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乡村师范教育运动,从20世纪初期萌芽,2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30年代鼎盛,40年代衰落,到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退出中国大陆为止,持续了三十多年。它是在乡村教育家的倡导下,在国民党教育政策的推动下而兴起的、以专门培养乡村小学教师为宗旨,达到改造乡村教育和乡村社会目的的一场有组织、有目的的师范教育改革运动。20世纪初期,乡村师范教育运动兴起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社会因素,即世界乡村教育迅速发展,中国乡村教育破败,而师范教育出现偏差,所培养的人才向城市倾斜,同时各种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引起乡村人才缺乏等;二是政治因素,即南京国民政府为推行义务教育和加强对农村的控制,必须兴办乡村师范教育。所以乡村师范教育运动的出现成为历史的必然。20世纪20年代,教育界人士更加关注乡村师范教育,并且积极参与组织试办乡村师范学校。南京国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教育政策,在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出版业大量印制乡村师范教育资料,支持乡村师范教育的发展。大学设立乡村教育科系,为乡村师范教育的发展准备了重要前提。1923年江苏省立师范添办五处农村分校,成为乡村师范教育运动的发轫。1927年晓庄乡村师范学校的试办,成为乡村师范教育改革的旗帜,她不仅确立乡村师范学校的办学精神,对南京国民政府的乡村教育政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1927年至1937年,全国17个省份各级乡村师范纷纷设立,据统计有327处之多。这些学校按照办学精神可以分为三类:改革式乡村师范、中间式乡村师范和学校式乡村师范。乡村师范教育运动的主阵地是乡村师范学校,三类乡村师范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用书、行政组织、师资、学生、教育经费和社会活动事业方面各有特点,但是总体上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乡村师范教育的特质。通过与普通师范在教育目的、课程内容和教法、教师资格、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乡村师范教育的目的是为适应乡村教育需要,培养适合乡村需要的小学教师而设立的。运动所体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明确的目的性、广泛性和一定的组织性。乡村师范教育运动顺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中国教育乡土化的过程。她对民国的乡村教育、乡村社会以及促进教育观念的改革与创新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内扰外患,乡村师范学校存在时间短暂,在学制、学校管理、办学资金等方面还有很大不足,存在着发展地区不平衡,有些政策不切实际,未能实现,师资缺乏,办学困难,未能彻底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等局限性。还原乡村师范教育运动的全貌,正确评价乡村师范教育运动有利于今天的教育改革、师范教育和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