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系黄铁矿的理化特性分析及其浮选抑制剂研究

煤系黄铁矿的理化特性分析及其浮选抑制剂研究

论文摘要

煤炭脱硫问题是我国乃至世界主要产煤国家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针对当前煤中的黄铁矿难以脱除这一热点问题,本文以公乌素高硫煤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实验详细研究了其中硫的形态分布规律以及黄铁矿硫的嵌布规律,使用常规浮选的方法对解离后的公乌素高硫煤进行了探索性脱硫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煤中硫分难以脱除的影响因素。随后通过单矿物与混合煤样的浮选实验,对比研究了煤系与矿系黄铁矿在浮选脱硫效果与表面性质上的差异,利用电子结构理论探讨了两类黄铁矿表面性质差异的根源;最后运用量子化学理论研究了黄铁矿浮选的固体物理化学性质,探究了黄铁矿电子结构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应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重点分析研究了晶体中碳掺杂对黄铁矿电子结构性质与浮选特性的影响,揭示了煤系黄铁矿表面性质的特殊性及煤系黄铁矿难以被抑制的根源,并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工具模拟了黄铁矿表面与药剂间的化学吸附过程,揭示了黄铁矿与药剂间化学吸附的作用机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中国的能源结构
  • 1.2 煤中硫的危害及脱硫的意义
  • 1.3 煤中硫的来源与形态
  • 1.3.1 煤中硫的来源
  • 1.3.2 煤中硫的形态
  • 1.4 煤炭脱硫的途径
  • 1.4.1 物理法脱硫
  • 1.4.2 化学法脱硫
  • 1.4.3 微生物脱硫方法
  • 1.5 不同煤炭脱硫方法的应用效果及评价
  • 1.6 浮选脱硫的研究现状
  • 1.6.1 国外浮选脱硫的研究现状
  • 1.6.2 国内浮选脱硫的研究现状
  • 1.7 课题来源、选题意义
  • 1.7.1 课题来源
  • 1.7.2 选题意义
  • 1.8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研究方法
  • 1.8.3 技术路线
  • 1.9 本章小结
  • 2 实验样品、药剂与方法
  • 2.1 实验样品的采取
  • 2.2 实验药剂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单矿物浮选实验方法
  • 2.3.2 混合煤样与实际煤样浮选实验方法
  • 2.3.3 矿样的分析方法
  • 2.3.4 X 射线衍射(XRD)
  • 2.3.5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6 扫描电镜(SEM)
  • 2.4 本章小结
  • 3 试样基本性质的测试与分析
  • 3.1 单矿物的基本性质分析
  • 3.2 实际煤样的基本性质分析
  • 3.3 公乌素原煤的无机显微组分分析
  • 3.4 单矿物与实际煤样的 XRD 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公乌素矿原煤中各形态硫分布及黄铁矿硫的破碎解离规律
  • 4.1 公乌素矿原煤大筛分实验
  • 4.2 公乌素矿原煤(+0.5mm)浮沉实验
  • 4.3 公乌素矿原煤(-0.5mm)浮沉实验
  • 4.4 原煤破碎到-0.5mm 粒级煤的筛分与浮沉实验
  • 4.5 公乌素原煤(-0.5mm)的分步释放浮选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5 单矿物与实际煤样的浮选脱硫实验研究
  • 5.1 浮选实验条件的确定
  • 5.1.1 自诱导浮选
  • 5.1.2 PH 值对单矿物自然可浮性的影响
  • 5.1.3 单矿物在不同捕收剂条件下的浮选实验
  • 5.1.4 PH 值对单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5.2 单矿物浮选实验
  • 5.2.1 入料粒度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 5.2.2 矿系与煤系黄铁矿的对比实验研究
  • 5.3 混合煤样与实际煤样浮选实验
  • 5.3.1 混合煤样在不同捕收剂下的浮选实验
  • 5.3.2 混合煤样在不同抑制剂下的浮选实验
  • 5.3.3 实际煤样的浮选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6 黄铁矿晶体电子结构性质的研究
  • 6.1 矿物的晶体结构对浮选性能的影响
  • 6.2 矿物晶体结构与电子结构性质的关系
  • 6.3 计算电子结构性质的理论基础:密度泛函理论
  • 6.4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模拟软件:Materials Studio 软件
  • 6.5 碳掺杂对黄铁矿电子结构与浮选行为的影响
  • 6.5.1 碳取代铁原子对黄铁矿能带与态密度的影响
  • 6.5.2 碳取代硫原子对黄铁矿能带与态密度的影响
  • 6.5.3 碳掺杂黄铁矿的 Mulliken 布局分析
  • 6.5.4 碳掺杂黄铁矿晶体的差分电荷密度分析
  • 6.5.5 碳掺杂黄铁矿晶体前沿轨道分析
  • 6.5.6 研究结论
  • 6.6 本章小结
  • 7 药剂在黄铁矿表面吸附的动力学模拟
  • 7.1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 7.2 药剂在黄铁矿表面吸附的动力学运算
  • 7.2.1 运算过程的介绍
  • 7.2.2 构造的小分子结构
  • 7.2.3 构造的黄铁矿超晶胞
  • 7.2.4 构造的无定型结构
  • 7.2.5 构造的混合物无定型结构
  • 7.3 动力学模拟运算结果分析
  • 7.3.1 连苯三酚在黄铁矿表面吸附的动力学运算
  • 7.3.2 BET 在黄铁矿表面吸附的动力学运算
  • 7.3.3 连苯三酚与 BET 混合物在黄铁矿表面吸附的动力学运算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煤系黄铁矿的理化特性分析及其浮选抑制剂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