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集成通信光电子器件中异质兼容问题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单片集成通信光电子器件中异质兼容问题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研究工作是围绕任晓敏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新一代通信光电子集成器件及光纤的重要结构工艺创新与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03CB 314900)中课题一“单片集成光电子器件的异质兼容理论与重要结构工艺创新”(项目编号:2003CB314901)、任晓敏教授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光信息功能材料”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GaAs、InP基功能楔形结构材料工艺研究及在新型光电子器件中应用”(项目编号:90201035)展开的。 新一代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必然要以新型通信光电子集成器件作为支撑。而通信光电子集成器件研究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半导体材料兼容、结构兼容和工艺兼容,其中如何实现半导体材料异质兼容最为重要。本论文围绕着光电子集成中的大失配异质兼容(异材料系兼容)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已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平面波赝势计算程序CASTEP,在周期边界条件下的k空间中,系统地对BP、BAs、BSb的晶格常数,体变模量,能带结构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充分考虑了DFT对能带带隙低估的这一缺点,对它们的能带带隙进行了修正。研究结果表明:它们都为间接带隙材料,能带结构表现了不同于其他大多数Ⅲ-Ⅴ材料的能带结构,在Γ点导带底带有反键p态特征,与Si材料分享这一相同特征。 2.计算了BInAs、BGaAs等十一种三元系材料Γ点的bowing参数。发现含硼的三元系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bowing参数很大,最小的为BInAs的3.5eV,最大的为BPSb的10.83eV,较大的bowing参数为能带的裁剪提供了先决条件,也为预测四元系化合物材料Γ点能带带隙铺平了道路。 3.形成了新型材料系预测理论的初步框架,理论预测了BInAlAs/GaAs、BInGaAs/GaAs、BGaAsSb/GaAs和BGaPSb/Si四种材料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大失配异质外延的技术现状
  • 1.2.1 缓冲层技术
  • 1.2.2 柔性衬底技术
  • 1.2.3 横向外延技术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新材料的理论预测
  • 2.1 新型材料系理论预测的意义
  • 2.2 总能量赝势计算原理
  • 2.2.1 引言
  • 2.2.2 Born-Oppenheimer近似
  • 2.2.3 Hohenberg-Kohn定理
  • 2.2.4 Kohn-Sham方法
  • 2.2.5 交换相关能泛函
  • 2.2.6 Kohn-Sham方程平面波表达
  • 2.2.7 电子与离子相互作用赝势近似
  • 2.3 CASTEP仿真软件简介
  • 2.4 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
  • 2.4.1 计算方法的选择
  • 2.4.2 计算过程
  • 2.5 计算结果及分析
  • 2.5.1 闪锌矿结构BP,BAs,BSb的结构与电子属性
  • 2.5.2 三元系材料的理论预测
  • 2.5.3 含硼砷化物的四元系材料
  • 2.5.4 含硼锑化物的四元系材料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OCVD生长室热场和流场的模拟与分析
  • 3.1 基本的反应和设备
  • 3.2 生长机制
  • 3.3 垂直式反应室热场与流场的模拟与分析
  • 3.3.1 垂直式反应室的优点
  • 3.3.2 MOCVD生长室的模拟过程
  • 3.3.3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薄低温柔性衬底的研究
  • 4.1 超薄低温缓冲层法InP/GaAs异质外延
  • 4.1.1 实验与外延生长
  • 4.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3 退火的影响
  • 4.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横向外延生长技术的初步探索
  • 5.1 InP衬底的外延生长
  • 5.2 掩模层的生长和刻蚀
  • 5.3 横向外延生长工艺的优化
  • 5.3.1 掩模晶向对横向外延的影响
  • 5.3.2 Ⅴ/Ⅲ比对于横向外延的影响
  • 5.3.3 窗口大小与掩模大小对横向外延的影响
  • 5.3.4 温度对于横向外延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未来的工作
  • 6.1 总结
  • 6.2 未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及其应用[J]. 大众标准化 2020(13)
    • [2].《中国光电子器件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2018-2022年)》发布[J]. 电子知识产权 2018(01)
    • [3].硅基微纳光电子器件的研究[J]. 通讯世界 2016(18)
    • [4].阜城镇1000万美元光电子器件项目开工[J]. 光机电信息 2008(03)
    • [5].光电子器件 数据聚焦分析[J]. 科学观察 2008(02)
    • [6].硅基集成光电子器件的新进展[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06)
    • [7].光电子器件 中国科学家谈科学[J]. 科学观察 2008(02)
    • [8].广东省光电子器件与系统重点实验室[J]. 广东科技 2012(01)
    • [9].光电子器件与集成[J]. 国际学术动态 2016(03)
    • [10].光电子器件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榆林学院学报 2015(06)
    • [11].工信部发布光电子器件发展五年路线图[J]. 变频器世界 2018(01)
    • [12].面向柔性光电子器件的低温外延技术[J].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8(06)
    • [13].《光电子·激光》2018年 第29卷 总目次[J]. 光电子·激光 2018(12)
    • [1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通信光电子器件的关键工艺与支撑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可行性论证会在汉召开[J]. 光通信研究 2009(04)
    • [15].基于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的光电子器件多层抗反膜的设计和制作[J]. 物理学报 2010(10)
    • [16].信息光电子器件与集成[J]. 国际学术动态 2015(05)
    • [17].《光电子·激光》2017年第28卷总目次[J]. 光电子·激光 2017(12)
    • [18].政策[J]. 新材料产业 2018(02)
    • [19].纳米光电子器件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05)
    • [20].国外光电子产品平台及能力概述[J]. 红外 2016(02)
    • [21].光电子器件五年发展路线图发布 为光器件突破高端市场指路[J]. 通信世界 2018(02)
    • [22].石墨烯基二维垂直异质结的制备及光电子器件[J].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17(03)
    • [23].POEM 2014—信息光电子器件与集成(OEDI)分会成功举行[J].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14(04)
    • [24].纳米光电子器件研制获突破[J]. 光学仪器 2008(05)
    • [25].《中国光电子器件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2018-2022)》发布[J].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17(06)
    • [26].光电子器件与材料研究所[J]. 半导体学报 2008(12)
    • [27].多核之间光互连技术的研究[J]. 中国集成电路 2010(02)
    • [28].《光电子器件与工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科技信息 2013(23)
    • [29].石墨烯电极及其在有机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 2012(14)
    • [30].有机光电子器件洁净室的建设与管理[J]. 中国检验检测 2018(04)

    标签:;  ;  ;  ;  

    单片集成通信光电子器件中异质兼容问题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