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全国教育改革的主流,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教育模式,是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如何将高中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有机的结合呢?
第一,高中地理教学要突出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对学校和教师而言,要努力使每个班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每个学校,每个教师,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地理教学往往借助图像设置情境,提出逐层深入的问题达到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新知的目的。遥感影像图较普通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真实的特点,可以极大地增强教学信息的表现力,进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一课的核心内容是陆地环境的3种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该课内容是高中地理的重点,是学生认识地理学科地域性特点的基础,但同时对于学生来说较难,因为3种规律的空间尺度很大,学生在地表无法全部感知。以往教师借助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通过观察各自然带的静态分布同时配合景观图片进行教学。为此,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第二,高中地理教学要推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教育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它提出了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合理素质结构,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思想的、文化的素质。教育是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之一。如:讲《2.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这一节时,首先提出问题:雅典奥运会于北京奥运会天气有哪些区别?为什么?学生对奥运会的内容都非常感爱好,自然而然就会根据问题去思考背景和雅典两地的气候及其气候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多应用分组讨论和师生互动的方法,避免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方式,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之间互问互答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教材整理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这样使更多地学生参与到问题中,使每个地理问题都能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分析,促进了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思维过程中,提高了全体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师问学生和学生问老师的互问互答中排除了师生之间的代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的智能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第三,高中地理教学要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的素质教育。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在素质教育看来,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器,而是知识的主人;学生不仅仅是认知主体,更重要、更本质的还是在认知方面和非认知方面的完整的生命主体。例如:如针对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这一内容,非洲大陆不同季节影像对比图告诉学生:无论什么季节,地理环境的空间差异性都是存在的,这样便将时空两个维度结合在了一起,这正是地理学科研究问题的两个视角。全课最后,我呈现给学生科尔沁草原沙化前后的遥感影像图、文字资料,以及万里长城和农牧过渡地带图,引导学生分析科尔沁草原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危害,并利用本节课所学提出自己的建议。学生被触目惊心的景象打动,提出了退耕还牧的措施,更认识到了由于自然环境存在差异性,人类活动必须因地制宜这一地理学核心观念,这就是地理学科知识的价值。实践表明,素质教育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实施素质教育也更有利于各个领域拔尖人才的成长。素质教育不仅不会降低学习质量,而且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第四,运用“过程探索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有效的思维趋向。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通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正如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通过教师匠心独具的教案程序探索设计,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营造探索研究的氛围、情景和场面,使学生以探索者、研究者的主体角色出现,通过创造性思维方式对所学知识实现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并引导完成迁移运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发挥团体优势,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义,对教材中每一部分内容,精心研究、认真分析,找准探索点,创设探索情景,使整节课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思维、大胆探索求知,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启发学生宏观性、整体性思维,努力建构大地理学习观念,使其能够在更高的视角和观察研究位置理顺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有效的思维趋向。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太阳辐射、地球公转及自转等事物与大气的运动、地转偏向力等现象联系,然后再将其和地球各个风带、河岸沙滩形成等现象搭建起联系,解释它们之间深刻的原因和道理。这样从宏观角度入手并向更微观处发展深入,就能从宏观上连续不断地向微观延伸,地理学习的各种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总之,素质教育是高中地理教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高中地理教师一定要高扬新课改埋头巧探究,让素质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蓝天永远彩霞灿烂,辉煌万里!
作者单位:陕西省周至县职业教育中心