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论文-邓立功

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论文-邓立功

导读:本文包含了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2型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相关因素

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论文文献综述

邓立功[1](2015)在《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收治的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合并结肠功能紊乱8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另4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探析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腹泻患者最大自主收缩压、静息压力升高,直肠感觉阈值降低;便秘患者表现为直肠感觉阈值升高。观察组病程、血糖及总胆固醇高于对照组(14.2±3.1 vs 8.4±2.1年,9.8±1.8 vs 7.2±1.6mmol/L,5.4±1.1 vs 4.5±1.2mmol/L,P<0.05)。病程、血糖水平为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患者表现为最大自主收缩压、静息压力、直肠感觉阈值异常。血糖及病程为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性进行预防。(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5年20期)

黄崇林[2](2013)在《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点,并探讨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06例资料完整的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直肠最大自主性收缩压、排便压力、静息压力和直肠感觉阀值;比较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患者与2型糖尿病无结肠功能紊乱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及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和血液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分析影响结肠功能紊乱的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并结肠功能紊乱组的平均年龄及血清尿素氮、肌酐、甘油叁酯和总胆固醇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病程与空腹血糖均显着高于2型糖尿病组(P<0.05);与2型糖尿病无胃肠症状组相比,糖尿病腹泻组的初始感觉值、排便阀值和最大阀耐受值较低(P<0.05),而糖尿病便秘组患者初始感觉阀值、排便阀值和最大耐受阀值均显着较高(P<0.05)。结论:2型糖尿病结肠紊乱患者与胃肠功能正常2型糖尿病患者之间直肠初始感觉阀值、内脏敏感性和最大耐受阀值有显着性差异;血糖水平偏高与糖尿病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可能发生结肠功能紊乱。(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期刊2013年08期)

许新芳,陈国昌,毛伯能,刘芊,钱佶[3](2009)在《糖尿病大鼠胃肠功能紊乱时结肠组织中Cajal间质细胞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胃肠功能紊乱时结肠组织内Cajal间质细胞的分布及表达变化,探讨Cajal间质细胞在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糖尿病组20只,正常对照组10只。糖尿病组大鼠用链脲佐菌素单剂量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枸橼酸缓冲液。两组大鼠饲养6周后处死,计算胃肠推进率并且收集结肠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ajal间质细胞在两组大鼠结肠组织内的分布和表达,用W estern b lot方法检测c-k it蛋白在两组大鼠结肠内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胃肠推进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和W estern b lot检测都显示糖尿病大鼠结肠组织内Cajal间质细胞的表达较正常大鼠明显减少(P均<0.05)。结论糖尿病大鼠结肠组织内Cajal间质细胞表达减少,推测与糖尿病大鼠胃肠功能紊乱有一定相关性。(本文来源于《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期刊2009年12期)

吴高珏,林琳[4](2007)在《内源性一氧化碳和Cajal间质细胞在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血糖的控制。胃肠道一氧化碳和Cajal间质细胞在维持胃肠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两者在糖尿病结肠组织中均有异常改变,影响糖尿病结肠运动。本文就其在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中的作用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国际内科学杂志》期刊2007年10期)

孔维[5](2006)在《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与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发病率约30-76%左右,主要表现为腹泻和便秘。该并发症可严重影响到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时至今日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胃肠激素分泌异常、高血糖、平滑肌损害以及微血管病变等因素有关。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是调节胃肠运动的重要胃肠肽激素。本实验通过研究血浆和结肠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与糖尿病患者结肠功能紊乱的相关关系,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1、本实验采用灌注导管测压仪研究54例糖尿病患者及15例正常对照组的直肠压力、直肠对容量刺激的感觉阈值即初始感觉阈值、排便阈值和最大耐受阈值。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浆中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的含量。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染色法观察各组结肠黏膜中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的定位;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半定量检测蛋白表达的强弱,平均光密度越高说明表达越强。结果:1、糖尿病各组的直肠静息压、最大自主收缩压和排便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但糖尿病便秘患者初始感觉阈值、排便阈值和最大耐受阈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腹泻患者初始感觉阈值、排便阈值和最大耐受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无胃肠症状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指标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2、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腹泻组、糖尿病便秘组、糖尿病无胃肠症状组血浆VIP含量(pg/ml)分别为46.29±15.47,27.59±17.73,26.39±13.09,27.15±10.29;糖尿病腹泻组、糖尿病便秘组和糖尿病无胃肠症状组血浆VIP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各组间血VIP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SP含量(pg/ml)分别为49.57±14.71,53.04±20.76,53.89±16.04,56.24±8.79;糖尿病腹泻组、糖尿病便秘组和糖尿病无胃肠症状组血浆S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IP和SP都主要在结肠粘膜上皮细胞、腺体细胞中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腹泻组、糖尿病便秘组、糖尿病无胃肠症状组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309±0.061、0.306±0.105、0.468±0.075、0.352±0.081;糖尿病便秘组患者VIP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和糖尿病腹泻组、糖尿病无胃肠症状组(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06-05-01)

