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葱属植物上病毒病发生普遍,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开展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是了解病害发生过程、制定有效防治策略的基础。本文中,我们首先对引起陕西洋葱黄条症状的病毒进行了鉴定,采用马铃薯Y病毒属(genus Potyvirus)简并引物结合该病毒特异引物扩增并测定了其基因组cDNA全序列(AM267479);在了解其基因组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对该病毒及其同属病毒大豆花叶病毒半夏分离物(SMV-P)各编码产物间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细致分析;同时,对该病毒P3蛋白与寄主蛋白组分的互作关系也作了较为深入地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毒基因组全序列由10427个核苷酸组成,含有一个编码3, 340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与胡葱黄条病毒ZQ2分离物(SYSV-ZQ2)高度相似,核苷酸同一性为93.2%,多聚蛋白的同一性为97.5%,由此推测该病毒为SYSV的洋葱分离物,命名为SYSV-O。这是SYSV侵染洋葱的首次报道。蛋白裂解位点分析发现,除NIb/CP裂解位点外,SYSV-O与SYSV-ZQ2的裂解位点完全一致(NIb/CP裂解位点分别为VSYQ/A和VSYQ/V)。对SYSV分离物基因组3’-末端部分核苷酸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SYSV分离物形成4个明显的群体:印度尼西亚胡葱分离物成簇为一个群体,日本大葱、薤、分葱分离物和一个印度尼西亚大葱分离物成簇为一个群体,中国杭州分葱分离物和中国章丘大葱分离物(ZQ2)成簇为一个群体,中国杭州大葱分离物、章丘大葱分离物(ZQ1)和陕西洋葱分离物成簇为一个群体。分离物间的进化与其寄主植物及地理分布有显著相关性。酵母双杂交技术是研究蛋白质互作的有效工具,在目前Potyvirus属病毒的研究中,人们已经利用该技术发现了一些病毒编码蛋白的互作,然而对于Potyvirus属病毒编码的全部蛋白之间存在怎样的互作关系还不明确。本文对此开展了部分工作,绘制了两种Potyvirus属病毒(SYSV-O和SMV-P)编码蛋白间的互作图谱。结果表明,SYSV-O P1蛋白可以自身互作,同时与P3、6K1、CI、VPg、NIa-pro、CP存在互作;Hc-Pro可以自身互作,同时与P3、NIa-pro、VPg、CP互作;P3蛋白可以自身互作,还可与除CP之外的所有病毒蛋白互作;6K1和6K2都可以和P3、VPg、NIa-pro互作;CI存在自身互作,还与P1、P3、6K2、VPg、NIa-pro互作;VPg可以自身互作,同时与除NIa-pro和CP之外的其他蛋白都互作;NIa-pro可以自身互作,也和除了VPg之外的其他蛋白互作;NIb也可自身互作,同时还与VPg、NIa-pro和CP互作;CP蛋白可自身互作,还可与P1、Hc-Pro、CI、VPg、NIa-pro、NIb互作。SMV-P编码蛋白的互作与SYSV-O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其特有的互作。这些互作中很多都和以前在Potyvirus属成员中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但是6K1、6K2与其他蛋白的互作以及P1、P3、NIb的自身互作均为首次发现。病毒编码蛋白之间的互作有方向性,这种互作的方向性可能是不同载体在酵母细胞中有各自喜好的折叠方式或暴露的结合位点不同而造成的。其中两个病毒中都存在而且在不同的方向都能检测到的互作只有6K1/NIa-pro组合。检测到3组两个病毒的HC-Pro和对方病毒编码蛋白的互作:SMV-P-HC-Pro/ SYSV-O-NIa-pro, SYSV-O-HC-Pro/ SMV-P-NIa-pro, SYSV-O-HC-Pro/SMV-P-NIb,认为这种不可能的互作是由于两个病毒同类编码蛋白之间的同源性而产生的。SYSV-O与同属洋葱黄矮病毒(OYDV)基因组结构相似,也编码一个大的P3蛋白,然而目前对于其功能尚不清楚。本文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到P3的寄主互作蛋白,初步分析了P3可能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SYSV-O P3与洋葱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大亚基(rbcL)具有强烈的互作反应,Rubisco是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关键酶,说明P3蛋白可能通过影响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参与症状表现过程。克隆洋葱rbcL全长基因后,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和免疫共沉淀试验进一步证实了两者间的互作。缺失突变体分析发现,rbcL N端结构域是与P3互作的关键区域,而P3的互作区域可能位于膜外部分的N端。在其他编码蛋白和其他病毒上的试验表明,OYDV-P3和SMV-P-P3也可与rbcL互作,并且SYSV-O的8个蛋白(除了6K1和CP)和SMV-P的7个蛋白(除了6K1, CI和CP)与rbcL也存在互作,表明potyvirus属成员的P3蛋白与rbcL的互作关系是普遍存在的;potyvirus属病毒的多种编码蛋白可能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寄主症状的表达。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两个马铃薯Y病毒黑龙江马铃薯分离物株系鉴定[J]. 植物保护学报 2019(06)
- [2].甜菜西方黄化病毒两个山东辣椒分离物全基因组扩增及序列分析[J]. 植物病理学报 2020(05)
- [3].辣椒轻斑驳病毒湖南分离物的全基因序列测定及结构分析[J]. 植物保护 2017(02)
- [4].甘蔗花叶病毒第Ⅳ组分离物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J]. 植物病理学报 2017(04)
- [5].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辽宁分离物的鉴定与序列分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6].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石河子分离物的分子变异[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7].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海南分离物基因组测定与毒源分析[J]. 植物保护 2014(06)
- [8].瓜类褪绿黄化病毒山东分离物全基因组序列扩增及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 2019(06)
- [9].黄瓜花叶病毒贵州辣椒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 2020(01)
- [10].甘蔗花叶病毒福州分离物全基因组克隆及种群分析[J]. 植物病理学报 2016(06)
- [11].甘蔗花叶病毒2个山东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J]. 植物病理学报 2017(03)
- [12].烟草丛顶病毒云南不同分离物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03)
- [13].李属坏死环斑病毒新疆分离物运动蛋白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 2015(04)
- [14].人体分离物的法律属性及其权利归属[J]. 法制与社会 2014(05)
- [15].侵染丝瓜的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山东分离物分子鉴定[J]. 山东农业科学 2014(08)
- [16].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广东分离物的分子鉴定[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20)
- [17].香蕉束顶病毒海口分离物基因组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植物病理学报 2010(01)
- [18].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分子检测及云南分离物的序列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0(03)
- [19].芜菁花叶病毒四川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20].辣椒轻斑驳病毒凤城分离物的鉴定、全基因测序及系统进化分析[J]. 植物保护 2017(02)
- [21].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山西西瓜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分析[J]. 植物保护 2015(02)
- [22].昆明番茄斑萎病毒不同分离物N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13(01)
- [23].花生青枯菌红安分离物的鉴定[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0(01)
- [24].油菜花叶病毒山西地黄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J]. 植物病理学报 2016(05)
- [25].烟草脉带花叶病毒云南分离物全基因序列分析[J]. 中国烟草科学 2015(05)
- [26].基于外壳蛋白核酸序列的中国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分离物起源分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8(04)
- [27].建兰花叶病毒贵州分离物的分子鉴定[J]. 植物检疫 2014(05)
- [28].小麦黄花叶病毒河南驻马店分离物的鉴定与全序列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0(02)
- [29].南瓜蚜传黄化病毒湖北和云南分离物的部分序列分析[J]. 植物病理学报 2008(01)
- [30].侵染葫芦的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广西分离物分子鉴定[J]. 植物保护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