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研究 ——以西安为例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研究 ——以西安为例

论文摘要

当前,中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加速提高,市场化体系继续完善,国际化趋势更加显著,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城市化和城市空间的蔓延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总的趋势,在城市蔓延的过程中,大城市周边城乡结合部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交接地带,是城市—乡村地域体系基础上衍生的一种新型过渡性区域,是城市快速扩张的重点区域。大城市周边的城乡结合部凭借大城市的经济、市场、区位、技术等方面的支撑优势,农村功能向大城市功能过渡,担负着实现农业现代化、标准化、市场化、信息化、法制化、城镇集聚化、社会信息化、城乡文明化的多重职能,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沿区,是农村向城市转化的示范区和承载地,是大城市发展不可逾越的关键环节。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不仅对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人口集聚功能、加速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具有的特殊而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乃至对整个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论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以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管理学、农业经济、人口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为基础,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工学与管理学有机结合,农业经济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从战略层面对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做出整体的规划,确定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重点和关键因素;从内部动因方面分析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动力机制,为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从产业结构、小城镇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构建城乡结合部经济和谐发展,构建社区、环境和谐发展,为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导。设计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提供定量化的评价方法,对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程度做出具体的评测。全文共由九章内容构成: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概述了目前国内、国外相关课题的研究动态,提出了论文研究的逻辑思路和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现状分析。本章首先对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概念界定,选取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人口结构等六个方面着手,对影响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因素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形成了全文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三章,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战略分析。本章基于城乡经济增长的效率差异、城市在社会地理空间占据主导地位、对城市空间的边缘约束等矛盾背景分析,对城乡结合部发展的地位、作用和所承担的功能进行准确判断和定位,提出确定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战略目标,选择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协调中心城市与城乡结合部的空间结构关系。据此具体分析了西安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比较优势、发展思路、发展规划和关键措施等。第四章,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动力机制。本章提出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动力有市场力、政府力、社会力三个方面,动力机制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人口、产业、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市场和区域环境等六个,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主要动力为经济增长、中心城市郊区化,基础动力为农业、基础设施和乡村社会文明的现代化,间接动力为制度变迁、科学技术,潜在动力为资源、环境。第五章,城乡结合部经济和谐发展构建。本章研究了城乡结合部产业协调发展,提出要以产业优化升级为重点,迅速提高城乡结合部产业结构水平、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提出了城乡结合部城市新区产业建设、老区改造产业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措施,并对西安北部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安纺织城老工业区更新改造、西安东部城乡结合部都市农业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章提出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小城镇规划、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对西安新筑小城镇规划、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公益性设施建设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章研究了城乡结合部和谐规划,制定了城乡结合部土地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西安市的实际数据具体评估了西安灞桥区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状况。第六章,城乡结合部社区环境和谐发展构建。本章研究制定了城乡结合部社区发展规划,提出规划的基本原则、空间形态、组织管理和居民参与的措施,研究了外来流动人口与社区的融合过程,提出促进外来人口与社区融合的措施。分析了城中村的类型及特征、改造面临的障碍和困难,提出了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改造措施。本章研究了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对西安沪灞河环境综合治理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七章,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本章用目标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原因—状态—响应模型、关键点模型,建立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指标体系。将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总目标分解为三个二级指标:和谐发展动力、和谐发展质量、和谐发展响应,共计24个分指标,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及不同的时期,可采取综合指数评价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纵横因子分析法分别进行测算评价。做为指标体系的验证,进一步运用该评价模型对西安东部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八章,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制度保障。本章对城乡一体化制度进行了研究,提出建立土地制度创新、户籍制度创新和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措施,研究了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政府管理,提出行政管理创新和政府管治的措施。在此基础上进行城乡结合部行政管理制度设计,提出将行政不同体向经济共同体转变,建立政府协调机制的措施,并对西安城乡结合部政府管理创新实践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九章为结论和展望部分。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得出本研究的基本结论,并针对本研究的不足,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价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可能创新点
