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从我国现状来看,运用公共政策对全社会利益进行调整和分配的政府,在利益的选择分配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我国政府仍然是一个代表全民利益的化身,无论是充当“守夜人”还是“裁判员”,政府的政策取向应当是基于全社会和整个国家的利益考虑,政府与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市场经济催生的多元利益主体中,政府也是一个特定的利益主体,政府也有独立的特殊的利益取向。在公共政策的过程中,政府利益问题直接影响到政府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行为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政府利益的客观存在,以及政策制定者也会按照“理性经济人”的思维方式选择自己的行动方式,所以还是会出现政府利益的错位和偏离现象,导致公共政策的失误、失真甚至误导,影响公共政策质量和效率,甚至严重违背了政策的公平、公正原则。在我国公共政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进程中,政府利益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但它又会降低整个公共政策的有效性,成为影响公共政策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对政府机构利益的考察应着眼于如何尽可能规范政府利益,并将它与社会利益协调一致,避免政府利益的存在对公共政策的干扰。因此,本文通过对政府利益理论的分析,提出了完善公共政策体制、强化公共政策中的政府利益约束机制和扩大社会参与等一系列措施,在对政府正当合理利益进行满足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利益对公共政策的不利影响,以实现公共政策的公平、公正、科学化和民主化。对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强调行政政策的公共价值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是政府行政决策的本质要求。公共利益的基本功用就在于,它规定并影响着政府行政决策的基本目标和方向,为行政决策的存在提供了合法化的依据。由此,对于公共政策视角下政府利益分析,反思,探索在行公共政策过程过程中如何弘扬公共精神,不仅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这一点,对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更显得极为重要。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1.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1.3 本文的分析框架与分析方法1.3.1 分析框架1.3.2 本文的分析方法1.3.3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第2章 政府利益及其理论探讨2.1 政府利益内涵的理论分析2.2 政府利益的特点2.2.1 政府利益是客观存在的2.2.2 政府利益的权力依附性2.2.3 政府利益具有隐含性2.2.4 政府利益具有扩张性2.3 政府利益的深层次认识2.3.1 马克思主义者对政府利益的认识2.3.2 新制度学派对政府利益的认识2.3.3 公共选择学派对政府利益的认识第3章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政府利益3.1 公共政策问题形成中的政府利益3.2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政府利益3.3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政府利益3.3.1 政府利益使公共政策执行存在消极不作为问题3.3.2 政府利益使公共政策执行被扭曲、变异3.4 公共政策评估中的政府利益3.4.1 政府利益对政策评估机构组成的影响3.4.2 政府利益对政策评估标准的影响3.4.3 政府利益对政策评估结果发布的影响第4章 政府利益扩张的原因4.1 公共政策活动的体制的缺陷4.2 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缺失4.3 利益激励机制的不合理4.4 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健全4.5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4.6 典型性分析:土地征收政策的博弈4.6.1 地位不平等的博弈主体4.6.2 倾斜的博弈得益4.6.3 非理性的博弈策略第5章 克服政府自利性的有效途径5.1 界定合理的政府利益5.2 完善政策活动的制度建设5.2.1 实行公共政策集中决策5.2.2 构建公共政策活动的程序化机制5.2.3 建立政策责任制度5.3 强化对政府行为的监督5.3.1 改革国家监督机关并赋予它应有的职权5.3.2 完善行政监督机构的自我约束机制5.4 健全合理的利益调控机制5.4.1 加强利益激励功能5.4.2 强化利益惩戒机制5.5 完善公共政策参与机制5.5.1 界定公共政策主体的职能5.5.2 提高公众公共政策参与的制度化程度5.5.3 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提高政府透明度5.6 加强社会监督5.6.1 扩大公民对公共行政的参与5.6.2 确保政府的透明度暴露政府不合理自利5.6.3 强化审计制度结论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公共政策论文; 政府利益论文; 公共利益论文; 防范措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