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预后影响分析

行为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预后影响分析

王燕(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杭州31005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行为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我社区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行为干预,对照组不采取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FPG、PPG、并发症和不良行为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行为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预后非常有好处,可以改善患者不良行为,将血糖控制在稳定的程度,这样可以减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行为干预糖尿病预后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4-0289-02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一种慢性疾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病程时间长,而且很难完全治愈,在治疗上也是一种比较难得疾病。糖尿病临床表现最为常见的特点就是血糖高,基本症状是饮食增加、饮水增加、排尿更多、身体消瘦。糖尿病是比较麻烦的一种疾病,若对血糖控制的不好,容易引起很严重的并发症,并且无法治愈。糖尿病有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常见的三种类型,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中的大部分。为了保证患者在经过治疗后预后可以变得更好,本次研究资料中,我们对5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采取了行为干预,了解对预后的影响,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社区2010年11月-2011年11月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分别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在40-72岁,平均年龄(51.5±45.5)岁,病程1-30年,平均病程(13.5±5.5)年,其中1型糖尿病6例,2型糖尿病43例,妊娠糖尿病1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在43-71岁,平均年龄(52.5±46.5)岁,病程1-28年,平均病程(11.5±6.5)年,其中1型糖尿病8例,2型糖尿病41例,妊娠糖尿病1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检查诊断,确诊为糖尿病患者。两组糖尿病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糖尿病类型上无明显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让患者自己锻炼身体,并且饮食由患者自己选择。观察组同样采取常规药物治疗,但是要监督患者做运动,锻炼身体,根据患者的情况不同,为患者制定最适合患者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量。监督患者饮食,为患者搭配最适合患者身体的饮食,并且监督患者改掉不良生活习惯,例如:吸烟、饮酒和甜食吃的过多。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一般糖尿病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的负面情绪[1],要及时开导患者,让患者的心情保持愉快,才可以更好的配合治疗。

1.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社区糖尿病患者在经过行为干预后,患者血糖情况,是否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及不良行为。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都是采用专业的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所有计数数据采用χ2进行检验,结果以x±s表示,并且P<0.05为有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FPG)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吃饭后2小时血糖(PPG)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的出现率明显比观察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吸烟过多患者有4例,饮酒过量患者有2例,甜食过多患者有2例。对照组中吸烟过多患者有13例,饮酒过量患者有11例,甜食过多患者有5例。对照组不良行为发生率明显比观察组高,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情况比较

组别nFPGPPG并发症不良行为

观察组506.4±2.19.0±2.94(8%)8(16%)

对照组509.1±2.713.2±3.013(26%)29(58%)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因为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所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征[2]。临床表现最为常见的特点就是血糖高,基本症状是饮食增加,因为大量的尿糖流失,所以会导致患者感觉饿,因此食量会增加;饮水增加,因为多尿,所以水分会大量流失,导致患者会口渴,因此饮水量会增加;排尿更多,因为患者血糖浓度的增高,所以会导致患者出现多尿的情况,排尿会变得更多;患者身体会变得消瘦,因为胰岛素的缺乏和代谢紊乱,所以会导致患者的身体会变得消瘦。糖尿病中比较常见的类型有1型糖尿病(TypeIdiabetesmellitus):是因为自体免疫系统对自身做出攻击所造成的一种自体免疫疾病,多数发生于青少年。2型糖尿病(TypeIIdiabetesmellitus):属于成人发病型糖尿病,主要发生于成年人,目前认为是因为胰岛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所造成的[3]。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发生于妊娠期的妇女,是患者在妊娠期间患上糖尿病,但是在妊娠之后,糖尿病也会随之自动消失。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得出采取行为干预比不采取行为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更好,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这样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出现,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行为,保证患者的身体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采取行为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预后非常有好处[5],可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让患者的心情更好,更容易配合治疗,而且不良行为都有所改善,将血糖控制在稳定的程度,可以减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患者的身体情况。

参考文献

[1]胡悒萍,张积家.社区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对糖尿病伴抑郁患者糖代谢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6):1383-1386.

[2]赵满红.社区行为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85-85.

[3]何荣忠.2型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2009,2(10):16-17.

[4]徐存,美王秀,莲王秀.糖尿病患者社区综合行为干预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12):4494-4495.

[5]陈丽斌,朱敏.2型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效果的调查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4):28-29.

标签:;  ;  ;  

行为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预后影响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