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新民歌运动

1958:新民歌运动

论文摘要

发生在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也被称为大跃进民歌运动或文艺大跃进,这场由毛泽东发起、各级政府积极响应的群众性诗歌运动,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尽可能采用客观的历史资料来呈现这一非常的诗歌事件:其过程和结果、原因和背景。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呈现新民歌运动从兴起到落潮的过程。这一章又分为四节,第一节是兴起,成都会议上毛泽东的倡议收集民歌;第二节是高潮,文化部门和各级政府迅速响应,提议转化为政治任务,全国上下掀起搜集、创作新民歌的高潮;第三节是插曲,在新民歌运动方兴未艾的时候,诗坛上掀起关于新诗发展问题的讨论;第四节是落潮。第二章是新民歌的文本研究,本章分三节,第一节介绍在新民歌运动中各地出版的民歌集,本节采用列表的方式,按民族、地域、内容等不同的标准将现存的民歌集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对新民歌有更直观的认识;第二节介绍专业诗人在这一时期的创作情形;第三节从新民歌的代表文本——《红旗歌谣》来管窥新民歌的创作特色。第三章是新民歌运动发生背景和原因的分析,分为四节。第一节是政治、经济领域的大跃进形势的推动;第二节反右扩大化后,荒芜的文艺界迫切需要一个轰动的创作运动来显示文艺的“繁荣”景象;第三节,毛泽东一贯喜爱古典、民间文学,而对新诗抱有偏见,这也是他发动新民歌运动的深层原因,同时,他还期望通过这一运动实现文艺的大众化。第四节,从五四文学革命到“左联”时期到延安文艺运动,文艺大众化也始终是一部分知识分子的追求,新民歌运动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生的。前三章是本文的重点,第四章主要是对新民歌研究的研究,重点梳理自新民歌运动结束以来的半个世纪文艺界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和评价。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新民歌运动的兴起和落潮
  • 1.1 兴起:成都会议及其引发的效应
  • 1.2 高潮:“诗化”的中国
  • 1.3 插曲:关于新诗发展问题的讨论
  • 1.4 落潮:武昌会议和郑州会议
  • 2 新民歌运动中的诗作
  • 2.1 各地出版的民歌集
  • 2.2 他们的1958-1959——知名诗人的创作
  • 2.3 新民歌的创作特色——以《红旗歌谣》为例
  • 3 新民歌运动发生的深层原因
  • 3.1 政治、经济领域的状况
  • 3.2 反右扩大化之后的文艺界和诗歌界
  • 3.3 毛泽东的文艺思想及其政治目的
  • 3.4 知识分子和文艺大众化的理想
  • 4 关于新民歌运动评价的研究
  • 4.1 即时性研究
  • 4.2 历时性研究
  • 4.3 文学史叙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民歌运动中的文艺界[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3(05)
    • [2].现代化工程的“民歌”——十三陵水库工地上的劳动、诗歌和工地文化[J]. 文学评论 2019(06)
    • [3].论新民歌运动的历史特征[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 [4].文艺大跃进研究述评[J]. 科学经济社会 2011(03)
    • [5].历史现场的重返与呈现――评谢保杰《主体、想象与表达:1949-1966年工农兵写作的历史考察》[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3)
    • [6].作为文学话语的1958年“新民歌运动”[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 [7].全民乌托邦的歌唱——以《红旗歌谣》为例阐释1958年新民歌运动[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08)
    • [8].叩问与反思:1958年中国新民歌运动的再探索[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 [9].激进狂想曲——论《红旗歌谣》的思想内容[J]. 青年文学家 2014(35)
    • [10].论文化记忆—文化想象的“共生环”——基于南京民歌、“新民歌”的研究[J]. 文化研究 2013(05)
    • [11].越界:1958年新民歌运动的大众化之路[J]. 民族艺术 2017(03)
    • [12].《红旗歌谣》的修辞与元文化[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06)
    • [13].双重身份分歧下的毛泽东诗论[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标签:;  ;  ;  ;  ;  

    1958:新民歌运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