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无线通信领域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多径传输而产生的码间干扰。为了提高通信质量,减小码间干扰,在接收端通常都要采用均衡技术抵消信道的影响。相对于传统均衡器,自适应均衡器因其有许多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在通信系统中。传统的均衡器使用训练序列进行信道均衡,在无线通信中,尤其是机载无线通信,由于信道的时变特性,就需要频繁的发送训练序列,这样大量的训练序列就会占用很大的带宽。无需发送训练序列的自适应盲均衡技术可以获得有效的带宽利用率。因此盲均衡技术成为通信领域内的研究热点。本篇论文首先对无线移动通信信道进行阐述,进而通过比较移动通信信道和机载无线信道的相似性,分析了机载无线信道的特点和研究方向,并引用了一种机载无线Rural信道。然后分析了差分编码调制技术在对抗多普勒频偏方面的特性,阐述了在机载无线通信系统中采用π/4-DQPSK差分编码调制的原因。接着重点介绍了盲均衡算法,尤其是恒模算法、多模算法、变步长算法和改进的恒模算法,比较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以及不足之处,并在静态巴西A信道和机载动态无线Rural信道下进行了仿真验证,论证了差分编码调制技术加盲均衡算法能够对抗有频偏和相位噪声的机载动态信道,而且为新的算法提供了依据。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既能纠正静态信道下π/4-DQPSK信号经过盲均衡后出现频偏的问题又能在动态信道下容忍更高相位噪声的新算法——实虚部区分变步长多模盲均衡算法,并且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充分证明了新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BDPSK调制的数字化实现[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2].差分编码在水声通信中的应用探讨[J]. 电子世界 2013(24)
- [3].32QAM-TCM编译码功能的实现[J]. 通信与广播电视 2008(02)
- [4].差分扩频技术在移动水声通信中的应用[J].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2(04)
- [5].一种新的四进制差分空间调制方法[J]. 光通信研究 2016(06)
- [6].OFDM系统中基于差分编码的同步估计算法[J]. 信息技术 2010(02)
- [7].V.32协议下调制解调方案的实现[J]. 微处理机 2012(05)
- [8].衰落信道上联合单个发收天线选择的性能分析[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3(04)
- [9].甘肃省广播电视数字微波应用体会[J]. 甘肃科技 2008(20)
- [10].自适应数据压缩算法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 2012(05)
- [11].Pattern差分编码水声通信研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7)
- [12].基于MPEG标准的视频压缩技术分析与研究[J].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2(10)
- [13].时间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差分空时多普勒编码[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14].基于高速相干光通信的译码迭代技术研究[J]. 光通信技术 2016(09)
- [15].基于北斗短报文的定位数据压缩和可靠传输[J]. 电子技术应用 2012(11)
- [16].一种非恒定幅度调制的差分空时协作方案[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7)
- [17].超长DNA序列的高效压缩算法研究[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3(12)
- [18].V.32标准下的32QAM-TCM仿真[J].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8(04)
- [19].探空火箭图像压缩算法研究[J]. 空间科学学报 2012(02)
- [20].基于差分编码的RDF分组压缩[J]. 计算机工程 2020(11)
- [21].新的差分空间调制的天线选择与解调方法[J].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6(12)
- [22].改进的ICI自消除法及其在LTE系统中的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06)
- [23].采用MIMO MRC的DE-QPSK性能分析[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05)
- [24].基于动态字典和差分编码的计量数据压缩研究[J]. 信息技术 2020(10)
- [25].基于FPGA的一种DQPSK设计思路[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9(01)
- [26].次表层探测雷达数据量化编码新算法研究[J]. 电子测量技术 2018(13)
- [27].DVB-C有线数字电视系统传输特点及解决方案[J]. 中国有线电视 2011(04)
- [28].基于SCCC结构非相干MAP译码的简化算法[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0(10)
- [29].结合高效BB84协议的差分密钥分发系统[J]. 光子学报 2008(05)
- [30].脉冲噪声和衰落环境下比特交织差分编码调制的性能[J]. 电路与系统学报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