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体心理的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研究

基于群体心理的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门问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网络群聚事件干扰了网络秩序,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甚至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一定冲击,给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的挑战。目前,关于网络群聚行为的研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对“网络群聚行为”这一概念尚无权威界定。相当部分的研究者倾向于把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看做危害性高的社会事件,对其积极影响认识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正确客观地研究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的表现、特征、倾向和影响,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采取合理有效地方式引导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照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对于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是一种新事物,对其涵义的界定是首要。本文首先从中性的角度界定了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的概念,认为其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自由交流和沟通的产物,具有理性的一面,也具有非理性的一面。通过分析问卷调查和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大学生网络群聚事件的表现,总结了大学生群聚行为的和特征和倾向,从理性和非理性两个方面论证了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对社会发展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影响。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的背景、条件和原因,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是网络、社会、道德、法律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也是群体心理在网络世界作用的结果。本文着重运用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提出的群体心理理论,对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特别是非理性的一面做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导网络群聚行为的思路和对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群体心理及其应用研究
  • 1.2.2 网络行为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及其成因分析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网络群体
  • 2.1.2 网络群聚行为
  • 2.2 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调查情况
  • 2.2.1 调查对象和方法
  • 2.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2.3 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的心理原因
  • 2.3.1 集体无意识
  • 2.3.2 暗示与传染
  • 2.3.3 群体压力与从众
  • 2.3.4 自我表现与自我意识
  • 2.3.5 责任感的弱化
  • 2.3.6 群体归属感
  • 2.4 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的其他原因
  • 2.4.1 基于网络的原因
  • 2.4.2 基于社会的原因
  • 2.4.3 基于道德的原因
  • 3 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现象分析
  • 3.1 四种表现
  • 3.1.1 网络围观
  • 3.1.2 人肉搜索
  • 3.1.3 网络水军
  • 3.1.4 网络恶搞
  • 3.2 五种特征
  • 3.2.1 群体成员的匿名性
  • 3.2.2 网络空间的开放性
  • 3.2.3 网上网下的交互性
  • 3.2.4 群聚行为的一致性
  • 3.2.5 信息传播的快捷性
  • 3.3 七种倾向
  • 3.3.1 爱国主义倾向
  • 3.3.2 批判现实倾向
  • 3.3.3 道德审判倾向
  • 3.3.4 群体极化倾向
  • 3.3.5 情绪宣泄倾向
  • 3.3.6 网络盲从倾向
  • 3.3.7 娱乐化、功利化倾向
  • 4 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的影响
  • 4.1 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的积极影响
  • 4.1.1 有利于信息的聚集
  • 4.1.2 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 4.1.3 维护了社会正义
  • 4.1.4 提高了公共参与意识
  • 4.1.5 形成了舆论监督
  • 4.2 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的消极影响
  • 4.2.1 容易引发网络群体事件
  • 4.2.2 容易演变为网络暴力
  • 4.2.3 对大学生理想信念造成冲击
  • 4.2.4 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 5 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的引导
  • 5.1 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的引导原则
  • 5.1.1 疏导原则
  • 5.1.2 自我教育原则
  • 5.2 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的引导途径
  • 5.2.1 加强网络研究
  • 5.2.2 抢占网络阵地
  • 5.2.3 注重心理防控
  • 5.2.4 培养意见领袖
  • 5.2.5 完善法律法规
  • 5.2.6 提高道德素养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论文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无直接利益冲突’不同阶段的群体心理及其疏导策略研究”简介[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9(01)
    • [2].提升司法公信的新路径——基于群体心理和律师作用的思考[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3].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校园欺凌现象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08)
    • [4].新时代青年特殊群体心理现状调查[J]. 区域治理 2020(01)
    • [5].重特大事故下的群体心理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8(03)
    • [6].读屏时代传播“人格化”群体心理初探[J]. 中国报业 2020(14)
    • [7].公共文化重在引导“群体心理”[J].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4(11)
    • [8].基于群体心理功能的大学生学风建设策略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1)
    • [9].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及思想政治教育引导[J]. 科教导刊(下旬) 2017(06)
    • [10].学生群体心理与课堂管理关系研究[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1)
    • [11].从中英文商标名称看消费群体心理[J]. 科技信息 2009(32)
    • [12].从勒庞《乌合之众》探析网络群体心理及其反思[J]. 学理论 2018(03)
    • [13].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群体心理与政治认同状况分析[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6(06)
    • [14].培养学生的群体心理[J]. 新课程学习(下) 2011(03)
    • [15].公共文化重在引导“群体心理”[J]. 唯实(现代管理) 2014(11)
    • [16].关注群体心理 增强教育实效[J]. 政工学刊 2008(11)
    • [17].网络群体心理在网络文化发展中的评估与分析——以高校群体在社会热点中的心理分析为例[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05)
    • [18].“人生如豆”的精神按摩[J]. 视野 2010(04)
    • [19].加强群体心理建设促进个体心理发展[J]. 知识经济 2011(19)
    • [20].《三斤狗变三伯公》呈现的客家群体心理特征[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21].浅析《乌合之众》中的群体心理以及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启示[J]. 金田 2013(08)
    • [22].法官群体心理压力及缓解措施浅析[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4(10)
    • [23].探析体育课程中劣态群体心理的表象与根源[J]. 大家 2010(11)
    • [24].群体心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0(05)
    • [25].群体心理视阈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策略探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14)
    • [26].略论大学生群体心理行为的引导与管理[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1(02)
    • [27].群体心理与舆论——从《乌合之众》看网络媒体的受众意识[J]. 新闻研究导刊 2019(01)
    • [28].从《乌合之众》看新媒体中群体心理与舆论现象的关系[J]. 新媒体研究 2018(06)
    • [29].网络群体心理的特征及引导[J]. 东方企业文化 2015(21)
    • [30].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群体心理应用研究[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9(02)

    标签:;  ;  ;  ;  

    基于群体心理的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