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的研究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的研究

论文摘要

热带气旋(TC)登陆前后往往引发严重的暴雨及洪涝灾害,故热带气旋暴雨研究长期受到人们的关注。热带气旋降雨区可分六块(陈联寿,2010),分别为TC核心区降雨(Core region rain)、螺旋雨带(Envelop rain or spiral rain band)、TC内部中小尺度系统降雨(Meso or micro system rain)、不稳定降雨(Unstable rain)、台前飑线降雨(Squall line rain)和TC远距离降雨(Remote rain )。正是这第六块降雨出现在TC环流的千里之外,常受到TC暴雨预报的忽视。这块降雨虽然与TC相隔遥远,但它的出现和TC之间有密切的物理联系,故称之为热带气旋远距离降雨(Tropical cyclone Remote Precipitation—TRP).这块降雨(TRP)形成的机理正是本文研究的主题。并非所有的TC都能产生TRP现象,只有一小部分TC能产生,这是一种小概率事件。TRP不仅发生在中国,也发生在日本和美国。美国科学家(Cote,2007)将此类降雨称为Predecessor Rain Events ahead of tropical cyclones (PREs)。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台风的TRP现象,所得结果对实际预报有参考价值。本文对1971年~2006年TRP的统计结果表明,这种现象具有明显的时空(spatial and temporal)分布特征。TRP遍及我国大陆27个省(市、自治区),其中环渤海地区和川陕交界处是TRP事件发生的高频区。大部分TRP发生在6~9月,其中7~8月最多。TRP事件具有范围大,降雨强和持续时间长等特点。36年间共有169个TC引发了TRP,占总TC的14.7%,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TRP可持续2日以上。引发TRP的TC存在三条优势路径,一是进入南海北部或登陆华南类(56.8%),二是登陆闽浙沿海(24.3%)类,三是近海转向(13%)类。TRP大多发生在TC强度减弱的阶段。本文用合成分析(composite data analysis)分别对环渤海地区和川陕地区有无TRP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水汽输送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有利于TRP发生的大气环流背景是近海TC能将水汽输送到上述两块遥远的雨区,并存在TC与中纬度槽的相互作用,高层急流相关的辐散场激发上升运动。如热带气旋北侧并无西风槽而代之为高压和偏北气流阻断,这对发生TRP不利。采用TC bogus技术,设计了去除TC和减弱TC强度的敏感性试验来研究TC对TRP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TC对TRP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去除TC后,TRP降雨量明显减弱。TC不仅向TRP输送水汽,同时还通过其东侧低空急流的强弱影响TRP区的动力辐合和垂直运动。减弱TC强度,TRP区域水汽辐合、水汽的水平输送和垂直输送均变弱,TRP降雨量也减弱明显用Legendre滤波方法改变西风槽的强度,获得两组弱西风槽和两组强西风槽来研究其对TRP的影响。结果表明, TRP的强度和落区对西风槽强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强西风槽更有利于TC东侧低层水汽向TRP区的输送和辐合上升。减弱西风槽强度,TRP降雨明显减弱,而增强西风槽的强度,TRP降雨强度显著增加。TRP的降雨强度与西风槽强度存在正相关。地形对TRP起到一定的增幅作用。去除地形,TRP雨量减弱,提高地形高度,TRP雨量变化不大,但中心位置发生位移。地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迎风坡的抬升、地形绕流后辐合及狭管效应等方面。地形对TRP的影响具有局地性,使TRP降雨局地性增强。三个TRP个例诊断分析对比表明,TC与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中不仅向TRP区输送水汽,同时还影响着TRP区的动力强迫场,激发TRP发生发展。综合研究结果表明,TRP是TC和西风槽(包括中纬度槽和涡、弱冷空气、切变线等低值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地形对TRP有一定的增幅作用。本文最后得出的TRP事件概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对业务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的研究
  • 1.2 热带气旋暴雨研究进展
  • 1.2.1 研究技术和方法
  • 1.2.2 影响热带气旋暴雨的因子
  • 1.3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的研究进展
  • 1.3.1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的显著特征
  • 1.3.2 热带气旋与中纬度系统的相互作用
  • 1.3.3 热带气旋的作用
  • 1.3.4 中纬度系统的作用
  • 1.3.5 地形的作用
  • 1.4 与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有关的科学问题
  • 1.4.1 台风远距离暴雨的气候特征
  • 1.4.2 远距离暴雨过程中多系统相互作用机理
  • 1.4.3 台风远距离暴雨的概念模型
  • 1.5 台风远距离暴雨的预报
  • 1.6 论文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的统计特征
  • 2.1 引言
  • 2.2 资料和方法
  • 2.3 远距离暴雨特征
  • 2.3.1 地理分布
  • 2.3.2 雨强和范围
  • 2.3.3 时间变化
  • 2.3.4 产生远距离暴雨的TC特征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大尺度环流特征
  • 3.1 引言
  • 3.2 资料和方法
  • 3.3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大尺度环流背景
  • 3.3.1 环渤海地区(Ⅰ区)
  • 3.3.2 川陕交界处(Ⅱ区)
  • 3.4 热带气旋暴雨区辐散场分布特征
  • 3.5 Q 矢量、Q 矢量散度和锋生函数特征
  • 3.6 湿位涡和倾斜涡度发展理论的应用
  • 3.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
  • 4.1 引言
  • 4.2 资料与方法
  • 4.3 水汽条件诊断分析
  • 4.3.1 环渤海地区(Ⅰ区)
  • 4.3.2 川陕交界处(Ⅱ区)
  • 4.4 水汽收支诊断
  • 4.4.1 环渤海地区(Ⅰ区)
  • 4.4.2 川陕交界处 (Ⅱ区)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个例诊断分析
  • 5.1 引言
  • 5.2 MATSA(0509)台风远距离暴雨
  • 5.2.1 台风及降水概况
