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汪清县第四中学133200
摘要:本文通过教学实证研究,整理归纳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方法,提出了“过程-结果”作为核心素养评价的综合体系,并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实施评价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评价方式过程-结果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融入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系统阐明了学生在普通高中阶段素养发展水平及其具体表现特征。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标准和学习评价,不仅关注了学科知识技能的习得,更关注了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复杂、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不仅关注了学生学什么,更关注了如何学习和学会学习;不仅关注学生个体的自我学习,更关注学生能否进行团队合作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它不仅包括中高考所能考查的学业成就,也包括课堂提问、观察、小组讨论、作业、期中或期末考试所指向的学业表现,还包括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档案袋等新型测评方式下所能涵盖的学习结果。
教育或教学的功能就在于选择或创设合理的情境,通过适当的活动以促进学习的发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就渗透在这种学习过程中的每个活动的始终。这样一来,评价就不再是教学过程结束后的事情,而是贯穿整个学习或教学过程。按照这种理解,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是指伴随着学习和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各种评价活动。
基于此,我们提出“过程—结果”作为核心素养评价的综合体系。
一、过程评价
过程,指向表现性,即通过真实性、多样性的情境性任务对学生的素养表现进行描述。
1.案例
依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发展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选择的人教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第七章提高田径运动技能第三节中长距离跑教学。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安排了3个针对发展核心素养的主要环节。
教学环节1:“团队定距跑”——采用“任务驱动式”的学练方式,各小组团队按任务卡的提示,完成规定路线和次数,集齐5个毽子后,到指定地点获取体育健康知识思考题,再进行小组讨论。先取得思考题的小组获得运动能力卡(团队所有成员全部返回起点有效);在学练中包容豁达,善于交往与合作获得健康行为卡;在学练中积极进取、战胜困难、坚韧不拔,遵守规则、公平竞争获得体育品德卡。
教学环节2:讨论与分享——体育健康知识在实践课中的渗透:各小组成员按获取的体育健康知识思考题讨论,并向全班同学反馈思考题讨论成果。(四个小组分别获取思考题为:1.中长跑的呼吸方法?2.中长跑如何克服“极点”?3.如何用心率测定调控练习的间歇时间?4.中长跑后如何积极性休息?)
教学环节3:“团队依次领先跑”——各小组团队所有成员完成规定的依次领跑次数(3-5次)。先完成的小组获得运动能力卡,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体现好的小组获得相应健康行为卡和体育品德卡。
2.案例分析
课例中教学环节1“团队定距跑”,在学练过程中,各小组团队按任务卡提示的练习,团队成员要通过合作达成团队目标,培养包容豁达,善于交往与合作等“健康行为”。练习中各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成功拼搏奋进,在发展体能培养“运动能力”素养的同时,培养积极进取、坚韧不拔、遵守规则等“体育品德”素养。
课例中教学环节2“讨论与分享”,各小组讨论通过努力获取的体育健康知识思考题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锻炼方法,从而养成良好锻炼习惯等“健康行为”素养。同时也将体育健康知识渗透到实践课中,避免了单纯的室内课健康知识的传授,而是通过实践体验加深体育健康知识的理解。
课例中教学环节3“团队依次领先跑”,各小组团队所有成员完成规定的依次领跑次数,要求各组成员在练习过程中都要为了本组的成功坚持不懈地跑完全程,不掉队。在发展学生心肺耐力和中长跑技能等“运动能力”素养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坚持不懈、顽强拼搏、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意志品质和行为等“体育品德”素养。
评价工具举例:
《中长距离跑》课堂学习评价表
注:获得1张卡加1分,累计得卡数得分为总分;课堂评价表计分在模块结束后汇总计入学生个人成绩。
1组成员名单:xxx……(10人)
2组成员名单:xxx……(10人)
3组成员名单:xxx……(10人)
4组成员名单:xxx……(10人)
二、结果评价
结果,指向工具性,即让学生依照规则、程序,执行非情境性任务,用以测量学生的学业水平。
1.案例
以800米测试为例,基础素质好的学生可能不需要努力也能轻松达到测试“标准”,而基础素质较弱的学生就是再努力也未必能达到。在实测中,有些学生会觉得标准离自己太远,难以超越,便会逐渐失去信心。此时,若将统一的测试标准做一下调整:在第一次课中,教师声明该次考试不计时,每个人只要尽自己的努力就行。老师随时观察学生的表现,并暗暗记下每个人的时间;第二次课的800米测试中,提出了调整后的考核标准,其一,跑进前10名的学生为优秀;其二,对照上次课自身“成绩”的基础上提高幅度排前10名的为优秀。通过这样的调整,发现整体的成绩都有了很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也明显提高。
2.案例分析
每个学生核心素养的起点和发展速度都不同,用统一的评价终点来评价,既不利于实现学生个体的发展,也不利于核心素养的提高。评价中宜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客观评价,在以上案例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拼搏进取、懂得合作、责任担当等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素养得以发展和提升。
总之,评价应该是“为学习的评价”,学生在学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特定反应,怎样好才算足够好等问题,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在中小学阶段,正是学习习惯的养成、优良品格的树立、一些关键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一生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大多在这个阶段习得。因此,在中小学阶段将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中小学教师的我们,应牢牢把握住课堂这块核心素养有效落实的主阵地,在教育教学中为“人的全面发展”做好“立德树人”的点点滴滴。
参考文献
杨向东如何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日常评价[N].中国教育报,2018,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