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圆柱体论文-邵吉吉,张旭,苗同臣,尚福林,李倩

微圆柱体论文-邵吉吉,张旭,苗同臣,尚福林,李倩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圆柱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柱体,晶体塑性,应变梯度,有限元

微圆柱体论文文献综述

邵吉吉,张旭,苗同臣,尚福林,李倩[1](2017)在《基于低阶应变梯度理论的Ni微圆柱体塑性变形有限云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微观机制的应变梯度塑性理论大体上可以分为包含有高阶应力的高阶应变梯度理论与不包含高阶应力的低阶应变梯度理论。本文基于Taylor位错硬化模型,在常规晶体塑性理论框架下构建了应变梯度变化率与应变率之间的关系,开辟了应变梯度塑性理论从高阶到低阶转变的新途径。基于该低阶应变梯度晶体塑性理论,提出了包括应力增量、应变增量以及其它状态变量的显式算法,通过将该算法植入到有限元子程序中,进而模拟了直径处于20μm附近金属单晶圆柱体的轴向压缩过程。将模拟结果分别与常规的晶体塑性有限元计算结果和已有的微压缩实验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在不考虑应变梯度效应时,新模型计算结果与常规晶体塑性有限元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有限元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2)在考虑应变梯度效应条件下,相比较常规晶体塑性有限元预测的微柱体塑性变形形貌,新模型预测结果与微压缩实验结果具有更高的相似度,这表明微圆柱体塑性变形存在着较为显着的应变梯度效应。(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11)摘要集》期刊2017-10-20)

王传杰,王春举,郭斌,单德彬[2](2011)在《纯铜微圆柱体镦粗变形过程中表面形貌与微观组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试样尺寸的减小,单个晶粒对试样塑性变形行为的影响越显着。本文采用微小紫铜圆柱体试样开展镦粗实验,分析试样尺寸减小及晶粒尺寸增加对成形试样表面形貌与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试样尺寸减小或者晶粒尺寸增加,变形后的试样的表面不平整度及塑性变形非均匀性均增加,并基于晶体塑性理论对微小试样塑性变形非均匀性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塑性工程学术年会第四届全球华人塑性加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1-08-07)

王明环,朱荻,张朝阳[3](2006)在《电化学腐蚀法加工微圆柱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电化学腐蚀原理加工微机械加工中使用的微圆柱体,对微细圆柱体成形的机理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对腐蚀过程进行理论建模,利用对电压和腐蚀时间的控制来决定腐蚀后微圆柱体成形的形状以及圆柱体直径尺寸大小。同时,对影响微圆柱体成形的试验参数进行详细的分析,如对电压的控制、电流的变化、电解液浓度的影响、腐蚀时间决定的微圆柱体直径大小等,最后得出微圆柱体成形的规律。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理论建模的正确性。利用此种方法试验加工出总长1 180μm,前端较细处长300 μm,直径6μm的钨微细圆柱体结构,长径比达到50:1,并可以在微细加工作为工具电极使用。(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微圆柱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试样尺寸的减小,单个晶粒对试样塑性变形行为的影响越显着。本文采用微小紫铜圆柱体试样开展镦粗实验,分析试样尺寸减小及晶粒尺寸增加对成形试样表面形貌与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试样尺寸减小或者晶粒尺寸增加,变形后的试样的表面不平整度及塑性变形非均匀性均增加,并基于晶体塑性理论对微小试样塑性变形非均匀性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圆柱体论文参考文献

[1].邵吉吉,张旭,苗同臣,尚福林,李倩.基于低阶应变梯度理论的Ni微圆柱体塑性变形有限云分析[C].第十一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11)摘要集.2017

[2].王传杰,王春举,郭斌,单德彬.纯铜微圆柱体镦粗变形过程中表面形貌与微观组织分析[C].第十二届全国塑性工程学术年会第四届全球华人塑性加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

[3].王明环,朱荻,张朝阳.电化学腐蚀法加工微圆柱体[J].机械工程学报.2006

标签:;  ;  ;  ;  

微圆柱体论文-邵吉吉,张旭,苗同臣,尚福林,李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