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经济学分析

论文摘要

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其中又以农村土地问题为核心。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对于广大农民而言,不仅是赖以生产的第一生产资料也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尤其在应对年老和伤病时,土地也提供了最后一道生活保障。因此在我国农村土地长期肩负着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保障功能。改革开放以后,发轫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实现了农业生产由“大包干”到“包干到户”的重大转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使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在上缴国家和集体的提留后仍有农产品剩余,极大鼓舞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以普通农村家庭为经营主体的农业粗放式细碎化经营已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农村土地通过流转集中以实现农业生产适度规模化是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还处于刚刚起步的探索阶段,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小流转程序不规范、参与主体单一,同时存在着土地产权关系不清晰、流转机制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市场发育不成熟、中介组织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健康有序发展。正是基于此,本文通过了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系统回顾土地流转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供给—需求”分析框架对我国目前土地流转状况做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借鉴国外农村土地流转经验和我国土地流转的成功案例,对完善我国土地流转提出政策建议。本文通过供需角度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状况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相应的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全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章: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论文框架和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和可能的创新。第二章,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外有关农村土地流转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作了总结,并一一进行了简单评述。第三章,分为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两个阶段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历程作了简要介绍,为下一章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理论分析做铺垫。其中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土地经历了禁止流转阶段、流转的探索阶段和允许流转阶段。第四章,全文的理论分析部分,本章首先对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状做了总结,主要表现在总体流转规模小,流转率低,近几年呈不断改善趋势;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不均衡,存在地区差异;土地流转方式和参与主体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接着在简单介绍了供给和需求一般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了微观经济学中的“供给—需求”分析框架,从理论上深入剖析了农村土地流转的供给和需求以及影响它们的各种因素,其中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供给因素除了农村土地流转价格外,还包括农村土地产权清晰程度、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程度、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我国传统思想中的“恋土情节”等;影响农村土地需求的因素除了价格因素以外,还包括农业生产环境、国家对农业生产政策扶持力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状况等。然后,对我国土地流转市场存在的问题做了系统的归纳,主要包括土地产权关系不明晰、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缺乏、土地流转市场发育不成熟和政府立法不足,监管不力,基层宣传不够六个方面。第五章,是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国外借鉴和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成功案例的分析部分,通过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地多人少”土地资源丰富型国家和以日本为代表的“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匮乏型国家的农村土地流转经验比较,并接着以成都市为代表,详细分析了成都市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三圣乡模式”和“温江模式”的成功案例,得出明晰土地产权关系是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基础、发展中介组织是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途径、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是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保障的启示。第六章,在以上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全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其中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需要坚持的原则,主要包括“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保护耕地原则和保农为农原则,并提出了明确土地产权关系、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培养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健全农村保障体系、健全土地流转相关法规和加速产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六个方面的政策建议。总体来说,本文通过“供给—需求”的分析框架能较全面概括影响农村土地流转供给和需求的各种因素,并指出我国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政策建议也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但由于农村土地流转涉及面广,包涵内容多,本文只能从宏观上对农村土地流转进行把握,而无法对其中的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这使得文章的研究不够深入,加上本人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有限,文中还存在其他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的补充完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不足和可能的创新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地租理论
  • 2.1.2 产权理论
  • 2.1.3 制度变迁理论
  • 2.1.4 帕累托最优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
  • 2.2.1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研究
  • 2.2.2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研究
  • 2.2.3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研究
  • 2.2.4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农户研究
  • 2.2.5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研究
