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歌剧红珊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族歌剧,《红珊瑚》,《海风阵阵愁煞人》,戏曲
歌剧红珊瑚论文文献综述
吕傲[1](2019)在《浅谈歌剧《红珊瑚》选段《海风阵阵愁煞人》的演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红珊瑚》是中国当代民族歌剧的优秀代表作品,是结合西方歌剧形式与中国戏曲特点的歌剧。《海风阵阵愁煞人》作为该歌剧的重要唱段,是民族声乐演唱专业学生必唱曲目,笔者通过对歌剧以及该唱段的情感把握等方面进行简单介绍与分析。(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9年10期)
庄媛[2](2018)在《歌剧《红珊瑚》的艺术特征及演唱技巧》一文中研究指出《海风阵阵愁煞人》是歌剧《红珊瑚》的经典咏叹调,在民族咏叹调历史上,堪称经典流芳之作。本人被这部歌剧深深地感染和震撼。在反复观看欣赏、学习演唱和揣摩体味其中桥段过程中,对该歌剧的故事内容、创作手法、艺术风格、音乐特色、歌词形式和整体艺术价值、思想意义等,进行了认真地思考分析和探讨研究。本课题拟通过《海风阵阵愁煞人》这一段咏叹调的艺术特点和演唱技巧的研究,而领略民族歌剧的魅力和特色,以乞获得有益于新时代发展民族歌剧的理论认识和实践价值。(本文来源于《山东艺术学院》期刊2018-06-01)
杨晓丹[3](2016)在《歌剧《红珊瑚》的艺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歌剧作为一种音乐、舞蹈、戏剧的综合艺术形式,其艺术魅力就在于情感连贯,情节跌宕起伏,以情动人,其主题思想、意境、艺术魅力等正是通过曲作者、演员、乐队和舞美创作者等共同塑造的音乐戏剧形象而得到展现的。中国歌剧具有我国特有的艺术特色和文化魅力,歌剧《红珊瑚》创作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歌剧团在北京首演,受到各界好评,非常成功。歌剧《红珊瑚》篇章短小,却为后世留下了一片红色记忆。本文通过对歌剧《红珊瑚》的艺术特征的角度,以《海风阵阵愁煞人》为例,让大家更加了解民族歌剧的艺术风格和歌剧魅力,也希望在今后的声乐学习中,更加精准的把握歌剧的演唱和表达歌剧的感情。(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陈旭[4](2015)在《人物形象塑造旨归下的歌剧《红珊瑚》演唱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演唱技术对于歌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歌剧《红珊瑚》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珊妹的塑造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探讨该歌剧的演唱技巧,对于挖掘歌剧《红珊瑚》的艺术魅力,使歌剧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更好的融合,发挥歌剧艺术的社会功用,推动我国民族歌剧演唱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职大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姚泽琪[5](2014)在《歌剧《红珊瑚》的演唱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歌剧《红珊瑚》创作完成于1960年,这部歌剧以解放初期为故事背景,深刻描写了当时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沿海岛屿对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封建渔霸的英勇事迹,成功的塑造了主人公珊妹这一鲜明的人物形象,集中体现出了不屈不挠、坚强勇敢的中华民族精神,也体现出解放军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深厚感情。这部作品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以戏曲和民歌的艺术形式为主要创作手法,是一部典型的民族歌剧作品之一。该作品内容情节完整统一,剧情主线清晰分明,同时借鉴西洋歌剧的艺术表现形式,以此达到歌剧内容形式的多样化。该剧不管是在舞台效果、演员演唱形式、还是整体演出风格上,都体现了民族歌剧的发展特点,各个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是一部值得后人学习借鉴,更是从演唱到舞台表演的完整教学教材。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鲜明的艺术特色、表现形式都大大提升了歌剧的感染力,达到了丰富的舞台表演效果,为中国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标志着中国歌剧走上了一条民族化的发展道路,是值得学习者研究学习的一部经典歌剧作品。(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4-06-01)
雷平[6](2012)在《谈如何演唱歌剧《红珊瑚》的主题歌《珊瑚颂》》一文中研究指出歌剧《红珊瑚》的主题曲《珊瑚颂》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因其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音乐气质,在声音的运用,呼吸的调整,情感的把握甚至演唱者个人的艺术修养等各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个人的视角和认知程度对这首歌曲的基本特征也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演唱技巧以及艺术表现特点等几个方面也需要进一步论述。(本文来源于《歌海》期刊2012年05期)