  • 5.2.2 大尺度环流形势
  • 5.2.3 水汽条件分析
  • 5.2.4 大气热力条件分析
  • 5.2.5 大气动力条件分析
  • 5.2.6 远距离暴雨中尺度特征分析
  • 5.3 AERE(0418)台风远距离暴雨
  • 5.3.1 台风及降水概况
  • 5.3.2 大尺度环流背景
  • 5.3.3 水汽条件分析
  • 5.3.4 热力条件和锋生
  • 5.3.5 动力条件分析
  • 5.4 KROVANH(0312)台风远距离暴雨
  • 5.4.1 台风及降水概况
  • 5.4.2 大尺度环流背景
  • 5.4.3 水汽条件分析
  • 5.4.4 热力条件和锋生
  • 5.4.5 动力条件分析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ARW模式简介'>第六章 WRFARW模式简介
  • 6.1 引言
  • ARW 模式'>6.2 WRFARW 模式
  • 6.2.1 模式框架及流程
  • 6.2.2 参数化方案
  • 6.2.3 TCBOGUS轴对称兰金涡旋方案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热带气旋对TRP影响的数值试验
  • 7.1 引言
  • 7.2 试验方案设计
  • 7.3 控制试验结果检验
  • 7.4 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
  • 7.4.1 远距离降水变化
  • 7.4.2 低层风场及辐散场的变化
  • 7.4.3 水汽通量变化
  • 7.4.4 水汽通量散度变化
  • 7.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西风槽对TRP影响的敏感性试验
  • 8.1 引言
  • 8.2 试验方案设计
  • 8.3 试验结果分析
  • 8.3.1 台风路径变化
  • 8.3.2 远距离降水变化
  • 8.3.3 低层风场和散度场变化
  • 8.3.4 高空急流和散度场变化
  • 8.3.5 低层温度场变化
  • 8.3.6 水汽输送变化
  • 8.3.7 能量场变化
  • 8.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地形对TRP影响的数值研究
  • 9.1 引言
  • 9.2 试验方案设计
  • 9.3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9.3.1 远距离降水变化
  • 9.3.2 低层风场和散度场变化
  • 9.3.3 雷达最大反射率因子变化
  • 9.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的概念模型
  • 10.1 引言
  • 10.2 主要研究结论
  • 10.3 TRP 概念模型
  • 10.4 本文的创新点
  • 10.5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和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卫星遥感技术在热带气旋监测中的应用——以“伊代”为例[J]. 中国农业信息 2019(05)
    • [2].双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研究综述[J]. 广东气象 2019(06)
    • [3].影响日照附近海域的北上热带气旋特征分析[J]. 中国海事 2020(02)
    • [4].未来湄公河流域热带气旋引起的极端风速将增加(英文)[J]. Science Bulletin 2020(05)
    • [5].第15章 热带气旋研究100年进步[J]. 气象科技进展 2019(S1)
    • [6].热带气旋边界层精细结构研究综述[J]. 气象科学 2020(01)
    • [7].热带气旋过台湾后再次登陆的路径强度变化统计分析[J]. 气象 2020(04)
    • [8].1951—2017年热带气旋对湖南降水的影响及环流异常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0(02)
    • [9].热带气旋迁移加速度的统计规律[J]. 水力发电学报 2020(07)
    • [10].热带气旋灾害影响下的城市韧性提升紧迫度评估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为例[J]. 自然灾害学报 2020(05)
    • [11].1951—2017年双夏期间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特征[J]. 广东气象 2018(06)
    • [12].海警舰艇防范热带气旋措施研究[J]. 中国水运 2019(05)
    • [13].影响中国大陆热带气旋路径分类及其特征研究[J]. 气象科学 2019(03)
    • [14].海南台网地震震级受热带气旋影响程度的初步研究[J]. 国际地震动态 2019(07)
    • [15].基于知识图谱的热带气旋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 巢湖学院学报 2019(03)
    • [16].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在热带气旋调控减灾中的应用初探[J]. 装备环境工程 2019(11)
    • [17].基于历史资料的热带气旋大风定点预报及检验[J]. 热带气象学报 2019(05)
    • [18].1956~2012年浙闽登陆热带气旋降水精细化观测统计分析[J]. 大气科学 2018(01)
    • [19].影响广东省的热带气旋特征分析及灾害损失研究[J]. 大气科学 2018(02)
    • [20].我国沿海主要省份热带气旋风雨因子危险性分析Ⅰ:基本值[J]. 热带气象学报 2018(02)
    • [21].热带气旋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新进展[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8)
    • [22].全球热带气旋移动速度减缓 极端降雨和风暴引发的损害或增加[J]. 浙江气象 2018(03)
    • [23].登陆热带气旋在鄱阳湖区的活动特征及原因分析[J]. 大气科学 2017(02)
    • [24].1949—2015年北上热带气旋特征[J]. 气象科技 2017(02)
    • [25].强热带气旋在高层流出层热力场的时空特征分析[J]. 农业灾害研究 2017(01)
    • [26].影响天津地区两次北上热带气旋过程对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03)
    • [27].宁波市热带气旋降水量分布特征研究[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6(04)
    • [28].热带气旋“莫拉克”在台湾岛登陆前后结构与路径演变机理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 2014(06)
    • [29].本世纪强度大增的热带气旋[J]. 初中生必读 2019(11)
    • [30].风从海上来(外一篇)[J]. 福建文学 2016(12)

    标签:;  ;  ;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