA-trnH序列进行扩增、测序,所得序列利用ClustalX软件进行对位排列,并用MEGA5.0软件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1)10种棘豆属psbA-trnH序列的变异位点50个,信息位点36个,种间碱基差异百分率为3.4%,GC含量变化范围在23.18%~25.72%之间。(2)棘豆属与黄芪属各为一支,自展支持率达99%,这10种棘豆属植物可能为单系起源。(3)系统树中小叶小花棘豆与小花棘豆的样本独立成一支,支持将小叶小花棘豆作为小花棘豆的变种来处理。(4)多叶棘豆、砂珍棘豆和黄毛棘豆的样本相互混杂,表明亲缘关系很近,支持《内蒙古植物志》将叁者归入真棘豆亚属轮叶棘豆组的观点。(5)缘毛棘豆与薄叶棘豆的样本聚成一支,支持将二者归入矮生棘豆组。研究表明,psbA-trnH序列可为棘豆属下种间系统发育关系研究提供分子证据。(本文来源于《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棘豆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疯草是棘豆属(Oxytropis)和黄芪属(Astragalus)等植物中含有毒物质的总称,内生真菌(Alternaria sect.Undifilum spp.)是其带毒的主要原因,已知疯草内生真菌通过种子传至后代,然而,内生真菌如何从种子扩展至植株各组织部位以及对植株生长有何影响尚不明确。为此,本论文以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小花棘豆(O.glabra)和甘肃棘豆(O.kansuensis)的种子为材料,对其开展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确定供试的黄花棘豆、小花棘豆、甘肃棘豆种子带菌率分别为80.00%、78.50%和34.00%,种子的带菌率与发芽率无显着相关关系(P>0.05)。2、带内生真菌的种子去掉种皮后由胚生长出植株的成活率(4 wk)、地上干重(4月)和死亡率(8月)均与不带内生真菌的种子去皮后生长出的植株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内生真菌不影响胚的发育和后期植株生长。3、未去种皮发芽的种子移栽4个月后经过分离与疯草特异性引物PCR检测,植株带菌率分别为88.89%、66.67%和26.67%,说明即使种子带内生真菌,发育成的植株不一定带菌,二者关系因疯草种类不同而不同。4、疯草内生真菌在植株中的扩展特性:随植株长高、植株变大,从基部到顶部,从茎至复叶叶柄,最后至小叶中,但在黄花棘豆上与在小花棘豆上不同,前者各组织部位均匀,在后者未扩展至个别枝条,分布不均匀。存活植株上未见内生真菌的孢子,叶片保湿不产孢,茎和叶柄垂直插入PDA培养可获得大量的分生孢子,可用于后续接种研究。5、与不带内生真菌的植株相比,携带内生真菌的黄花棘豆和小花棘豆的地上干重、根干重、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片蒸腾速率、叶片气孔导度均显着降低(P<0.05),而对株高无影响(P>0.05),对甘肃棘豆的以上指标也没有影响,故并未发现疯草内生真菌对植株生长有促进作用。6、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携带内生真菌的3种疯草中的苦马豆素含量显着高于不带内生真菌的植株(P<0.05)。带内生真菌的黄花棘豆、小花棘豆、甘肃棘豆中苦马豆素含量分别为108.59 mg?kg~(-1)、138.30 mg?kg~(-1)和151.51mg?kg~(-1),不带内生真菌植株中含量分别为10.44 mg?kg~(-1)、7.28 mg?kg~(-1)、7.78 mg?kg~(-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棘豆属论文参考文献

[1].郭晨晨,赵倩倩,何玮,尉亚辉.我国常见棘豆属植物的遗传进化[C].陕西省毒理学会防控毒物危害与优化生态环境研讨会论文集.2019

[2].刘慧.疯草内生真菌在3种棘豆属植物中的种传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9

[3].关永强,罗影,石磊岭,张虹,孙宇.两种蒙药用棘豆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8

[4].赵敏,孙敏,丁谦谊,于应文.青海4种棘豆属植物精细表观特征比较[J].草原与草坪.2017

[5].魏莹.黄耆属与棘豆属花发育形态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6].汪治刚.棘豆属疯草内生真菌的生活史研究[D].兰州大学.2017

[7].陈思有,吴亚男,许亮,冯全君,王冰.棘豆属蒙药材的DNA条形码鉴定研究[J].中药材.2016

[8].陆阿飞.棘豆属有毒植物对叁江源区玉树州草地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云南畜牧兽医.2015

[9].马兰波,周青平,纪亚君,颜红波,梁国玲.棘豆属植物中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4

[10].卢萍,高利霞,金凤,恩和巴雅尔.基于psbA-trnH序列的十种棘豆属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4

标签:;  ;  ;  

棘豆属论文-郭晨晨,赵倩倩,何玮,尉亚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