  • 第二章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现状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乡结合部
  • 2.1.2 和谐发展
  • 2.1.3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
  • 2.1.4 研究对象
  • 2.2 我国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2.2.1 经济发展问题
  • 2.2.2 社会发展问题
  • 2.2.3 土地利用问题
  • 2.2.4 人口结构问题
  • 2.2.5 管理缺位问题
  • 2.2.6 二元体制制约问题
  • 2.3 西安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现状分析
  • 2.3.1 西安城乡结合部的形成
  • 2.3.2 西安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战略分析
  • 3.1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战略定位
  • 3.1.1 定位原则
  • 3.1.2 定位方法
  • 3.2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战略目标
  • 3.2.1 目标分类
  • 3.2.2 目标分解
  • 3.3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
  • 3.3.1 发展条件分析
  • 3.3.2 重点领域选择
  • 3.3.3 主导产业确定
  • 3.4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空间发展战略
  • 3.4.1 城乡关系协调
  • 3.4.2 增长中心确定
  • 3.4.3 发展轴带组织
  • 3.5 西安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战略规划实证分析
  • 3.5.1 优势与障碍分析
  • 3.5.2 发展思路
  • 3.5.3 发展规划
  • 3.5.4 关键措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动力机制
  • 4.1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动力的内涵
  • 4.1.1 市场力
  • 4.1.2 政府力
  • 4.1.3 社会力
  • 4.2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动力机制的影响因素
  • 4.2.1 人口因素
  • 4.2.2 产业因素
  • 4.2.3 土地因素
  • 4.2.4 基础设施
  • 4.2.5 市场因素
  • 4.2.6 环境因素
  • 4.3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动力机制的构成
  • 4.3.1 基础动力机制
  • 4.3.2 主要动力机制
  • 4.3.3 间接动力机制
  • 4.3.4 潜在动力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乡结合部经济和谐发展构建
  • 5.1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产业建设
  • 5.1.1 新区产业建设
  • 5.1.2 老工业区更新改造
  • 5.1.3 现代都市农业建设
  • 5.2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小城镇建设
  • 5.2.1 小城镇功能定位
  • 5.2.2 小城镇发展导向
  • 5.2.3 西安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小城镇建设实证分析
  • 5.3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 5.3.1 工程性基础设施
  • 5.3.2 社会性基础设施
  • 5.4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土地高效利用
  • 5.4.1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土地高效利用综合效益评价
  • 5.4.2 西安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土地高效利用综合效益评价实证分析
  • 5.4.3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土地高效利用对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乡结合部社区环境和谐发展构建
  • 6.1 城乡结合部社区发展规划
  • 6.1.1 城乡结合部社区规划的原则
  • 6.1.2 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空间形态
  • 6.1.3 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组织管理
  • 6.2 城乡结合部社区建设
  • 6.2.1 社区建设重点
  • 6.2.2 外来人口融合
  • 6.3 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改造
  • 6.3.1 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的类型及特征
  • 6.3.2 改造面临的障碍和困难
  • 6.3.3 城中村改造的模式和程序
  • 6.3.4 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法
  • 6.4 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建设
  • 6.4.1 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建设措施
  • 6.4.2 西安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浐灞河环境综合治理实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7.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与方法
  • 7.1.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 7.1.2 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
  • 7.2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
  • 7.2.1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动力α系指标
  • 7.2.2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质量β×δ系指标
  • 7.2.3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响应ε系指标
  • 7.3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评价方法
  • 7.3.1 综合指数评价法
  • 7.3.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7.3.3 纵横因子分析法
  • 7.4 西安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评价实证分析
  • 7.4.1 数据选取
  • 7.4.2 指标数据计算处理
  • 7.4.3 和谐发展评价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制度保障
  • 8.1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制度建设
  • 8.1.1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土地制度创新
  • 8.1.2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户籍制度创新
  • 8.1.3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创新
  • 8.2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行政管理制度设计
  • 8.2.1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行政运行存在的问题分析
  • 8.2.2 行政不同体向经济共同体转变形式
  • 8.2.3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政府协调机制建立
  • 8.2.4 西安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政府管理创新实证分析
  • 8.3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行政管理措施优化
  • 8.3.1 行政管理优化
  • 8.3.2 实施政府管治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基本结论
  • 9.2 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研究 ——以西安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