孔维,孙侃[6](2006)在《胃肠激素与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高血糖自主神经病变、胃肠激素、平滑肌变性及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其中,在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中起主要作用的胃肠激素是血管活性肠肽 (VIP)、生长抑素(SS)、胃动素(MTL)、P物质 (SP)等.本文对此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期刊2006年05期)

周蓉[7](2005)在《一氧化氮合酶在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大鼠结肠壁的表达及意义AP-1对酒精致纹状体突触可塑性变化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结肠功能障碍是糖尿病(DM)极为常见并发症,该病的突出的临床症状为腹胀和便秘。近年来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神经、胃肠激素以及肠血管病变上,但是糖尿病结肠肠功能紊乱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明确。 一氧化氮(NO)是新近发现的一种重要的生物信息递质,广泛参与生理功能的调节。NO在其限速酶一氧化氮合酶(NOS)的作用下生成。NOS分为叁型:神经型NOS(nNOS)、内皮细胞型NOS(eNOS)、诱生型NOS(iNOS)。众多研究表明,胃肠动力障碍疾病与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异常有关。因此我们通过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结肠内各型NOS表达情况、组织学分布的差异及其在该疾病发生展中的作用,探讨糖尿病结肠功能障碍发生、发展可能机制。 实验用采用单剂量腹腔注射100mg/kg链脲佐菌素(STZ)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4w后取糖尿病大鼠近端结肠、远端结肠组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nNOS、eNOS、iNOS阳性细胞在结肠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用RT-PCR法观察上述NOS的叁种亚型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如下(1)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在病例组和正常组大鼠结肠壁均有表达;eNOS在糖尿病组和正常组大鼠结肠中大多数无明显表达,仅有少数可见弱阳性表达。诱导型NOS(iNOS)在两组中均无表达。(2) RT-PCR显示nNOS在糖尿病大鼠近端结肠、远端结肠表达增多;eNOS糖尿病大鼠近端结肠、远端结肠表(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05-04-01)

衡先培,王海松[8](1996)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1694例的回顾性总结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是糖尿病极为常见的并发症。据我们糖尿病专科医院观察,发病率约为47.5%,突出的临床症状为便秘。虽该并发症一般不影响患者生命,但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危害性不容忽视。现代医学认为本症与糖尿病植物神经损伤有一定关系,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我们在临床医疗中采用病证合参、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经治的1694例以便秘为主要症状的结肠功能紊乱病例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本文来源于《吉林中医药》期刊1996年06期)

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点,并探讨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06例资料完整的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直肠最大自主性收缩压、排便压力、静息压力和直肠感觉阀值;比较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患者与2型糖尿病无结肠功能紊乱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及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和血液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分析影响结肠功能紊乱的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并结肠功能紊乱组的平均年龄及血清尿素氮、肌酐、甘油叁酯和总胆固醇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病程与空腹血糖均显着高于2型糖尿病组(P<0.05);与2型糖尿病无胃肠症状组相比,糖尿病腹泻组的初始感觉值、排便阀值和最大阀耐受值较低(P<0.05),而糖尿病便秘组患者初始感觉阀值、排便阀值和最大耐受阀值均显着较高(P<0.05)。结论:2型糖尿病结肠紊乱患者与胃肠功能正常2型糖尿病患者之间直肠初始感觉阀值、内脏敏感性和最大耐受阀值有显着性差异;血糖水平偏高与糖尿病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可能发生结肠功能紊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论文参考文献

[1].邓立功.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

[2].黄崇林.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

[3].许新芳,陈国昌,毛伯能,刘芊,钱佶.糖尿病大鼠胃肠功能紊乱时结肠组织中Cajal间质细胞的表达[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9

[4].吴高珏,林琳.内源性一氧化碳和Cajal间质细胞在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中的作用[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7

[5].孔维.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与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关系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6

[6].孔维,孙侃.胃肠激素与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

[7].周蓉.一氧化氮合酶在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大鼠结肠壁的表达及意义AP-1对酒精致纹状体突触可塑性变化影响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5

[8].衡先培,王海松.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1694例的回顾性总结报告[J].吉林中医药.1996

标签:;  ;  ;  ;  

糖尿病结肠功能紊乱论文-邓立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