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肠道菌群代谢研究

连翘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肠道菌群代谢研究

论文摘要

连翘为木犀科连翘属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的干燥果实,分为青翘和老翘。连翘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镇吐、降压利尿、抗肝损伤、抗内毒素等作用。常用连翘治疗风热感冒、痈肿疮毒、淋巴结结核、尿路感染等症,为我国临床常用传统中药之一,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连翘主要含有萜类、苯乙醇及其苷类、木脂素类、黄酮类和一些醇、酯、醚、醛、酮等类化合物,其中连翘苷、连翘脂素、齐墩果酸、芦丁、连翘酯苷是其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本论文研究了连翘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肠菌代谢作用。具体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利用大孔树脂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连翘进行了提取分离,从中得到2个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测定,波谱数据分析及化学方法等,鉴定了2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是连翘酯苷(forsythoside)(Ⅰ),芦丁(rutin)(Ⅱ)。结果表明,使用大孔树脂富集有效成分的同时,可除去大量杂质,为进一步操作提供方便。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不仅能够得到高纯度的化合物单体,而且破坏少,操作方便,便于收集。观察和比较大鼠、家兔肠道菌群对连翘苷和芦丁单体的代谢作用。采用大鼠、家兔的新鲜粪便37℃厌氧培养,用HPLC-MS方法对代谢成分进行分离定量分析。结果,家兔肠道菌群对连翘苷和芦丁的代谢较快,而大鼠肠道菌群对连翘苷和芦丁的代谢过程相比较慢。在离体条件下,连翘苷和芦丁可以被大鼠、家兔的肠道菌群代谢,但不同种属动物之间存在差异。观察和比较大鼠、家兔肠道菌群对双黄连口服液中连翘苷和芦丁的代谢作用。采用大鼠、家兔的新鲜粪便37℃厌氧培养,用HPLC-MS方法对代谢成分进行分离定量分析。结果,家兔肠道菌群对连翘苷和芦丁的代谢较快,而大鼠肠道菌群对连翘苷和芦丁的代谢过程相比较慢。在离体条件下,双黄连口服液中连翘苷和芦丁可以被大鼠、家兔的肠道菌群代谢,但不同种属动物之间存在差异。通过离体实验研究家兔肠道菌群对连翘苷和芦丁的代谢作用,推断代谢产物的可能结构。将连翘苷和芦丁分别加入家兔肠菌孵育液中,温孵10小时后,以HPLC—MS法检测体外实验代谢产物,推断其代谢产物可能为连翘脂素和槲皮素。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连翘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研究
  • 1 引言
  • 2 大孔吸附树脂对连翘提取物的分离研究
  • 3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连翘化合物的研究
  • 4 化合物结构鉴定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肠道菌群对连翘苷的代谢作用
  • 1 引言
  • 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 实验方法与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肠道菌群对芦丁的代谢作用
  • 1 引言
  • 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 实验方法与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连翘苷、芦丁家兔肠菌代谢产物的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 实验方法与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肠道菌群对双黄连口服液中连翘苷和芦丁的代谢作用
  • 1 引言
  • 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 实验方法与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文献综述
  • 致谢
  • 附图
  • 相关论文文献

    • [1].肠道菌群与肾脏病研究新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05)
    • [2].肠道菌群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0(04)
    • [3].肠道菌群与药物相关性研究进展[J].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18(06)
    • [4].肠道菌群与肥胖发生和治疗的关系研究进展[J]. 现代商贸工业 2019(08)
    • [5].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与肠道菌群的关系研究进展[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04)
    • [6].谈与“菌”相关的“肠”识——以肠菌视野初探间歇性禁食[J]. 医学争鸣 2019(04)
    • [7].肠道菌群对肿瘤影响的研究进展[J]. 癌症进展 2019(15)
    • [8].肠道菌群与衰老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27)
    • [9].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安徽医学 2019(09)
    • [10].肠道菌群调节机制与肥胖治疗研究进展[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09)
    • [11].2型糖尿病与肠道菌群的关系[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81)
    • [12].肠道菌群在肥胖发病中的地位与作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09)
    • [13].肠道菌群在2型糖尿病发病作用中的研究进展[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7(04)
    • [14].运动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机体代谢机制研究进展[J]. 生理科学进展 2018(04)
    • [15].肠道菌群与B细胞发育的相互调节作用[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7(01)
    • [16].肠道菌群功能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杂志 2017(04)
    • [17].与肠道菌群息息相关的七类病症[J]. 百科知识 2019(17)
    • [18].Cell Rep:科学家揭示肠道菌群影响代谢疾病的新线索[J]. 中学生物教学 2017(04)
    • [19].介绍一个可能减少慢性病风险的办法[J]. 农家书屋 2016(04)
    • [20].肠道菌群健康,人就健康[J]. 农家书屋 2016(03)
    • [21].试论肠道菌群在人体健康与疾病中的作用[J]. 健康之路 2016(10)
    • [22].大病小灾不断 原来是肠道菌群惹的祸[J]. 中国食品 2017(03)
    • [23].肠道菌群丰富的人心脏好[J]. 晚晴 2017(01)
    • [24].让肠道菌群和谐相处[J]. 祝您健康 2016(12)
    • [25].肠道菌群对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生物转化探讨[J]. 健康之路 2016(08)
    • [26].打破平衡 招来疾病[J].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 2017(03)
    • [27].肠道菌群与肠道疾病的关系[J]. 健康之路 2017(05)
    • [28].肠道菌群——身体健康晴雨表[J]. 益寿宝典 2017(17)
    • [29].肠道菌群或是减肥利器[J]. 家庭医学 2017(08)
    • [30].肠道菌群调节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西医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06)

    标签:;  ;  ;  ;  ;  

    连翘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肠道菌群代谢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