  • 3.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历程
  • 3.1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土地制度
  • 3.1.1 土地改革与互助合作(1949-1955)
  • 3.1.2 集体所有、统一经营(1956-1978)
  • 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土地制度
  • 3.2.1 禁止土地流转阶段(1979—1987)
  • 3.2.2 土地流转的探索阶段(1988—2002)
  • 3.2.3 允许土地流转阶段(2002年至今)
  • 3.3 本章小结
  • 4.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现状及经济学分析
  • 4.1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现状
  • 4.1.1 总体流转规模小、流转率低,但近几年在不断改善
  • 4.1.2 土地流转市场发展极不均衡,存在区域差异
  • 4.1.3 土地流转方式和参与主体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 4.2 农村土地流转的经济学分析
  • 4.2.1 供给和需求的一般理论
  • 4.2.2 农村土地流转的供给及其影响因素
  • 4.2.3 农村土地流转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 4.2.4 农村土地流转的供需均衡
  • 4.3 我国土地流转市场存在的问题
  • 4.3.1 土地产权关系不明晰
  • 4.3.2 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
  • 4.3.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 4.3.4 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缺乏
  • 4.3.5 土地流转市场发育不成熟
  • 4.3.6 政府立法不足,监管不力、基层宣传不够
  • 5.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国外借鉴与我国成功案例
  • 5.1 国外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
  • 5.1.1 美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
  • 5.1.2 日本农村土地流转模式
  • 5.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成功案例—以成都为例
  • 5.2.1 三圣乡模式
  • 5.2.2 温江模式
  • 5.3 国外土地流转经验和我国成功案例的启示
  • 5.3.1 明晰的土地产权是土地流转的制度基础
  • 5.3.2 发展中介组织是促进土地流转的有效途径
  • 5.3.3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土地流转的重要保障
  • 6.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 6.1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坚持的基本原则
  • 6.1.1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 6.1.2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 6.1.3 坚持保护耕地的原则
  • 6.1.4 坚持保农为农的原则
  • 6.2 政策建议
  • 6.2.1 明确土地产权关系
  • 6.2.2 完善土地流转市场
  • 6.2.3 培养土地流转中介组织
  • 6.2.4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6.2.5 健全土地流转相关法规
  • 6.2.6 加速产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03)
    • [2].论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06)
    • [3].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问题的国内研究综述[J]. 山西农经 2017(16)
    • [4].推进土地流转市场发展的建议[J]. 当代农机 2015(03)
    • [5].探究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J]. 农民致富之友 2015(12)
    • [6].房地产市场和农村土地流转市场[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13)
    • [7].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土地流转市场系统动力学框架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5)
    • [8].农业部:“三权分置”进展总体顺利将建土地流转市场[J]. 农民文摘 2017(09)
    • [9].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现实考量与制度构建[J]. 江西社会科学 2017(12)
    • [10].产业转移对土地流转市场的影响分析——以重庆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31)
    • [11].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如何破题[J]. 人民论坛 2016(31)
    • [12].资源禀赋、社会保障与粮农土地流转市场化选择——基于赣粤339份粮食种植户的调研[J]. 江西农业学报 2017(11)
    • [13].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分析及若干建议[J]. 才智 2014(23)
    • [14].如何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J]. 农民致富之友 2013(09)
    • [15].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培育的现实考量与制度构建——完善甘肃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之法社会学思考[J]. 开发研究 2012(01)
    • [16].活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路径选择——以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为基础[J]. 商业研究 2009(03)
    • [17].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的权益分配机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10)
    • [18].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思考[J]. 现代农业 2011(09)
    • [19].谈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建议[J]. 农民致富之友 2011(22)
    • [20].从交易费用谈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J]. 商业时代 2010(21)
    • [21].渝北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试行[J]. 公民导刊 2009(01)
    • [22].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困境与政府行为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21)
    • [23].后农业税时代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进程问题[J]. 乡镇经济 2008(11)
    • [24].土地流转市场[J]. 宏观经济管理 2008(11)
    • [25].推进土地流转市场规范化建设的三大问题与四项建议[J].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6(04)
    • [26].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经济纵横 2011(03)
    • [27].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势在必行[J]. 农业经济 2010(02)
    • [28].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设之我见[J]. 山西农经 2017(09)
    • [29].思考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育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 商 2015(41)
    • [30].浅谈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J]. 科技与企业 2015(11)

    标签:;  ;  ;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经济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