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系统仿真论文-李希娜

交通运输系统仿真论文-李希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通运输系统仿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系统动力学,模型,vensim软件

交通运输系统仿真论文文献综述

李希娜[1](2009)在《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动力学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多变量、多反馈、非线性的复杂系统,由它产生的城市交通问题具有普遍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因此,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既要参考国内外经验,又要立足实际;既要有近期工作重点,又要有长期计划方针。城市交通的发展受交通、社会、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传统的交通预测模型难以模拟这样一个复杂系统的动力机制,为此,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在系统结构分析和因果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交通系统的SD(System Dynamics)模型。在简要的介绍了几种经常被国内外学者用以探索城市交通发展问题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及系统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上述命题的思路并介绍了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思想及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建立了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由经济增长与客货运需求、城市交通供给、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投资分配以及生态环境四个子系统所组成。在对模型的建立思想及过程、因果关系图及流图结构、模型中变量间的函数关系等进行了详细说明以后,文章对模拟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及解释。随后,文章根据模拟结果给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至此,文章实现该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意义及价值—建立一个政策实验室,辅助政府决策。(本文来源于《山东科技大学》期刊2009-05-01)

王仁超,朱颖[2](2007)在《水利交通运输系统仿真中车辆速度问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利工程施工场内交通中,车辆的行进速度是随着道路状况而变化的,而以往的仿真模型往往把车辆的行进速度作为匀速来处理,使得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本文针对跟驰模型,分析了道路的平面线形、纵坡等方面对车辆运行速度的影响,并采用改进后的跟驰模型应用于某实际工程.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且比原有方法更能反映实际情况.(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期刊2007年02期)

余列强[3](2005)在《地下洞室群交通运输系统建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水电建设的进行,在越来越多的水电工程中面临着地下洞室群的施工,而地下洞室群开挖过程中,出渣运输成为控制掘进速度的关键工序。因此,必须制定切实可靠的施工组织措施,规划好洞内外运输线路和弃渣场地,通过计算选择配套的装载运输设备,拟定装渣运输设备的调度运行方式和安全运行措施。地下洞室群的交通运输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离散事件动态系统,难以用解析方法计算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目前用来分析离散事件系统的理论方法很多,其中,Petri网方法由于理论体系完善,对实际系统的描述准确,应用灵活方便,模型简单,成为研究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Petri网引入,对地下洞室群施工运输系统进行仿真。由于基本Petri网对于复杂系统的建模很不方便;而有色Petri网为网中每一个库所定义了一个托肯色彩集合,为网中每一个变迁定义了一个动作色彩集合。托肯色彩集合可使一个库所的托肯表示多种资源,而原来的库所只能表示一种资源,扩大了托肯所代表的内涵,同时变迁的动作色彩集合也可表示更加复杂的事件发生的组合条件。因此,本文采用有色Petri网对地下洞室群交通运输系统进行了建模。建立了运输系统的四个子模型:装载模型、道路模型、叉口模型和存弃渣场模型。讨论了离散系统仿真的一般方法,并介绍了四种基于Petri网的仿真策略。 通过对水布垭地下厂房施工交通运输系统仿真的实例研究,得到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优选施工机械的配置,较好地放映了交通运输系统的动态变化特征。(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05-04-28)

钟登华,冯志军,张伟波[4](2003)在《大型水利工程施工交通运输系统仿真与可视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大型水利工程施工交通运输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对该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的建模方法和仿真方法,以及对仿真过程和仿真结果的可视化的实现方法。其中应用了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动画技术、数值计算中的叁次B样条插值方法、以及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文中所提出的方法的实际效果。(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03年05期)

钟登华,李景茹[5](2002)在《复杂地下洞室群施工交通运输系统仿真与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仿真技术对呈现高度复杂的随机性的复杂地下洞室群施工交通运输系统进行研究。按系统分析的理论方法,将道路规划情况、工作面布置情况、车辆配置情况和各种影响因素纳入一个整体模型,运用仿真技术对交通运输系统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交叉路口的行车密度、排队情况、等待时间及各工作面的装载机利用率、汽车利用率等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了优化分析,为设计人员制定了优化合理的设备配套方案、论证道路系统布置的可行性和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交通运输系统仿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利工程施工场内交通中,车辆的行进速度是随着道路状况而变化的,而以往的仿真模型往往把车辆的行进速度作为匀速来处理,使得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本文针对跟驰模型,分析了道路的平面线形、纵坡等方面对车辆运行速度的影响,并采用改进后的跟驰模型应用于某实际工程.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且比原有方法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通运输系统仿真论文参考文献

[1].李希娜.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动力学仿真[D].山东科技大学.2009

[2].王仁超,朱颖.水利交通运输系统仿真中车辆速度问题的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7

[3].余列强.地下洞室群交通运输系统建模与仿真[D].武汉大学.2005

[4].钟登华,冯志军,张伟波.大型水利工程施工交通运输系统仿真与可视化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3

[5].钟登华,李景茹.复杂地下洞室群施工交通运输系统仿真与优化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2

标签:;  ;  ;  ;  

交通运输系统仿真论文-李希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