王洁[7](2012)在《歌剧《红珊瑚》的戏剧文学语言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歌剧艺术之中,语言大都展现为对白与剧诗二种表演形式。可是,在歌剧这个艺术门类中,各种类型的歌剧对语言的处理大都是不一样的。西方大歌剧非常注重演唱,将语言大都融入到音乐之中去了,没有了对白,且还形成了被西方人非常愿意接受的西方歌剧艺术的良好传统。然而中国民族歌剧源自于中国传统戏曲中极其注重唱词或对白的内容。所以,文学脚本在中国和西方歌剧之中的地位是大不一样的。本文拿中国民族歌剧《红珊瑚》做例子,对《红珊瑚》的戏剧文学语言的特色做些探讨。歌剧《红珊瑚》中的剧诗创作艺术特色是以民(本文来源于《飞天》期刊2012年12期)
王春萌[8](2012)在《谈民族歌剧的演唱——以歌剧《红珊瑚》选曲《海风阵阵愁煞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声乐学习者要演唱好民族歌剧作品,除具备较高的歌唱基本功之外,把握音乐风格和结合"声"与"情"是关键。歌唱者只有全面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剧情、人物性格等方面,在演唱时才能使演唱者"入戏",通过对音乐风格的分析,才能使演唱者真正成为作品中的"主人公"。把握意境,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地演唱才具有极其强大的感染力量,才能更准确、更完美地把歌曲的魅力展现给观众。本文以歌剧《红珊瑚》选曲《海风阵阵愁煞人》为例略述民族歌剧的演唱。(本文来源于《音乐创作》期刊2012年04期)
江婕[9](2011)在《歌剧《红珊瑚》中珊妹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演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歌剧《红珊瑚》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王锡仁、胡士平作曲的中国歌剧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民族歌剧。该剧是继《小二黑结婚》之后的又一部“歌曲戏剧化”的作品。此歌剧深刻的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将从该剧的剧本创作、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歌剧主要唱段的音乐分析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探析。第一,从剧本的情节的设计与发展来探讨整部歌剧的审美价值,主要从“崇高“和”优美“两方面展开讨论。第二,从整部歌剧的音乐素材、音乐形象的塑造以及戏曲化手法入手,探讨该部歌剧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第叁,从歌剧的表演与演唱方面入手,探讨整部歌剧的艺术特色。通过对以上的分析,客观的概括出歌剧《红珊瑚》在中国歌剧史上的艺术成就。(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1-06-01)
王艺蓓[10](2009)在《民族歌剧《红珊瑚》的戏剧文学语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凡戏剧作品中由剧中人之口说出、唱出之散文或韵文均可称之为‘剧词'。由剧中人说出之‘剧词'称为‘台词';由剧中人唱出之‘剧词',便是‘剧诗'"。在歌剧艺术中,语言一般表现为剧诗和对白两种形式。但是,在歌剧这个领域内,不同类型的歌剧对语言的处理却是不同的。欧洲大歌剧强调了歌唱,把语言(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09年05期)
歌剧红珊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海风阵阵愁煞人》是歌剧《红珊瑚》的经典咏叹调,在民族咏叹调历史上,堪称经典流芳之作。本人被这部歌剧深深地感染和震撼。在反复观看欣赏、学习演唱和揣摩体味其中桥段过程中,对该歌剧的故事内容、创作手法、艺术风格、音乐特色、歌词形式和整体艺术价值、思想意义等,进行了认真地思考分析和探讨研究。本课题拟通过《海风阵阵愁煞人》这一段咏叹调的艺术特点和演唱技巧的研究,而领略民族歌剧的魅力和特色,以乞获得有益于新时代发展民族歌剧的理论认识和实践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歌剧红珊瑚论文参考文献
[1].吕傲.浅谈歌剧《红珊瑚》选段《海风阵阵愁煞人》的演唱分析[J].黄河之声.2019
[2].庄媛.歌剧《红珊瑚》的艺术特征及演唱技巧[D].山东艺术学院.2018
[3].杨晓丹.歌剧《红珊瑚》的艺术特征[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4].陈旭.人物形象塑造旨归下的歌剧《红珊瑚》演唱技术分析[J].职大学报.2015
[5].姚泽琪.歌剧《红珊瑚》的演唱解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4
[6].雷平.谈如何演唱歌剧《红珊瑚》的主题歌《珊瑚颂》[J].歌海.2012
[7].王洁.歌剧《红珊瑚》的戏剧文学语言特色[J].飞天.2012
[8].王春萌.谈民族歌剧的演唱——以歌剧《红珊瑚》选曲《海风阵阵愁煞人》为例[J].音乐创作.2012
[9].江婕.歌剧《红珊瑚》中珊妹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演唱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1
[10].王艺蓓.民族歌剧《红珊瑚》的戏剧文学语言研究[J].北方音乐.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