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纯硅胶基质色谱填料的合成

高纯硅胶基质色谱填料的合成

论文摘要

色谱作为一种高效的分离、分析手段,在当今的生产、科研、检测,监测等领域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色谱分离分析的“心脏”色谱柱填料,是实现复杂组分有效分离的关键。硅胶具有机械强度好、容易控制的孔结构和比表面积、化学稳定性好和热稳定性高等优点,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色谱填料材料。目前国内外的色谱柱填料制备研究已很成熟,但是传统硅胶柱填料都含有一定量的金属杂质钠、钙、铁和铝等,这些杂质会导致硅胶表面活性增加,导致色谱分离峰严重拖尾,以及出现特异性吸附而影响色谱分离性能,所以高纯硅胶基质的柱填料对色谱对色谱分离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加之我国目前使用的高性能色谱柱填料全部依赖进口。因此,高纯硅胶色谱填料的制备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以单晶硅粉作为硅源制备出了高纯硅胶基质色谱柱填料,并对其色谱性能进行了评价。其制备步骤如下:首先,在氨水和氨气的催化条件下,单晶硅粉水解制备出高纯、单分散纳米级二氧化硅水溶胶;优化的反应条件是:氨水与硅粉比例为250ml/12g,反应时间为6h,反应温度在80℃,搅拌速度为600rpm时可获得粒径为25m的高纯、单分散球形硅溶胶。第二步,在酸性介质条件下,二氧化硅水溶胶通过聚合诱导胶体凝聚法(PICA)与尿素和甲醛进行缩聚反应,制备出单分散脲醛/Si02复合微球;具体反应条件是:树脂-溶胶质量比为1:3,硅溶胶固含量为12%,尿素-甲醛摩尔比为1:1.5,pH值为1-2,反应时间为10h。第三步,通过真空干燥、高温煅烧等手段将复合树脂微球制备成机械强度高的单分散硅胶色谱柱填料;通过TGA和DTA的实验数据确定对复合树脂微球的热处理是程序升温方法,其程序升温速度为2℃/min,并且在温度达到300℃、500℃和700℃时各保温2h,最终得到粒径分布均匀、单分散性良好、表面密实的球形硅胶。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制得的二氧化硅水溶胶进行了纯度验证;利用电子显微镜对二氧化硅水溶胶、复合树脂微球、硅胶色谱填料进行了形貌与尺寸研究;二氧化硅色谱填料的BET分析显示:其比表面为190m2/g,平均孔径为10nm和平均孔容为0.47cm3/g;采用匀浆填充法:1:1的氯仿-甲醇作为匀浆液,正已烷作为匀浆顶替液,装柱压力为60MPa,并在正相色谱条件下考察了硅胶色谱柱的性能,柱效在3万塔板数/米左右,不对称因子均0.95-1.09,同时分离了对硝基苯同系物。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液相色谱填料的分类
  • 1.2.1 无机基质填料
  • 1.2.1.1 硅胶基质填料
  • 1.2.1.2 其他无机基质填料
  • 1.2.1.2.1 氧化锆
  • 1.2.1.2.2 氧化铝
  • 1.2.1.2.3 可控孔径玻璃
  • 1.2.2 有机高分子基质填料
  • 1.3 硅胶基质填料的制备方法
  • 1.3.1 溶胶—凝胶法(SOL-GEL)
  • 1.3.2 喷雾干燥法
  • 1.3.3 生物微囊法
  • 1.3.4 聚合诱导胶体凝聚法(PICA)
  • 1.4 单分散硅溶胶
  • 1.4.1 硅溶胶
  • 1.4.2 单分散硅溶胶的制备
  • 1.5 脲醛树脂
  • 1.5.1 脲醛树脂固化的经典缩聚理论
  • 1.5.2 脲醛树脂的胶体学说
  • 1.6 本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高纯、单分散二氧化硅水溶胶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与实验仪器
  • 2.2.1.1 实验药品
  • 2.2.1.2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思路
  • 2.2.3 实验流程图
  • 2.2.4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3.3 搅拌速度的影响
  • 2.3.4 催化剂的选择的影响
  • 2.3.5 氨水和硅粉比例的影响
  • 2.3.6 硅溶胶纯度的测定
  • 2.4 结论
  • 2复合微球的制备'>第三章 单分散脲醛/SiO2复合微球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与实验仪器
  • 3.2.1.1 实验药品
  • 3.2.1.2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流程图
  • 3.2.3 实验原理
  • 3.2.4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树脂-溶胶质量比对形貌的影响
  • 3.3.2 硅溶胶固含量对形貌的影响
  • 3.3.3 pH值对形貌的影响
  • 3.3.4 反应温度对形貌的影响
  • 3.3.5 尿素-甲醛摩尔比对形貌的影响
