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审计委员会制度:架构和完善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会计学
作者: 李凯
导师: 刘明辉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制度,审计,公司治理,实证分析
文献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于2002年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应设立审计、战略、提名和薪酬等专门委员会,作为上市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审计委员会作为监察人,是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公司授权处理有关公司财务和内控制度监督等事项,在财务信息披露过程中尤其是在防止和发现财务报告欺诈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失真较普遍的情况下,审计委员会作为一种减少虚假会计信息的手段,在实际应用中有广阔的空间。另外,审计委员会在完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方面也可以产生着积极的影响。由于审计委员会制度属于“舶来品”,国内实务界对其缺乏了解,而学术界对其研究也停留在某些方面的介绍、探讨阶段,没有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研究。本文通过借鉴国外相关资料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对审计委员会制度及其在我国的应用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为该制度在我国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供一些建议。 本文共分引言和正文两部分。“引言”就论文的选题动机、研究意义以及本文的结构安排进行了说明。正文分四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和理论基础,介绍了美、英等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对审计委员会制度的产生进行理论分析;第二部分建立了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基本构架,包括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构成、资格和任期,审计委员会的职责,审计委员会会议和报告以及审计委员会的评价和成员的法律责任四个方面;第三部分对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现状和实施效果进行研究,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检验,得出相关的结论;第四部分为完善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提出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完善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提高审计委员会成员的财务胜任能力和加强对审计委员会的监督、评价四条建议。
论文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基础
一、美国审计委员会的发展历程
(一) 萌芽阶段
(二) 发展阶段
(三) 完善阶段
二、其他国家审计委员会的发展
(一) 英国
(二) 其他国家
三、审计委员会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 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基本构架
一、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构成、任期及薪酬
(一) 成员构成
(二) 成员任期及薪酬
二、审计委员会的职责
三、审计委员会会议和报告
(一) 会议
(二) 报告
四、审计委员会的评价及成员的法律责任
(一) 评价
(二) 成员的法律责任
第三部分 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现状及效果检验
一、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产生背景
二、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发展状况
三、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实施效果检验
(一) 文献回顾
(二) 基本假设
(三) 研究方法
(四)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五) 实证结果
(六) 研究局限
(七) 结论分析
第四部分 我国公司审计委员会的完善
一、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
二、完善审计委员会的职责
三、提高审计委员会成员的财务胜任能力
四、加强对审计委员会的监督、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发布时间: 2006-12-26
参考文献
- [1].Effect of Audit Commite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l Audit Recommendations in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in South Sudan[D]. Margret Lucio Obore.华中师范大学2018
- [2].媒体负面报道对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 李少帅.河北经贸大学2018
- [3].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特征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 陈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
- [4].审计委员会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治理探讨[D]. 何苗.江西财经大学2017
- [5].审计委员会与CFO的权力关系对审计费用及应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 黄博涛.新疆财经大学2017
- [6].市场化程度、审计委员会独立性与信息披露质量[D]. 曹琦.南京农业大学2015
- [7].审计委员会薪酬与监管有效性[D]. 孔稳.山东财经大学2016
- [8].审计委员会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研究[D]. 泥冰莹.山东财经大学2016
- [9].审计委员会特征与审计质量关系研究[D]. 彭皝.安徽财经大学2015
- [10].国企审计委员会特征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研究[D]. 周任翔.山东财经大学2015
相关论文
- [1].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D]. 郑新源.暨南大学2007
- [2].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探讨[D]. 孙勇.江西财经大学2006
- [3].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实证研究[D]. 常悦.浙江大学2007
- [4].审计委员会的本原性质与作用机理研究[D]. 许国艺.天津商业大学2007
- [5].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 王成娟.北京交通大学2007
- [6].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 李磊.山东大学2007
- [7].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有效性研究[D]. 孙燕.西南财经大学2007
- [8].审计委员会治理有效性问题研究[D]. 陈娟.西南财经大学2007
- [9].基于公司治理需求下的审计委员会制度问题研究[D]. 桂芳.湖南大学2005
- [10].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 张琦.武汉理工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