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丁烯氟虫腈(butene-fipronil)是在N-取代苯基吡唑类化合物基础上通过结构修饰新发现的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现已被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定为高毒农药替代和推广产品。在新杀虫剂进入市场之前,进行生物活性测定、建立靶标生物的敏感性基线、研究其抗性谱和评估其抗药性风险,对科学制定该杀虫剂的开发和应用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为靶标生物,就丁烯氟虫腈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田间防效、抗性选育、交互抗性、抗感种群相对适合度和抗性风险评估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小菜蛾对丁烯氟虫腈的抗性遗传特性。旨在为该药剂在生产上科学合理使用,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和开展预防性抗性治理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浸叶法比较了5%丁烯氟虫腈乳油和5%氟虫腈悬浮剂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 5%丁烯氟虫腈乳油“速效性”不及5%氟虫腈悬浮剂,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5%丁烯氟虫腈乳油对小菜蛾的毒力提高较快,两者对小菜蛾毒力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在低浓度下,丁烯氟虫腈对小菜蛾的活性低于氟虫腈。2.研究了丁烯氟虫腈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丁烯氟虫腈对小菜蛾4龄幼虫具有较高的触杀毒力,48h LD50为0.45μg /头,毒力回归方程为Y=5.4538+1.3203X,即相对敏感毒力基线。用64mg/L丁烯氟虫腈药液浸渍,对小菜蛾卵的孵化抑制率为46.24%,且初孵幼虫存活率明显降低;丁烯氟虫腈对小菜蛾1~2龄幼虫的毒力较高,3龄以后随虫龄增大,敏感性降低;温度对丁烯氟虫腈毒力发挥有显著影响,表现明显的正温度系数效应,温度从15℃上升到32℃,毒力增强15.49倍。64mg/L丁烯氟虫腈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在84%~95%之间,持效15天以上。在田间,丁烯氟虫腈对小菜蛾具有较好防治效果,以5%丁烯氟虫腈乳油1200倍液施药,药后1天防效达76%以上,药后7天在88%以上,与相同用量的同类药剂氟虫腈无差异显著性。3.用丁烯氟虫腈对小菜蛾敏感品系在室内经7代次药剂汰选,获得抗性品系(R),与敏感品系(S)比较,抗性指数为77.58倍。抗性汰选前后,采用点滴法测定结果表明,抗性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毒死蜱、灭多威、杀虫单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敏感性并无明显变化,其抗性指数为0.801.36,均不存在交互抗性。采用浸叶法测定结果表明,抗性小菜蛾对上述五种药剂的抗性指数为1.311.79,亦不存在交互抗性。通过构建种群生命表,观察比较了小菜蛾抗丁烯氟虫腈品系和敏感品系的一系列生长发育和繁殖特征。结果表明,抗丁烯氟虫腈种群相对于敏感种群的相对适合度为0.84,抗性种群在繁殖能力上存在明显的生存劣势。4.采用丁烯氟虫腈对小菜蛾敏感品系在室内进行抗性筛选,饲养15代,汰选13代,平均成活率为35.12%。获得抗性品系(R),与敏感品系(S)比较,抗性指数为90.27倍。应用域性状分析法,研究了小菜蛾对丁烯氟虫腈的抗性现实遗传力,并对不同杀死率下抗性发展速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连续筛选前7代(F0~F6),小菜蛾对丁烯氟虫腈的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2332;不连续筛选后6代(F7~F14,8代中有2代未筛选),现实遗传力为0.0203。整个13代筛选期间,现实遗传力为0.2206。假设遗传力为室内筛选估算值的一半、死亡率为50%~90%,预计小菜蛾对丁烯氟虫腈抗性增长10倍,需要约22.8~10.3代。5.害虫的抗性遗传特性是影响其抗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子,也是制订抗性治理对策的重要依据。我们采用点滴法测定了小菜蛾抗性和敏感亲本、正反交(F1、F1′)后代4龄幼虫对丁烯氟虫腈的剂量反应数据,研究了小菜蛾对丁烯氟虫腈的抗性遗传特性。结果表明:正反交后代的显性度分别为0.18(F1)和0.27(F1′),表明抗性遗传为常染色体的不完全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