  • 3.3.6 反应时间对形貌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四章 复合球的热处理及硅胶性能的评价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与实验仪器
  • 4.2.1.1 实验药品
  • 4.2.1.2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复合球的热处理
  • 4.2.2.2 硅胶性能的非色谱法评价
  • 4.2.2.3 硅胶性能的色谱法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DTA/TGA分析
  • 4.3.2 BET法分析
  • 4.3.3 色谱柱的填装
  • 4.3.4 色谱性能评价
  • 4.3.5 应用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和导师简介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纳微科技有限公司打破国外对高性能色谱填料的垄断[J]. 化学分析计量 2018(02)
    • [2].MDS-5新型反相制备液相色谱填料[J]. 中国天然药物 2008(03)
    • [3].治疗性抗体纯化色谱填料[J]. 生物产业技术 2016(01)
    • [4].特殊结构的新型液相色谱填料的研究进展[J]. 色谱 2012(08)
    • [5].一种反相/弱阳离子交换混合模式色谱填料结合质谱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8(02)
    • [6].肝素温度敏感色谱填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化学学报 2012(05)
    • [7].MDS-5新型反相制备液相色谱填料[J]. 中国天然药物 2010(01)
    • [8].1.2μm新型放射型核壳色谱填料在加压毛细管电色谱中的性能评价[J]. 色谱 2016(05)
    • [9].一种氨羧类螯合配体色谱填料的研究[J]. 分析科学学报 2018(05)
    • [10].氧化石墨烯修饰硅胶液相色谱填料的制备及色谱性能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06)
    • [11].十八碳酰基高聚物型色谱填料的制备与用于七叶皂甙钠分离的研究[J]. 分析测试学报 2008(07)
    • [12].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强阴离子交换色谱填料及其在蛋白质分离中的应用[J]. 化学学报 2010(23)
    • [13].杂化硅基手性色谱填料的制备及表征[J]. 分析仪器 2019(04)
    • [14].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液相色谱填料基质多孔硅球[J]. 化工学报 2015(06)
    • [15].高效液相色谱柱的选择、使用与维护[J]. 口腔护理用品工业 2011(06)
    • [16].氧化铝包裹硅胶核-壳型色谱填料的制备及正相色谱性能研究[J]. 分析试验室 2015(02)
    • [17].微米级反相无孔硅胶色谱填料的制备及其分析[J]. 现代化工 2015(09)
    • [18].乙烯基功能化聚甲基倍半硅氧烷色谱填料的制备与评价[J]. 分析试验室 2018(01)
    • [19].三种混合模式色谱填料色谱性能的比较[J]. 化工学报 2016(07)
    • [20].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其官能化[J]. 中国陶瓷 2013(07)
    • [21].硅胶涂敷正相色谱填料的制备及应用[J]. 分析测试学报 2008(07)
    • [22].拆分手性化合物色谱填料的研究进展[J]. 药物分析杂志 2017(05)
    • [23].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突变体的表达纯化与亲和色谱填料的制备[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9(07)
    • [24].一种手性核壳型色谱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J]. 化学分析计量 2014(S1)
    • [25].安捷伦科技拓展Chromosorb气相色谱填料产品家族[J]. 办公自动化 2014(09)
    • [26].谷胱甘肽键合柱对蛋白的选择性研究[J]. 化学学报 2012(15)
    • [27].《液相色谱分离材料——制备与应用》[J]. 色谱 2016(05)
    • [28].全多孔球形硅胶基质高效液相色谱填料研究进展[J]. 中国科学(B辑:化学) 2009(08)
    • [29].基于聚倍半硅氧烷微球的亲水/反相混合模式色谱填料的制备与评价[J]. 色谱 2017(09)
    • [30].聚合物型色谱填料的研究进展[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6(02)

    标签:;  ;  ;  ;  ;  ;  

    高纯硅胶基质色谱填料的合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